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ڭ
搜尋結果
查詢關鍵字 儒學    搜尋結果共 71 筆
No. 論文名稱 作  者 期  數
1 由儒家場域與處境觀點看愛情中薩提爾理論後入聖的可能性 蘇子媖 72
2 唐君毅先生的愛情哲學 ──以《愛情之福音》為中心的展開 劉毅鳴 72
3 王陽明哲學的內在化 林維杰 70
4 萊布尼茲哲學與十七世紀中國儒學的旁證確認關係 劉俊法 69
5 《公羊傳》與《左傳》禮觀念之荀學義涵 謝君直 68
6 建置「禮樂」的完型 (Gestalt) 結構 — 禮樂文明的源流、原理與實踐 曾暐傑 65
7 從朱熹理解的古琴聲韻論其音樂美學 劉振維 65
8 萍水不相逢?— 李安電影中「倫理」與「自由」 美學之衝突 曹予恩 60
9 儒家論人與萬物暨動物之關係和責任 李瑞全 55
10 程伊川與朱子之基本分歧——一希臘哲學的視點 陳榮灼 55
11 王門中的游離者——黃綰學思歷程及其定位 朱湘鈺 55
12 On the 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East Asian Philosophy: Nishida Kitarō and Mou Zongsan ASAKURA Tomomi 54
13 儒學近年在法國的發展——自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與程艾藍(Anne Cheng)兩篇就職講詞分析說起 岑詠芳 52
14 牟宗三與海德格 陳榮灼 51
15 論焦竑會通三教思想——兼比較焦竑與林兆恩之會通思想 唐經欽 49
16 由「經子平等」而「婢作夫人」——近代學術觀的變遷與子學身份的重構 許朝陽 48
17 劉宗周與黃宗羲《春秋》學比較析論 劉德明 47
18 論道統──葉適與牟宗三之道統觀析論 楊自平 43
19 先秦聖賢系譜論述與儒學歷史意識──朱熹道統觀之淵源考察 陳逢源 41
20 明儒高攀龍的思想與殉節 吳振漢 37
21 人心與人生──梁漱溟暮年對人性的觀察 陳一弘 37
22 民初救世新教之《大學證釋》研究 鍾雲鶯 35
23 戴璉璋教授論著中的樂教與音樂思想 李美燕 33
24 穿越「理論」之間:「後理論時代」的理論思潮和文化建構 王寧 32
25 日治時期臺灣文人的文化調和觀—從傳統文人 到新式知識份子張深切 簡素琤 32
26 余英時與新儒家 李顯裕 31
27 朱熹的孟子學──從詮釋到發展的進路 陳榮灼 30
28 儒家學者對佛家輪迴思想的回應與超越──以羅近溪和熊十力為考察中心 江一煥 30
29 從朱子學到「古道論」:十八世紀日本國學文論的形成及其影響 王小林 30
30 朱熹視角下的孟子聖賢定位探論 姜龍翔 29
31 從「心本於性」看韓儒田艮齋的儒家人文關懷 楊祖漢 29
32 對方東美先生超越觀的方法學意義之反思 黃信二 27
33 方東美先生論周濂溪思想——兼答劉述先先生 高柏園 27
34 方東美之「王陽明」研究探微 ——兼論明中葉「重返程明道」的學術思潮 游騰達 27
35 不合時宜的儒教捍衛者── 從辜鴻銘在臺灣的演講說起 廖崇斐 26
36 船山繼善成性觀的當代省察:以唐君毅與勞思光之異詮為中心 陳政揚 25
37 程朱、陸王二系的會通 楊祖漢 24
38 論張純甫「消極退守」的文化觀與修養論 游騰達 24
39 誤解與澄清:論楊澤波詮釋牟宗三之德行與幸福的合理性 賴柯助 24
40 牟宗三之後「對列格局」儒學的探路者—— 《後新儒家與現代之後:林安梧教授回甲誌慶學術論集》書評 鄭文泉 24
41 狄培理與經典教育 鍾彩鈞 23
42 從程朱、陸王對韓愈的「接受」反思學術史對韓愈的評價 楊自平 23
43 戴君仁與唐君毅論陽明格致思想異同 陳政揚 22
44 近五十年來(1960~2016)「明鄭至戰後初期台灣儒學」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李威寰 22
45 《大學》「止於至善」詮解 侯展捷 22
46 實踐進路的哲學:儒學之工夫論與哲學詮釋 李瑞全 21
47 世戒抑或世勸?—— 從《金瓶梅》家庭敘事看儒家倫理觀時代的挑戰與回應 康珮 20
48 徐復觀先生論中國藝術精神:莊子的再發現 黃兆強 20
49 當代馬來西亞儒家思想的批判與反思 ──論「實存歷史性」的「解構」與「原初根源性」的「重啟」 關啟匡 20
50 On the Religiosity of Confucianism 黃俊傑 20
51 王船山論心、物貫通之道——兼略論格物致知的工夫 陳祺助 18
52 乾嘉學者《孟子》研究的貢獻 張曉生 17
53 當代新儒家對禮治民主之批判 李瑞全 16
54 《論語》:「志於道」的意義發微 黃麗娟 16
55 論周濂溪哲學對《中庸》思想的承繼與發展 黃秋韻 15
56 楊時對二程理論的詮釋 朱雪芳 15
57 從中國經典詮釋傳統論王弼《論語釋疑》對《論語》形上根源的改換 涂藍云 14
58 陸象山孟子學之詮釋學意涵 黃信二 14
59 黃宗羲《孟子師說》對劉蕺山思想之詮釋 齊婉先 14
60 儒學慧命與人文德業 戴璉璋 13
61 越儒黎貴惇的宗教思想 林維杰 12
62 論宋明儒之內在張力: 以宋明理學家對楊慈湖之批判為例之分析 黃信二 12
63 從黃梨洲對良知學的理解以觀其在心學的定位 鄧秀梅 12
64 唐君毅的憂患意識及其學思關切點之開展 陳學然 10
65 陳榮捷的中國哲學研究述評 沈享民 9
66 康有為儒學國教化策略探析 許明珠 9
67 胡五峰哲學之圓教規模 李瑞全 8
68 牟宗三先生論儒家道體義 鄧秀梅 8
69 牟宗三先生對羅近溪哲學的詮釋 謝居憲 8
70 論儒學客觀化的曲成問題——為「一心開二門」進一解 王邦雄 5
71 從儒學觀點看器官移植 楊祖漢 2
No.69  2020 春季號
No.68  2019 秋季號
No.67  2019 春季號
No.66  2018 October
No.65  2018 April
© 2017 NCU Journal of Humaniti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