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關於期刊
About Us
編輯委員會
Editorial Board
投稿須知
For Authors
會員專區
Membership
前期出版
Archives
搜尋結果
查詢關鍵字
aesthetic
搜尋結果共
77
筆
No.
論文名稱
作 者
期 數
1
邁向美善合一的人格理想:論孔子教育哲學中的靈性作用
何佳瑞
76
2
環境美感、環境倫理與人類優質生活
蕭振邦
69
3
美學教育:Arnold Berleant 對無關乎 利害美學的改造成功了嗎?
廖育正
69
4
「間距」詩學 ──遙遠異質的美感經驗探索
翁文嫻
69
5
大學通識音樂教育的推廣與實踐
簡山根
65
6
東野主人不善聽嗎?〈聲無哀樂論〉的 兩種聆聽
廖育正
65
7
從朱熹理解的古琴聲韻論其音樂美學
劉振維
65
8
音樂表現的意義和情感 — 從「分析美學」的視角所做的解析
劉悅笛
65
9
《莊子‧天運篇》「黃帝咸池論樂」 哲學義蘊新探 — 以鍾泰《莊子發微》 為核心的詮釋
李德材
65
10
聲音、音樂及其應用思考
蕭振邦
65
11
留給「自然」半個地球 — 審美的體驗
林春銀
64
12
山林倫理: 環境倫理個體論者的解題探究
彭春翎
64
13
現代詩中的山水 — 以余怒詩作為例
聶豪
64
14
山林倫理:體驗與推想
蕭振邦
64
15
論李奧波德的生態中心主義 — 以《沙郡年記》中的威斯康辛州和沙郡為例
徐佐銘
64
16
從敘事學談醫學倫理教育之 人性化改革
林慧如
61
17
Reflections on Maurice Ravel’s Creativity
Arbie Orenstein
61
18
環境的倫理與感性的擅揚 — 專題導言
蕭振邦
60
19
萍水不相逢?— 李安電影中「倫理」與「自由」 美學之衝突
曹予恩
60
20
音樂創作的記憶與遺忘——從創作筆記重探陳其鋼作品《源》的音樂語言
連憲升
60
21
從書信手稿談音樂學者與作曲家的關聯——以拉盧瓦和德布西鋼琴曲《月落古廟》的創作為例
廖慧貞
60
22
環境美學:東方與西方的對話
〔美〕荷姆斯‧羅斯頓Ⅲ(著)、〔中〕齊君(譯)
60
23
環境倫理學與環境美學的東西差異 — 與Holmes Rolston, III商榷
〔中〕劉悅笛
60
24
覺之教育的環境倫理與環境美學
高柏園
60
25
德語歌劇歷史的空白與先機——馮‧索登與E.T.A.霍夫曼《長生藥酒》之早期浪漫的探討
沈雕龍
60
26
從環境美學探討環境教育的場域概念
張育銘
60
27
以美攻美 — 《莊子》肯定「自然全美」嗎?
廖育正
60
28
公園之美:環境經濟理論的解題探究
彭春翎
60
29
論瑞秋卡森海洋三書裡的幾個哲學問題
徐佐銘
60
30
真文學及假書寫:博蘭,布朗肖的先驅者
潘怡帆
59
31
從史傳考索到文類美學:《紅樓夢》作者研究中的「作者」概念進程檢視
蕭鳳嫻
58
32
引言:環境美學展望及參考系
蕭振邦
54
33
49
34
試論環境美學與宗炳山水書論對自然鑒賞的會通
陳慶坤
49
35
從「不分唐宋」到「詩學晚唐」:清代臺灣文人對唐宋詩的審美態度
余育婷
45
36
《清詩話》中的比興觀
王妙純
44
37
音樂中獨特的身體實踐:古琴傳統的審美與身體理想之結合
王育雯
40
38
「反媚俗」:論張愛玲電影劇作對通俗劇模式的超越
梁慕靈
40
39
「新音樂學」的價值觀轉向 ──由「目標導向」到「非目標導向」
王育雯
38
40
民初救世新教之《大學證釋》研究
鍾雲鶯
35
41
台北的流動、溝通與再脈絡化︰以《台北四非》、《徵婚啟事》和《愛情來了》為例
劉紀雯
35
42
研究型創作之交鋒與「藝術知識」初探
高俊宏
34
43
文本與詮釋:論高達美如何理解康德《判斷力批判》
張鼎國
34
44
戴璉璋教授論著中的樂教與音樂思想
李美燕
33
45
葉適經史之學與記體關係研究
鄭芳祥
33
46
薩德侯爵小說中巴洛克風格的圖畫
賴軍維
33
47
從《大胡笳》的記憶演奏探尋古琴樂譜與詮釋
張雅婷
33
48
「奪胎換骨」的新變——晏幾道《小山詞》「詩人句法」之借鑒詩句探析
卓清芬
31
49
藝術文件與(不)可加速的生命:論謝德慶的身體—機器、時間性及其抵抗潛能
王聖閎
30
50
魅力四射的敢曝: 南.戈丁1970年代初期的變裝皇后攝影
劉瑞琪
29
51
身份的建構與消逝—— 《花山牆》與《回程列車》的靜、動態影像美學策略
史惟筑
28
52
日治時期臺灣的書籍裝幀藝術——以西川滿為例
林素幸
27
53
從數位轉向到美學運算:論數位世代科技藝術的新美學
邱誌勇
27
54
真謬之間如如觀:凱吉音樂中的禪意解讀
彭宇薰
24
55
微話語、語句戲局與布局機器: 即時演算生成剪接系統中的隨機函式美學
陳蕉
22
56
亞洲極簡主義的詩學: 小津安二郎、侯孝賢、是枝裕和電影的長鏡遠景美學
吳怡芬
21
57
依義理重構佛教美學之探究:以〈俱舍論〉為例示
蕭振邦
19
58
熒輝映照,心之昕昕── 初探艾伯特‧威德爾(Albert Wider)的公東高工聖堂彩窗系列
于禮本
18
59
當代臺灣客家三大調的美感經驗: 以竹東鎮客家山歌比賽與流行音樂為例
林子晴
18
60
森萬里子與日本「可愛」文化的全球化:一九九零年代的藝術與流行文化
李秀眞
16
61
分析王家衛的《花樣年華》從第275個鏡頭到第298個鏡頭:上下樓梯的女人、走廊與迷宮、電影與它的皺褶
劉永晧
15
62
「無聲」(Silence)的音樂詮釋:以武滿徹《十一月的腳步》為例
楊小華
14
63
侯俊明《亞洲人的父親》中的檔案藝術與對話美學
盛鎧
14
64
塵埃迷濛了你的眼:黃明川、陳芯宜與臺灣電影中的墟形魅景
孫松榮
13
65
系統美學建構之可能:以唐君毅美學思想為核心的考察
蕭振邦
13
66
《南國再見,南國》: 另一波電影風格的開始
沈曉茵
11
67
唐君毅先生的美學觀——建構美學試探
蕭振邦
11
68
從媒介到建築──楊德昌如何利用多重媒介來呈現《一一》裡的台北
江凌青
9
69
魏晉前期審美觀的轉化與特色及《人物誌》的美學意識
蕭振邦
9
70
魯東的自然意象與精神演化論
曾少千
8
71
創傷年代的美學感同與見證
葛莉賽達.波洛克(Griselda Pollock)著,倪明萃翻譯
8
72
當下呈現之自由是美的 ——牟宗三美學之基礎命題
唐聖
8
73
寄生在日常生活中:《一個睡覺的人》苟活(無)經驗的如歌寫照
許綺玲
7
74
反思性主體的反思:侯俊明作品中的再現策略、主體觀與社會批判
盛鎧
7
75
尋找《明室》中的〈未來的文盲〉…
許綺玲
4
76
法國十九世紀後期對於中國陶瓷的書寫與鑑賞研究
張婉真
3
77
在英雄殞落之後的英雄:Gericault 的《梅杜莎之筏》
Gregor Wedekind
1
No.69 2020 春季號
No.68 2019 秋季號
No.67 2019 春季號
No.66 2018 October
No.65 2018 April
© 2017 NCU Journal of Humaniti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