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查詢關鍵字 work    搜尋結果共 204 筆
No. 論文名稱 作  者 期  數
1 邁向美善合一的人格理想:論孔子教育哲學中的靈性作用 何佳瑞 76
2 「禪定」與「智慧」的靈性修養:論《六祖壇經》之人格教育 王嘉陵 76
3 倫理決策評準探討:一貫論與一致論之對立與融合 張寧 76
4 通過他者的注視在 covid-19 疫情下如何回應 宋松山 75
5 效益主義的幽靈:大COVID時代的公共衛生倫理反思 葉明叡、李柏翰 74
6 從救生艇倫理學反思COVID-19大流行時期的資源援助問題 林恩志 74
7 諮商倫理初探 王建文 73
8 氣候變遷課題中向未來世代負責:梅洛龐蒂時間性結構中的他人 林靜秀 73
9 陷溺或救贖? ──論愛情關係中的依賴問題 霍晉明 72
10 唐君毅先生的愛情哲學 ──以《愛情之福音》為中心的展開 劉毅鳴 72
11 從《正蒙‧中正篇》看張載的德性教育思想 黃崇修 72
12 大 COVID 時代的疫苗分配與接種政策倫理考量 葉明叡 71
13 From Virginia Woolf to Hortensia Papadat- Bengescu: Adaptation, Intertextuality or Zeitgeist? Arleen Ionescu 70
14 萊布尼茲哲學與十七世紀中國儒學的旁證確認關係 劉俊法 69
15 論《瑪麗安娜的一生》中嬌媚之態的策略 朱鴻洲 69
16 羊皮紙的底層:《戴眼鏡的女孩》一書中的隱跡書寫 林待吟 69
17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與諮商倫理 李岳庭 69
18 從「場域」概念看宋詩壇的運作──以文學總集為中心的考察 凌頌榮 68
19 日治時期川合真永臺灣語著作的幾點觀察 林香薇 68
20 凌遲與救贖── 論魯迅小說中的「聲音」意象 朱芯儀 67
21 傾聽女聲╱身 ──女性藝術家的傳記劇場 高禎臨 67
22 羞恥的(偽)樣貌: 王爾德的《深淵書簡》 鄧宜菁 67
23 佛教生死觀在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應用 李明書 67
24 德布西長笛音樂中的開創性 陳惠湄 65
25 高階音樂存有學中的作品類型辯論 是否只對哲學本身有益? 許昊仁 65
26 從朱熹理解的古琴聲韻論其音樂美學 劉振維 65
27 音樂表現的意義和情感 — 從「分析美學」的視角所做的解析 劉悅笛 65
28 聲音、音樂及其應用思考 蕭振邦 65
29 走出「樹文明」之倫理悖論 — 為 The Tree: Meaning and Myth 做中文版序所思 劉悅笛 64
30 如何黃梅?怎樣歌曲?──周藍萍黃梅調電影音樂初探 沈冬 64
31 古龍.楚原.變──1970年代港臺古龍武俠電影美術設計初探 黃猷欽 64
32 關於 Shirin Abedinirad 招喚 (Evocation) 系列作品的自然反思 蘇子媖 64
33 臺灣山林哲學的行動與建構 蔡智豪 64
34 走路非常哲學 — Frédéric Gros《走路,也是一種哲學》 廖育正 64
35 從《臺北人》到《父親與民國》看白先勇的離散情懷 林桶法 63
36 「大眾語」創作的試驗:陳子展《詩經》白話翻譯與大眾語運動之研究 史甄陶 62
37 試論張愛玲「畫筆」對報刊仕女畫的受容與衍異 徐禎苓 62
38 論徐冰作品中的動物符號與生態關懷 黃宗潔 62
39 徐冰與祖態:由《天書》到《背後的故事》 廖朝陽 61
40 字化成宇:從象徵到真實 林耀盛 61
41 Reflections on Maurice Ravel’s Creativity Arbie Orenstein 61
42 手稿解讀與盧炎的和聲 饒韻華 60
43 音樂創作的記憶與遺忘——從創作筆記重探陳其鋼作品《源》的音樂語言 連憲升 60
44 從書信手稿談音樂學者與作曲家的關聯——以拉盧瓦和德布西鋼琴曲《月落古廟》的創作為例 廖慧貞 60
45 環境美學:東方與西方的對話 〔美〕荷姆斯‧羅斯頓Ⅲ(著)、〔中〕齊君(譯) 60
46 德語歌劇歷史的空白與先機——馮‧索登與E.T.A.霍夫曼《長生藥酒》之早期浪漫的探討 沈雕龍 60
47 環境德行倫理學的研究趨勢 程進發 60
48 從環境美學探討環境教育的場域概念 張育銘 60
49 以美攻美 — 《莊子》肯定「自然全美」嗎? 廖育正 60
50 《工作與時日》1-382 徐學庸 59
51 身體如表現:波特萊爾的步態式書寫 齊嵩齡 59
52 晚清臺灣人李望洋宦遊甘肅的處境及心境 陳家煌 58
53 只破不立,無以為繼 — 談毀家廢婚派的幾點問題 何思瑩 58
54 韓愈祭文文體變革新探 姜龍翔 58
55 三唐兩宋攝其德——論《隨園詩話》中的唐宋詩調和論 王怡云 58
56 排除與補殘 — 從晚近同婚倡議探究臺灣性別政治鬥爭 洪凌 58
57 虛擬的懷古場所‧真實的身體經——上京紀行詩的李陵臺書寫 李嘉瑜 57
58 Exploiting Literary Fame?: A Study of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Virginia Woolf’s To the Lighthouse 李根芳 57
59 論荀子「自然、人性與道德根源」的關係 何淑靜 56
60 黃宗羲的南明史學 吳振漢 56
61 自然作為他者:列維納斯與環境哲學的交會 鄧元尉 55
62 王門中的游離者——黃綰學思歷程及其定位 朱湘鈺 55
63 「上以禮神明」:《管子‧君臣》與《荀子》之禮治思想 佐藤將之 53
64 熊十力疏釋《禮記‧儒行》意義探析 孫致文 53
65 也斯的跨文化飲食地圖——以其詩作為研究核心 蕭欣浩 53
66 鯨豚、返家與宗教性探求——廖鴻基海洋歷程下的鯨豚書寫與文化意義 蕭義玲 52
67 從貴族問題看《紅樓夢》與《人間喜劇》 的異與同 甘佳平 51
68 論克洛德‧西蒙的小說藝術 楊令飛 50
69 論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小說的「電影視覺化表述」 梁慕靈 50
70 自然書寫與《孟子》的「超能力」 蕭振邦、曾安國 49
71 林俊穎小說中的時間想像與神話辯證 陳孟君 49
72 「前隱逸」與「後仕宦」的視野遞換——陶淵明宦遊主題中出處記憶的造現 葉常泓 49
73 崇禎時期四部詞選收錄姜夔詞探析 林淑華 49
74 桃源夢魘──論莫應豐《桃源夢》的 「惡托邦」書寫 鄒文律 47
75 朝鮮時代女性詩文集編纂流傳的文化史考察 張伯偉 46
76 論清儒毛奇齡「伸王抑朱」──以《大學》解為討論範圍 朱湘鈺 46
77 沈自晉《南詞新譜》集曲增訂論析──「備於今」的做法與價值 黃思超 46
78 錢德明的《聖樂經譜》:本地化策略下的明清天主教聖樂 洪力行 45
79 電力技術者的知識來源與實踐──以《臺電社報》為主的探討(1919-1944) 林蘭芳 43
80 董仲舒「孝經義」考辨 莊兵 42
81 嘉靖朝錦衣衛首長之職權與活動──以陸炳(1510-1560)為例 吳振漢 42
82 「意識之經驗底知識學」之「實行方法」及問題:《精神現象學》〈導論〉部分第九段之文本釋義 陸敬忠 42
83 先秦聖賢系譜論述與儒學歷史意識──朱熹道統觀之淵源考察 陳逢源 41
84 《歷程》中的食慾、身體與都市空間 葉雅茹 41
85 音樂中獨特的身體實踐:古琴傳統的審美與身體理想之結合 王育雯 40
86 「反媚俗」:論張愛玲電影劇作對通俗劇模式的超越 梁慕靈 40
87 從「講故事」到「小說」─ 論張愛玲小說中的記憶變化 梁慕靈 39
88 直觀自然的遺忘:胡塞爾對現代科學的解構 劉國英 38
89 神聖與觸摸──對「勿觸我」的現象學反思 黃冠閔 38
90 從十八世紀法國學院沙龍展看法國風景畫的崛起 黃淑玲 38
91 主體的重構:論賈誼憑弔屈原的深層意涵 許又方 37
92 人心與人生──梁漱溟暮年對人性的觀察 陳一弘 37
93 自我追尋與他人認同 ──從「自律作家」論七等生的寫作風格及其意義 蕭義玲 37
94 “Some Unheard of Thing”: How Incest Became Convention in Southern Women’s Drama Liz Thompson 37
95 米開朗基羅藝術表現中的 未完成(non-finito)概念 蘇信恩 37
96 地域社會中的文化運動:霧峰一新會讀書會個案分析(1934-1936) 鄭麗榕 36
97 書寫自然史:庫柏對於庫柏鎮地域之探究 盧莉茹 36
98 張岱《四書遇》註解四書之特色 鄧克銘 35
99 民初救世新教之《大學證釋》研究 鍾雲鶯 35
100 「意識之經驗底科學」之對象問題: 《精神現象學》〈導論〉部分第十段之現象學性詮釋 陸敬忠 35
101 德國哲學界之新道家詮釋——海德格( Heidegger )與 沃爾法特( Wohlfart ) 鍾振宇 34
102 文本與詮釋:論高達美如何理解康德《判斷力批判》 張鼎國 34
103 從hermeneuein至文本理解之義理生成發展:辯證性——系統性及體系性詮釋學理論基本網絡 陸敬忠 34
104 Henry Miller's Painterly Eye Katy Masuga 34
105 懷舊音軌.變奏影像 談玉儀 33
106 心象考: 臺灣攝影中的「心象」概念源起和挪用 陳佳琦 33
107 從風景到地方: 1970年代臺灣攝影中的風土與寓居視野 曾少千 33
108 從歷史記憶到懷舊想像——論劉以鬯小說與王家衛電影的互文轉換 莊宜文 33
109 從「南島」到「泛.南.島」: 談高雄市立美術館南方論述轉向 呂佩怡 33
110 藝術史與視覺研究的交界:神話、科學與意識形態 丹尼爾.杜畢松、蘇菲.侯爾 著,王瑞婷 譯 33
111 Interpreting Emblems, Emblems Interpreting: Love's mortal battle in Maurice Sceve's Delie Brooke Donaldson 33
112 薩德侯爵小說中巴洛克風格的圖畫 賴軍維 33
113 The First and Second Attentions of Dramaturgy: A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David Pendery 33
114 台灣電影(小)歷史——從「百代—寶貝」勾勒戰前業餘者電影初期發展 史惟筑 32
115 全球莎士比亞與在地哈姆雷特:兩部莎士比亞電影改編 吳怡芬 32
116 Footprints of Fanon in Gillo Pontecorvo’s The Battle of Algiers and Sembene Ousamne’s Xala Haidar Eid、Khaled Ghazel 32
117 《文心雕龍》的通變論 朱曉海 31
118 康熙朝宮廷「畫院」的運作與盛清院體的奠立:以蔣廷錫團隊為中心 賴毓芝 31
119 從構圖、書法、鈐印來鑑別六件署款梅清的黃山畫作 李淑卿 31
120 寫生與勤學:圓山應舉與日本戰前、戰時的道德教育 曹嗣衡 31
121 「奪胎換骨」的新變——晏幾道《小山詞》「詩人句法」之借鑒詩句探析 卓清芬 31
122 以重現/重演「現場」為方法的藝術史實踐和書寫 王聖閎 31
123 大師名作在哪裡?關於西方藝術史教學中的觀看、知識與理解 楊尹瑄 31
124 建構新「祖國」——鄭彥棻時期(民國39-47年)的僑務工作 李道緝 31
125 被改版的藝術史:創作系所中的藝術史學習與教學 張琳 31
126 從沈銓到南蘋風: 以沈銓《老圃秋容圖》(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為例 黃立芸 30
127 委拉茲奎斯的晚期繪畫與十九世紀以降歐洲藝術史學書寫 王瑞婷 30
128 藝術文件與(不)可加速的生命:論謝德慶的身體—機器、時間性及其抵抗潛能 王聖閎 30
129 徐渭題畫作品中別號與閒章義涵初探——兼探款署「金罍」與鈐印「金畾」 徐瑞香 30
130 風雨交加——David Cox的天空 李淑卿 30
131 明代塘報的軍事功能與史料價值 吳振漢 30
132 船山莊學之研究:探析「凝神」之飽滿義涵 施盈佑 30
133 Can the Two-Level Moral Thinking Reconcile the Rivalry of Contextualism and Principled Ethics? A Conversation between Winkler and Hare 黃慧英 30
134 諸橋轍次〈詩經總說〉對《詩經》學基本問題的觀點 張文朝 29
135 收藏、流通、展示與傳播:對二十世紀末以來西方藝術史 研究取徑的一些觀察 謝佳娟 29
136 美術史、展示與認同——在時代中載浮載沉的「臺灣美術」 邱函妮 29
137 當代臺灣遷移電影: 論陳界仁《殘響世界》與高俊宏《博愛》中的 空間、歷史、觀眾 孫松榮 28
138 身份的建構與消逝—— 《花山牆》與《回程列車》的靜、動態影像美學策略 史惟筑 28
139 冷戰玉女:張美瑤明星形象的生成軌跡 王萬睿 28
140 La comtesse de Mortsauf ou la vertu condamnee 陳維玲 28
141 從數位轉向到美學運算:論數位世代科技藝術的新美學 邱誌勇 27
142 許衡「氣服於理」思想研究 史甄陶 27
143 文創時代的藝術生產:陳界仁、曹斐與安迪·沃荷 蔡佩桂 26
144 中國版畫的荷蘭範本:韓懷德的《牧林特立圖》研究 王靜靈著 洪楷晴譯 26
145 裴溥言《詩經相同句及其影響》之學術價值 張政偉 26
146 1930 年代東亞超現實繪畫的共相與生變 ——以臺灣、中國畫會為主的比較考察 蔡家丘 25
147 臺灣錄像藝術的電影性: 論袁廣鳴與王俊傑作品自八〇年代迄今的三個創作時期及轉變 孫松榮 25
148 藤島武二的中國服飾女性像 兒島薰 著 林怡利 譯 25
149 船山繼善成性觀的當代省察:以唐君毅與勞思光之異詮為中心 陳政揚 25
150 中唐士人的南方教化: 以韓愈、柳宗元為考察中心 王志浩 24
151 閱讀威廉.霍加斯的《賈里克扮演理查三世》圖像: 作為劇場文件與社會文本 林雯玲 24
152 有緣千里來相會──臺北聖家堂彩繪玻璃的前世今生 于禮本 24
153 真謬之間如如觀:凱吉音樂中的禪意解讀 彭宇薰 24
154 誤解與澄清:論楊澤波詮釋牟宗三之德行與幸福的合理性 賴柯助 24
155 狄培理的亞洲「核心課程」著作 鄭文泉 23
156 新女性的復仇: 社會寫實電影中的色情、越界與批判 江美萱 23
157 遊園花王子︰楊凡的性別羅曼史 沈曉茵 23
158 《朱熹集》卷六十五與《尚書》相關諸篇的寫作時間 許華峰 23
159 複製與諧仿的界線:十九世紀法國「漫畫版沙龍」源起之探討 楊尹瑄 22
160 《大學》「止於至善」詮解 侯展捷 22
161 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英文著作中的東亞畫史建構: 以對宋代與室町宗教人物畫評價為例 巫佩蓉 21
162 展演女性氣質:海沃頓家庭相本與維多利亞少女形象 黃桂瑩 21
163 亞洲極簡主義的詩學: 小津安二郎、侯孝賢、是枝裕和電影的長鏡遠景美學 吳怡芬 21
164 歐西漢學者羅亞娜(Jana S. Rošker)宋明清儒知識論研究:化西宗「三款六式」框架之回應 錢爽 21
165 獨特視角下的章學誠研究 ——《章學誠研究述評(1920-1985)》之述評 賈慶軍 21
166 華人藝術的在地性與普遍性—— 以林學大為中心的考察 呂采芷 20
167 砂上樓閣──1930年代臺灣獨立美術協會巡迴展與超現實繪畫之研究 蔡家丘 19
168 事件之後的當代跨域影像:論陳界仁早期作品及《殘響世界》的概念生成與轉化 孫松榮 19
169 靈光,不靈光:數位媒介複製時代中的戲劇表演— 論「現場性」及「靈光」的消逝與轉化 蘇子中 19
170 熒輝映照,心之昕昕── 初探艾伯特‧威德爾(Albert Wider)的公東高工聖堂彩窗系列 于禮本 18
171 當代臺灣客家三大調的美感經驗: 以竹東鎮客家山歌比賽與流行音樂為例 林子晴 18
172 宗教、歷史與當代性: 重探布朗《耶穌為彼得滌足》(1852) 黃桂瑩 17
173 關愛何事:三部1970年代的瓊瑤片 沈曉茵 17
174 德國與臺灣的相會:1950-1970德國科倫方濟會省在臺南新營教區的教堂建築 于禮本 16
175 從雕塑電影邁向論文電影:論動態影像藝術的敘事傾向 江凌青 16
176 德萊葉的「白」──從顏色作為減法影像到至上主義繪畫之異度空間 李佩盈 15
177 讓子彈飛:論高重黎幻燈簡報電影《人肉的滋味》之影像藝術實踐 孫松榮 15
178 「無聲」(Silence)的音樂詮釋:以武滿徹《十一月的腳步》為例 楊小華 14
179 何謂艾茉莉‧卡爾?:加拿大西岸藝術的共時代性 洪敏秀 14
180 十八世紀日本之「市民美術」?:由圓山應舉之評價探討江戶美術史觀 巫佩蓉 13
181 混搭現代性與傳統價值:日治時期臺灣美術中的女性形象1927–1945 謝世英 13
182 塵埃迷濛了你的眼:黃明川、陳芯宜與臺灣電影中的墟形魅景 孫松榮 13
183 何真即為真:十三世紀畫家之眼 艾瑞慈 12
184 江兆申給艾瑞慈夫人的一封信 並附上其印譜 江兆申 原著 12
185 《南國再見,南國》: 另一波電影風格的開始 沈曉茵 11
186 City People: Youth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in Hou Hsiao-Hsien's Later Films 葉蓁 11
187 2000 年以後侯孝賢電影研究書目 中、英文資料整理╱曾炫淳;法文資料整理╱孫松榮 11
188 作偽的剖析——濟汀偽作帕麥爾畫作事件 李淑卿 10
189 日治臺展新南畫與地方色彩:大東亞框架下的臺灣文化認同 謝世英 10
190 大眾文化中的圖像詮釋──從一幅表現魯迅論戰精神的漫畫說起 陳德馨 10
191 試探日治時期與1970年代鄉土運動的巷弄美學 盛鎧 9
192 從追逐現代化到反思文化現代性:日治文人 魏清德的文化認同與對臺灣美術的期許 謝世英 8
193 胡五峰哲學之圓教規模 李瑞全 8
194 從心性架構與格致工夫 看牟宗三先生詮釋朱子思想之特點 黃瑩暖 8
195 陳澄波圖片收藏與陳澄波繪畫 李淑珠 7
196 反思性主體的反思:侯俊明作品中的再現策略、主體觀與社會批判 盛鎧 7
197 江文也第四號鋼琴奏鳴曲《狂歡日》中的傳統與創新 宮筱筠 6
198 1933-34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中華民國和日本藝品之展示 周芳美 6
199 Pearl Lost in the Sea: Wan Jen, An Overlooked Director of the Taiwan New Cinema 陳平浩 5
200 法國十九世紀後期對於中國陶瓷的書寫與鑑賞研究 張婉真 3
201 妥協的現代性:日治時期台灣傳統廟宇彩繪師潘春源 謝世英 3
202 從舞劇《香妃》探討江文也融合中西音樂之手法 宮筱筠 2
203 中國西畫家的「東方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國少數民族的形象 周芳美 1
204 重新評估媚俗──文化他者 金嬉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