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公共哲學在臺灣: 以「哲學星期五」為個案的考察 |
吳豐維 |
77 |
2 |
「禪定」與「智慧」的靈性修養:論《六祖壇經》之人格教育 |
王嘉陵 |
76 |
3 |
倫理決策評準探討:一貫論與一致論之對立與融合 |
張寧 |
76 |
4 |
疫情之下的言論自由──自康德法權觀點出發的若干省思 |
陳欣白 |
75 |
5 |
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中的政策透明度 |
陳嘉新 |
74 |
6 |
福禍相倚的台灣後疫情挑戰:一個比較歷史的生命倫理學視角 |
蔡篤堅 |
74 |
7 |
晚期風格的「憂鬱轉向」,或者其它⋯⋯余德慧的宗教療癒之旅 |
余安邦 |
73 |
8 |
專業倫理實踐初探:以臨床心理能力養成為例 |
李維倫 |
73 |
9 |
陷溺或救贖? ──論愛情關係中的依賴問題 |
霍晉明 |
72 |
10 |
由儒家場域與處境觀點看愛情中薩提爾理論後入聖的可能性 |
蘇子媖 |
72 |
11 |
二十一世紀新冠肺炎全球流行病之倫理法律社會與政策之意涵 (ELSPI) |
李瑞全 |
71 |
12 |
新冠病毒及疫情流行所產生之倫理爭議舉隅 |
釋昭慧 |
71 |
13 |
COVID-19 大流行引發之醫療倫理議題 |
陳祖裕 |
71 |
14 |
新冠肺炎蔓延期間告別的勇氣與意義 |
蕭玉霜 |
71 |
15 |
新冠肺炎疫苗研究倫理探討與公眾信任之建立 |
陳妤嘉 |
71 |
16 |
從儒家「人文關懷」的觀點反思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的衝擊 |
金美華 |
71 |
17 |
From Virginia Woolf to Hortensia Papadat- Bengescu: Adaptation, Intertextuality or Zeitgeist? |
Arleen Ionescu |
70 |
18 |
由休謨之「神蹟觀」反思基督教的 終極關懷倫理觀 |
楊雨青 |
70 |
19 |
從儒家視角檢視突發疫情期間以年齡作為醫療資源配置的道德基礎與疑慮 |
周琬琳 |
70 |
20 |
論《瑪麗安娜的一生》中嬌媚之態的策略 |
朱鴻洲 |
69 |
21 |
從試驗、研究到推廣: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的組織與功能(1917-1999) |
李力庸 |
69 |
22 |
疫中為易:夕惕若,厲无咎 |
瞿慎思 |
69 |
23 |
「間距」詩學 ──遙遠異質的美感經驗探索 |
翁文嫻 |
69 |
24 |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與諮商倫理 |
李岳庭 |
69 |
25 |
《公羊傳》與《左傳》禮觀念之荀學義涵 |
謝君直 |
68 |
26 |
從《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二次審 議稿)》第九百九十五條談「臨床醫療強 制干預權」的失範 |
胡曉翔 |
68 |
27 |
病人自主權 ──從善終論生命自主的困境與出路 |
蕭玉霜 |
68 |
28 |
從佛教的觀點談病人自主權 |
釋照量 |
68 |
29 |
凌遲與救贖── 論魯迅小說中的「聲音」意象 |
朱芯儀 |
67 |
30 |
「趨生畏死」與「趨樂避苦」之兩難 抉擇──「自主意願」:流動且幽微的 心靈答案 |
釋昭慧 |
67 |
31 |
自主與善終 |
尉遲淦 |
67 |
32 |
傾聽女聲╱身 ──女性藝術家的傳記劇場 |
高禎臨 |
67 |
33 |
羞恥的(偽)樣貌: 王爾德的《深淵書簡》 |
鄧宜菁 |
67 |
34 |
從一位醫師的角度來看病人自主權利法 |
陳秀丹 |
67 |
35 |
佛教生死觀在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應用 |
李明書 |
67 |
36 |
由「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歷程論生命自主權之限制 |
陳俊志 |
67 |
37 |
唐牟二先生對華嚴天臺之詮釋的比較 |
陳榮灼 |
66 |
38 |
唐君毅的感通論述:對《易》、二程與孔子的詮釋性理解 |
林維杰 |
66 |
39 |
將人與動物作「平等考量」的理據 — 與效益主義哲學家Peter Singer的對話 |
釋昭慧 |
66 |
40 |
Regan 與動物權 |
田錦宏 |
66 |
41 |
董真卿《易》學特色及重要性析論 |
楊自平 |
65 |
42 |
大學通識音樂教育的推廣與實踐 |
簡山根 |
65 |
43 |
大音希聲所聽何物 |
蘇子媖 |
65 |
44 |
高階音樂存有學中的作品類型辯論 是否只對哲學本身有益? |
許昊仁 |
65 |
45 |
從朱熹理解的古琴聲韻論其音樂美學 |
劉振維 |
65 |
46 |
音樂表現的意義和情感 — 從「分析美學」的視角所做的解析 |
劉悅笛 |
65 |
47 |
如何黃梅?怎樣歌曲?──周藍萍黃梅調電影音樂初探 |
沈冬 |
64 |
48 |
山水自然與生命的整體觀照 — 譚家哲對於謝靈運 「山水行旅詩作」的解析 |
李德材 |
64 |
49 |
「尊天而保真」— 論《淮南子》的道論及 其精神修養之義涵 |
周貞余 |
64 |
50 |
留給「自然」半個地球 — 審美的體驗 |
林春銀 |
64 |
51 |
論李奧波德的生態中心主義 — 以《沙郡年記》中的威斯康辛州和沙郡為例 |
徐佐銘 |
64 |
52 |
臺灣「中央財政」體制的轉型:日治初期(1898-1905)後藤新平總督府財政改革之歷史意義 |
林文凱 |
63 |
53 |
臺灣‧朝鮮總督府專賣政策比較研究-社會經濟遺產與「國家」能力的差異- |
文明基 |
63 |
54 |
戰後臺日交流下的中日文化經濟協會(1952-1972) |
洪紹洋 |
63 |
55 |
從《臺北人》到《父親與民國》看白先勇的離散情懷 |
林桶法 |
63 |
56 |
繆爾的荒野沉思 |
徐佐銘 |
63 |
57 |
從《葛拉瑪經》的「十事勿著」闡述佛教「倫理抉擇」的特性 |
釋法律 |
63 |
58 |
同性婚姻不是同性戀婚姻: 兼論傳統與個人主義化 |
寗應斌(卡維波) |
62 |
59 |
「大眾語」創作的試驗:陳子展《詩經》白話翻譯與大眾語運動之研究 |
史甄陶 |
62 |
60 |
「反恐同」來「反恐」: 西方關於文明與援助的兩種矛盾 |
陳逸婷 |
62 |
61 |
「知音」涵蘊新探——從兩路傳統詮釋到現代認知神經科學的詮釋 |
廖啟宏 |
62 |
62 |
孝與代間關照關係轉化的現象學 |
陳奕傑、許樹珍 |
61 |
63 |
不可譯之道、不可道之名:雷慕沙與《道德經》翻譯 |
潘鳳娟 |
61 |
64 |
唐傳奇女子復讎故事研究:從時空體及生命型態的角度 |
廖珮芸 |
61 |
65 |
從敘事學談醫學倫理教育之 人性化改革 |
林慧如 |
61 |
66 |
音樂創作的記憶與遺忘——從創作筆記重探陳其鋼作品《源》的音樂語言 |
連憲升 |
60 |
67 |
萍水不相逢?— 李安電影中「倫理」與「自由」 美學之衝突 |
曹予恩 |
60 |
68 |
環境倫理學與環境美學的東西差異 — 與Holmes Rolston, III商榷 |
〔中〕劉悅笛 |
60 |
69 |
公園之美:環境經濟理論的解題探究 |
彭春翎 |
60 |
70 |
蕅益《周易禪解》會通《易》理與如來藏的本體論詮釋 |
羅鈴沛 |
59 |
71 |
身體如表現:波特萊爾的步態式書寫 |
齊嵩齡 |
59 |
72 |
佛教「無罣礙」的生死觀 |
釋照澄 |
59 |
73 |
L’Empereur de Chine ouvrant le premier sillon: réception et exploitation politique de l’image dans la culture française du XVIIIe siècle |
Jacques Marx |
58 |
74 |
只破不立,無以為繼 — 談毀家廢婚派的幾點問題 |
何思瑩 |
58 |
75 |
酷兒左翼「超英趕美」?「同性戀正典化」的偏執及臺灣同志運動的修復詮釋 |
劉文 |
58 |
76 |
從伴侶制重新思考共同生活的可能 |
郭彥伯 |
58 |
77 |
排除與補殘 — 從晚近同婚倡議探究臺灣性別政治鬥爭 |
洪凌 |
58 |
78 |
從Hardwig的「死亡義務」觀點論家庭與醫療決策 |
林雅萍 |
57 |
79 |
虛擬的懷古場所‧真實的身體經——上京紀行詩的李陵臺書寫 |
李嘉瑜 |
57 |
80 |
Exploiting Literary Fame?: A Study of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Virginia Woolf’s To the Lighthouse |
李根芳 |
57 |
81 |
倫理、敘事與美好生活的追求 |
林慧如 |
57 |
82 |
論荀子「自然、人性與道德根源」的關係 |
何淑靜 |
56 |
83 |
黃宗羲的南明史學 |
吳振漢 |
56 |
84 |
當政治遇上動物 — 多元政治意識形態下的動物保護觀點 |
吳宗憲 |
56 |
85 |
王門中的游離者——黃綰學思歷程及其定位 |
朱湘鈺 |
55 |
86 |
《儀禮》對《唐律疏議》的影響——以「親屬名分」諸問題為探討核心 |
劉怡君 |
55 |
87 |
On the 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East Asian Philosophy: Nishida Kitarō and Mou Zongsan |
ASAKURA Tomomi |
54 |
88 |
白先勇小說改編電影中的1949年和離散 經驗——以《最後的貴族》、《花橋榮記》 和《青春蝴蝶孤戀花》為例 |
莊宜文 |
54 |
89 |
倫理關照下的人類幸福之概念研究: 以美感倫理為幸福底景, 兼談美學作為倫理學之母的可行性 |
劉秀春 |
54 |
90 |
討論內在價值與環境倫理之關聯 |
瞿慎思 |
54 |
91 |
熊十力疏釋《禮記‧儒行》意義探析 |
孫致文 |
53 |
92 |
「中華民國 53 年經濟建設成果展覽會」與僑資企業研究 |
李道緝 |
52 |
93 |
臺灣民眾主觀快樂幸福感之樣貌與未來之發展方向 |
陳嘉鳳、周才忠 |
52 |
94 |
臺灣與香港生活與婚姻幸福感的比較研究 |
楊⽂⼭、王乃琳 |
52 |
95 |
醫藥之良好狀態(wellbeing)之分析: 生活品質、生活質量與生命質素 |
李瑞全 |
52 |
96 |
臺灣環境生活品質之幸福指標理念探究 — 以主觀幸福理論為進路 |
蕭振邦 |
52 |
97 |
從應用角度探討佛教「中道」思想 對環境倫理的啟示 |
趙敬邦 |
51 |
98 |
牟宗三與海德格 |
陳榮灼 |
51 |
99 |
檢視Tom Regan對Peter Singer的三個批判 |
張育銘 |
51 |
100 |
醫病關係中的癌末真相告知 — 從權力倫理原則到臨床專精的展現 |
許樹珍、林明慧、歐美、陳祖裕、黃淑鶴 |
50 |
101 |
醫病關係=關懷關係? |
廖瑞琪 |
50 |
102 |
林俊穎小說中的時間想像與神話辯證 |
陳孟君 |
49 |
103 |
「前隱逸」與「後仕宦」的視野遞換——陶淵明宦遊主題中出處記憶的造現 |
葉常泓 |
49 |
104 |
窮山惡水為何是美的? |
楊勝欽 |
49 |
105 |
崇禎時期四部詞選收錄姜夔詞探析 |
林淑華 |
49 |
106 |
由「經子平等」而「婢作夫人」——近代學術觀的變遷與子學身份的重構 |
許朝陽 |
48 |
107 |
海上‧奇觀——論晚清上海「水龍會」對城市文化的視覺性建構 |
趙家琦 |
48 |
108 |
流行語「殺很大」的複合化 |
黃金文、林鴻瑞 |
48 |
109 |
全球變遷下全球與台灣的永續發展願景 |
王從恕 |
48 |
110 |
全球氣候政治與歐盟角色初探 - 歐盟為何扮演領導之角色? |
林子倫 |
48 |
111 |
氣候變遷的幾個倫理切面 |
葉保強 |
48 |
112 |
劉宗周與黃宗羲《春秋》學比較析論 |
劉德明 |
47 |
113 |
自環境與經濟的衡平論因應全球暖化的能源政策 |
林瑞珠、李宗棠 |
47 |
114 |
永續發展與行善的誘惑 |
徐佐銘 |
47 |
115 |
論清儒毛奇齡「伸王抑朱」──以《大學》解為討論範圍 |
朱湘鈺 |
46 |
116 |
錢德明的《聖樂經譜》:本地化策略下的明清天主教聖樂 |
洪力行 |
45 |
117 |
讀一切書之法──金聖嘆評《水滸傳》之文法術語及其敘事意涵 |
楊清惠 |
45 |
118 |
方苞禮學中的女性角色與地位:以冠、婚、喪、祭為核心 |
丁亞傑 |
44 |
119 |
「一理」或「分理」?──戴震對程朱理學的反省 |
劉滄龍 |
44 |
120 |
經典與意義建構——從《論語》「甚矣章」的說解論「詮釋脈絡」在經典闡釋中的作用 |
張錫輝 |
44 |
121 |
距離的調節與情愛的回歸──《半生緣》影劇改編的修訂及超越 |
莊宜文 |
44 |
122 |
跨海演出:近代臺灣的馬戲團表演史(1900-1940年代) |
鄭麗榕 |
43 |
123 |
電力技術者的知識來源與實踐──以《臺電社報》為主的探討(1919-1944) |
林蘭芳 |
43 |
124 |
董仲舒「孝經義」考辨 |
莊兵 |
42 |
125 |
「意識之經驗底知識學」之「實行方法」及問題:《精神現象學》〈導論〉部分第九段之文本釋義 |
陸敬忠 |
42 |
126 |
先秦聖賢系譜論述與儒學歷史意識──朱熹道統觀之淵源考察 |
陳逢源 |
41 |
127 |
應用倫理學研究室成立經過回顧 |
朱建民 |
41 |
128 |
《歷程》中的食慾、身體與都市空間 |
葉雅茹 |
41 |
129 |
音樂中獨特的身體實踐:古琴傳統的審美與身體理想之結合 |
王育雯 |
40 |
130 |
The World and Japan: Animated Anxiety in a Global Age |
John Lance Griffith |
39 |
131 |
戰國中晚期「忠」觀念之演變與轉折暨其思想意義 |
佐藤將之 |
39 |
132 |
「勞動人權」年年退步的背後: 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分析 |
劉梅君 |
39 |
133 |
從「講故事」到「小說」─ 論張愛玲小說中的記憶變化 |
梁慕靈 |
39 |
134 |
神聖與觸摸──對「勿觸我」的現象學反思 |
黃冠閔 |
38 |
135 |
從十八世紀法國學院沙龍展看法國風景畫的崛起 |
黃淑玲 |
38 |
136 |
明儒高攀龍的思想與殉節 |
吳振漢 |
37 |
137 |
“Some Unheard of Thing”: How Incest Became Convention in Southern Women’s Drama |
Liz Thompson |
37 |
138 |
宋遺民福建大儒熊禾及其詩歌作品析論─兼述詩歌內容之區域文化觀照 |
王次澄 |
36 |
139 |
地域社會中的文化運動:霧峰一新會讀書會個案分析(1934-1936) |
鄭麗榕 |
36 |
140 |
給我洲後村,我將翻轉全臺灣──試論二重疏洪道洲後村拆遷抗爭事件的歷史意義 |
陳君愷、賴建寰 |
36 |
141 |
莊子本性論研究法芻議 |
許宗興 |
36 |
142 |
張岱《四書遇》註解四書之特色 |
鄧克銘 |
35 |
143 |
朱子春秋學的衍異:方苞春秋學的創作意圖與意義解釋 |
丁亞傑 |
35 |
144 |
民初救世新教之《大學證釋》研究 |
鍾雲鶯 |
35 |
145 |
「意識之經驗底科學」之對象問題: 《精神現象學》〈導論〉部分第十段之現象學性詮釋 |
陸敬忠 |
35 |
146 |
象徵與譬喻:儒家經典詮釋的兩條進路 |
林維杰 |
34 |
147 |
孔子義利觀之辨明 — 兼論對現代企業經營之省思 |
吳政峰、陳美華 |
34 |
148 |
研究型創作之交鋒與「藝術知識」初探 |
高俊宏 |
34 |
149 |
返向世界:塔琳.賽蒙的調查改寫 |
莊憶萱 |
34 |
150 |
從hermeneuein至文本理解之義理生成發展:辯證性——系統性及體系性詮釋學理論基本網絡 |
陸敬忠 |
34 |
151 |
我們可以溫柔地互看嗎?論梅洛龐蒂與伊希嘉黑的視覺觀 |
劉亞蘭 |
34 |
152 |
Henry Miller's Painterly Eye |
Katy Masuga |
34 |
153 |
艾莉斯.馬利雍.楊著,何定照譯,《像女孩這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 |
陳文珊 |
34 |
154 |
《左傳》、《國語》中引詩、書的套式-兼論《詩經》的成書過程 |
魏培泉 |
33 |
155 |
戴璉璋先生對屈萬里先生《易》說之繼承、發展與轉化 |
羅聖堡 |
33 |
156 |
從歷史記憶到懷舊想像——論劉以鬯小說與王家衛電影的互文轉換 |
莊宜文 |
33 |
157 |
巴特寫攝影:從《明室》讀《巴特寫巴特》 |
許綺玲 |
33 |
158 |
Interpreting Emblems, Emblems Interpreting: Love's mortal battle in Maurice Sceve's Delie |
Brooke Donaldson |
33 |
159 |
葉適經史之學與記體關係研究 |
鄭芳祥 |
33 |
160 |
中國大陸《公司法修正草案》評析 — 以立法理念和治理結構為視角的考察 |
范健 |
33 |
161 |
The First and Second Attentions of Dramaturgy: A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
David Pendery |
33 |
162 |
穿越「理論」之間:「後理論時代」的理論思潮和文化建構 |
王寧 |
32 |
163 |
「莊子:魏晉玄學的關鍵」兼論戴璉璋先生對魏晉玄學的貢獻與商榷 |
謝大寧 |
32 |
164 |
從《易經蒙引》論蔡清疏解《周易本義》的作法及太極義理的轉折 |
楊自平 |
32 |
165 |
Recoding the Marvelous: The Medieval Vision Paradigm and Dante’s Commedia |
Matt Horn |
32 |
166 |
日治時期臺灣文人的文化調和觀—從傳統文人 到新式知識份子張深切 |
簡素琤 |
32 |
167 |
風災過後的溫泉鄉悲歌 — 台灣溫泉旅遊業的經營倫理與社會責任 |
林雅萱 |
32 |
168 |
第三十一期附刊 主編序 |
謝佳娟 |
31 |
169 |
康熙朝宮廷「畫院」的運作與盛清院體的奠立:以蔣廷錫團隊為中心 |
賴毓芝 |
31 |
170 |
從構圖、書法、鈐印來鑑別六件署款梅清的黃山畫作 |
李淑卿 |
31 |
171 |
座談會 簡介 |
編輯室 |
31 |
172 |
藝術史的跨領域教育 |
蔡佩桂 |
31 |
173 |
策展、圖錄編寫與中國繪畫史研究、教學 |
何嘉誼 |
31 |
174 |
日治時期霧峰水利組織與地域社會的演變 |
劉素芬 |
31 |
175 |
建構新「祖國」——鄭彥棻時期(民國39-47年)的僑務工作 |
李道緝 |
31 |
176 |
大師名作在哪裡?關於西方藝術史教學中的觀看、知識與理解 |
楊尹瑄 |
31 |
177 |
宋元論著徵引或評論衛湜《禮記集說》考述 |
楊晋龍 |
30 |
178 |
對目前國際間處理全球貧窮問題的一些思考 |
王永慈 |
30 |
179 |
風雨交加——David Cox的天空 |
李淑卿 |
30 |
180 |
細讀與嘲謔——《柳如是別傳》讀後隅記 |
毛文芳 |
30 |
181 |
天理與人欲的省思——以《詩集傳》的淫詩為探討 |
黃麗娟 |
30 |
182 |
從西方環境倫理思想看「京都議定書」 |
廖耆煬 |
30 |
183 |
從坪林交通道事件淺談經濟發展與環境倫理 |
黃莉芸 |
30 |
184 |
從朱子學到「古道論」:十八世紀日本國學文論的形成及其影響 |
王小林 |
30 |
185 |
專號序 |
吳方正 (專號客座主編) |
29 |
186 |
朱熹視角下的孟子聖賢定位探論 |
姜龍翔 |
29 |
187 |
諸橋轍次〈詩經總說〉對《詩經》學基本問題的觀點 |
張文朝 |
29 |
188 |
魅力四射的敢曝: 南.戈丁1970年代初期的變裝皇后攝影 |
劉瑞琪 |
29 |
189 |
企業責任與可持續性倫理 |
葉保強 |
29 |
190 |
康德的永續發展基礎 |
Martin Schonfeld |
29 |
191 |
從演化倫理學的立場談非人類中心主義的環境倫理如何可能? |
黃柏翰 |
29 |
192 |
輔仁大學「專業倫理」課程的推行與展望 |
詹德隆、廖湧祥 |
29 |
193 |
宋代小學的建構及其影響 |
周揚波 |
28 |
194 |
明代邸報的政治功能與史料價值 |
吳振漢 |
28 |
195 |
劉墉書學初探 |
張菀玲 |
28 |
196 |
元代龍仁夫《易》學析論 |
楊自平 |
28 |
197 |
當代臺灣遷移電影: 論陳界仁《殘響世界》與高俊宏《博愛》中的 空間、歷史、觀眾 |
孫松榮 |
28 |
198 |
身份的建構與消逝—— 《花山牆》與《回程列車》的靜、動態影像美學策略 |
史惟筑 |
28 |
199 |
在世紀末城市邊緣: 《南國再見,南國》與《千禧曼波》中的聲音新浪潮 |
王念英 |
28 |
200 |
煞死與官、醫、病、媒倫理疑義 |
林綺雲、徐明瀚 |
28 |
201 |
論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之定位 |
賀廣如 |
28 |
202 |
台灣齋堂個案研究——以大溪齋明寺為中心 |
吳學明 |
28 |
203 |
南特船商杜勃亥的中國之行(1817-1827) 及其中國工藝收藏: 一個法中經濟文化交流的見證 |
李明明 |
28 |
204 |
SARS的涉利者模式分析 — 以和平醫院廢棄物處理為議題 |
釋修禪 |
28 |
205 |
1880年代英文旅行手冊中的京都古寺:佛教美術史書出現之前的古寺遊賞 |
巫佩蓉 |
27 |
206 |
從數位轉向到美學運算:論數位世代科技藝術的新美學 |
邱誌勇 |
27 |
207 |
對陽明神秘經驗問題的重新思考 ——以湯浅泰雄哲學為參照 |
陳廷嘉 |
27 |
208 |
論明代全真教隱微原因: 以萬曆年間嶗山釋道教產之爭為例 |
梁淑芳 |
26 |
209 |
文創時代的藝術生產:陳界仁、曹斐與安迪·沃荷 |
蔡佩桂 |
26 |
210 |
裴溥言《詩經相同句及其影響》之學術價值 |
張政偉 |
26 |
211 |
文革時期的「牛棚」之研究—— 以季羨林為例 |
邱香怡 |
26 |
212 |
20 世紀初期澳洲報刊中的排華運動與社會輿論 |
王光輝 |
26 |
213 |
臺灣的社會變遷——以《飲食男女》為例 |
鄭育瑜 |
26 |
214 |
取締與治療:日治時期臺灣嗎啡之使用探究 |
毛硯平 |
25 |
215 |
宋儒論《大學》「至善」-以朱子學為中心的討論 |
翟奎鳳 |
25 |
216 |
「自然之美與藝術經典的國家品味」:十八至十九世紀初印刷文化對英國貴族鄉間別墅形象的塑造 |
謝佳娟 |
25 |
217 |
1930 年代東亞超現實繪畫的共相與生變 ——以臺灣、中國畫會為主的比較考察 |
蔡家丘 |
25 |
218 |
朱子的經權說探微 |
林憶芝 |
25 |
219 |
朱子「《易》本卜筮之書」說之經過考論 |
呂欣 |
25 |
220 |
地方菁英的經濟生活-以林維龍(1870-1942)私帳為例 |
陳建宏 |
25 |
221 |
藤島武二的中國服飾女性像 |
兒島薰 著 林怡利 譯 |
25 |
222 |
桃園陸籍新住民訪談分析 |
王力堅 |
25 |
223 |
新王后和她的西班牙式禮服 : 雅客柏.安波里所繪《瑪麗亞.梅迪奇和法王亨利四世的婚禮》(1600)中的服裝描繪與其意涵 |
葉嘉華 |
24 |
224 |
閱讀威廉.霍加斯的《賈里克扮演理查三世》圖像: 作為劇場文件與社會文本 |
林雯玲 |
24 |
225 |
台灣撲虐經驗所展現的醫學倫理新貌 |
|
24 |
226 |
清末民初溫州瑞安下層士紳的閱讀生活──以《張棡日記》為例 |
吳晶 |
24 |
227 |
論張純甫「消極退守」的文化觀與修養論 |
游騰達 |
24 |
228 |
元田永孚的〈君德輔導〉和論語詮釋——關於『經筵論語進講錄』的考察 |
陶德明 |
24 |
229 |
經典詮釋與理論轉移——中國哲學經典詮釋之三大變例 |
馮耀明 |
24 |
230 |
誤解與澄清:論楊澤波詮釋牟宗三之德行與幸福的合理性 |
賴柯助 |
24 |
231 |
從經典詮釋的角度論儒道《易》圖的類型與變異 |
鄭吉雄 |
24 |
232 |
日治時期臺灣與朝鮮的米作──生產體系的比較 |
李力庸 |
24 |
233 |
論牟宗三先生的經典詮釋觀:以先秦道家為例 |
鄭宗義 |
24 |
234 |
The Ch'in Unification i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
Chun-chieh Huang |
24 |
235 |
《春秋》「逆祀」經解禮義釋論 |
程克雅 |
23 |
236 |
狄培理與經典教育 |
鍾彩鈞 |
23 |
237 |
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的臺語片明星現象:「明星夢」與「香港熱」之探討 |
梁碧茹 |
23 |
238 |
北宋「老人」的食療與養生內涵——以《奉親養老書》為核心的文獻分析 |
皮國立 |
23 |
239 |
女性復仇與母性回歸:1970年代後期臺灣新女性主義與社會寫實女星的形象轉變 |
卓庭伍 |
23 |
240 |
新女性的復仇: 社會寫實電影中的色情、越界與批判 |
江美萱 |
23 |
241 |
宋末元初「述朱」脈絡下的易學與術數學 ──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外篇.焦氏易林》芻議 |
陳詠琳 |
23 |
242 |
論《詩經》多重義與《詩》本義的詮釋 |
車行健 |
23 |
243 |
企業永續經營的願景與實踐 |
葉保強 |
23 |
244 |
乾嘉經典詮釋的方法與進路-以戴震、焦循為核心 |
王慧茹 |
22 |
245 |
戴君仁與唐君毅論陽明格致思想異同 |
陳政揚 |
22 |
246 |
近五十年來(1960~2016)「明鄭至戰後初期台灣儒學」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
李威寰 |
22 |
247 |
《大學》「止於至善」詮解 |
侯展捷 |
22 |
248 |
「選擇」及「轉譯」: 全球史視野下的「西洋」多層木套杯 |
施靜菲 |
21 |
249 |
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英文著作中的東亞畫史建構: 以對宋代與室町宗教人物畫評價為例 |
巫佩蓉 |
21 |
250 |
正續《道藏》收錄的鸞書及其引述《詩經》述論 |
楊晉龍 |
21 |
251 |
論江聲、王鳴盛、孫星衍三家輯校〈太誓〉的共識、要點及其細部差異 |
陳威睿 |
21 |
252 |
亞洲極簡主義的詩學: 小津安二郎、侯孝賢、是枝裕和電影的長鏡遠景美學 |
吳怡芬 |
21 |
253 |
獨特視角下的章學誠研究 ——《章學誠研究述評(1920-1985)》之述評 |
賈慶軍 |
21 |
254 |
在醫學院教「醫病關係」與「護病關係」--我的經驗談 |
|
21 |
255 |
知識的建構與典範的創新:論「幼學雜字」在傳統蒙學教育上之意義與價值 |
周安邦 |
20 |
256 |
從名物制度之學看經典詮釋 |
葉國良 |
20 |
257 |
錯戀台北青春: 從 1960 年代三部台語片的無能男談起 |
沈曉茵 |
20 |
258 |
當代馬來西亞儒家思想的批判與反思 ──論「實存歷史性」的「解構」與「原初根源性」的「重啟」 |
關啟匡 |
20 |
259 |
水月與記籍——理學家如何詮釋經典 |
楊儒賓 |
20 |
260 |
轉化抑或對話?——李春生所理解的中國經典 |
李明輝 |
20 |
261 |
從經典詮釋傳統論二十世紀《易》詮釋的分期與類型 |
鄭吉雄 |
20 |
262 |
後現代主義與經典詮釋 |
王晴佳 |
20 |
263 |
Classical Reasoning in Late Imperial Chinese Civil Examination |
Benjamin A. Elman |
20 |
264 |
《中國經典詮釋學的方法論問題》學術座談會議記錄 |
|
20 |
265 |
第十九期 |
詳如內文 |
19 |
266 |
儒家聖人觀之發源:《論語》聖人觀探析 |
侯展捷 |
19 |
267 |
事件之後的當代跨域影像:論陳界仁早期作品及《殘響世界》的概念生成與轉化 |
孫松榮 |
19 |
268 |
靈光,不靈光:數位媒介複製時代中的戲劇表演— 論「現場性」及「靈光」的消逝與轉化 |
蘇子中 |
19 |
269 |
越儒黎貴惇的中國想像 |
林維杰 |
19 |
270 |
Indentifying A Classic:The Example of Ancient Greece |
Carol G. Thomas |
18 |
271 |
第十八期 |
詳如內文 |
18 |
272 |
Dialogue and Community:Teaching the Bible and Christian Classics in Relation to Western Tradition |
S. Mark Heim |
18 |
273 |
理學「即寂即感」思想探源 |
許朝陽 |
18 |
274 |
熒輝映照,心之昕昕── 初探艾伯特‧威德爾(Albert Wider)的公東高工聖堂彩窗系列 |
于禮本 |
18 |
275 |
Scriptures & Classics in a Comparative Model for "Humane Learning" |
Thomas W. Selover |
18 |
276 |
Commentary as Pedagogical Guide: Scripture and Commentary in he Thoughts of Philo Judaeus |
Sze-kar Wan |
18 |
277 |
當代臺灣客家三大調的美感經驗: 以竹東鎮客家山歌比賽與流行音樂為例 |
林子晴 |
18 |
278 |
唐君毅先生對孝的當代闡釋 |
趙敬邦 |
18 |
279 |
Disparity and Continuum between Ancient Classics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A Historicist Review |
陳啟雲 |
18 |
280 |
Scriptures and Their Popularization: The Case of the "Lun-yü" and "Hsiao ching" in the Han Dynasty |
蔡彥仁 |
18 |
281 |
The Reassertion of Taoist Classics in the Technological Age |
陳榮灼 |
18 |
282 |
論朱子晚年訓門人的有關問題 |
楊祖漢 |
17 |
283 |
跨越文化與時空的宗教符號──魔羯魚 |
洪莫愁 |
17 |
284 |
宗教、歷史與當代性: 重探布朗《耶穌為彼得滌足》(1852) |
黃桂瑩 |
17 |
285 |
「興於《詩》」──論朱熹讀《詩經》之法 |
史甄陶 |
17 |
286 |
文學改編、媒介特質與自我解構: 〈蘋果的滋味〉的比較敘事學研究 |
謝世宗 |
17 |
287 |
劉台拱《論語駢枝》研究 |
黃湛 |
17 |
288 |
第十六期 |
詳如內文 |
16 |
289 |
從Religion與「宗教」的碰撞看儒家思想的宗教性 |
李彥儀 |
16 |
290 |
劉鄂培《孟子選講》述評 |
劉德明 |
16 |
291 |
從雕塑電影邁向論文電影:論動態影像藝術的敘事傾向 |
江凌青 |
16 |
292 |
Influence du thème de l'accumulation des méries sur l'impression des sūtras: exemple du Couperet de diamant 金剛經 |
Bernard Montoneri |
16 |
293 |
德萊葉的「白」──從顏色作為減法影像到至上主義繪畫之異度空間 |
李佩盈 |
15 |
294 |
經典活化與靈根自植 |
戴璉璋 |
15 |
295 |
第十五期 |
詳如內文 |
15 |
296 |
燔詩書 明法令 ——略論秦制的經學影響 |
李若暉 |
15 |
297 |
電子商務中的新經濟 |
盧希鵬 |
15 |
298 |
王道《大學億》析論——晚明《大學》詮釋之一側寫 |
朱湘鈺 |
15 |
299 |
興於詩終於易的成德之教 |
戴璉璋 |
14 |
300 |
從中國經典詮釋傳統論王弼《論語釋疑》對《論語》形上根源的改換 |
涂藍云 |
14 |
301 |
何謂艾茉莉‧卡爾?:加拿大西岸藝術的共時代性 |
洪敏秀 |
14 |
302 |
基因科技評估的國際經驗與啟示 |
承立平 |
14 |
303 |
儒佛會通下的佛教中國化 ──以覺浪道盛的苦諦概念為例 |
徐一智 |
14 |
304 |
GMOs安全性的相關法律問題 |
何建志 |
14 |
305 |
黃宗羲《孟子師說》對劉蕺山思想之詮釋 |
齊婉先 |
14 |
306 |
儒學慧命與人文德業 |
戴璉璋 |
13 |
307 |
混搭現代性與傳統價值:日治時期臺灣美術中的女性形象1927–1945 |
謝世英 |
13 |
308 |
塵埃迷濛了你的眼:黃明川、陳芯宜與臺灣電影中的墟形魅景 |
孫松榮 |
13 |
309 |
南北朝周弘正與盧氏《易》學析論 |
楊自平 |
13 |
310 |
「以自然的辯證來詮釋朱子學」的進一步討論 |
楊祖漢 |
13 |
311 |
《上海畫報》(1925-1933)與 上海的現代視覺文化之創造 |
安雅蘭 |
12 |
312 |
多重媒材、地點與夢想世界: 1920至1930年代間上海畫報的面向 |
文以誠 |
12 |
313 |
馬一浮對卜筮吉凶之理解與詮釋 |
楊淑瓊 |
12 |
314 |
從《易說》看惠士奇的治《易》作法 |
楊自平 |
11 |
315 |
作偽的剖析——濟汀偽作帕麥爾畫作事件 |
李淑卿 |
10 |
316 |
二十世紀初西洋眼光中的文人畫:費諾羅沙的理解與誤解 |
巫佩蓉 |
10 |
317 |
從《御纂周易述義》論乾隆殿堂《易》學特色 |
楊自平 |
10 |
318 |
唐君毅的憂患意識及其學思關切點之開展 |
陳學然 |
10 |
319 |
由迷孃〈唯有知道渴望的人〉管窺舒伯特歌曲風格 |
易繼心 |
9 |
320 |
儒家的生命倫理學結構 |
李瑞全 |
9 |
321 |
探幽縮圖中所見的中國繪畫──以日本私人藏手卷為例 |
黃立芸 |
9 |
322 |
清末民初桐城派《孟子》文法論 ──以姚永概《孟子講義》、吳闓生《孟子文法讀本》為核心 |
丁亞傑 |
9 |
323 |
經與經學 |
胡自逢 |
9 |
324 |
朱子的經權觀析論 |
蕭美齡 |
9 |
325 |
康有為儒學國教化策略探析 |
許明珠 |
9 |
326 |
王船山論華夷之辨 |
劉毅鳴 |
9 |
327 |
從〈論語學案〉論劉宗周早期理氣思想 |
許玉敏 |
9 |
328 |
聶雙江主靜之學辨析 |
陳儀 |
9 |
329 |
朝鮮性理學與《心經附註》 |
金基柱 |
8 |
330 |
論用經 |
胡自逢 |
8 |
331 |
黃道周《易象正》治《易》析論 |
楊自平 |
8 |
332 |
創傷年代的美學感同與見證 |
葛莉賽達.波洛克(Griselda Pollock)著,倪明萃翻譯 |
8 |
333 |
牟宗三先生論儒家道體義 |
鄧秀梅 |
8 |
334 |
自畫像、家族像與文化認同問題──試析日治時期三位畫家 |
顏娟英 |
7 |
335 |
陳澄波圖片收藏與陳澄波繪畫 |
李淑珠 |
7 |
336 |
五經治要導言 |
胡自逢 |
7 |
337 |
寄生在日常生活中:《一個睡覺的人》苟活(無)經驗的如歌寫照 |
許綺玲 |
7 |
338 |
反思性主體的反思:侯俊明作品中的再現策略、主體觀與社會批判 |
盛鎧 |
7 |
339 |
從人本心理學到超個人心理學的思索 --中西方心理治療之融合 |
陳玉芳 |
7 |
340 |
由「情」至「幻」─明刊本《西廂記》版畫插圖探究 |
徐文琴 |
6 |
341 |
1933-34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中華民國和日本藝品之展示 |
周芳美 |
6 |
342 |
老子與桃麗-從《道德經》反思生命複製的可能衝擊 |
陳德和 |
6 |
343 |
不再無禮:克萊蒙‧維哥影片中的情感第三空間 |
劉紀雯 |
5 |
344 |
水鐘:《你那邊幾點?》的液態憂鬱 |
白大維 |
5 |
345 |
文部省美術展覽會的開幕與觀眾 |
五十殿 利治 |
4 |
346 |
代理懷孕︰女性及醫療社會學觀 |
劉仲冬 |
4 |
347 |
石川欽一郎台灣風景畫中「地方色彩」概念的建構 |
楊永源 |
3 |
348 |
妥協的現代性:日治時期台灣傳統廟宇彩繪師潘春源 |
謝世英 |
3 |
349 |
從舞劇《香妃》探討江文也融合中西音樂之手法 |
宮筱筠 |
2 |
350 |
樂種觀念及其理論思考 |
曾瀚霈 |
1 |
351 |
在英雄殞落之後的英雄:Gericault 的《梅杜莎之筏》 |
Gregor Wedekind |
1 |
352 |
評馬克尼爾所著《疾病與人類》 |
魏嘉弘 |
1 |
353 |
作為英雄的藝術家─ 作為英雄史的藝術史 |
Hubert Locher |
1 |
354 |
On the Inventing of AIDS ---- 專訪 Cindy Patton |
出 席 者 : 李瑞全、甯應斌、吳秀瑾 / 錄 音 整 理 : 吳秀瑾 / 校 定 : 李瑞全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