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ڭ
搜尋結果
查詢關鍵字     搜尋結果共 89 筆
No. 論文名稱 作  者 期  數
1 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中的政策透明度 陳嘉新 74
2 從救生艇倫理學反思COVID-19大流行時期的資源援助問題 林恩志 74
3 從《正蒙‧中正篇》看張載的德性教育思想 黃崇修 72
4 二十一世紀新冠肺炎全球流行病之倫理法律社會與政策之意涵 (ELSPI) 李瑞全 71
5 新冠肺炎疫苗研究倫理探討與公眾信任之建立 陳妤嘉 71
6 試析嵇康理想人格的宗教向度 陳佩君 70
7 由休謨之「神蹟觀」反思基督教的 終極關懷倫理觀 楊雨青 70
8 萊布尼茲哲學與十七世紀中國儒學的旁證確認關係 劉俊法 69
9 論《瑪麗安娜的一生》中嬌媚之態的策略 朱鴻洲 69
10 中國商業銀行綠色信貸在 企業環境倫理的應用 郝晉輝 69
11 以《論語》的觀點探討生命教育 蔡林樟 69
12 羞恥的(偽)樣貌: 王爾德的《深淵書簡》 鄧宜菁 67
13 病人自主決定權與「涉艾信息」告知規則的建構 胡曉翔 67
14 佛教生死觀在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應用 李明書 67
15 突然「不想死」錯了嗎?──從尊重自主原則到尊重自主死亡權利的道德疑慮 周琬琳 67
16 論唐君毅對現代文化的省思 鄭宗義 66
17 高階音樂存有學中的作品類型辯論 是否只對哲學本身有益? 許昊仁 65
18 對Callicott非人類中心主觀內在價值論的反思 林恩志 63
19 繆爾的荒野沉思 徐佐銘 63
20 從《葛拉瑪經》的「十事勿著」闡述佛教「倫理抉擇」的特性 釋法律 63
21 從書信手稿談音樂學者與作曲家的關聯——以拉盧瓦和德布西鋼琴曲《月落古廟》的創作為例 廖慧貞 60
22 理查‧史特勞斯〈七紗舞〉的創作歷史與其意義 蔡永凱 60
23 以信任機制探討伴侶契約對同志親密關係的平等保障 邱子安 58
24 黃宗羲的南明史學 吳振漢 56
25 Maximalisme acédiaste dans Madame Bovary de Gustave Flaubert Katarzyna Stachura 55
26 台灣民間信仰中的環境意識 楊劍豐 54
27 倫理關照下的人類幸福之概念研究: 以美感倫理為幸福底景, 兼談美學作為倫理學之母的可行性 劉秀春 54
28 熊十力疏釋《禮記‧儒行》意義探析 孫致文 53
29 香港社會的生活素質 ⽯丹理 52
30 臺灣民眾主觀快樂幸福感之樣貌與未來之發展方向 陳嘉鳳、周才忠 52
31 臺灣與香港生活與婚姻幸福感的比較研究 楊⽂⼭、王乃琳 52
32 臺灣環境生活品質之幸福指標理念探究 — 以主觀幸福理論為進路 蕭振邦 52
33 臨床試驗所蘊含的醫病關係新視野-癌症專科醫師的口述訪談剪影 蔡篤堅、梁妃儀、陳妤嘉 50
34 劉宗周與黃宗羲《春秋》學比較析論 劉德明 47
35 漢樂府〈薤露〉、〈蒿里〉之原型與流變 劉德玲 47
36 女性空間的召魂想像與題詠編織──論陳文述的「美人西湖」 王學玲 46
37 正義的本土化 — 台灣對歐美環境 正義理論的繼受及其所面臨之困難 黃之棟、黃瑞祺 46
38 嘉靖朝錦衣衛首長之職權與活動──以陸炳(1510-1560)為例 吳振漢 42
39 清季臺灣地區疾病的治療與觀察──外國海關醫員的觀點 蘇芳玉 40
40 與世界同在一起: 惠普的企業社會責任信念與行動方案 劉露霞 40
41 戰國中晚期「忠」觀念之演變與轉折暨其思想意義 佐藤將之 39
42 自我追尋與他人認同 ──從「自律作家」論七等生的寫作風格及其意義 蕭義玲 37
43 幼蒙、幼慧與幼學:近世中國童年論述之轉折起伏 熊秉真 36
44 我們可以溫柔地互看嗎?論梅洛龐蒂與伊希嘉黑的視覺觀 劉亞蘭 34
45 懷舊音軌.變奏影像 談玉儀 33
46 從風景到地方: 1970年代臺灣攝影中的風土與寓居視野 曾少千 33
47 The First and Second Attentions of Dramaturgy: A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David Pendery 33
48 二階堂善弘,《道教‧民間信仰における元帥神の𠮟容》 高致華 32
49 第三十一期附刊 主編序 謝佳娟 31
50 明代塘報的軍事功能與史料價值 吳振漢 30
51 從西方環境倫理思想看「京都議定書」 廖耆煬 30
52 諸橋轍次〈詩經總說〉對《詩經》學基本問題的觀點 張文朝 29
53 論老子思想中的可持續性 高柏園 29
54 孟子論辯探究 林憶芝 29
55 煞死與官、醫、病、媒倫理疑義 林綺雲、徐明瀚 28
56 台灣齋堂個案研究——以大溪齋明寺為中心 吳學明 28
57 La comtesse de Mortsauf ou la vertu condamnee 陳維玲 28
58 文革時期的「牛棚」之研究—— 以季羨林為例 邱香怡 26
59 20 世紀初期澳洲報刊中的排華運動與社會輿論 王光輝 26
60 朱子「《易》本卜筮之書」說之經過考論 呂欣 25
61 藤島武二的中國服飾女性像 兒島薰 著 林怡利 譯 25
62 慈愛與迷信—— 晚清仕紳的反教謠言對法國天主教育嬰堂的影響 (1840–1891) 黃柏睿 25
63 中唐士人的南方教化: 以韓愈、柳宗元為考察中心 王志浩 24
64 廟碑與地方社會——以大溪福仁宮為例 陳建宏 23
65 臺灣當代基督教會移轉之現象——以中原大學四C教會為例 張蘊淨 23
66 論江聲、王鳴盛、孫星衍三家輯校〈太誓〉的共識、要點及其細部差異 陳威睿 21
67 網路信任危機:電子商務的倫理陷阱 21
68 世戒抑或世勸?—— 從《金瓶梅》家庭敘事看儒家倫理觀時代的挑戰與回應 康珮 20
69 第十八期 詳如內文 18
70 熒輝映照,心之昕昕── 初探艾伯特‧威德爾(Albert Wider)的公東高工聖堂彩窗系列 于禮本 18
71 跨越文化與時空的宗教符號──魔羯魚 洪莫愁 17
72 漢宋之間――程朱、船山、程樹德 詮釋《論語‧漆雕章》之比較 蔡家和 17
73 德國與臺灣的相會:1950-1970德國科倫方濟會省在臺南新營教區的教堂建築 于禮本 16
74 楊時對二程理論的詮釋 朱雪芳 15
75 黃宗羲《孟子師說》對劉蕺山思想之詮釋 齊婉先 14
76 Les Trois Criteres de YAN Fu (嚴復):Traduction Libre Ou Traduction Directe CHIN DAY HSI 14
77 董仲舒的陰陽五行說的認知意義 岑溢成 13
78 試論朱熹和弟子楊方學術觀點的差異 王奕然 13
79 《上海畫報》(1925-1933)與 上海的現代視覺文化之創造 安雅蘭 12
80 江兆申給艾瑞慈夫人的一封信 並附上其印譜 江兆申 原著 12
81 孟子哲學新探 陳榮灼 10
82 大眾文化中的圖像詮釋──從一幅表現魯迅論戰精神的漫畫說起 陳德馨 10
83 從媒介到建築──楊德昌如何利用多重媒介來呈現《一一》裡的台北 江凌青 9
84 就牟宗三對陽明後學的流弊的看法提出省思 許惠敏 9
85 魯東的自然意象與精神演化論 曾少千 8
86 論珀爾斯的信念說 朱建民 8
87 陳澄波圖片收藏與陳澄波繪畫 李淑珠 7
88 艾拉妮斯.奧柏莎溫的奧卡四部曲 葉玉慧 著,林承翰 譯 5
89 在英雄殞落之後的英雄:Gericault 的《梅杜莎之筏》 Gregor Wedekind 1
No.69  2020 春季號
No.68  2019 秋季號
No.67  2019 春季號
No.66  2018 October
No.65  2018 April
© 2017 NCU Journal of Humaniti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