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邁向美善合一的人格理想:論孔子教育哲學中的靈性作用 |
何佳瑞 |
76 |
2 |
「禪定」與「智慧」的靈性修養:論《六祖壇經》之人格教育 |
王嘉陵 |
76 |
3 |
倫理決策評準探討:一貫論與一致論之對立與融合 |
張寧 |
76 |
4 |
通過他者的注視在 covid-19 疫情下如何回應 |
宋松山 |
75 |
5 |
效益主義的幽靈:大COVID時代的公共衛生倫理反思 |
葉明叡、李柏翰 |
74 |
6 |
從救生艇倫理學反思COVID-19大流行時期的資源援助問題 |
林恩志 |
74 |
7 |
諮商倫理初探 |
王建文 |
73 |
8 |
氣候變遷課題中向未來世代負責:梅洛龐蒂時間性結構中的他人 |
林靜秀 |
73 |
9 |
陷溺或救贖? ──論愛情關係中的依賴問題 |
霍晉明 |
72 |
10 |
唐君毅先生的愛情哲學 ──以《愛情之福音》為中心的展開 |
劉毅鳴 |
72 |
11 |
從《正蒙‧中正篇》看張載的德性教育思想 |
黃崇修 |
72 |
12 |
大 COVID 時代的疫苗分配與接種政策倫理考量 |
葉明叡 |
71 |
13 |
From Virginia Woolf to Hortensia Papadat- Bengescu: Adaptation, Intertextuality or Zeitgeist? |
Arleen Ionescu |
70 |
14 |
萊布尼茲哲學與十七世紀中國儒學的旁證確認關係 |
劉俊法 |
69 |
15 |
論《瑪麗安娜的一生》中嬌媚之態的策略 |
朱鴻洲 |
69 |
16 |
羊皮紙的底層:《戴眼鏡的女孩》一書中的隱跡書寫 |
林待吟 |
69 |
17 |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與諮商倫理 |
李岳庭 |
69 |
18 |
從「場域」概念看宋詩壇的運作──以文學總集為中心的考察 |
凌頌榮 |
68 |
19 |
日治時期川合真永臺灣語著作的幾點觀察 |
林香薇 |
68 |
20 |
凌遲與救贖── 論魯迅小說中的「聲音」意象 |
朱芯儀 |
67 |
21 |
傾聽女聲╱身 ──女性藝術家的傳記劇場 |
高禎臨 |
67 |
22 |
羞恥的(偽)樣貌: 王爾德的《深淵書簡》 |
鄧宜菁 |
67 |
23 |
佛教生死觀在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應用 |
李明書 |
67 |
24 |
德布西長笛音樂中的開創性 |
陳惠湄 |
65 |
25 |
高階音樂存有學中的作品類型辯論 是否只對哲學本身有益? |
許昊仁 |
65 |
26 |
從朱熹理解的古琴聲韻論其音樂美學 |
劉振維 |
65 |
27 |
音樂表現的意義和情感 — 從「分析美學」的視角所做的解析 |
劉悅笛 |
65 |
28 |
聲音、音樂及其應用思考 |
蕭振邦 |
65 |
29 |
走出「樹文明」之倫理悖論 — 為 The Tree: Meaning and Myth 做中文版序所思 |
劉悅笛 |
64 |
30 |
如何黃梅?怎樣歌曲?──周藍萍黃梅調電影音樂初探 |
沈冬 |
64 |
31 |
古龍.楚原.變──1970年代港臺古龍武俠電影美術設計初探 |
黃猷欽 |
64 |
32 |
關於 Shirin Abedinirad 招喚 (Evocation) 系列作品的自然反思 |
蘇子媖 |
64 |
33 |
臺灣山林哲學的行動與建構 |
蔡智豪 |
64 |
34 |
走路非常哲學 — Frédéric Gros《走路,也是一種哲學》 |
廖育正 |
64 |
35 |
從《臺北人》到《父親與民國》看白先勇的離散情懷 |
林桶法 |
63 |
36 |
「大眾語」創作的試驗:陳子展《詩經》白話翻譯與大眾語運動之研究 |
史甄陶 |
62 |
37 |
試論張愛玲「畫筆」對報刊仕女畫的受容與衍異 |
徐禎苓 |
62 |
38 |
論徐冰作品中的動物符號與生態關懷 |
黃宗潔 |
62 |
39 |
徐冰與祖態:由《天書》到《背後的故事》 |
廖朝陽 |
61 |
40 |
字化成宇:從象徵到真實 |
林耀盛 |
61 |
41 |
Reflections on Maurice Ravel’s Creativity |
Arbie Orenstein |
61 |
42 |
手稿解讀與盧炎的和聲 |
饒韻華 |
60 |
43 |
音樂創作的記憶與遺忘——從創作筆記重探陳其鋼作品《源》的音樂語言 |
連憲升 |
60 |
44 |
從書信手稿談音樂學者與作曲家的關聯——以拉盧瓦和德布西鋼琴曲《月落古廟》的創作為例 |
廖慧貞 |
60 |
45 |
環境美學:東方與西方的對話 |
〔美〕荷姆斯‧羅斯頓Ⅲ(著)、〔中〕齊君(譯) |
60 |
46 |
德語歌劇歷史的空白與先機——馮‧索登與E.T.A.霍夫曼《長生藥酒》之早期浪漫的探討 |
沈雕龍 |
60 |
47 |
環境德行倫理學的研究趨勢 |
程進發 |
60 |
48 |
從環境美學探討環境教育的場域概念 |
張育銘 |
60 |
49 |
以美攻美 — 《莊子》肯定「自然全美」嗎? |
廖育正 |
60 |
50 |
《工作與時日》1-382 |
徐學庸 |
59 |
51 |
身體如表現:波特萊爾的步態式書寫 |
齊嵩齡 |
59 |
52 |
晚清臺灣人李望洋宦遊甘肅的處境及心境 |
陳家煌 |
58 |
53 |
只破不立,無以為繼 — 談毀家廢婚派的幾點問題 |
何思瑩 |
58 |
54 |
韓愈祭文文體變革新探 |
姜龍翔 |
58 |
55 |
三唐兩宋攝其德——論《隨園詩話》中的唐宋詩調和論 |
王怡云 |
58 |
56 |
排除與補殘 — 從晚近同婚倡議探究臺灣性別政治鬥爭 |
洪凌 |
58 |
57 |
虛擬的懷古場所‧真實的身體經——上京紀行詩的李陵臺書寫 |
李嘉瑜 |
57 |
58 |
Exploiting Literary Fame?: A Study of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Virginia Woolf’s To the Lighthouse |
李根芳 |
57 |
59 |
論荀子「自然、人性與道德根源」的關係 |
何淑靜 |
56 |
60 |
黃宗羲的南明史學 |
吳振漢 |
56 |
61 |
自然作為他者:列維納斯與環境哲學的交會 |
鄧元尉 |
55 |
62 |
王門中的游離者——黃綰學思歷程及其定位 |
朱湘鈺 |
55 |
63 |
「上以禮神明」:《管子‧君臣》與《荀子》之禮治思想 |
佐藤將之 |
53 |
64 |
熊十力疏釋《禮記‧儒行》意義探析 |
孫致文 |
53 |
65 |
也斯的跨文化飲食地圖——以其詩作為研究核心 |
蕭欣浩 |
53 |
66 |
鯨豚、返家與宗教性探求——廖鴻基海洋歷程下的鯨豚書寫與文化意義 |
蕭義玲 |
52 |
67 |
從貴族問題看《紅樓夢》與《人間喜劇》 的異與同 |
甘佳平 |
51 |
68 |
論克洛德‧西蒙的小說藝術 |
楊令飛 |
50 |
69 |
論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小說的「電影視覺化表述」 |
梁慕靈 |
50 |
70 |
自然書寫與《孟子》的「超能力」 |
蕭振邦、曾安國 |
49 |
71 |
林俊穎小說中的時間想像與神話辯證 |
陳孟君 |
49 |
72 |
「前隱逸」與「後仕宦」的視野遞換——陶淵明宦遊主題中出處記憶的造現 |
葉常泓 |
49 |
73 |
崇禎時期四部詞選收錄姜夔詞探析 |
林淑華 |
49 |
74 |
桃源夢魘──論莫應豐《桃源夢》的 「惡托邦」書寫 |
鄒文律 |
47 |
75 |
朝鮮時代女性詩文集編纂流傳的文化史考察 |
張伯偉 |
46 |
76 |
論清儒毛奇齡「伸王抑朱」──以《大學》解為討論範圍 |
朱湘鈺 |
46 |
77 |
沈自晉《南詞新譜》集曲增訂論析──「備於今」的做法與價值 |
黃思超 |
46 |
78 |
錢德明的《聖樂經譜》:本地化策略下的明清天主教聖樂 |
洪力行 |
45 |
79 |
電力技術者的知識來源與實踐──以《臺電社報》為主的探討(1919-1944) |
林蘭芳 |
43 |
80 |
董仲舒「孝經義」考辨 |
莊兵 |
42 |
81 |
嘉靖朝錦衣衛首長之職權與活動──以陸炳(1510-1560)為例 |
吳振漢 |
42 |
82 |
「意識之經驗底知識學」之「實行方法」及問題:《精神現象學》〈導論〉部分第九段之文本釋義 |
陸敬忠 |
42 |
83 |
先秦聖賢系譜論述與儒學歷史意識──朱熹道統觀之淵源考察 |
陳逢源 |
41 |
84 |
《歷程》中的食慾、身體與都市空間 |
葉雅茹 |
41 |
85 |
音樂中獨特的身體實踐:古琴傳統的審美與身體理想之結合 |
王育雯 |
40 |
86 |
「反媚俗」:論張愛玲電影劇作對通俗劇模式的超越 |
梁慕靈 |
40 |
87 |
從「講故事」到「小說」─ 論張愛玲小說中的記憶變化 |
梁慕靈 |
39 |
88 |
直觀自然的遺忘:胡塞爾對現代科學的解構 |
劉國英 |
38 |
89 |
神聖與觸摸──對「勿觸我」的現象學反思 |
黃冠閔 |
38 |
90 |
從十八世紀法國學院沙龍展看法國風景畫的崛起 |
黃淑玲 |
38 |
91 |
主體的重構:論賈誼憑弔屈原的深層意涵 |
許又方 |
37 |
92 |
人心與人生──梁漱溟暮年對人性的觀察 |
陳一弘 |
37 |
93 |
自我追尋與他人認同 ──從「自律作家」論七等生的寫作風格及其意義 |
蕭義玲 |
37 |
94 |
“Some Unheard of Thing”: How Incest Became Convention in Southern Women’s Drama |
Liz Thompson |
37 |
95 |
米開朗基羅藝術表現中的 未完成(non-finito)概念 |
蘇信恩 |
37 |
96 |
地域社會中的文化運動:霧峰一新會讀書會個案分析(1934-1936) |
鄭麗榕 |
36 |
97 |
書寫自然史:庫柏對於庫柏鎮地域之探究 |
盧莉茹 |
36 |
98 |
張岱《四書遇》註解四書之特色 |
鄧克銘 |
35 |
99 |
因「存異」而「求同」-從《淮南子》論述「同/異」管窺漢初儒道關係 |
李宗定 |
35 |
100 |
王船山氣論系統的道德哲學之成立問題 |
陳佳銘 |
35 |
101 |
民初救世新教之《大學證釋》研究 |
鍾雲鶯 |
35 |
102 |
「意識之經驗底科學」之對象問題: 《精神現象學》〈導論〉部分第十段之現象學性詮釋 |
陸敬忠 |
35 |
103 |
德國哲學界之新道家詮釋——海德格( Heidegger )與 沃爾法特( Wohlfart ) |
鍾振宇 |
34 |
104 |
文本與詮釋:論高達美如何理解康德《判斷力批判》 |
張鼎國 |
34 |
105 |
返向世界:塔琳.賽蒙的調查改寫 |
莊憶萱 |
34 |
106 |
從hermeneuein至文本理解之義理生成發展:辯證性——系統性及體系性詮釋學理論基本網絡 |
陸敬忠 |
34 |
107 |
Henry Miller's Painterly Eye |
Katy Masuga |
34 |
108 |
懷舊音軌.變奏影像 |
談玉儀 |
33 |
109 |
心象考: 臺灣攝影中的「心象」概念源起和挪用 |
陳佳琦 |
33 |
110 |
從風景到地方: 1970年代臺灣攝影中的風土與寓居視野 |
曾少千 |
33 |
111 |
從歷史記憶到懷舊想像——論劉以鬯小說與王家衛電影的互文轉換 |
莊宜文 |
33 |
112 |
從「南島」到「泛.南.島」: 談高雄市立美術館南方論述轉向 |
呂佩怡 |
33 |
113 |
戴璉璋教授論著中的樂教與音樂思想 |
李美燕 |
33 |
114 |
藝術史與視覺研究的交界:神話、科學與意識形態 |
丹尼爾.杜畢松、蘇菲.侯爾 著,王瑞婷 譯 |
33 |
115 |
Interpreting Emblems, Emblems Interpreting: Love's mortal battle in Maurice Sceve's Delie |
Brooke Donaldson |
33 |
116 |
薩德侯爵小說中巴洛克風格的圖畫 |
賴軍維 |
33 |
117 |
The First and Second Attentions of Dramaturgy: A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
David Pendery |
33 |
118 |
台灣電影(小)歷史——從「百代—寶貝」勾勒戰前業餘者電影初期發展 |
史惟筑 |
32 |
119 |
全球莎士比亞與在地哈姆雷特:兩部莎士比亞電影改編 |
吳怡芬 |
32 |
120 |
戴璉璋先生王弼《易》學體系的建立與反省 |
涂藍云 |
32 |
121 |
Footprints of Fanon in Gillo Pontecorvo’s The Battle of Algiers and Sembene Ousamne’s Xala |
Haidar Eid、Khaled Ghazel |
32 |
122 |
《文心雕龍》的通變論 |
朱曉海 |
31 |
123 |
康熙朝宮廷「畫院」的運作與盛清院體的奠立:以蔣廷錫團隊為中心 |
賴毓芝 |
31 |
124 |
從構圖、書法、鈐印來鑑別六件署款梅清的黃山畫作 |
李淑卿 |
31 |
125 |
余英時與新儒家 |
李顯裕 |
31 |
126 |
寫生與勤學:圓山應舉與日本戰前、戰時的道德教育 |
曹嗣衡 |
31 |
127 |
「奪胎換骨」的新變——晏幾道《小山詞》「詩人句法」之借鑒詩句探析 |
卓清芬 |
31 |
128 |
以重現/重演「現場」為方法的藝術史實踐和書寫 |
王聖閎 |
31 |
129 |
大師名作在哪裡?關於西方藝術史教學中的觀看、知識與理解 |
楊尹瑄 |
31 |
130 |
建構新「祖國」——鄭彥棻時期(民國39-47年)的僑務工作 |
李道緝 |
31 |
131 |
被改版的藝術史:創作系所中的藝術史學習與教學 |
張琳 |
31 |
132 |
從沈銓到南蘋風: 以沈銓《老圃秋容圖》(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為例 |
黃立芸 |
30 |
133 |
委拉茲奎斯的晚期繪畫與十九世紀以降歐洲藝術史學書寫 |
王瑞婷 |
30 |
134 |
藝術文件與(不)可加速的生命:論謝德慶的身體—機器、時間性及其抵抗潛能 |
王聖閎 |
30 |
135 |
徐渭題畫作品中別號與閒章義涵初探——兼探款署「金罍」與鈐印「金畾」 |
徐瑞香 |
30 |
136 |
風雨交加——David Cox的天空 |
李淑卿 |
30 |
137 |
明代塘報的軍事功能與史料價值 |
吳振漢 |
30 |
138 |
船山莊學之研究:探析「凝神」之飽滿義涵 |
施盈佑 |
30 |
139 |
Can the Two-Level Moral Thinking Reconcile the Rivalry of Contextualism and Principled Ethics? A Conversation between Winkler and Hare |
黃慧英 |
30 |
140 |
諸橋轍次〈詩經總說〉對《詩經》學基本問題的觀點 |
張文朝 |
29 |
141 |
收藏、流通、展示與傳播:對二十世紀末以來西方藝術史 研究取徑的一些觀察 |
謝佳娟 |
29 |
142 |
美術史、展示與認同——在時代中載浮載沉的「臺灣美術」 |
邱函妮 |
29 |
143 |
當代臺灣遷移電影: 論陳界仁《殘響世界》與高俊宏《博愛》中的 空間、歷史、觀眾 |
孫松榮 |
28 |
144 |
身份的建構與消逝—— 《花山牆》與《回程列車》的靜、動態影像美學策略 |
史惟筑 |
28 |
145 |
冷戰玉女:張美瑤明星形象的生成軌跡 |
王萬睿 |
28 |
146 |
La comtesse de Mortsauf ou la vertu condamnee |
陳維玲 |
28 |
147 |
從數位轉向到美學運算:論數位世代科技藝術的新美學 |
邱誌勇 |
27 |
148 |
許衡「氣服於理」思想研究 |
史甄陶 |
27 |
149 |
文創時代的藝術生產:陳界仁、曹斐與安迪·沃荷 |
蔡佩桂 |
26 |
150 |
中國版畫的荷蘭範本:韓懷德的《牧林特立圖》研究 |
王靜靈著 洪楷晴譯 |
26 |
151 |
裴溥言《詩經相同句及其影響》之學術價值 |
張政偉 |
26 |
152 |
1930 年代東亞超現實繪畫的共相與生變 ——以臺灣、中國畫會為主的比較考察 |
蔡家丘 |
25 |
153 |
臺灣錄像藝術的電影性: 論袁廣鳴與王俊傑作品自八〇年代迄今的三個創作時期及轉變 |
孫松榮 |
25 |
154 |
藤島武二的中國服飾女性像 |
兒島薰 著 林怡利 譯 |
25 |
155 |
船山繼善成性觀的當代省察:以唐君毅與勞思光之異詮為中心 |
陳政揚 |
25 |
156 |
中唐士人的南方教化: 以韓愈、柳宗元為考察中心 |
王志浩 |
24 |
157 |
閱讀威廉.霍加斯的《賈里克扮演理查三世》圖像: 作為劇場文件與社會文本 |
林雯玲 |
24 |
158 |
有緣千里來相會──臺北聖家堂彩繪玻璃的前世今生 |
于禮本 |
24 |
159 |
真謬之間如如觀:凱吉音樂中的禪意解讀 |
彭宇薰 |
24 |
160 |
誤解與澄清:論楊澤波詮釋牟宗三之德行與幸福的合理性 |
賴柯助 |
24 |
161 |
狄培理的亞洲「核心課程」著作 |
鄭文泉 |
23 |
162 |
新女性的復仇: 社會寫實電影中的色情、越界與批判 |
江美萱 |
23 |
163 |
遊園花王子︰楊凡的性別羅曼史 |
沈曉茵 |
23 |
164 |
《朱熹集》卷六十五與《尚書》相關諸篇的寫作時間 |
許華峰 |
23 |
165 |
複製與諧仿的界線:十九世紀法國「漫畫版沙龍」源起之探討 |
楊尹瑄 |
22 |
166 |
《大學》「止於至善」詮解 |
侯展捷 |
22 |
167 |
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英文著作中的東亞畫史建構: 以對宋代與室町宗教人物畫評價為例 |
巫佩蓉 |
21 |
168 |
展演女性氣質:海沃頓家庭相本與維多利亞少女形象 |
黃桂瑩 |
21 |
169 |
亞洲極簡主義的詩學: 小津安二郎、侯孝賢、是枝裕和電影的長鏡遠景美學 |
吳怡芬 |
21 |
170 |
歐西漢學者羅亞娜(Jana S. Rošker)宋明清儒知識論研究:化西宗「三款六式」框架之回應 |
錢爽 |
21 |
171 |
獨特視角下的章學誠研究 ——《章學誠研究述評(1920-1985)》之述評 |
賈慶軍 |
21 |
172 |
華人藝術的在地性與普遍性—— 以林學大為中心的考察 |
呂采芷 |
20 |
173 |
砂上樓閣──1930年代臺灣獨立美術協會巡迴展與超現實繪畫之研究 |
蔡家丘 |
19 |
174 |
事件之後的當代跨域影像:論陳界仁早期作品及《殘響世界》的概念生成與轉化 |
孫松榮 |
19 |
175 |
靈光,不靈光:數位媒介複製時代中的戲劇表演— 論「現場性」及「靈光」的消逝與轉化 |
蘇子中 |
19 |
176 |
熒輝映照,心之昕昕── 初探艾伯特‧威德爾(Albert Wider)的公東高工聖堂彩窗系列 |
于禮本 |
18 |
177 |
當代臺灣客家三大調的美感經驗: 以竹東鎮客家山歌比賽與流行音樂為例 |
林子晴 |
18 |
178 |
宗教、歷史與當代性: 重探布朗《耶穌為彼得滌足》(1852) |
黃桂瑩 |
17 |
179 |
關愛何事:三部1970年代的瓊瑤片 |
沈曉茵 |
17 |
180 |
德國與臺灣的相會:1950-1970德國科倫方濟會省在臺南新營教區的教堂建築 |
于禮本 |
16 |
181 |
從雕塑電影邁向論文電影:論動態影像藝術的敘事傾向 |
江凌青 |
16 |
182 |
德萊葉的「白」──從顏色作為減法影像到至上主義繪畫之異度空間 |
李佩盈 |
15 |
183 |
讓子彈飛:論高重黎幻燈簡報電影《人肉的滋味》之影像藝術實踐 |
孫松榮 |
15 |
184 |
「無聲」(Silence)的音樂詮釋:以武滿徹《十一月的腳步》為例 |
楊小華 |
14 |
185 |
何謂艾茉莉‧卡爾?:加拿大西岸藝術的共時代性 |
洪敏秀 |
14 |
186 |
十八世紀日本之「市民美術」?:由圓山應舉之評價探討江戶美術史觀 |
巫佩蓉 |
13 |
187 |
混搭現代性與傳統價值:日治時期臺灣美術中的女性形象1927–1945 |
謝世英 |
13 |
188 |
塵埃迷濛了你的眼:黃明川、陳芯宜與臺灣電影中的墟形魅景 |
孫松榮 |
13 |
189 |
何真即為真:十三世紀畫家之眼 |
艾瑞慈 |
12 |
190 |
江兆申給艾瑞慈夫人的一封信 並附上其印譜 |
江兆申 原著 |
12 |
191 |
《南國再見,南國》: 另一波電影風格的開始 |
沈曉茵 |
11 |
192 |
City People: Youth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in Hou Hsiao-Hsien's Later Films |
葉蓁 |
11 |
193 |
2000 年以後侯孝賢電影研究書目 |
中、英文資料整理╱曾炫淳;法文資料整理╱孫松榮 |
11 |
194 |
作偽的剖析——濟汀偽作帕麥爾畫作事件 |
李淑卿 |
10 |
195 |
日治臺展新南畫與地方色彩:大東亞框架下的臺灣文化認同 |
謝世英 |
10 |
196 |
大眾文化中的圖像詮釋──從一幅表現魯迅論戰精神的漫畫說起 |
陳德馨 |
10 |
197 |
試探日治時期與1970年代鄉土運動的巷弄美學 |
盛鎧 |
9 |
198 |
從追逐現代化到反思文化現代性:日治文人 魏清德的文化認同與對臺灣美術的期許 |
謝世英 |
8 |
199 |
胡五峰哲學之圓教規模 |
李瑞全 |
8 |
200 |
從心性架構與格致工夫 看牟宗三先生詮釋朱子思想之特點 |
黃瑩暖 |
8 |
201 |
陳澄波圖片收藏與陳澄波繪畫 |
李淑珠 |
7 |
202 |
反思性主體的反思:侯俊明作品中的再現策略、主體觀與社會批判 |
盛鎧 |
7 |
203 |
江文也第四號鋼琴奏鳴曲《狂歡日》中的傳統與創新 |
宮筱筠 |
6 |
204 |
1933-34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中華民國和日本藝品之展示 |
周芳美 |
6 |
205 |
Pearl Lost in the Sea: Wan Jen, An Overlooked Director of the Taiwan New Cinema |
陳平浩 |
5 |
206 |
法國十九世紀後期對於中國陶瓷的書寫與鑑賞研究 |
張婉真 |
3 |
207 |
妥協的現代性:日治時期台灣傳統廟宇彩繪師潘春源 |
謝世英 |
3 |
208 |
從舞劇《香妃》探討江文也融合中西音樂之手法 |
宮筱筠 |
2 |
209 |
中國西畫家的「東方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國少數民族的形象 |
周芳美 |
1 |
210 |
重新評估媚俗──文化他者 |
金嬉英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