FaceBook pڭ
搜尋結果
查詢關鍵字 Chi    搜尋結果共 364 筆
No. 論文名稱 作  者 期  數
1 培養未來人才:兒童哲學教育的必要性與實踐 陳瓊霞 77
2 邁向美善合一的人格理想:論孔子教育哲學中的靈性作用 何佳瑞 76
3 由莊子「無用之用」談生命教育的意義 陳佩君 76
4 「禪定」與「智慧」的靈性修養:論《六祖壇經》之人格教育 王嘉陵 76
5 福禍相倚的台灣後疫情挑戰:一個比較歷史的生命倫理學視角 蔡篤堅 74
6 西藥製藥廠關鍵主管應具備的必要特質 — 從佛教「八正道」的「正見」與「正思惟」談起 陳昱萍 73
7 氣候變遷課題中向未來世代負責:梅洛龐蒂時間性結構中的他人 林靜秀 73
8 唐君毅先生的愛情哲學 ──以《愛情之福音》為中心的展開 劉毅鳴 72
9 從《正蒙‧中正篇》看張載的德性教育思想 黃崇修 72
10 攸關新冠病毒疫情之治人醫心生命文化反思 蔡篤堅 71
11 新冠病毒及疫情流行所產生之倫理爭議舉隅 釋昭慧 71
12 新冠肺炎蔓延期間告別的勇氣與意義 蕭玉霜 71
13 從儒家「人文關懷」的觀點反思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的衝擊 金美華 71
14 看見寫實、聽見浪漫──李行導演電影歌曲析論 沈冬 70
15 視覺思維的魔力:《妳一生的預言》與《異星入境》 陳佩筠 70
16 體系性宗教(際)詮釋學之宗教倫理及 價值規範向度基本問題初探 陸敬忠 70
17 意外的插曲與危機:周恩來對伍豪事件因應的研究 林威杰 70
18 以技藝為中介來看倫理與宗教的連結: 從亞里斯多德出發反思中國哲學 汪文聖 70
19 從儒家視角檢視突發疫情期間以年齡作為醫療資源配置的道德基礎與疑慮 周琬琳 70
20 萊布尼茲哲學與十七世紀中國儒學的旁證確認關係 劉俊法 69
21 論《瑪麗安娜的一生》中嬌媚之態的策略 朱鴻洲 69
22 環境美感、環境倫理與人類優質生活 蕭振邦 69
23 羊皮紙的底層:《戴眼鏡的女孩》一書中的隱跡書寫 林待吟 69
24 中國商業銀行綠色信貸在 企業環境倫理的應用 郝晉輝 69
25 《太一生水》水的機體論對 環境教育的啟發 蘇何誠 69
26 「間距」詩學 ──遙遠異質的美感經驗探索 翁文嫻 69
27 以《論語》的觀點探討生命教育 蔡林樟 69
28 天臺智顗對攝論宗思想的辯難與融會 聶 豪 69
29 從臨終死亡的概念與儒家親子關係反省 病人自主權利法之意涵1 李瑞全 68
30 從《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二次審 議稿)》第九百九十五條談「臨床醫療強 制干預權」的失範 胡曉翔 68
31 日治時期川合真永臺灣語著作的幾點觀察 林香薇 68
32 魯迅、現代性與中國小說現代化的考察 陳俊啟 67
33 凌遲與救贖── 論魯迅小說中的「聲音」意象 朱芯儀 67
34 「趨生畏死」與「趨樂避苦」之兩難 抉擇──「自主意願」:流動且幽微的 心靈答案 釋昭慧 67
35 五四民主、科學革新中的中正之道── 由李玉階對民主自由及宗教科學之實踐談起 黃崇修 67
36 傾聽女聲╱身 ──女性藝術家的傳記劇場 高禎臨 67
37 病人自主決定權與「涉艾信息」告知規則的建構 胡曉翔 67
38 佛教生死觀在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應用 李明書 67
39 唐牟二先生對華嚴天臺之詮釋的比較 陳榮灼 66
40 我們對動物的責任 柯志明 66
41 大學通識音樂教育的推廣與實踐 簡山根 65
42 大音希聲所聽何物 蘇子媖 65
43 東野主人不善聽嗎?〈聲無哀樂論〉的 兩種聆聽 廖育正 65
44 建置「禮樂」的完型 (Gestalt) 結構 — 禮樂文明的源流、原理與實踐 曾暐傑 65
45 《莊子‧天運篇》「黃帝咸池論樂」 哲學義蘊新探 — 以鍾泰《莊子發微》 為核心的詮釋 李德材 65
46 港臺電影文化新生力量的發源與互動──1960至1970年代 羅卡 64
47 如何黃梅?怎樣歌曲?──周藍萍黃梅調電影音樂初探 沈冬 64
48 走出「樹文明」之倫理悖論 — 為 The Tree: Meaning and Myth 做中文版序所思 劉悅笛 64
49 山林倫理是公民倫理 — 由「無痕山林」與〈失去山林的孩子〉 談起 劉久清 64
50 古龍.楚原.變──1970年代港臺古龍武俠電影美術設計初探 黃猷欽 64
51 關於 Shirin Abedinirad 招喚 (Evocation) 系列作品的自然反思 蘇子媖 64
52 山水自然與生命的整體觀照 — 譚家哲對於謝靈運 「山水行旅詩作」的解析 李德材 64
53 留給「自然」半個地球 — 審美的體驗 林春銀 64
54 山林倫理: 環境倫理個體論者的解題探究 彭春翎 64
55 現代詩中的山水 — 以余怒詩作為例 聶豪 64
56 戰後臺日交流下的中日文化經濟協會(1952-1972) 洪紹洋 63
57 從《臺北人》到《父親與民國》看白先勇的離散情懷 林桶法 63
58 二戰後「馬來亞華人公會」的成立與馬來亞華人的政治發展(1946-1957) 張曉威 63
59 論環境正義的多元涵義 石慧瑩 63
60 從《葛拉瑪經》的「十事勿著」闡述佛教「倫理抉擇」的特性 釋法律 63
61 性平治理與友善校園: 兒少保護主義的含蓄政治 賴麗芳 62
62 「大眾語」創作的試驗:陳子展《詩經》白話翻譯與大眾語運動之研究 史甄陶 62
63 試論張愛玲「畫筆」對報刊仕女畫的受容與衍異 徐禎苓 62
64 性運2.0:歷史與當下的雙向運動 王顥中 62
65 論徐冰作品中的動物符號與生態關懷 黃宗潔 62
66 「知音」涵蘊新探——從兩路傳統詮釋到現代認知神經科學的詮釋 廖啟宏 62
67 Étude comparative franco-chinoise du processus de création des caractères/ mots nouveaux : l’exemple des noms des éléments chimiques Huei-chen Li 62
68 愛的圈養: 晚近臺灣社會「毛小孩主義」的興起 洪凌 62
69 生命倫理學:尊重和熱愛生命 — 對費茲‧雅爾思想的幾點思考 戴正德、[中]馬俊領 61
70 字化成宇:從象徵到真實 林耀盛 61
71 不可譯之道、不可道之名:雷慕沙與《道德經》翻譯 潘鳳娟 61
72 對自主的再思考:關係取向 林雅萍 61
73 從敘事學談醫學倫理教育之 人性化改革 林慧如 61
74 La caricature de l'émotivité dans Bouvard et Pécuchet de Flaubert Katarzyna Stachura 61
75 音樂創作的記憶與遺忘——從創作筆記重探陳其鋼作品《源》的音樂語言 連憲升 60
76 萍水不相逢?— 李安電影中「倫理」與「自由」 美學之衝突 曹予恩 60
77 環境美學:東方與西方的對話 〔美〕荷姆斯‧羅斯頓Ⅲ(著)、〔中〕齊君(譯) 60
78 從書信手稿談音樂學者與作曲家的關聯——以拉盧瓦和德布西鋼琴曲《月落古廟》的創作為例 廖慧貞 60
79 環境倫理學與環境美學的東西差異 — 與Holmes Rolston, III商榷 〔中〕劉悅笛 60
80 覺之教育的環境倫理與環境美學 高柏園 60
81 德語歌劇歷史的空白與先機——馮‧索登與E.T.A.霍夫曼《長生藥酒》之早期浪漫的探討 沈雕龍 60
82 以美攻美 — 《莊子》肯定「自然全美」嗎? 廖育正 60
83 公園之美:環境經濟理論的解題探究 彭春翎 60
84 蕅益《周易禪解》會通《易》理與如來藏的本體論詮釋 羅鈴沛 59
85 L’Empereur de Chine ouvrant le premier sillon: réception et exploitation politique de l’image dans la culture française du XVIIIe siècle Jacques Marx 58
86 為何同性戀平權不是同婚的有效理由?— 兼論剩餘認可 甯應斌(卡維波) 58
87 從形似到傳神:中國繪畫藝術中所展現的人文真理 何佳瑞 58
88 Exploiting Literary Fame?: A Study of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Virginia Woolf’s To the Lighthouse 李根芳 57
89 墨學方法於當代醫學倫理之應用 蕭宏恩 57
90 論荀子「自然、人性與道德根源」的關係 何淑靜 56
91 黃宗羲的南明史學 吳振漢 56
92 儒家如何詮釋「氣具形而上之涵意」——以唐君毅先生論氣為例 鄧秀梅 56
93 隱喻與建築——柄谷行人與德希達的解構思想對話 黃雅嫺 56
94 王門中的游離者——黃綰學思歷程及其定位 朱湘鈺 55
95 《儀禮》對《唐律疏議》的影響——以「親屬名分」諸問題為探討核心 劉怡君 55
96 On the 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East Asian Philosophy: Nishida Kitarō and Mou Zongsan ASAKURA Tomomi 54
97 王船山對於《孟子·盡其心者章》的詮釋 蔡家和 54
98 白先勇小說改編電影中的1949年和離散 經驗——以《最後的貴族》、《花橋榮記》 和《青春蝴蝶孤戀花》為例 莊宜文 54
99 熊十力疏釋《禮記‧儒行》意義探析 孫致文 53
100 東漢知識份子的流離與認同——以班彪、王粲、蔡琰為例 何雅雯 53
101 也斯的跨文化飲食地圖——以其詩作為研究核心 蕭欣浩 53
102 在波詭雲譎的歷史中叩問人性——評王鼎鈞的《文學江湖》 黃雅莉 53
103 李慈銘〈讀國語簡端記〉補箋 郭萬青 52
104 「中華民國 53 年經濟建設成果展覽會」與僑資企業研究 李道緝 52
105 鯨豚、返家與宗教性探求——廖鴻基海洋歷程下的鯨豚書寫與文化意義 蕭義玲 52
106 哲學概念的中譯問題:以法國哲學家暨漢學家朱利安教授 所提出的哲學概念為例 卓立 52
107 牟宗三與海德格 陳榮灼 51
108 從貴族問題看《紅樓夢》與《人間喜劇》 的異與同 甘佳平 51
109 The Huainanzi: A Guide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Government in Early Han China: Liu An, King of Huainan 吳光明 51
110 論荀子「聖人生禮義」所含藏的問題 何淑靜 50
111 論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小說的「電影視覺化表述」 梁慕靈 50
112 日治時期隘勇線推進與蕃界之內涵轉變 鄭安晞 50
113 自然書寫與《孟子》的「超能力」 蕭振邦、曾安國 49
114 論焦竑會通三教思想——兼比較焦竑與林兆恩之會通思想 唐經欽 49
115 林俊穎小說中的時間想像與神話辯證 陳孟君 49
116 海上‧奇觀——論晚清上海「水龍會」對城市文化的視覺性建構 趙家琦 48
117 Derrida et psychanalyse — Spéculer sur une lecture de Derrida Shenchung Shen 48
118 漢樂府〈薤露〉、〈蒿里〉之原型與流變 劉德玲 47
119 桃源夢魘──論莫應豐《桃源夢》的 「惡托邦」書寫 鄒文律 47
120 朝鮮時代女性詩文集編纂流傳的文化史考察 張伯偉 46
121 女性空間的召魂想像與題詠編織──論陳文述的「美人西湖」 王學玲 46
122 錢德明的《聖樂經譜》:本地化策略下的明清天主教聖樂 洪力行 45
123 《紅樓》解碼──小說敘事的隱喻象徵 林素玟 45
124 風俗、地方與帝國:《太平歡樂圖》的製作及其對「熙皞之象」的呈現 馬雅貞 45
125 黄宗羲氣論之重新定位 陳榮灼 44
126 《清詩話》中的比興觀 王妙純 44
127 經典與意義建構——從《論語》「甚矣章」的說解論「詮釋脈絡」在經典闡釋中的作用 張錫輝 44
128 距離的調節與情愛的回歸──《半生緣》影劇改編的修訂及超越 莊宜文 44
129 電力技術者的知識來源與實踐──以《臺電社報》為主的探討(1919-1944) 林蘭芳 43
130 羅近溪圓教思想研究 謝居憲 43
131 王船山論「道、善、性」之說的涵義與其理論價值 陳祺助 43
132 董仲舒「孝經義」考辨 莊兵 42
133 嘉靖朝錦衣衛首長之職權與活動──以陸炳(1510-1560)為例 吳振漢 42
134 十九世紀法國公娼制度之初探 王秋琪 42
135 先秦聖賢系譜論述與儒學歷史意識──朱熹道統觀之淵源考察 陳逢源 41
136 周亮工的「反流派」詩學 謝明陽 41
137 清季臺灣地區疾病的治療與觀察──外國海關醫員的觀點 蘇芳玉 40
138 「辨體」與「破體」異流同歸於「尊體」──論清代詞體觀的建構歷程 黃雅莉 40
139 音樂中獨特的身體實踐:古琴傳統的審美與身體理想之結合 王育雯 40
140 「反媚俗」:論張愛玲電影劇作對通俗劇模式的超越 梁慕靈 40
141 從「講故事」到「小說」─ 論張愛玲小說中的記憶變化 梁慕靈 39
142 From the Graden to the Grove: Aemilia Lanyer,Andrew Marvell,and the Pursuit of Privary 李慧玲 39
143 神聖與觸摸──對「勿觸我」的現象學反思 黃冠閔 38
144 從十八世紀法國學院沙龍展看法國風景畫的崛起 黃淑玲 38
145 宋元明歷史與清代變局──順延抑或躍變? 袁劍 38
146 明儒高攀龍的思想與殉節 吳振漢 37
147 宋遺民福建大儒熊禾及其詩歌作品析論─兼述詩歌內容之區域文化觀照 王次澄 36
148 幼蒙、幼慧與幼學:近世中國童年論述之轉折起伏 熊秉真 36
149 地域社會中的文化運動:霧峰一新會讀書會個案分析(1934-1936) 鄭麗榕 36
150 給我洲後村,我將翻轉全臺灣──試論二重疏洪道洲後村拆遷抗爭事件的歷史意義 陳君愷、賴建寰 36
151 J. J.Long. W. G. Sebald: Image, Archive, Modernity David Barton 36
152 張岱《四書遇》註解四書之特色 鄧克銘 35
153 因「存異」而「求同」-從《淮南子》論述「同/異」管窺漢初儒道關係 李宗定 35
154 民初救世新教之《大學證釋》研究 鍾雲鶯 35
155 明治時期以來候文史料判讀方法 伊藤桃子 35
156 網路討論學習之個案探討 劉旨峰 35
157 象徵與譬喻:儒家經典詮釋的兩條進路 林維杰 34
158 如候鳥般飛翔——戰前往返東亞各地的西畫家呂基正 邱函妮 34
159 王廷相與戴震人性論比較 陳政揚 34
160 論牟宗三先生對於別教與圓教之詮釋──兼論王陽明的工夫論的別教與圓教意義 陳志杰 34
161 德國哲學界之新道家詮釋——海德格( Heidegger )與 沃爾法特( Wohlfart ) 鍾振宇 34
162 文本與詮釋:論高達美如何理解康德《判斷力批判》 張鼎國 34
163 心象考: 臺灣攝影中的「心象」概念源起和挪用 陳佳琦 33
164 戴璉璋先生對屈萬里先生《易》說之繼承、發展與轉化 羅聖堡 33
165 從歷史記憶到懷舊想像——論劉以鬯小說與王家衛電影的互文轉換 莊宜文 33
166 戴璉璋教授論著中的樂教與音樂思想 李美燕 33
167 從「南島」到「泛.南.島」: 談高雄市立美術館南方論述轉向 呂佩怡 33
168 藝術史與視覺研究的交界:神話、科學與意識形態 丹尼爾.杜畢松、蘇菲.侯爾 著,王瑞婷 譯 33
169 葉適經史之學與記體關係研究 鄭芳祥 33
170 從《大胡笳》的記憶演奏探尋古琴樂譜與詮釋 張雅婷 33
171 The First and Second Attentions of Dramaturgy: A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David Pendery 33
172 穿越「理論」之間:「後理論時代」的理論思潮和文化建構 王寧 32
173 國族主義與現代性的交涉:翁倩玉冷戰時期之明星形塑 江美萱 32
174 全球莎士比亞與在地哈姆雷特:兩部莎士比亞電影改編 吳怡芬 32
175 以玄智觀照玄理:成玄英重玄老學中「玄聖」的內在義路 江淑君 32
176 Time English Center 白大維 32
177 從《易經蒙引》論蔡清疏解《周易本義》的作法及太極義理的轉折 楊自平 32
178 戴璉璋先生王弼《易》學體系的建立與反省 涂藍云 32
179 日治時期臺灣文人的文化調和觀—從傳統文人 到新式知識份子張深切 簡素琤 32
180 二階堂善弘,《道教‧民間信仰における元帥神の𠮟容》 高致華 32
181 《文心雕龍》的通變論 朱曉海 31
182 康熙朝宮廷「畫院」的運作與盛清院體的奠立:以蔣廷錫團隊為中心 賴毓芝 31
183 余英時的精神鍛鍊與生命實踐 謝政諭 31
184 余英時與新儒家 李顯裕 31
185 從構圖、書法、鈐印來鑑別六件署款梅清的黃山畫作 李淑卿 31
186 寫生與勤學:圓山應舉與日本戰前、戰時的道德教育 曹嗣衡 31
187 唐君毅由重氣所闡發的船山人文化成論 陳政揚 31
188 戴震「以理殺人」說兼義衍釋 鄭吉雄 31
189 以重現/重演「現場」為方法的藝術史實踐和書寫 王聖閎 31
190 「詩窮而後工」的歷史考察 鞏本棟 31
191 策展、圖錄編寫與中國繪畫史研究、教學 何嘉誼 31
192 論法家學派的「明主之道」 李庭緯 31
193 大師名作在哪裡?關於西方藝術史教學中的觀看、知識與理解 楊尹瑄 31
194 建構新「祖國」——鄭彥棻時期(民國39-47年)的僑務工作 李道緝 31
195 被改版的藝術史:創作系所中的藝術史學習與教學 張琳 31
196 Roetz, Heiner. Die chinesische Ethik der Achsenzeit: Eine Rekonstruktion unter dem Aspekt des Durchbruchs zu postkonventionellem Denke 林遠澤 31
197 從沈銓到南蘋風: 以沈銓《老圃秋容圖》(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為例 黃立芸 30
198 委拉茲奎斯的晚期繪畫與十九世紀以降歐洲藝術史學書寫 王瑞婷 30
199 宋元論著徵引或評論衛湜《禮記集說》考述 楊晋龍 30
200 臧懋循之戲曲當行論——以其批改《玉茗堂四夢》為例 陳富容 30
201 徐渭題畫作品中別號與閒章義涵初探——兼探款署「金罍」與鈐印「金畾」 徐瑞香 30
202 藝術文件與(不)可加速的生命:論謝德慶的身體—機器、時間性及其抵抗潛能 王聖閎 30
203 風雨交加——David Cox的天空 李淑卿 30
204 船山莊學之研究:探析「凝神」之飽滿義涵 施盈佑 30
205 從朱子學到「古道論」:十八世紀日本國學文論的形成及其影響 王小林 30
206 道家環境倫理學之建構及其可能之限度 葉海煙 29
207 環境倫理規範及其集體行動之間隙探究 蕭振邦 29
208 宋代小學的建構及其影響 周揚波 28
209 當代臺灣遷移電影: 論陳界仁《殘響世界》與高俊宏《博愛》中的 空間、歷史、觀眾 孫松榮 28
210 劉墉書學初探 張菀玲 28
211 龔自珍散文的諷刺藝術 陳德錦 28
212 《理學字義通釋》人性觀論析 陳政揚 28
213 論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之定位 賀廣如 28
214 台灣齋堂個案研究——以大溪齋明寺為中心 吳學明 28
215 南特船商杜勃亥的中國之行(1817-1827) 及其中國工藝收藏: 一個法中經濟文化交流的見證 李明明 28
216 方東美與劉述先的道統與學統之辨 曾春海 27
217 日治時期臺灣的書籍裝幀藝術——以西川滿為例 林素幸 27
218 方東美先生論周濂溪思想——兼答劉述先先生 高柏園 27
219 對陽明神秘經驗問題的重新思考 ——以湯浅泰雄哲學為參照 陳廷嘉 27
220 陽明心學實有諸己的精一之論 白宛仙 26
221 論明代全真教隱微原因: 以萬曆年間嶗山釋道教產之爭為例 梁淑芳 26
222 藝術的進程:十八世紀下半葉英國藝術、製造業、商業勵進會對文雅藝術的提倡 謝佳娟 26
223 文創時代的藝術生產:陳界仁、曹斐與安迪·沃荷 蔡佩桂 26
224 不合時宜的儒教捍衛者── 從辜鴻銘在臺灣的演講說起 廖崇斐 26
225 二十世紀初中國繪畫中男性裸露形象的改變 周芳美 26
226 中國版畫的荷蘭範本:韓懷德的《牧林特立圖》研究 王靜靈著 洪楷晴譯 26
227 宋儒論《大學》「至善」-以朱子學為中心的討論 翟奎鳳 25
228 賈誼及後世儒者之「勢」概念發展析 盧瑞容 25
229 朱子「《易》本卜筮之書」說之經過考論 呂欣 25
230 1930 年代東亞超現實繪畫的共相與生變 ——以臺灣、中國畫會為主的比較考察 蔡家丘 25
231 朱丹溪「內靜外敬」思維之可能性探討一種醫學身體觀視野的嘗試性解讀 黃崇修 25
232 藤島武二的中國服飾女性像 兒島薰 著 林怡利 譯 25
233 劉熙載《藝概.書概》論書法對立統一之形式美 劉鑒毅 25
234 西洋繪畫的中國再詮釋——由申報資料看中國現代化的一些視覺面向 吳方正 25
235 新王后和她的西班牙式禮服 : 雅客柏.安波里所繪《瑪麗亞.梅迪奇和法王亨利四世的婚禮》(1600)中的服裝描繪與其意涵 葉嘉華 24
236 誤解與澄清:論楊澤波詮釋牟宗三之德行與幸福的合理性 賴柯助 24
237 經典詮釋與理論轉移——中國哲學經典詮釋之三大變例 馮耀明 24
238 從經典詮釋的角度論儒道《易》圖的類型與變異 鄭吉雄 24
239 The Ch'in Unification i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Chun-chieh Huang 24
240 《春秋》「逆祀」經解禮義釋論 程克雅 23
241 狄培理與經典教育 鍾彩鈞 23
242 顧頡剛春秋學初探 丁亞傑 23
243 論《詩經》多重義與《詩》本義的詮釋 車行健 23
244 從程朱、陸王對韓愈的「接受」反思學術史對韓愈的評價 楊自平 23
245 遊園花王子︰楊凡的性別羅曼史 沈曉茵 23
246 十七世紀法國銅板插畫中的中國意象——中國風貌溯源 李明明 23
247 複製與諧仿的界線:十九世紀法國「漫畫版沙龍」源起之探討 楊尹瑄 22
248 戴君仁與唐君毅論陽明格致思想異同 陳政揚 22
249 微話語、語句戲局與布局機器: 即時演算生成剪接系統中的隨機函式美學 陳蕉 22
250 「選擇」及「轉譯」: 全球史視野下的「西洋」多層木套杯 施靜菲 21
251 實踐進路的哲學:儒學之工夫論與哲學詮釋 李瑞全 21
252 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英文著作中的東亞畫史建構: 以對宋代與室町宗教人物畫評價為例 巫佩蓉 21
253 殊途與同歸──論羅念菴學術在王學中的定位問題 袁光儀 21
254 康德、牟宗三「物自身」問題之回顧與哲學省察 ――從「現象與物自身」到「目的與存在」 吳甿 21
255 歐西漢學者羅亞娜(Jana S. Rošker)宋明清儒知識論研究:化西宗「三款六式」框架之回應 錢爽 21
256 華人藝術的在地性與普遍性—— 以林學大為中心的考察 呂采芷 20
257 光明與真情的瞬間: 鄧南光與《台灣攝影》雜誌(1963-1971) 陳德馨 20
258 徐復觀先生論中國藝術精神:莊子的再發現 黃兆強 20
259 《近思》之「錄」與《傳習》之「錄」 李紀祥 20
260 從經典詮釋傳統論二十世紀《易》詮釋的分期與類型 鄭吉雄 20
261 後現代主義與經典詮釋 王晴佳 20
262 Classical Reasoning in Late Imperial Chinese Civil Examination Benjamin A. Elman 20
263 砂上樓閣──1930年代臺灣獨立美術協會巡迴展與超現實繪畫之研究 蔡家丘 19
264 第十九期 詳如內文 19
265 打造馬來亞:論馬來亞製片組的冷戰影像 許維賢 19
266 王守仁撫贛時期的文人領軍 吳振漢 19
267 事件之後的當代跨域影像:論陳界仁早期作品及《殘響世界》的概念生成與轉化 孫松榮 19
268 靈光,不靈光:數位媒介複製時代中的戲劇表演— 論「現場性」及「靈光」的消逝與轉化 蘇子中 19
269 越儒黎貴惇的中國想像 林維杰 19
270 自 Lorraine 地區陶瓷紋飾考察中國風貌在十九世紀法國陶瓷藝術中的發展 李明明 19
271 Dialogue and Community:Teaching the Bible and Christian Classics in Relation to Western Tradition S. Mark Heim 18
272 熒輝映照,心之昕昕── 初探艾伯特‧威德爾(Albert Wider)的公東高工聖堂彩窗系列 于禮本 18
273 陳玉勳的喜劇轉折:一種數位時代的思考 林克明 18
274 Scriptures and Their Popularization: The Case of the "Lun-yü" and "Hsiao ching" in the Han Dynasty 蔡彥仁 18
275 《莊子》與《呂氏春秋》寓言題材之比較研究 吳福相 17
276 王世貞〈史乘考誤〉所論嘉、隆之際史事考釋 吳振漢 17
277 關愛何事:三部1970年代的瓊瑤片 沈曉茵 17
278 琉球畫家殷元良(座間味庸昌,1718-1767)的中國繪畫學習 黃立芸 16
279 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試論 黃俊傑、蔡明田 16
280 德國與臺灣的相會:1950-1970德國科倫方濟會省在臺南新營教區的教堂建築 于禮本 16
281 森萬里子與日本「可愛」文化的全球化:一九九零年代的藝術與流行文化 李秀眞 16
282 德萊葉的「白」──從顏色作為減法影像到至上主義繪畫之異度空間 李佩盈 15
283 對中國美術史研究中再現論述模式的省思 石守謙 15
284 佛教美術區域研究之回顧與省思 李玉民 15
285 有關中國繪畫贊助的研究 傅立萃 15
286 讓子彈飛:論高重黎幻燈簡報電影《人肉的滋味》之影像藝術實踐 孫松榮 15
287 唐君毅先生解朱子「太極動靜」評析 鄧秀梅 15
288 《聊齋誌異》寓言體類之研究 吳福相 15
289 Chinese Hermeneutics as Politics: The Sung Debates Over the Mencius 黃俊傑 15
290 「無聲」(Silence)的音樂詮釋:以武滿徹《十一月的腳步》為例 楊小華 14
291 片場裡的隨創者——胡金銓與1960年代的邵氏新派武俠片 黃猷欽 14
292 侯俊明《亞洲人的父親》中的檔案藝術與對話美學 盛鎧 14
293 從中國經典詮釋傳統論王弼《論語釋疑》對《論語》形上根源的改換 涂藍云 14
294 王船山對《孟子‧莫非命也章》的詮釋── 「理氣合一」與「德福一致」之解決 蔡家和 14
295 混搭現代性與傳統價值:日治時期臺灣美術中的女性形象1927–1945 謝世英 13
296 何真即為真:十三世紀畫家之眼 艾瑞慈 12
297 《史》、《漢》平議 蔡信發 12
298 《上海畫報》(1925-1933)與 上海的現代視覺文化之創造 安雅蘭 12
299 一個現代的展示櫥窗: 1930年代上海的《時代畫報》 (Modern Miscellany) 沈揆一 12
300 江兆申給艾瑞慈夫人的一封信 並附上其印譜 江兆申 原著 12
301 鄉村城市:侯孝賢與陳坤厚城市喜劇中的臺北 林文淇 11
302 由「聖人」看荀子的「知禮義」與「虛壹靜」 何淑靜 11
303 City People: Youth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in Hou Hsiao-Hsien's Later Films 葉蓁 11
304 《 虯髯客》「篇名」、「作者」考 陳飛龍 11
305 論馮友蘭、張岱年、勞思光三家的哲學史觀 蕭振聲 11
306 對近人研究朱子《知言疑義》「性無善惡,心以用盡」 之省察 李素楨 11
307 二十世紀初西洋眼光中的文人畫:費諾羅沙的理解與誤解 巫佩蓉 10
308 「計然」考 陳飛龍 10
309 日治臺展新南畫與地方色彩:大東亞框架下的臺灣文化認同 謝世英 10
310 大眾文化中的圖像詮釋──從一幅表現魯迅論戰精神的漫畫說起 陳德馨 10
311 船山對朱子論「知言養氣」的理解與批判 賴文遠 10
312 由管理哲學的分際論中國管理哲學之建構 朱建民 10
313 史記合傳析論 蔡信發 9
314 清末民初桐城派《孟子》文法論 ──以姚永概《孟子講義》、吳闓生《孟子文法讀本》為核心 丁亞傑 9
315 探幽縮圖中所見的中國繪畫──以日本私人藏手卷為例 黃立芸 9
316 經與經學 胡自逢 9
317 試探日治時期與1970年代鄉土運動的巷弄美學 盛鎧 9
318 禮記學記「皮弁祭菜」釋義 陳飛龍 9
319 從媒介到建築──楊德昌如何利用多重媒介來呈現《一一》裡的台北 江凌青 9
320 陳榮捷的中國哲學研究述評 沈享民 9
321 柳宗元散文思想及其造詣發微 姚振黎 9
322 王船山論華夷之辨 劉毅鳴 9
323 聶雙江主靜之學辨析 陳儀 9
324 魏晉前期審美觀的轉化與特色及《人物誌》的美學意識 蕭振邦 9
325 論用經 胡自逢 8
326 計然其人其事及其思想 陳飛龍 8
327 創傷年代的美學感同與見證 葛莉賽達.波洛克(Griselda Pollock)著,倪明萃翻譯 8
328 從追逐現代化到反思文化現代性:日治文人 魏清德的文化認同與對臺灣美術的期許 謝世英 8
329 二十年(1990–2009)來臺灣關於中國宮廷圖繪的研究 馬雅貞 8
330 胡五峰哲學之圓教規模 李瑞全 8
331 顏氏家訓思想探究?論讀書、文學、避諱觀 姚振黎 8
332 理性與非理性?論近代知識份子的理性精神 龔鵬程 8
333 從心性架構與格致工夫 看牟宗三先生詮釋朱子思想之特點 黃瑩暖 8
334 意大利畫家查農的中國古畫收藏及其在華的展覽與創作活動(1928–37年) 洪再新 7
335 自畫像、家族像與文化認同問題──試析日治時期三位畫家 顏娟英 7
336 陳澄波圖片收藏與陳澄波繪畫 李淑珠 7
337 反思性主體的反思:侯俊明作品中的再現策略、主體觀與社會批判 盛鎧 7
338 論宮布理希對中國繪畫的看法 6
339 中國戲劇何以遲至宋金之際方始成熟 洪惟助 6
340 說般若思想以及其與魏晉老莊學關係的探討 鄭琳 6
341 江文也第四號鋼琴奏鳴曲《狂歡日》中的傳統與創新 宮筱筠 6
342 1933-34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中華民國和日本藝品之展示 周芳美 6
343 近十年中國佛教美術的研究動向(1998-2008)—英文、日文部分 林聖智 6
344 中國諺語的對稱—和諧協調的詩境 高達思 6
345 關於研究中共軍隊的幾個問題 齊茂吉 6
346 Mortals on the Fringe: The Chinese Expatriates in America as Reflected in Pai Hsien-yung's 'New Yorkers' Series 梁立堅 6
347 Modern Russia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1905-1911 段昌國 6
348 中國文化發展中義理開創的十大諍辯 牟宗三 5
349 The Weltanschauung in Chinese Folk Novel: A Tentative Analysis 陳曉林 5
350 SYNTAGME VERBE-OBJET OU COMPOSE VERBE-OBJET? UN PROBLEME DE LA LINGUISTIQUE CHINOISE Waltraud Paul 5
351 二十世紀初中國醫療廣告圖像與身體描繪 吳方正 4
352 優生學和中國:倫理性問題何在 Ole Doering, Hamburg 4
353 Allegories: Western and Chinese 許經田 4
354 法國十九世紀後期對於中國陶瓷的書寫與鑑賞研究 張婉真 3
355 石川欽一郎台灣風景畫中「地方色彩」概念的建構 楊永源 3
356 《哥德式建築的黎明》 吳方正 3
357 La Poetique du Proverbe Chinois Bronislawa Kordas 3
358 Teaching Reading in EFL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林春仲 3
359 從舞劇《香妃》探討江文也融合中西音樂之手法 宮筱筠 2
360 鞏固爾兄弟的中國藝術收藏 張婉真 2
361 樂種觀念及其理論思考 曾瀚霈 1
362 中國西畫家的「東方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國少數民族的形象 周芳美 1
363 在英雄殞落之後的英雄:Gericault 的《梅杜莎之筏》 Gregor Wedekind 1
364 作為英雄的藝術家─ 作為英雄史的藝術史 Hubert Locher 1
No.69  2020 春季號
No.68  2019 秋季號
No.67  2019 春季號
No.66  2018 October
No.65  2018 April
© 2017 NCU Journal of Humaniti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