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防疫之倫理觀察:以德國倫理委員會建議書為中心 |
林佳和 |
75 |
2 |
通過他者的注視在 covid-19 疫情下如何回應 |
宋松山 |
75 |
3 |
重新評估亞倫‧高文的性平實論──再思性的定義 |
關啟文 |
75 |
4 |
從救生艇倫理學反思COVID-19大流行時期的資源援助問題 |
林恩志 |
74 |
5 |
性哲學及其不滿──論高德曼的簡性 |
甯應斌 |
74 |
6 |
晚期風格的「憂鬱轉向」,或者其它⋯⋯余德慧的宗教療癒之旅 |
余安邦 |
73 |
7 |
專業倫理實踐初探:以臨床心理能力養成為例 |
李維倫 |
73 |
8 |
尊重自主的現象學探討—臨床倫理的主體或他者? |
王心運 |
73 |
9 |
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的倫理問題 |
孫雲平 |
73 |
10 |
西藥製藥廠關鍵主管應具備的必要特質 — 從佛教「八正道」的「正見」與「正思惟」談起 |
陳昱萍 |
73 |
11 |
氣候變遷課題中向未來世代負責:梅洛龐蒂時間性結構中的他人 |
林靜秀 |
73 |
12 |
陷溺或救贖? ──論愛情關係中的依賴問題 |
霍晉明 |
72 |
13 |
唐君毅先生的愛情哲學 ──以《愛情之福音》為中心的展開 |
劉毅鳴 |
72 |
14 |
從《正蒙‧中正篇》看張載的德性教育思想 |
黃崇修 |
72 |
15 |
COVID-19 大流行引發之醫療倫理議題 |
陳祖裕 |
71 |
16 |
新冠肺炎蔓延期間告別的勇氣與意義 |
蕭玉霜 |
71 |
17 |
從儒家「人文關懷」的觀點反思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的衝擊 |
金美華 |
71 |
18 |
公共衛生倫理學之基本原則與全球流行病之實踐分析:儒家生命倫理學之效用與應用 |
李瑞全 |
71 |
19 |
看見寫實、聽見浪漫──李行導演電影歌曲析論 |
沈冬 |
70 |
20 |
視覺思維的魔力:《妳一生的預言》與《異星入境》 |
陳佩筠 |
70 |
21 |
體系性宗教(際)詮釋學之宗教倫理及 價值規範向度基本問題初探 |
陸敬忠 |
70 |
22 |
From Virginia Woolf to Hortensia Papadat- Bengescu: Adaptation, Intertextuality or Zeitgeist? |
Arleen Ionescu |
70 |
23 |
「念死」到「慈悲」的轉化:自我覺知 與饒益他者的倫理轉化與超越性 |
嚴瑋泓 |
70 |
24 |
新冠病毒疫情的倫理反思與公共衛生倫理學的建構 |
李瑞全 |
70 |
25 |
萊布尼茲哲學與十七世紀中國儒學的旁證確認關係 |
劉俊法 |
69 |
26 |
羊皮紙的底層:《戴眼鏡的女孩》一書中的隱跡書寫 |
林待吟 |
69 |
27 |
中國商業銀行綠色信貸在 企業環境倫理的應用 |
郝晉輝 |
69 |
28 |
以《論語》的觀點探討生命教育 |
蔡林樟 |
69 |
29 |
幫助受苦者 ──對關懷倫理學中理想關懷行動之分析 |
王嬿翔 |
69 |
30 |
從臨終死亡的概念與儒家親子關係反省 病人自主權利法之意涵1 |
李瑞全 |
68 |
31 |
從「場域」概念看宋詩壇的運作──以文學總集為中心的考察 |
凌頌榮 |
68 |
32 |
病人自主權 ──從善終論生命自主的困境與出路 |
蕭玉霜 |
68 |
33 |
從佛教的觀點談病人自主權 |
釋照量 |
68 |
34 |
從儒家的觀點省察台港兩地有關 活體器官捐贈的相關規定 |
黃漢忠 |
68 |
35 |
魯迅、現代性與中國小說現代化的考察 |
陳俊啟 |
67 |
36 |
從儒家的觀點省察病人自主權利法的限制:以永久性植物人為例 |
黃漢忠 |
67 |
37 |
羞恥的(偽)樣貌: 王爾德的《深淵書簡》 |
鄧宜菁 |
67 |
38 |
病人自主決定權與「涉艾信息」告知規則的建構 |
胡曉翔 |
67 |
39 |
唐君毅的感通論述:對《易》、二程與孔子的詮釋性理解 |
林維杰 |
66 |
40 |
將人與動物作「平等考量」的理據 — 與效益主義哲學家Peter Singer的對話 |
釋昭慧 |
66 |
41 |
大學通識音樂教育的推廣與實踐 |
簡山根 |
65 |
42 |
東野主人不善聽嗎?〈聲無哀樂論〉的 兩種聆聽 |
廖育正 |
65 |
43 |
《莊子‧天運篇》「黃帝咸池論樂」 哲學義蘊新探 — 以鍾泰《莊子發微》 為核心的詮釋 |
李德材 |
65 |
44 |
如何黃梅?怎樣歌曲?──周藍萍黃梅調電影音樂初探 |
沈冬 |
64 |
45 |
古龍.楚原.變──1970年代港臺古龍武俠電影美術設計初探 |
黃猷欽 |
64 |
46 |
山林倫理是公民倫理 — 由「無痕山林」與〈失去山林的孩子〉 談起 |
劉久清 |
64 |
47 |
臺灣山林哲學的行動與建構 |
蔡智豪 |
64 |
48 |
留給「自然」半個地球 — 審美的體驗 |
林春銀 |
64 |
49 |
山林自然的暴力與療癒 |
林淑文 |
64 |
50 |
現代詩中的山水 — 以余怒詩作為例 |
聶豪 |
64 |
51 |
山林倫理:體驗與推想 |
蕭振邦 |
64 |
52 |
臺灣「中央財政」體制的轉型:日治初期(1898-1905)後藤新平總督府財政改革之歷史意義 |
林文凱 |
63 |
53 |
從《葛拉瑪經》的「十事勿著」闡述佛教「倫理抉擇」的特性 |
釋法律 |
63 |
54 |
重新審視牟宗三的〈道德判斷與歷史判斷〉——從現象學的觀點來看 |
汪文聖 |
62 |
55 |
「大眾語」創作的試驗:陳子展《詩經》白話翻譯與大眾語運動之研究 |
史甄陶 |
62 |
56 |
論徐冰作品中的動物符號與生態關懷 |
黃宗潔 |
62 |
57 |
超越破立修辭,回歸關鍵爭議 — 回應何思瑩 |
郭彥伯 |
62 |
58 |
愛的圈養: 晚近臺灣社會「毛小孩主義」的興起 |
洪凌 |
62 |
59 |
徐冰與祖態:由《天書》到《背後的故事》 |
廖朝陽 |
61 |
60 |
字化成宇:從象徵到真實 |
林耀盛 |
61 |
61 |
困難的倫理:論護理人員的道德困擾 |
王心運、柯薰貴 |
61 |
62 |
萍水不相逢?— 李安電影中「倫理」與「自由」 美學之衝突 |
曹予恩 |
60 |
63 |
環境倫理學與環境美學的東西差異 — 與Holmes Rolston, III商榷 |
〔中〕劉悅笛 |
60 |
64 |
理查‧史特勞斯〈七紗舞〉的創作歷史與其意義 |
蔡永凱 |
60 |
65 |
以美攻美 — 《莊子》肯定「自然全美」嗎? |
廖育正 |
60 |
66 |
內在價值的反思 |
瞿慎思 |
60 |
67 |
蕅益《周易禪解》會通《易》理與如來藏的本體論詮釋 |
羅鈴沛 |
59 |
68 |
《工作與時日》1-382 |
徐學庸 |
59 |
69 |
(中譯題目)殺人的倫理學──從非道德觀點來看 |
蔡承志 |
59 |
70 |
「婚姻平權」的反思 |
關啟文 |
58 |
71 |
為何同性戀平權不是同婚的有效理由?— 兼論剩餘認可 |
甯應斌(卡維波) |
58 |
72 |
從形似到傳神:中國繪畫藝術中所展現的人文真理 |
何佳瑞 |
58 |
73 |
從伴侶制重新思考共同生活的可能 |
郭彥伯 |
58 |
74 |
排除與補殘 — 從晚近同婚倡議探究臺灣性別政治鬥爭 |
洪凌 |
58 |
75 |
遼代劉六符兄弟與遼宋外交 |
蔣武雄 |
57 |
76 |
語用學的應用——以錢鍾書《圍城》的對話為例 |
譚志明 |
57 |
77 |
論荀子「自然、人性與道德根源」的關係 |
何淑靜 |
56 |
78 |
從康德的間接義務觀論動物權利 |
林永崇 |
56 |
79 |
儒家如何詮釋「氣具形而上之涵意」——以唐君毅先生論氣為例 |
鄧秀梅 |
56 |
80 |
隱喻與建築——柄谷行人與德希達的解構思想對話 |
黃雅嫺 |
56 |
81 |
獸醫公共衛生政策執行與動物福利 |
賴治民 |
56 |
82 |
Why You Ought Not to Turn the Other Cheek: Confucius on How to Deal With Wrongdoers |
Yong Huang |
55 |
83 |
自然作為他者:列維納斯與環境哲學的交會 |
鄧元尉 |
55 |
84 |
王門中的游離者——黃綰學思歷程及其定位 |
朱湘鈺 |
55 |
85 |
王船山對於《孟子·盡其心者章》的詮釋 |
蔡家和 |
54 |
86 |
從〈聲無哀樂論〉引用《莊子》「三籟」典故探其「聲情關係」中 所蘊含的工夫向度 |
林修德 |
54 |
87 |
李慈銘〈讀國語簡端記〉補箋 |
郭萬青 |
52 |
88 |
「中華民國 53 年經濟建設成果展覽會」與僑資企業研究 |
李道緝 |
52 |
89 |
牟宗三與海德格 |
陳榮灼 |
51 |
90 |
荀子哲學之價值規範根源問題:兼論孟荀之孔門承傳之取向 |
李瑞全 |
50 |
91 |
論克洛德‧西蒙的小說藝術 |
楊令飛 |
50 |
92 |
論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小說的「電影視覺化表述」 |
梁慕靈 |
50 |
93 |
林俊穎小說中的時間想像與神話辯證 |
陳孟君 |
49 |
94 |
「前隱逸」與「後仕宦」的視野遞換——陶淵明宦遊主題中出處記憶的造現 |
葉常泓 |
49 |
95 |
由「經子平等」而「婢作夫人」——近代學術觀的變遷與子學身份的重構 |
許朝陽 |
48 |
96 |
六○年代香港現代主義迷思——以〈長廊的短調〉、〈攜風的姑娘〉和〈化石〉為例 |
鄭蕾 |
47 |
97 |
女性空間的召魂想像與題詠編織──論陳文述的「美人西湖」 |
王學玲 |
46 |
98 |
讀一切書之法──金聖嘆評《水滸傳》之文法術語及其敘事意涵 |
楊清惠 |
45 |
99 |
風俗、地方與帝國:《太平歡樂圖》的製作及其對「熙皞之象」的呈現 |
馬雅貞 |
45 |
100 |
從「不分唐宋」到「詩學晚唐」:清代臺灣文人對唐宋詩的審美態度 |
余育婷 |
45 |
101 |
黄宗羲氣論之重新定位 |
陳榮灼 |
44 |
102 |
方苞禮學中的女性角色與地位:以冠、婚、喪、祭為核心 |
丁亞傑 |
44 |
103 |
距離的調節與情愛的回歸──《半生緣》影劇改編的修訂及超越 |
莊宜文 |
44 |
104 |
電力技術者的知識來源與實踐──以《臺電社報》為主的探討(1919-1944) |
林蘭芳 |
43 |
105 |
論道統──葉適與牟宗三之道統觀析論 |
楊自平 |
43 |
106 |
董仲舒「孝經義」考辨 |
莊兵 |
42 |
107 |
十九世紀法國公娼制度之初探 |
王秋琪 |
42 |
108 |
〈環法自行車大賽一如史詩〉──試論羅蘭巴特的神話解析書寫 |
許綺玲 |
41 |
109 |
《歷程》中的食慾、身體與都市空間 |
葉雅茹 |
41 |
110 |
「辨體」與「破體」異流同歸於「尊體」──論清代詞體觀的建構歷程 |
黃雅莉 |
40 |
111 |
音樂中獨特的身體實踐:古琴傳統的審美與身體理想之結合 |
王育雯 |
40 |
112 |
「反媚俗」:論張愛玲電影劇作對通俗劇模式的超越 |
梁慕靈 |
40 |
113 |
The World and Japan: Animated Anxiety in a Global Age |
John Lance Griffith |
39 |
114 |
戰國中晚期「忠」觀念之演變與轉折暨其思想意義 |
佐藤將之 |
39 |
115 |
從「講故事」到「小說」─ 論張愛玲小說中的記憶變化 |
梁慕靈 |
39 |
116 |
From the Graden to the Grove: Aemilia Lanyer,Andrew Marvell,and the Pursuit of Privary |
李慧玲 |
39 |
117 |
主體的重構:論賈誼憑弔屈原的深層意涵 |
許又方 |
37 |
118 |
自我追尋與他人認同 ──從「自律作家」論七等生的寫作風格及其意義 |
蕭義玲 |
37 |
119 |
「觀」「看」新視界:視覺現代性與晚清上海城市敘事 |
呂文翠 |
36 |
120 |
《莊子‧齊物論》中籟音的義理蘊涵 |
侯潔之 |
36 |
121 |
莊子本性論研究法芻議 |
許宗興 |
36 |
122 |
張岱《四書遇》註解四書之特色 |
鄧克銘 |
35 |
123 |
朱子春秋學的衍異:方苞春秋學的創作意圖與意義解釋 |
丁亞傑 |
35 |
124 |
明治時期以來候文史料判讀方法 |
伊藤桃子 |
35 |
125 |
台北的流動、溝通與再脈絡化︰以《台北四非》、《徵婚啟事》和《愛情來了》為例 |
劉紀雯 |
35 |
126 |
象徵與譬喻:儒家經典詮釋的兩條進路 |
林維杰 |
34 |
127 |
如候鳥般飛翔——戰前往返東亞各地的西畫家呂基正 |
邱函妮 |
34 |
128 |
從hermeneuein至文本理解之義理生成發展:辯證性——系統性及體系性詮釋學理論基本網絡 |
陸敬忠 |
34 |
129 |
我們可以溫柔地互看嗎?論梅洛龐蒂與伊希嘉黑的視覺觀 |
劉亞蘭 |
34 |
130 |
Henry Miller's Painterly Eye |
Katy Masuga |
34 |
131 |
心象考: 臺灣攝影中的「心象」概念源起和挪用 |
陳佳琦 |
33 |
132 |
巴特寫攝影:從《明室》讀《巴特寫巴特》 |
許綺玲 |
33 |
133 |
The First and Second Attentions of Dramaturgy: A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
David Pendery |
33 |
134 |
穿越「理論」之間:「後理論時代」的理論思潮和文化建構 |
王寧 |
32 |
135 |
After (the Death of) Theory Some Reflections, Some Recollections, a Repetition |
張錦忠 |
32 |
136 |
全球莎士比亞與在地哈姆雷特:兩部莎士比亞電影改編 |
吳怡芬 |
32 |
137 |
Recoding the Marvelous: The Medieval Vision Paradigm and Dante’s Commedia |
Matt Horn |
32 |
138 |
日治時期臺灣文人的文化調和觀—從傳統文人 到新式知識份子張深切 |
簡素琤 |
32 |
139 |
《文心雕龍》的通變論 |
朱曉海 |
31 |
140 |
漢語詩律學研究的新材料與新問題——論唐代碑志銘詞韻式之新變 |
程章燦 |
31 |
141 |
從構圖、書法、鈐印來鑑別六件署款梅清的黃山畫作 |
李淑卿 |
31 |
142 |
建構新「祖國」——鄭彥棻時期(民國39-47年)的僑務工作 |
李道緝 |
31 |
143 |
從沈銓到南蘋風: 以沈銓《老圃秋容圖》(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為例 |
黃立芸 |
30 |
144 |
紛亂中的寧定──唐君毅先生的慎獨之學 |
趙敬邦 |
30 |
145 |
徐渭題畫作品中別號與閒章義涵初探——兼探款署「金罍」與鈐印「金畾」 |
徐瑞香 |
30 |
146 |
風雨交加——David Cox的天空 |
李淑卿 |
30 |
147 |
儒家學者對佛家輪迴思想的回應與超越──以羅近溪和熊十力為考察中心 |
江一煥 |
30 |
148 |
船山莊學之研究:探析「凝神」之飽滿義涵 |
施盈佑 |
30 |
149 |
Can the Two-Level Moral Thinking Reconcile the Rivalry of Contextualism and Principled Ethics? A Conversation between Winkler and Hare |
黃慧英 |
30 |
150 |
道家環境倫理學之建構及其可能之限度 |
葉海煙 |
29 |
151 |
論永續發展及人與天地萬物之關係: 儒家之論述 |
李瑞全 |
29 |
152 |
諸橋轍次〈詩經總說〉對《詩經》學基本問題的觀點 |
張文朝 |
29 |
153 |
魅力四射的敢曝: 南.戈丁1970年代初期的變裝皇后攝影 |
劉瑞琪 |
29 |
154 |
環境倫理規範及其集體行動之間隙探究 |
蕭振邦 |
29 |
155 |
孟子論辯探究 |
林憶芝 |
29 |
156 |
元代龍仁夫《易》學析論 |
楊自平 |
28 |
157 |
當代臺灣遷移電影: 論陳界仁《殘響世界》與高俊宏《博愛》中的 空間、歷史、觀眾 |
孫松榮 |
28 |
158 |
身份的建構與消逝—— 《花山牆》與《回程列車》的靜、動態影像美學策略 |
史惟筑 |
28 |
159 |
在世紀末城市邊緣: 《南國再見,南國》與《千禧曼波》中的聲音新浪潮 |
王念英 |
28 |
160 |
論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之定位 |
賀廣如 |
28 |
161 |
日治時期臺灣的書籍裝幀藝術——以西川滿為例 |
林素幸 |
27 |
162 |
方東美先生論周濂溪思想——兼答劉述先先生 |
高柏園 |
27 |
163 |
「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試論祭孔釋奠典禮之「文明」建構及其意義 |
宋惠如 |
27 |
164 |
陽明心學實有諸己的精一之論 |
白宛仙 |
26 |
165 |
藝術的進程:十八世紀下半葉英國藝術、製造業、商業勵進會對文雅藝術的提倡 |
謝佳娟 |
26 |
166 |
賈誼及後世儒者之「勢」概念發展析 |
盧瑞容 |
25 |
167 |
1930 年代東亞超現實繪畫的共相與生變 ——以臺灣、中國畫會為主的比較考察 |
蔡家丘 |
25 |
168 |
朱子「《易》本卜筮之書」說之經過考論 |
呂欣 |
25 |
169 |
朱丹溪「內靜外敬」思維之可能性探討一種醫學身體觀視野的嘗試性解讀 |
黃崇修 |
25 |
170 |
藤島武二的中國服飾女性像 |
兒島薰 著 林怡利 譯 |
25 |
171 |
程朱、陸王二系的會通 |
楊祖漢 |
24 |
172 |
真謬之間如如觀:凱吉音樂中的禪意解讀 |
彭宇薰 |
24 |
173 |
宋末元初「述朱」脈絡下的易學與術數學 ──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外篇.焦氏易林》芻議 |
陳詠琳 |
23 |
174 |
《大學》「止於至善」詮解 |
侯展捷 |
22 |
175 |
實踐進路的哲學:儒學之工夫論與哲學詮釋 |
李瑞全 |
21 |
176 |
正續《道藏》收錄的鸞書及其引述《詩經》述論 |
楊晉龍 |
21 |
177 |
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英文著作中的東亞畫史建構: 以對宋代與室町宗教人物畫評價為例 |
巫佩蓉 |
21 |
178 |
殊途與同歸──論羅念菴學術在王學中的定位問題 |
袁光儀 |
21 |
179 |
華人藝術的在地性與普遍性—— 以林學大為中心的考察 |
呂采芷 |
20 |
180 |
陳玉勳的喜劇轉折:一種數位時代的思考 |
林克明 |
18 |
181 |
跨越文化與時空的宗教符號──魔羯魚 |
洪莫愁 |
17 |
182 |
琉球畫家殷元良(座間味庸昌,1718-1767)的中國繪畫學習 |
黃立芸 |
16 |
183 |
德國與臺灣的相會:1950-1970德國科倫方濟會省在臺南新營教區的教堂建築 |
于禮本 |
16 |
184 |
德萊葉的「白」──從顏色作為減法影像到至上主義繪畫之異度空間 |
李佩盈 |
15 |
185 |
楊時對二程理論的詮釋 |
朱雪芳 |
15 |
186 |
另一種道德哲學:「道德形式」的評估 |
吳瑞媛 |
15 |
187 |
片場裡的隨創者——胡金銓與1960年代的邵氏新派武俠片 |
黃猷欽 |
14 |
188 |
何謂艾茉莉‧卡爾?:加拿大西岸藝術的共時代性 |
洪敏秀 |
14 |
189 |
混搭現代性與傳統價值:日治時期臺灣美術中的女性形象1927–1945 |
謝世英 |
13 |
190 |
塵埃迷濛了你的眼:黃明川、陳芯宜與臺灣電影中的墟形魅景 |
孫松榮 |
13 |
191 |
《南國再見,南國》: 另一波電影風格的開始 |
沈曉茵 |
11 |
192 |
City People: Youth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in Hou Hsiao-Hsien's Later Films |
葉蓁 |
11 |
193 |
日治臺展新南畫與地方色彩:大東亞框架下的臺灣文化認同 |
謝世英 |
10 |
194 |
大眾文化中的圖像詮釋──從一幅表現魯迅論戰精神的漫畫說起 |
陳德馨 |
10 |
195 |
由迷孃〈唯有知道渴望的人〉管窺舒伯特歌曲風格 |
易繼心 |
9 |
196 |
從媒介到建築──楊德昌如何利用多重媒介來呈現《一一》裡的台北 |
江凌青 |
9 |
197 |
Another Look at the Spread of English |
何春蕤 |
9 |
198 |
從追逐現代化到反思文化現代性:日治文人 魏清德的文化認同與對臺灣美術的期許 |
謝世英 |
8 |
199 |
反思性主體的反思:侯俊明作品中的再現策略、主體觀與社會批判 |
盛鎧 |
7 |
200 |
江文也第四號鋼琴奏鳴曲《狂歡日》中的傳統與創新 |
宮筱筠 |
6 |
201 |
《意外的春天》與《珈琲時光》的 「套層密藏」詩學 |
林文淇 |
5 |
202 |
尋找《明室》中的〈未來的文盲〉… |
許綺玲 |
4 |
203 |
二十世紀初中國醫療廣告圖像與身體描繪 |
吳方正 |
4 |
204 |
法國十九世紀後期對於中國陶瓷的書寫與鑑賞研究 |
張婉真 |
3 |
205 |
妥協的現代性:日治時期台灣傳統廟宇彩繪師潘春源 |
謝世英 |
3 |
206 |
古人會的推手-林內爾 |
李淑卿 |
2 |
207 |
鞏固爾兄弟的中國藝術收藏 |
張婉真 |
2 |
208 |
樂種觀念及其理論思考 |
曾瀚霈 |
1 |
209 |
中國西畫家的「東方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國少數民族的形象 |
周芳美 |
1 |
210 |
作為英雄的藝術家─ 作為英雄史的藝術史 |
Hubert Locher |
1 |
211 |
重新評估媚俗──文化他者 |
金嬉英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