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關於期刊
About Us
編輯委員會
Editorial Board
投稿須知
For Authors
會員專區
Membership
前期出版
Archives
搜尋結果
查詢關鍵字
Understanding
搜尋結果共
75
筆
No.
論文名稱
作 者
期 數
1
落身於家:人文臨床視野下的居家照顧倫理
陳薈雅、林雅萍、林耀盛
73
2
尊重自主的現象學探討—臨床倫理的主體或他者?
王心運
73
3
新冠肺炎蔓延期間告別的勇氣與意義
蕭玉霜
71
4
試析嵇康理想人格的宗教向度
陳佩君
70
5
以《論語》的觀點探討生命教育
蔡林樟
69
6
幫助受苦者 ──對關懷倫理學中理想關懷行動之分析
王嬿翔
69
7
唐君毅的感通論述:對《易》、二程與孔子的詮釋性理解
林維杰
66
8
老子性超善惡論評析
蕭振聲
65
9
董真卿《易》學特色及重要性析論
楊自平
65
10
大學通識音樂教育的推廣與實踐
簡山根
65
11
聲音、音樂及其應用思考
蕭振邦
65
12
臺灣山林哲學的行動與建構
蔡智豪
64
13
論環境正義的多元涵義
石慧瑩
63
14
「知音」涵蘊新探——從兩路傳統詮釋到現代認知神經科學的詮釋
廖啟宏
62
15
從環境美學探討環境教育的場域概念
張育銘
60
16
真文學及假書寫:博蘭,布朗肖的先驅者
潘怡帆
59
17
「婚姻平權」的反思
關啟文
58
18
從形似到傳神:中國繪畫藝術中所展現的人文真理
何佳瑞
58
19
三唐兩宋攝其德——論《隨園詩話》中的唐宋詩調和論
王怡云
58
20
從Hardwig的「死亡義務」觀點論家庭與醫療決策
林雅萍
57
21
倫理、敘事與美好生活的追求
林慧如
57
22
獸醫公共衛生政策執行與動物福利
賴治民
56
23
王船山對於《孟子·盡其心者章》的詮釋
蔡家和
54
24
熊十力疏釋《禮記‧儒行》意義探析
孫致文
53
25
也斯的跨文化飲食地圖——以其詩作為研究核心
蕭欣浩
53
26
牟宗三與海德格
陳榮灼
51
27
論人性向善論——一個分析哲學的觀點
蕭振聲
51
28
錢德明的《聖樂經譜》:本地化策略下的明清天主教聖樂
洪力行
45
29
《紅樓》解碼──小說敘事的隱喻象徵
林素玟
45
30
音樂中獨特的身體實踐:古琴傳統的審美與身體理想之結合
王育雯
40
31
幼蒙、幼慧與幼學:近世中國童年論述之轉折起伏
熊秉真
36
32
書寫自然史:庫柏對於庫柏鎮地域之探究
盧莉茹
36
33
王廷相與戴震人性論比較
陳政揚
34
34
返向世界:塔琳.賽蒙的調查改寫
莊憶萱
34
35
文本與詮釋:論高達美如何理解康德《判斷力批判》
張鼎國
34
36
從hermeneuein至文本理解之義理生成發展:辯證性——系統性及體系性詮釋學理論基本網絡
陸敬忠
34
37
戴璉璋先生對屈萬里先生《易》說之繼承、發展與轉化
羅聖堡
33
38
戴璉璋教授論著中的樂教與音樂思想
李美燕
33
39
葉適經史之學與記體關係研究
鄭芳祥
33
40
The First and Second Attentions of Dramaturgy: A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David Pendery
33
41
台灣電影(小)歷史——從「百代—寶貝」勾勒戰前業餘者電影初期發展
史惟筑
32
42
戴璉璋先生王弼《易》學體系的建立與反省
涂藍云
32
43
大師名作在哪裡?關於西方藝術史教學中的觀看、知識與理解
楊尹瑄
31
44
Literati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Drinking Games Using Cards
Andrew Lo
31
45
朱熹的孟子學──從詮釋到發展的進路
陳榮灼
30
46
風雨交加——David Cox的天空
李淑卿
30
47
從澄清誤解的角度談《莊子》思想
蕭裕民
30
48
朱熹視角下的孟子聖賢定位探論
姜龍翔
29
49
從「心本於性」看韓儒田艮齋的儒家人文關懷
楊祖漢
29
50
冷戰玉女:張美瑤明星形象的生成軌跡
王萬睿
28
51
1880年代英文旅行手冊中的京都古寺:佛教美術史書出現之前的古寺遊賞
巫佩蓉
27
52
方東美與劉述先的道統與學統之辨
曾春海
27
53
陽明心學實有諸己的精一之論
白宛仙
26
54
新王后和她的西班牙式禮服 : 雅客柏.安波里所繪《瑪麗亞.梅迪奇和法王亨利四世的婚禮》(1600)中的服裝描繪與其意涵
葉嘉華
24
55
伊藤仁齋與「人本時代」的《論語》解——以「知天命」說為主軸
子安宣邦
24
56
誤解與澄清:論楊澤波詮釋牟宗三之德行與幸福的合理性
賴柯助
24
57
乾嘉經典詮釋的方法與進路-以戴震、焦循為核心
王慧茹
22
58
實踐進路的哲學:儒學之工夫論與哲學詮釋
李瑞全
21
59
論江聲、王鳴盛、孫星衍三家輯校〈太誓〉的共識、要點及其細部差異
陳威睿
21
60
八仙的變身:狩野山雪《群仙圖襖》的相關問題
林聖智
18
61
德國與臺灣的相會:1950-1970德國科倫方濟會省在臺南新營教區的教堂建築
于禮本
16
62
森萬里子與日本「可愛」文化的全球化:一九九零年代的藝術與流行文化
李秀眞
16
63
戴震以血氣心知詮釋《孟子》的生命哲學
蔡家和
16
64
混搭現代性與傳統價值:日治時期臺灣美術中的女性形象1927–1945
謝世英
13
65
《上海畫報》(1925-1933)與 上海的現代視覺文化之創造
安雅蘭
12
66
論朱子與孟子對「良心」概念的了解
賴柯助
12
67
尋找臺灣當代酷兒電影中《梁山伯與祝英台》 及「凌波熱」論述之遺緒
王君琦
11
68
二十世紀初西洋眼光中的文人畫:費諾羅沙的理解與誤解
巫佩蓉
10
69
船山對朱子論「知言養氣」的理解與批判
賴文遠
10
70
創傷年代的美學感同與見證
葛莉賽達.波洛克(Griselda Pollock)著,倪明萃翻譯
8
71
反思性主體的反思:侯俊明作品中的再現策略、主體觀與社會批判
盛鎧
7
72
由「情」至「幻」─明刊本《西廂記》版畫插圖探究
徐文琴
6
73
文部省美術展覽會的開幕與觀眾
五十殿 利治
4
74
法國十九世紀後期對於中國陶瓷的書寫與鑑賞研究
張婉真
3
75
中國西畫家的「東方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國少數民族的形象
周芳美
1
No.69 2020 春季號
No.68 2019 秋季號
No.67 2019 春季號
No.66 2018 October
No.65 2018 April
© 2017 NCU Journal of Humaniti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