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邁向美善合一的人格理想:論孔子教育哲學中的靈性作用 |
何佳瑞 |
76 |
2 |
「禪定」與「智慧」的靈性修養:論《六祖壇經》之人格教育 |
王嘉陵 |
76 |
3 |
陷溺或救贖? ──論愛情關係中的依賴問題 |
霍晉明 |
72 |
4 |
視覺思維的魔力:《妳一生的預言》與《異星入境》 |
陳佩筠 |
70 |
5 |
From Virginia Woolf to Hortensia Papadat- Bengescu: Adaptation, Intertextuality or Zeitgeist? |
Arleen Ionescu |
70 |
6 |
論《瑪麗安娜的一生》中嬌媚之態的策略 |
朱鴻洲 |
69 |
7 |
羊皮紙的底層:《戴眼鏡的女孩》一書中的隱跡書寫 |
林待吟 |
69 |
8 |
凌遲與救贖── 論魯迅小說中的「聲音」意象 |
朱芯儀 |
67 |
9 |
羞恥的(偽)樣貌: 王爾德的《深淵書簡》 |
鄧宜菁 |
67 |
10 |
德布西長笛音樂中的開創性 |
陳惠湄 |
65 |
11 |
高階音樂存有學中的作品類型辯論 是否只對哲學本身有益? |
許昊仁 |
65 |
12 |
如何黃梅?怎樣歌曲?──周藍萍黃梅調電影音樂初探 |
沈冬 |
64 |
13 |
古龍.楚原.變──1970年代港臺古龍武俠電影美術設計初探 |
黃猷欽 |
64 |
14 |
Hot Wars on Screen during the Cold War:Philosophical Situations in King Hu’s Martial Arts Films |
James Wicks |
64 |
15 |
關於 Shirin Abedinirad 招喚 (Evocation) 系列作品的自然反思 |
蘇子媖 |
64 |
16 |
從《臺北人》到《父親與民國》看白先勇的離散情懷 |
林桶法 |
63 |
17 |
Artaud et Adamov : du théâtre de la cruauté au théâtre de la séparation |
朱鴻洲 |
63 |
18 |
「大眾語」創作的試驗:陳子展《詩經》白話翻譯與大眾語運動之研究 |
史甄陶 |
62 |
19 |
論徐冰作品中的動物符號與生態關懷 |
黃宗潔 |
62 |
20 |
徐冰與祖態:由《天書》到《背後的故事》 |
廖朝陽 |
61 |
21 |
字化成宇:從象徵到真實 |
林耀盛 |
61 |
22 |
Reflections on Maurice Ravel’s Creativity |
Arbie Orenstein |
61 |
23 |
音樂創作的記憶與遺忘——從創作筆記重探陳其鋼作品《源》的音樂語言 |
連憲升 |
60 |
24 |
從書信手稿談音樂學者與作曲家的關聯——以拉盧瓦和德布西鋼琴曲《月落古廟》的創作為例 |
廖慧貞 |
60 |
25 |
環境美學:東方與西方的對話 |
〔美〕荷姆斯‧羅斯頓Ⅲ(著)、〔中〕齊君(譯) |
60 |
26 |
理查‧史特勞斯〈七紗舞〉的創作歷史與其意義 |
蔡永凱 |
60 |
27 |
德語歌劇歷史的空白與先機——馮‧索登與E.T.A.霍夫曼《長生藥酒》之早期浪漫的探討 |
沈雕龍 |
60 |
28 |
《工作與時日》1-382 |
徐學庸 |
59 |
29 |
真文學及假書寫:博蘭,布朗肖的先驅者 |
潘怡帆 |
59 |
30 |
三唐兩宋攝其德——論《隨園詩話》中的唐宋詩調和論 |
王怡云 |
58 |
31 |
Exploiting Literary Fame?: A Study of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Virginia Woolf’s To the Lighthouse |
李根芳 |
57 |
32 |
語用學的應用——以錢鍾書《圍城》的對話為例 |
譚志明 |
57 |
33 |
Maximalisme acédiaste dans Madame Bovary de Gustave Flaubert |
Katarzyna Stachura |
55 |
34 |
也斯的跨文化飲食地圖——以其詩作為研究核心 |
蕭欣浩 |
53 |
35 |
鯨豚、返家與宗教性探求——廖鴻基海洋歷程下的鯨豚書寫與文化意義 |
蕭義玲 |
52 |
36 |
從貴族問題看《紅樓夢》與《人間喜劇》 的異與同 |
甘佳平 |
51 |
37 |
「前隱逸」與「後仕宦」的視野遞換——陶淵明宦遊主題中出處記憶的造現 |
葉常泓 |
49 |
38 |
朝鮮時代女性詩文集編纂流傳的文化史考察 |
張伯偉 |
46 |
39 |
沈自晉《南詞新譜》集曲增訂論析──「備於今」的做法與價值 |
黃思超 |
46 |
40 |
錢德明的《聖樂經譜》:本地化策略下的明清天主教聖樂 |
洪力行 |
45 |
41 |
風俗、地方與帝國:《太平歡樂圖》的製作及其對「熙皞之象」的呈現 |
馬雅貞 |
45 |
42 |
The World and Japan: Animated Anxiety in a Global Age |
John Lance Griffith |
39 |
43 |
主體的重構:論賈誼憑弔屈原的深層意涵 |
許又方 |
37 |
44 |
自我追尋與他人認同 ──從「自律作家」論七等生的寫作風格及其意義 |
蕭義玲 |
37 |
45 |
米開朗基羅藝術表現中的 未完成(non-finito)概念 |
蘇信恩 |
37 |
46 |
宋遺民福建大儒熊禾及其詩歌作品析論─兼述詩歌內容之區域文化觀照 |
王次澄 |
36 |
47 |
書寫自然史:庫柏對於庫柏鎮地域之探究 |
盧莉茹 |
36 |
48 |
民初救世新教之《大學證釋》研究 |
鍾雲鶯 |
35 |
49 |
德國哲學界之新道家詮釋——海德格( Heidegger )與 沃爾法特( Wohlfart ) |
鍾振宇 |
34 |
50 |
返向世界:塔琳.賽蒙的調查改寫 |
莊憶萱 |
34 |
51 |
Henry Miller's Painterly Eye |
Katy Masuga |
34 |
52 |
從風景到地方: 1970年代臺灣攝影中的風土與寓居視野 |
曾少千 |
33 |
53 |
巴特寫攝影:從《明室》讀《巴特寫巴特》 |
許綺玲 |
33 |
54 |
Interpreting Emblems, Emblems Interpreting: Love's mortal battle in Maurice Sceve's Delie |
Brooke Donaldson |
33 |
55 |
葉適經史之學與記體關係研究 |
鄭芳祥 |
33 |
56 |
全球莎士比亞與在地哈姆雷特:兩部莎士比亞電影改編 |
吳怡芬 |
32 |
57 |
康熙朝宮廷「畫院」的運作與盛清院體的奠立:以蔣廷錫團隊為中心 |
賴毓芝 |
31 |
58 |
《文心雕龍》的通變論 |
朱曉海 |
31 |
59 |
以重現/重演「現場」為方法的藝術史實踐和書寫 |
王聖閎 |
31 |
60 |
論法家學派的「明主之道」 |
李庭緯 |
31 |
61 |
大師名作在哪裡?關於西方藝術史教學中的觀看、知識與理解 |
楊尹瑄 |
31 |
62 |
被改版的藝術史:創作系所中的藝術史學習與教學 |
張琳 |
31 |
63 |
從沈銓到南蘋風: 以沈銓《老圃秋容圖》(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為例 |
黃立芸 |
30 |
64 |
委拉茲奎斯的晚期繪畫與十九世紀以降歐洲藝術史學書寫 |
王瑞婷 |
30 |
65 |
藝術文件與(不)可加速的生命:論謝德慶的身體—機器、時間性及其抵抗潛能 |
王聖閎 |
30 |
66 |
徐渭題畫作品中別號與閒章義涵初探——兼探款署「金罍」與鈐印「金畾」 |
徐瑞香 |
30 |
67 |
專號序 |
吳方正 (專號客座主編) |
29 |
68 |
收藏、流通、展示與傳播:對二十世紀末以來西方藝術史 研究取徑的一些觀察 |
謝佳娟 |
29 |
69 |
美術史、展示與認同——在時代中載浮載沉的「臺灣美術」 |
邱函妮 |
29 |
70 |
專號序 |
林文淇 (專號客座主編) |
28 |
71 |
當代臺灣遷移電影: 論陳界仁《殘響世界》與高俊宏《博愛》中的 空間、歷史、觀眾 |
孫松榮 |
28 |
72 |
劉墉書學初探 |
張菀玲 |
28 |
73 |
身份的建構與消逝—— 《花山牆》與《回程列車》的靜、動態影像美學策略 |
史惟筑 |
28 |
74 |
在世紀末城市邊緣: 《南國再見,南國》與《千禧曼波》中的聲音新浪潮 |
王念英 |
28 |
75 |
La comtesse de Mortsauf ou la vertu condamnee |
陳維玲 |
28 |
76 |
日治時期臺灣的書籍裝幀藝術——以西川滿為例 |
林素幸 |
27 |
77 |
文創時代的藝術生產:陳界仁、曹斐與安迪·沃荷 |
蔡佩桂 |
26 |
78 |
中國版畫的荷蘭範本:韓懷德的《牧林特立圖》研究 |
王靜靈著 洪楷晴譯 |
26 |
79 |
1930 年代東亞超現實繪畫的共相與生變 ——以臺灣、中國畫會為主的比較考察 |
蔡家丘 |
25 |
80 |
臺灣錄像藝術的電影性: 論袁廣鳴與王俊傑作品自八〇年代迄今的三個創作時期及轉變 |
孫松榮 |
25 |
81 |
藤島武二的中國服飾女性像 |
兒島薰 著 林怡利 譯 |
25 |
82 |
真謬之間如如觀:凱吉音樂中的禪意解讀 |
彭宇薰 |
24 |
83 |
女性復仇與母性回歸:1970年代後期臺灣新女性主義與社會寫實女星的形象轉變 |
卓庭伍 |
23 |
84 |
新女性的復仇: 社會寫實電影中的色情、越界與批判 |
江美萱 |
23 |
85 |
複製與諧仿的界線:十九世紀法國「漫畫版沙龍」源起之探討 |
楊尹瑄 |
22 |
86 |
微話語、語句戲局與布局機器: 即時演算生成剪接系統中的隨機函式美學 |
陳蕉 |
22 |
87 |
近五十年來(1960~2016)「明鄭至戰後初期台灣儒學」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
李威寰 |
22 |
88 |
展演女性氣質:海沃頓家庭相本與維多利亞少女形象 |
黃桂瑩 |
21 |
89 |
亞洲極簡主義的詩學: 小津安二郎、侯孝賢、是枝裕和電影的長鏡遠景美學 |
吳怡芬 |
21 |
90 |
華人藝術的在地性與普遍性—— 以林學大為中心的考察 |
呂采芷 |
20 |
91 |
事件之後的當代跨域影像:論陳界仁早期作品及《殘響世界》的概念生成與轉化 |
孫松榮 |
19 |
92 |
靈光,不靈光:數位媒介複製時代中的戲劇表演— 論「現場性」及「靈光」的消逝與轉化 |
蘇子中 |
19 |
93 |
宗教、歷史與當代性: 重探布朗《耶穌為彼得滌足》(1852) |
黃桂瑩 |
17 |
94 |
文學改編、媒介特質與自我解構: 〈蘋果的滋味〉的比較敘事學研究 |
謝世宗 |
17 |
95 |
琉球畫家殷元良(座間味庸昌,1718-1767)的中國繪畫學習 |
黃立芸 |
16 |
96 |
森萬里子與日本「可愛」文化的全球化:一九九零年代的藝術與流行文化 |
李秀眞 |
16 |
97 |
從雕塑電影邁向論文電影:論動態影像藝術的敘事傾向 |
江凌青 |
16 |
98 |
讓子彈飛:論高重黎幻燈簡報電影《人肉的滋味》之影像藝術實踐 |
孫松榮 |
15 |
99 |
「無聲」(Silence)的音樂詮釋:以武滿徹《十一月的腳步》為例 |
楊小華 |
14 |
100 |
侯俊明《亞洲人的父親》中的檔案藝術與對話美學 |
盛鎧 |
14 |
101 |
何謂艾茉莉‧卡爾?:加拿大西岸藝術的共時代性 |
洪敏秀 |
14 |
102 |
十八世紀日本之「市民美術」?:由圓山應舉之評價探討江戶美術史觀 |
巫佩蓉 |
13 |
103 |
混搭現代性與傳統價值:日治時期臺灣美術中的女性形象1927–1945 |
謝世英 |
13 |
104 |
塵埃迷濛了你的眼:黃明川、陳芯宜與臺灣電影中的墟形魅景 |
孫松榮 |
13 |
105 |
何真即為真:十三世紀畫家之眼 |
艾瑞慈 |
12 |
106 |
作偽的剖析——濟汀偽作帕麥爾畫作事件 |
李淑卿 |
10 |
107 |
二十世紀初西洋眼光中的文人畫:費諾羅沙的理解與誤解 |
巫佩蓉 |
10 |
108 |
日治臺展新南畫與地方色彩:大東亞框架下的臺灣文化認同 |
謝世英 |
10 |
109 |
清末民初桐城派《孟子》文法論 ──以姚永概《孟子講義》、吳闓生《孟子文法讀本》為核心 |
丁亞傑 |
9 |
110 |
試探日治時期與1970年代鄉土運動的巷弄美學 |
盛鎧 |
9 |
111 |
從〈論語學案〉論劉宗周早期理氣思想 |
許玉敏 |
9 |
112 |
魯東的自然意象與精神演化論 |
曾少千 |
8 |
113 |
創傷年代的美學感同與見證 |
葛莉賽達.波洛克(Griselda Pollock)著,倪明萃翻譯 |
8 |
114 |
自畫像、家族像與文化認同問題──試析日治時期三位畫家 |
顏娟英 |
7 |
115 |
陳澄波圖片收藏與陳澄波繪畫 |
李淑珠 |
7 |
116 |
反思性主體的反思:侯俊明作品中的再現策略、主體觀與社會批判 |
盛鎧 |
7 |
117 |
江文也第四號鋼琴奏鳴曲《狂歡日》中的傳統與創新 |
宮筱筠 |
6 |
118 |
由「情」至「幻」─明刊本《西廂記》版畫插圖探究 |
徐文琴 |
6 |
119 |
《意外的春天》與《珈琲時光》的 「套層密藏」詩學 |
林文淇 |
5 |
120 |
妥協的現代性:日治時期台灣傳統廟宇彩繪師潘春源 |
謝世英 |
3 |
121 |
從舞劇《香妃》探討江文也融合中西音樂之手法 |
宮筱筠 |
2 |
122 |
中國西畫家的「東方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國少數民族的形象 |
周芳美 |
1 |
123 |
在英雄殞落之後的英雄:Gericault 的《梅杜莎之筏》 |
Gregor Wedekind |
1 |
124 |
重新評估媚俗──文化他者 |
金嬉英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