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關於期刊
About Us
編輯委員會
Editorial Board
投稿須知
For Authors
會員專區
Membership
前期出版
Archives
搜尋結果
查詢關鍵字
類
搜尋結果共
184
筆
No.
論文名稱
作 者
期 數
1
倫理決策評準探討:一貫論與一致論之對立與融合
張寧
76
2
通過他者的注視在 covid-19 疫情下如何回應
宋松山
75
3
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中的政策透明度
陳嘉新
74
4
從救生艇倫理學反思COVID-19大流行時期的資源援助問題
林恩志
74
5
氣候變遷課題中向未來世代負責:梅洛龐蒂時間性結構中的他人
林靜秀
73
6
二十一世紀新冠肺炎全球流行病之倫理法律社會與政策之意涵 (ELSPI)
李瑞全
71
7
環境美感、環境倫理與人類優質生活
蕭振邦
69
8
疫中為易:夕惕若,厲无咎
瞿慎思
69
9
從「場域」概念看宋詩壇的運作──以文學總集為中心的考察
凌頌榮
68
10
日治時期川合真永臺灣語著作的幾點觀察
林香薇
68
11
從儒家的觀點省察台港兩地有關 活體器官捐贈的相關規定
黃漢忠
68
12
自主與善終
尉遲淦
67
13
從儒家的觀點省察病人自主權利法的限制:以永久性植物人為例
黃漢忠
67
14
將人與動物作「平等考量」的理據 — 與效益主義哲學家Peter Singer的對話
釋昭慧
66
15
Tom Regan動物權學說初探
張秀惠
66
16
大學通識音樂教育的推廣與實踐
簡山根
65
17
高階音樂存有學中的作品類型辯論 是否只對哲學本身有益?
許昊仁
65
18
音樂表現的意義和情感 — 從「分析美學」的視角所做的解析
劉悅笛
65
19
聲音、音樂及其應用思考
蕭振邦
65
20
走出「樹文明」之倫理悖論 — 為 The Tree: Meaning and Myth 做中文版序所思
劉悅笛
64
21
山林倫理是公民倫理 — 由「無痕山林」與〈失去山林的孩子〉 談起
劉久清
64
22
Hot Wars on Screen during the Cold War:Philosophical Situations in King Hu’s Martial Arts Films
James Wicks
64
23
臺灣山林哲學的行動與建構
蔡智豪
64
24
留給「自然」半個地球 — 審美的體驗
林春銀
64
25
山林倫理: 環境倫理個體論者的解題探究
彭春翎
64
26
現代詩中的山水 — 以余怒詩作為例
聶豪
64
27
有意義的自然及其價值
柯志明
63
28
臺灣「中央財政」體制的轉型:日治初期(1898-1905)後藤新平總督府財政改革之歷史意義
林文凱
63
29
對Callicott非人類中心主觀內在價值論的反思
林恩志
63
30
論徐冰作品中的動物符號與生態關懷
黃宗潔
62
31
愛的圈養: 晚近臺灣社會「毛小孩主義」的興起
洪凌
62
32
字化成宇:從象徵到真實
林耀盛
61
33
唐傳奇女子復讎故事研究:從時空體及生命型態的角度
廖珮芸
61
34
La caricature de l'émotivité dans Bouvard et Pécuchet de Flaubert
Katarzyna Stachura
61
35
手稿解讀與盧炎的和聲
饒韻華
60
36
環境倫理學與環境美學的東西差異 — 與Holmes Rolston, III商榷
〔中〕劉悅笛
60
37
德語歌劇歷史的空白與先機——馮‧索登與E.T.A.霍夫曼《長生藥酒》之早期浪漫的探討
沈雕龍
60
38
環境德行倫理學的研究趨勢
程進發
60
39
以美攻美 — 《莊子》肯定「自然全美」嗎?
廖育正
60
40
內在價值的反思
瞿慎思
60
41
論墨學在環境倫理學中的意義
趙敬邦
59
42
《工作與時日》1-382
徐學庸
59
43
「藏天下於天下」的安命與任化: 《莊子》「以不解解之」的死生智慧
賴錫三
59
44
從史傳考索到文類美學:《紅樓夢》作者研究中的「作者」概念進程檢視
蕭鳳嫻
58
45
韓愈祭文文體變革新探
姜龍翔
58
46
Exploiting Literary Fame?: A Study of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Virginia Woolf’s To the Lighthouse
李根芳
57
47
墨學方法於當代醫學倫理之應用
蕭宏恩
57
48
從康德的間接義務觀論動物權利
林永崇
56
49
自然作為他者:列維納斯與環境哲學的交會
鄧元尉
55
50
「上以禮神明」:《管子‧君臣》與《荀子》之禮治思想
佐藤將之
53
51
也斯的跨文化飲食地圖——以其詩作為研究核心
蕭欣浩
53
52
論人性向善論——一個分析哲學的觀點
蕭振聲
51
53
論克洛德‧西蒙的小說藝術
楊令飛
50
54
醫病關係=關懷關係?
廖瑞琪
50
55
自然書寫與《孟子》的「超能力」
蕭振邦、曾安國
49
56
欣賞自然的三種模式:藝術、環境與生態
李慶本
49
57
融入「生活美學」的當代「環境美學」
劉悅笛
49
58
試論環境美學與宗炳山水書論對自然鑒賞的會通
陳慶坤
49
59
一種侷限的美? - 人與自然嵌給關係之省思
蘇怡華
49
60
全球變遷下全球與台灣的永續發展願景
王從恕
48
61
公平有效的氣候條約如何可能
程進發
48
62
永續發展與行善的誘惑
徐佐銘
47
63
從價值到規範 — 論非人類中心主義 環境倫理學的一個論證問題
羅亞玲
46
64
評〈從價值到規範 — 論非人類中心主義 環境倫理學的一個論證問題〉
王從恕
46
65
方苞禮學中的女性角色與地位:以冠、婚、喪、祭為核心
丁亞傑
44
66
人類中心主義思考下的動物權利: 缺陷與修正方向
瞿慎思
43
67
處於倫理內在性與宗教超越性之間:胡塞爾與海德格宗教現象學之比較
汪文聖
43
68
From the Graden to the Grove: Aemilia Lanyer,Andrew Marvell,and the Pursuit of Privary
李慧玲
39
69
直觀自然的遺忘:胡塞爾對現代科學的解構
劉國英
38
70
從十八世紀法國學院沙龍展看法國風景畫的崛起
黃淑玲
38
71
自我追尋與他人認同 ──從「自律作家」論七等生的寫作風格及其意義
蕭義玲
37
72
“Some Unheard of Thing”: How Incest Became Convention in Southern Women’s Drama
Liz Thompson
37
73
幼蒙、幼慧與幼學:近世中國童年論述之轉折起伏
熊秉真
36
74
象徵與譬喻:儒家經典詮釋的兩條進路
林維杰
34
75
研究型創作之交鋒與「藝術知識」初探
高俊宏
34
76
Henry Miller's Painterly Eye
Katy Masuga
34
77
巴特寫攝影:從《明室》讀《巴特寫巴特》
許綺玲
33
78
葉適經史之學與記體關係研究
鄭芳祥
33
79
薩德侯爵小說中巴洛克風格的圖畫
賴軍維
33
80
The First and Second Attentions of Dramaturgy: A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David Pendery
33
81
全球暖化的政治倫理 — 為氣候政治建立目的王國
葉保強
32
82
Recoding the Marvelous: The Medieval Vision Paradigm and Dante’s Commedia
Matt Horn
32
83
被改版的藝術史:創作系所中的藝術史學習與教學
張琳
31
84
Literati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Drinking Games Using Cards
Andrew Lo
31
85
委拉茲奎斯的晚期繪畫與十九世紀以降歐洲藝術史學書寫
王瑞婷
30
86
徐渭題畫作品中別號與閒章義涵初探——兼探款署「金罍」與鈐印「金畾」
徐瑞香
30
87
論王韜《瀛壖雜志》之權力象徵與時代性
余姒珉
30
88
從西方環境倫理思想看「京都議定書」
廖耆煬
30
89
從朱子學到「古道論」:十八世紀日本國學文論的形成及其影響
王小林
30
90
Can the Two-Level Moral Thinking Reconcile the Rivalry of Contextualism and Principled Ethics? A Conversation between Winkler and Hare
黃慧英
30
91
道家環境倫理學之建構及其可能之限度
葉海煙
29
92
專號序
吳方正 (專號客座主編)
29
93
朱熹視角下的孟子聖賢定位探論
姜龍翔
29
94
論永續發展及人與天地萬物之關係: 儒家之論述
李瑞全
29
95
論老子思想中的可持續性
高柏園
29
96
魅力四射的敢曝: 南.戈丁1970年代初期的變裝皇后攝影
劉瑞琪
29
97
康德的永續發展基礎
Martin Schonfeld
29
98
有關應用倫理學的誤解與迷思
葉保強
29
99
從演化倫理學的立場談非人類中心主義的環境倫理如何可能?
黃柏翰
29
100
營建防災管理與都市環境倫理
文祖湘、蕭玥涓
29
101
環境倫理規範及其集體行動之間隙探究
蕭振邦
29
102
應用倫理教學課程在台灣公私立大學中的發展概況
黃柏翰
29
103
宋代小學的建構及其影響
周揚波
28
104
在世紀末城市邊緣: 《南國再見,南國》與《千禧曼波》中的聲音新浪潮
王念英
28
105
煞死與官、醫、病、媒倫理疑義
林綺雲、徐明瀚
28
106
商業倫理SARS個案分析 — 娛樂百貨業SOGO百貨與大葉高島屋百貨處理員工染SARS之比較
林雅萱
28
107
SARS對台灣交通與旅遊衝擊所產生的倫理議題
曾傳家
28
108
人類生技智慧財產權之分享,誰能分一杯羹?
蔡維音、劉承慶
27
109
淺談人類基因專利:科技發展、倫理與法律的三角習題
張文貞、牛惠之
27
110
基因倫理學之核心課題:發現人類染色體雙螺旋結構五十週年紀念
李瑞全
26
111
中國版畫的荷蘭範本:韓懷德的《牧林特立圖》研究
王靜靈著 洪楷晴譯
26
112
裴溥言《詩經相同句及其影響》之學術價值
張政偉
26
113
取締與治療:日治時期臺灣嗎啡之使用探究
毛硯平
25
114
「自然之美與藝術經典的國家品味」:十八至十九世紀初印刷文化對英國貴族鄉間別墅形象的塑造
謝佳娟
25
115
朱丹溪「內靜外敬」思維之可能性探討一種醫學身體觀視野的嘗試性解讀
黃崇修
25
116
藤島武二的中國服飾女性像
兒島薰 著 林怡利 譯
25
117
桃園陸籍新住民訪談分析
王力堅
25
118
清末民初溫州瑞安下層士紳的閱讀生活──以《張棡日記》為例
吳晶
24
119
閱讀威廉.霍加斯的《賈里克扮演理查三世》圖像: 作為劇場文件與社會文本
林雯玲
24
120
從經典詮釋的角度論儒道《易》圖的類型與變異
鄭吉雄
24
121
女性復仇與母性回歸:1970年代後期臺灣新女性主義與社會寫實女星的形象轉變
卓庭伍
23
122
廟碑與地方社會——以大溪福仁宮為例
陳建宏
23
123
狄培理的亞洲「核心課程」著作
鄭文泉
23
124
新女性的復仇: 社會寫實電影中的色情、越界與批判
江美萱
23
125
人類如何對待自然:一個環境倫理學的反思
蕭振邦
23
126
複製與諧仿的界線:十九世紀法國「漫畫版沙龍」源起之探討
楊尹瑄
22
127
龍成于野──1970 年代末香港功夫電影中的城鄉對立與 日常微觀
黃猷欽
22
128
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的道德課題:女性主義觀點
吳秀瑾
22
129
人類幹細胞來源及其倫理問題
楊建兵
22
130
醫師對於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的看法:問卷調查初報
林秀娟
22
131
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英文著作中的東亞畫史建構: 以對宋代與室町宗教人物畫評價為例
巫佩蓉
21
132
展演女性氣質:海沃頓家庭相本與維多利亞少女形象
黃桂瑩
21
133
知識的建構與典範的創新:論「幼學雜字」在傳統蒙學教育上之意義與價值
周安邦
20
134
非人類中心的環境倫理觀
李瑞全
20
135
錯戀台北青春: 從 1960 年代三部台語片的無能男談起
沈曉茵
20
136
當代馬來西亞儒家思想的批判與反思 ──論「實存歷史性」的「解構」與「原初根源性」的「重啟」
關啟匡
20
137
從經典詮釋傳統論二十世紀《易》詮釋的分期與類型
鄭吉雄
20
138
共同體作為人類與自然價值的根源是一種存有論的解釋
程進發
20
139
春秋末期孔門私學團體形成原因考論
張循
19
140
事件之後的當代跨域影像:論陳界仁早期作品及《殘響世界》的概念生成與轉化
孫松榮
19
141
從受用角度考察唐君毅先生由疾病證悟人生
楊自平
19
142
以人類為受試者之生物醫學研究之國際倫理準則
賴志銘
19
143
鄒東廓家學:以《鄒氏學脉》為主線之探究
黃繼立
18
144
陳玉勳的喜劇轉折:一種數位時代的思考
林克明
18
145
當代臺灣客家三大調的美感經驗: 以竹東鎮客家山歌比賽與流行音樂為例
林子晴
18
146
人類胚胎研究的倫理課題
吳秀瑾
18
147
醫療、倫理與政治的角力:人類幹細胞研究的論戰
徐佐銘
18
148
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的道德爭議--從德國教育及研究部最近的觀點說起
陳瑤華
18
149
論朱子晚年訓門人的有關問題
楊祖漢
17
150
關愛何事:三部1970年代的瓊瑤片
沈曉茵
17
151
森萬里子與日本「可愛」文化的全球化:一九九零年代的藝術與流行文化
李秀眞
16
152
劉鄂培《孟子選講》述評
劉德明
16
153
戴震以血氣心知詮釋《孟子》的生命哲學
蔡家和
16
154
《論語》:「志於道」的意義發微
黃麗娟
16
155
唐君毅先生解朱子「太極動靜」評析
鄧秀梅
15
156
《聊齋誌異》寓言體類之研究
吳福相
15
157
十八世紀日本之「市民美術」?:由圓山應舉之評價探討江戶美術史觀
巫佩蓉
13
158
混搭現代性與傳統價值:日治時期臺灣美術中的女性形象1927–1945
謝世英
13
159
塵埃迷濛了你的眼:黃明川、陳芯宜與臺灣電影中的墟形魅景
孫松榮
13
160
南北朝周弘正與盧氏《易》學析論
楊自平
13
161
動物權--人類沒有宰制其他生命的權利
謝德熾
13
162
試論朱熹和弟子楊方學術觀點的差異
王奕然
13
163
多重媒材、地點與夢想世界: 1920至1930年代間上海畫報的面向
文以誠
12
164
鄉村城市:侯孝賢與陳坤厚城市喜劇中的臺北
林文淇
11
165
「生命饗宴」---儒家與人類基因組計畫之遇
鄭文泉
11
166
由「聖人」看荀子的「知禮義」與「虛壹靜」
何淑靜
11
167
論荀子思想的宗教性面向
梁右典
11
168
論張橫渠之「太虛即氣」說——對諸哲學史家之詮釋的考察
王林偉
11
169
孟子哲學新探
陳榮灼
10
170
越儒黎貴惇《芸臺類語》中的朱子學線索
林維杰
10
171
綠建築--人類迷思或永續願景?
李永展
10
172
試探日治時期與1970年代鄉土運動的巷弄美學
盛鎧
9
173
陳榮捷的中國哲學研究述評
沈享民
9
174
陳澄波圖片收藏與陳澄波繪畫
李淑珠
7
175
由「情」至「幻」─明刊本《西廂記》版畫插圖探究
徐文琴
6
176
從儒家的視域看「人類基因圖組研究計劃」
李瑞全
6
177
醫療遺傳學及基因服務的倫理爭議之國際指導綱領(摘要)
吳秀瑾
6
178
《意外的春天》與《珈琲時光》的 「套層密藏」詩學
林文淇
5
179
從受詞看法文動詞的分類
黃景星
3
180
樂種觀念及其理論思考
曾瀚霈
1
181
在英雄殞落之後的英雄:Gericault 的《梅杜莎之筏》
Gregor Wedekind
1
182
評馬克尼爾所著《疾病與人類》
魏嘉弘
1
183
作為英雄的藝術家─ 作為英雄史的藝術史
Hubert Locher
1
184
重新評估媚俗──文化他者
金嬉英
1
No.69 2020 春季號
No.68 2019 秋季號
No.67 2019 春季號
No.66 2018 October
No.65 2018 April
© 2017 NCU Journal of Humaniti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