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關於期刊
About Us
編輯委員會
Editorial Board
投稿須知
For Authors
會員專區
Membership
前期出版
Archives
搜尋結果
查詢關鍵字
臺灣
搜尋結果共
101
筆
No.
論文名稱
作 者
期 數
1
公共哲學在臺灣: 以「哲學星期五」為個案的考察
吳豐維
77
2
翻轉哲學傳播的可能性: 連結哲學與大眾的新媒體
邱獻儀、鄭凱元
77
3
從幾個面向探討臺灣哲學諮商的發展和困境
呂健吉
77
4
培養未來人才:兒童哲學教育的必要性與實踐
陳瓊霞
77
5
大 COVID 時代的疫苗分配與接種政策倫理考量
葉明叡
71
6
看見寫實、聽見浪漫──李行導演電影歌曲析論
沈冬
70
7
「間距」詩學 ──遙遠異質的美感經驗探索
翁文嫻
69
8
日治時期川合真永臺灣語著作的幾點觀察
林香薇
68
9
臺灣《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倫理分析
林孟蒨
67
10
港臺電影文化新生力量的發源與互動──1960至1970年代
羅卡
64
11
如何黃梅?怎樣歌曲?──周藍萍黃梅調電影音樂初探
沈冬
64
12
古龍.楚原.變──1970年代港臺古龍武俠電影美術設計初探
黃猷欽
64
13
Hot Wars on Screen during the Cold War:Philosophical Situations in King Hu’s Martial Arts Films
James Wicks
64
14
臺灣山林哲學的行動與建構
蔡智豪
64
15
論李奧波德的生態中心主義 — 以《沙郡年記》中的威斯康辛州和沙郡為例
徐佐銘
64
16
臺灣「中央財政」體制的轉型:日治初期(1898-1905)後藤新平總督府財政改革之歷史意義
林文凱
63
17
臺灣‧朝鮮總督府專賣政策比較研究-社會經濟遺產與「國家」能力的差異-
文明基
63
18
愛的圈養: 晚近臺灣社會「毛小孩主義」的興起
洪凌
62
19
對自主的再思考:關係取向
林雅萍
61
20
晚清臺灣人李望洋宦遊甘肅的處境及心境
陳家煌
58
21
酷兒左翼「超英趕美」?「同性戀正典化」的偏執及臺灣同志運動的修復詮釋
劉文
58
22
從伴侶制重新思考共同生活的可能
郭彥伯
58
23
排除與補殘 — 從晚近同婚倡議探究臺灣性別政治鬥爭
洪凌
58
24
從Hardwig的「死亡義務」觀點論家庭與醫療決策
林雅萍
57
25
Exploiting Literary Fame?: A Study of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Virginia Woolf’s To the Lighthouse
李根芳
57
26
悖愛:從臺灣兩性暢銷書看親密關係的轉變
李根芳
53
27
「中華民國 53 年經濟建設成果展覽會」與僑資企業研究
李道緝
52
28
臺灣民眾主觀快樂幸福感之樣貌與未來之發展方向
陳嘉鳳、周才忠
52
29
臺灣與香港生活與婚姻幸福感的比較研究
楊⽂⼭、王乃琳
52
30
臺灣環境生活品質之幸福指標理念探究 — 以主觀幸福理論為進路
蕭振邦
52
31
論國家公園與幸福人生的關聯: 以陽明山國家公園與台江國家公園為例
徐佐銘
52
32
日治時期隘勇線推進與蕃界之內涵轉變
鄭安晞
50
33
林俊穎小說中的時間想像與神話辯證
陳孟君
49
34
從「不分唐宋」到「詩學晚唐」:清代臺灣文人對唐宋詩的審美態度
余育婷
45
35
跨海演出:近代臺灣的馬戲團表演史(1900-1940年代)
鄭麗榕
43
36
電力技術者的知識來源與實踐──以《臺電社報》為主的探討(1919-1944)
林蘭芳
43
37
臺灣九年一貫課程之人權教育的內涵與實踐
田若屏
43
38
清季臺灣地區疾病的治療與觀察──外國海關醫員的觀點
蘇芳玉
40
39
給我洲後村,我將翻轉全臺灣──試論二重疏洪道洲後村拆遷抗爭事件的歷史意義
陳君愷、賴建寰
36
40
如候鳥般飛翔——戰前往返東亞各地的西畫家呂基正
邱函妮
34
41
心象考: 臺灣攝影中的「心象」概念源起和挪用
陳佳琦
33
42
從風景到地方: 1970年代臺灣攝影中的風土與寓居視野
曾少千
33
43
國族主義與現代性的交涉:翁倩玉冷戰時期之明星形塑
江美萱
32
44
Time English Center
白大維
32
45
日治時期臺灣文人的文化調和觀—從傳統文人 到新式知識份子張深切
簡素琤
32
46
余英時的精神鍛鍊與生命實踐
謝政諭
31
47
座談會 簡介
編輯室
31
48
大師名作在哪裡?關於西方藝術史教學中的觀看、知識與理解
楊尹瑄
31
49
建構新「祖國」——鄭彥棻時期(民國39-47年)的僑務工作
李道緝
31
50
被改版的藝術史:創作系所中的藝術史學習與教學
張琳
31
51
藝術文件與(不)可加速的生命:論謝德慶的身體—機器、時間性及其抵抗潛能
王聖閎
30
52
專號序
吳方正 (專號客座主編)
29
53
美術史、展示與認同——在時代中載浮載沉的「臺灣美術」
邱函妮
29
54
專號序
林文淇 (專號客座主編)
28
55
當代臺灣遷移電影: 論陳界仁《殘響世界》與高俊宏《博愛》中的 空間、歷史、觀眾
孫松榮
28
56
在世紀末城市邊緣: 《南國再見,南國》與《千禧曼波》中的聲音新浪潮
王念英
28
57
冷戰玉女:張美瑤明星形象的生成軌跡
王萬睿
28
58
日治時期臺灣的書籍裝幀藝術——以西川滿為例
林素幸
27
59
「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試論祭孔釋奠典禮之「文明」建構及其意義
宋惠如
27
60
不合時宜的儒教捍衛者── 從辜鴻銘在臺灣的演講說起
廖崇斐
26
61
臺灣的社會變遷——以《飲食男女》為例
鄭育瑜
26
62
取締與治療:日治時期臺灣嗎啡之使用探究
毛硯平
25
63
胡宗南在大陳島的軍事部署及困境初探(1951-1952)
何柏儀
25
64
1930 年代東亞超現實繪畫的共相與生變 ——以臺灣、中國畫會為主的比較考察
蔡家丘
25
65
臺灣錄像藝術的電影性: 論袁廣鳴與王俊傑作品自八〇年代迄今的三個創作時期及轉變
孫松榮
25
66
桃園陸籍新住民訪談分析
王力堅
25
67
有緣千里來相會──臺北聖家堂彩繪玻璃的前世今生
于禮本
24
68
日治初期法屬印度支那調查(1896-1919)──以《臺灣日 日新報》、《臺灣時報》為例
王豫邦
24
69
《臺灣日日新報》中新竹州社會教化之觀察(1915-1945)
程安鯖
24
70
日治時期臺灣與朝鮮的米作──生產體系的比較
李力庸
24
71
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的臺語片明星現象:「明星夢」與「香港熱」之探討
梁碧茹
23
72
女性復仇與母性回歸:1970年代後期臺灣新女性主義與社會寫實女星的形象轉變
卓庭伍
23
73
廟碑與地方社會——以大溪福仁宮為例
陳建宏
23
74
新女性的復仇: 社會寫實電影中的色情、越界與批判
江美萱
23
75
「黃埔精神」的內涵與體現——以1950年李彌將軍領導滇緬邊區作戰為例
鄒琮隆
23
76
臺灣當代基督教會移轉之現象——以中原大學四C教會為例
張蘊淨
23
77
錯戀台北青春: 從 1960 年代三部台語片的無能男談起
沈曉茵
20
78
砂上樓閣──1930年代臺灣獨立美術協會巡迴展與超現實繪畫之研究
蔡家丘
19
79
第十九期
詳如內文
19
80
事件之後的當代跨域影像:論陳界仁早期作品及《殘響世界》的概念生成與轉化
孫松榮
19
81
第十八期
詳如內文
18
82
熒輝映照,心之昕昕── 初探艾伯特‧威德爾(Albert Wider)的公東高工聖堂彩窗系列
于禮本
18
83
陳玉勳的喜劇轉折:一種數位時代的思考
林克明
18
84
當代臺灣客家三大調的美感經驗: 以竹東鎮客家山歌比賽與流行音樂為例
林子晴
18
85
第十七期
詳如內文
17
86
關愛何事:三部1970年代的瓊瑤片
沈曉茵
17
87
文學改編、媒介特質與自我解構: 〈蘋果的滋味〉的比較敘事學研究
謝世宗
17
88
德國與臺灣的相會:1950-1970德國科倫方濟會省在臺南新營教區的教堂建築
于禮本
16
89
第十五期
詳如內文
15
90
讓子彈飛:論高重黎幻燈簡報電影《人肉的滋味》之影像藝術實踐
孫松榮
15
91
侯俊明《亞洲人的父親》中的檔案藝術與對話美學
盛鎧
14
92
混搭現代性與傳統價值:日治時期臺灣美術中的女性形象1927–1945
謝世英
13
93
塵埃迷濛了你的眼:黃明川、陳芯宜與臺灣電影中的墟形魅景
孫松榮
13
94
鄉村城市:侯孝賢與陳坤厚城市喜劇中的臺北
林文淇
11
95
《南國再見,南國》: 另一波電影風格的開始
沈曉茵
11
96
尋找臺灣當代酷兒電影中《梁山伯與祝英台》 及「凌波熱」論述之遺緒
王君琦
11
97
日治臺展新南畫與地方色彩:大東亞框架下的臺灣文化認同
謝世英
10
98
試探日治時期與1970年代鄉土運動的巷弄美學
盛鎧
9
99
從媒介到建築──楊德昌如何利用多重媒介來呈現《一一》裡的台北
江凌青
9
100
從追逐現代化到反思文化現代性:日治文人 魏清德的文化認同與對臺灣美術的期許
謝世英
8
101
二十年(1990–2009)來臺灣關於中國宮廷圖繪的研究
馬雅貞
8
No.69 2020 春季號
No.68 2019 秋季號
No.67 2019 春季號
No.66 2018 October
No.65 2018 April
© 2017 NCU Journal of Humaniti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