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性哲學及其不滿──論高德曼的簡性 |
甯應斌 |
74 |
2 |
從《正蒙‧中正篇》看張載的德性教育思想 |
黃崇修 |
72 |
3 |
體系性宗教(際)詮釋學之宗教倫理及 價值規範向度基本問題初探 |
陸敬忠 |
70 |
4 |
宗教場域內之詮釋學的實踐 ──Brian Gregor 之呂格爾之宗教詮釋學 |
黃筱慧 |
70 |
5 |
萊布尼茲哲學與十七世紀中國儒學的旁證確認關係 |
劉俊法 |
69 |
6 |
「間距」詩學 ──遙遠異質的美感經驗探索 |
翁文嫻 |
69 |
7 |
以《論語》的觀點探討生命教育 |
蔡林樟 |
69 |
8 |
《公羊傳》與《左傳》禮觀念之荀學義涵 |
謝君直 |
68 |
9 |
凌遲與救贖── 論魯迅小說中的「聲音」意象 |
朱芯儀 |
67 |
10 |
傾聽女聲╱身 ──女性藝術家的傳記劇場 |
高禎臨 |
67 |
11 |
唐牟二先生對華嚴天臺之詮釋的比較 |
陳榮灼 |
66 |
12 |
唐君毅的感通論述:對《易》、二程與孔子的詮釋性理解 |
林維杰 |
66 |
13 |
老子性超善惡論評析 |
蕭振聲 |
65 |
14 |
《莊子‧天運篇》「黃帝咸池論樂」 哲學義蘊新探 — 以鍾泰《莊子發微》 為核心的詮釋 |
李德材 |
65 |
15 |
山水自然與生命的整體觀照 — 譚家哲對於謝靈運 「山水行旅詩作」的解析 |
李德材 |
64 |
16 |
走路非常哲學 — Frédéric Gros《走路,也是一種哲學》 |
廖育正 |
64 |
17 |
論環境正義的多元涵義 |
石慧瑩 |
63 |
18 |
「知音」涵蘊新探——從兩路傳統詮釋到現代認知神經科學的詮釋 |
廖啟宏 |
62 |
19 |
字化成宇:從象徵到真實 |
林耀盛 |
61 |
20 |
不可譯之道、不可道之名:雷慕沙與《道德經》翻譯 |
潘鳳娟 |
61 |
21 |
手稿解讀與盧炎的和聲 |
饒韻華 |
60 |
22 |
理查‧史特勞斯〈七紗舞〉的創作歷史與其意義 |
蔡永凱 |
60 |
23 |
以美攻美 — 《莊子》肯定「自然全美」嗎? |
廖育正 |
60 |
24 |
蕅益《周易禪解》會通《易》理與如來藏的本體論詮釋 |
羅鈴沛 |
59 |
25 |
《工作與時日》1-382 |
徐學庸 |
59 |
26 |
死亡與超越 — 從蘇格拉底與莊子生命觀之差異談起 |
楊婉儀 |
59 |
27 |
真文學及假書寫:博蘭,布朗肖的先驅者 |
潘怡帆 |
59 |
28 |
從史傳考索到文類美學:《紅樓夢》作者研究中的「作者」概念進程檢視 |
蕭鳳嫻 |
58 |
29 |
酷兒左翼「超英趕美」?「同性戀正典化」的偏執及臺灣同志運動的修復詮釋 |
劉文 |
58 |
30 |
儒家如何詮釋「氣具形而上之涵意」——以唐君毅先生論氣為例 |
鄧秀梅 |
56 |
31 |
Maximalisme acédiaste dans Madame Bovary de Gustave Flaubert |
Katarzyna Stachura |
55 |
32 |
王船山對於《孟子·盡其心者章》的詮釋 |
蔡家和 |
54 |
33 |
白先勇小說改編電影中的1949年和離散 經驗——以《最後的貴族》、《花橋榮記》 和《青春蝴蝶孤戀花》為例 |
莊宜文 |
54 |
34 |
倫理關照下的人類幸福之概念研究: 以美感倫理為幸福底景, 兼談美學作為倫理學之母的可行性 |
劉秀春 |
54 |
35 |
斯賓諾莎與深層生態學之間 — 以自然、 自我實現的概念作為連結的論述 |
程進發 |
54 |
36 |
東漢知識份子的流離與認同——以班彪、王粲、蔡琰為例 |
何雅雯 |
53 |
37 |
鯨豚、返家與宗教性探求——廖鴻基海洋歷程下的鯨豚書寫與文化意義 |
蕭義玲 |
52 |
38 |
論人性向善論——一個分析哲學的觀點 |
蕭振聲 |
51 |
39 |
醫病關係中的癌末真相告知 — 從權力倫理原則到臨床專精的展現 |
許樹珍、林明慧、歐美、陳祖裕、黃淑鶴 |
50 |
40 |
自然書寫與《孟子》的「超能力」 |
蕭振邦、曾安國 |
49 |
41 |
「美學是倫理學之母」涵義探究 |
蕭振邦 |
46 |
42 |
「一理」或「分理」?──戴震對程朱理學的反省 |
劉滄龍 |
44 |
43 |
經典與意義建構——從《論語》「甚矣章」的說解論「詮釋脈絡」在經典闡釋中的作用 |
張錫輝 |
44 |
44 |
王船山論「道、善、性」之說的涵義與其理論價值 |
陳祺助 |
43 |
45 |
「新音樂學」的價值觀轉向 ──由「目標導向」到「非目標導向」 |
王育雯 |
38 |
46 |
自我追尋與他人認同 ──從「自律作家」論七等生的寫作風格及其意義 |
蕭義玲 |
37 |
47 |
因「存異」而「求同」-從《淮南子》論述「同/異」管窺漢初儒道關係 |
李宗定 |
35 |
48 |
民初救世新教之《大學證釋》研究 |
鍾雲鶯 |
35 |
49 |
「意識之經驗底科學」之對象問題: 《精神現象學》〈導論〉部分第十段之現象學性詮釋 |
陸敬忠 |
35 |
50 |
象徵與譬喻:儒家經典詮釋的兩條進路 |
林維杰 |
34 |
51 |
王廷相與戴震人性論比較 |
陳政揚 |
34 |
52 |
論牟宗三先生對於別教與圓教之詮釋──兼論王陽明的工夫論的別教與圓教意義 |
陳志杰 |
34 |
53 |
德國哲學界之新道家詮釋——海德格( Heidegger )與 沃爾法特( Wohlfart ) |
鍾振宇 |
34 |
54 |
文本與詮釋:論高達美如何理解康德《判斷力批判》 |
張鼎國 |
34 |
55 |
從hermeneuein至文本理解之義理生成發展:辯證性——系統性及體系性詮釋學理論基本網絡 |
陸敬忠 |
34 |
56 |
心象考: 臺灣攝影中的「心象」概念源起和挪用 |
陳佳琦 |
33 |
57 |
戴璉璋先生對屈萬里先生《易》說之繼承、發展與轉化 |
羅聖堡 |
33 |
58 |
戴璉璋教授論著中的樂教與音樂思想 |
李美燕 |
33 |
59 |
Interpreting Emblems, Emblems Interpreting: Love's mortal battle in Maurice Sceve's Delie |
Brooke Donaldson |
33 |
60 |
《老子》與《管子》四篇「治」觀辨析 |
廖育正 |
33 |
61 |
從《大胡笳》的記憶演奏探尋古琴樂譜與詮釋 |
張雅婷 |
33 |
62 |
「莊子:魏晉玄學的關鍵」兼論戴璉璋先生對魏晉玄學的貢獻與商榷 |
謝大寧 |
32 |
63 |
Recoding the Marvelous: The Medieval Vision Paradigm and Dante’s Commedia |
Matt Horn |
32 |
64 |
日治時期臺灣文人的文化調和觀—從傳統文人 到新式知識份子張深切 |
簡素琤 |
32 |
65 |
寫生與勤學:圓山應舉與日本戰前、戰時的道德教育 |
曹嗣衡 |
31 |
66 |
戴震「以理殺人」說兼義衍釋 |
鄭吉雄 |
31 |
67 |
論法家學派的「明主之道」 |
李庭緯 |
31 |
68 |
朱熹的孟子學──從詮釋到發展的進路 |
陳榮灼 |
30 |
69 |
委拉茲奎斯的晚期繪畫與十九世紀以降歐洲藝術史學書寫 |
王瑞婷 |
30 |
70 |
藝術文件與(不)可加速的生命:論謝德慶的身體—機器、時間性及其抵抗潛能 |
王聖閎 |
30 |
71 |
細讀與嘲謔——《柳如是別傳》讀後隅記 |
毛文芳 |
30 |
72 |
收藏、流通、展示與傳播:對二十世紀末以來西方藝術史 研究取徑的一些觀察 |
謝佳娟 |
29 |
73 |
專號序 |
林文淇 (專號客座主編) |
28 |
74 |
身份的建構與消逝—— 《花山牆》與《回程列車》的靜、動態影像美學策略 |
史惟筑 |
28 |
75 |
在世紀末城市邊緣: 《南國再見,南國》與《千禧曼波》中的聲音新浪潮 |
王念英 |
28 |
76 |
方東美與劉述先的道統與學統之辨 |
曾春海 |
27 |
77 |
方東美先生論周濂溪思想——兼答劉述先先生 |
高柏園 |
27 |
78 |
朱子「《易》本卜筮之書」說之經過考論 |
呂欣 |
25 |
79 |
朱丹溪「內靜外敬」思維之可能性探討一種醫學身體觀視野的嘗試性解讀 |
黃崇修 |
25 |
80 |
船山繼善成性觀的當代省察:以唐君毅與勞思光之異詮為中心 |
陳政揚 |
25 |
81 |
西洋繪畫的中國再詮釋——由申報資料看中國現代化的一些視覺面向 |
吳方正 |
25 |
82 |
閱讀威廉.霍加斯的《賈里克扮演理查三世》圖像: 作為劇場文件與社會文本 |
林雯玲 |
24 |
83 |
元田永孚的〈君德輔導〉和論語詮釋——關於『經筵論語進講錄』的考察 |
陶德明 |
24 |
84 |
經典詮釋與理論轉移——中國哲學經典詮釋之三大變例 |
馮耀明 |
24 |
85 |
誤解與澄清:論楊澤波詮釋牟宗三之德行與幸福的合理性 |
賴柯助 |
24 |
86 |
從經典詮釋的角度論儒道《易》圖的類型與變異 |
鄭吉雄 |
24 |
87 |
「儒家不能以道家為忌」——試論牟宗三「以道釋儒」 之詮釋學意義 |
劉笑敢 |
24 |
88 |
論牟宗三先生的經典詮釋觀:以先秦道家為例 |
鄭宗義 |
24 |
89 |
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的臺語片明星現象:「明星夢」與「香港熱」之探討 |
梁碧茹 |
23 |
90 |
論《詩經》多重義與《詩》本義的詮釋 |
車行健 |
23 |
91 |
乾嘉經典詮釋的方法與進路-以戴震、焦循為核心 |
王慧茹 |
22 |
92 |
複製與諧仿的界線:十九世紀法國「漫畫版沙龍」源起之探討 |
楊尹瑄 |
22 |
93 |
《大學》「止於至善」詮解 |
侯展捷 |
22 |
94 |
實踐進路的哲學:儒學之工夫論與哲學詮釋 |
李瑞全 |
21 |
95 |
「選擇」及「轉譯」: 全球史視野下的「西洋」多層木套杯 |
施靜菲 |
21 |
96 |
展演女性氣質:海沃頓家庭相本與維多利亞少女形象 |
黃桂瑩 |
21 |
97 |
從名物制度之學看經典詮釋 |
葉國良 |
20 |
98 |
乾坤道家易詮釋 |
陳鼓應 |
20 |
99 |
水月與記籍——理學家如何詮釋經典 |
楊儒賓 |
20 |
100 |
當代馬來西亞儒家思想的批判與反思 ──論「實存歷史性」的「解構」與「原初根源性」的「重啟」 |
關啟匡 |
20 |
101 |
從經典詮釋傳統論二十世紀《易》詮釋的分期與類型 |
鄭吉雄 |
20 |
102 |
後現代主義與經典詮釋 |
王晴佳 |
20 |
103 |
《中國經典詮釋學的方法論問題》學術座談會議記錄 |
|
20 |
104 |
《漢書‧五行志》之董仲舒《春秋》災異說——以論弒為中心 |
宋惠如 |
19 |
105 |
萬廷言論未發之中與易圖之關係 |
鄧秀梅 |
19 |
106 |
現代新儒家的朱子學研究 ——以馮、唐、錢諸先生對朱熹「理生氣」說的詮釋為例 |
馮兵;樂愛國 |
19 |
107 |
第十八期 |
詳如內文 |
18 |
108 |
論何心隱的「講學」思想 |
韓曉華 |
18 |
109 |
宗教、歷史與當代性: 重探布朗《耶穌為彼得滌足》(1852) |
黃桂瑩 |
17 |
110 |
漢宋之間――程朱、船山、程樹德 詮釋《論語‧漆雕章》之比較 |
蔡家和 |
17 |
111 |
王陽明與黃宗羲關於性情善惡詮釋之探討 |
齊婉先 |
17 |
112 |
文學改編、媒介特質與自我解構: 〈蘋果的滋味〉的比較敘事學研究 |
謝世宗 |
17 |
113 |
心的無限性:唐君毅思想中的詮釋學意涵 |
林維杰 |
17 |
114 |
當代新儒家對禮治民主之批判 |
李瑞全 |
16 |
115 |
第十六期 |
詳如內文 |
16 |
116 |
森萬里子與日本「可愛」文化的全球化:一九九零年代的藝術與流行文化 |
李秀眞 |
16 |
117 |
戴震以血氣心知詮釋《孟子》的生命哲學 |
蔡家和 |
16 |
118 |
楊時對二程理論的詮釋 |
朱雪芳 |
15 |
119 |
王道《大學億》析論——晚明《大學》詮釋之一側寫 |
朱湘鈺 |
15 |
120 |
論牟宗三先生對王塘南「透性研幾」的詮釋 |
韓曉華 |
15 |
121 |
Chinese Hermeneutics as Politics: The Sung Debates Over the Mencius |
黃俊傑 |
15 |
122 |
「無聲」(Silence)的音樂詮釋:以武滿徹《十一月的腳步》為例 |
楊小華 |
14 |
123 |
從中國經典詮釋傳統論王弼《論語釋疑》對《論語》形上根源的改換 |
涂藍云 |
14 |
124 |
由朱子的讀書法論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
呂銘崴 |
14 |
125 |
陸象山孟子學之詮釋學意涵 |
黃信二 |
14 |
126 |
儒佛會通下的佛教中國化 ──以覺浪道盛的苦諦概念為例 |
徐一智 |
14 |
127 |
黃宗羲《孟子師說》對劉蕺山思想之詮釋 |
齊婉先 |
14 |
128 |
王船山對《孟子‧莫非命也章》的詮釋── 「理氣合一」與「德福一致」之解決 |
蔡家和 |
14 |
129 |
《論語》「君子不器」新詮 ──從傳統詮釋與康德目的論談起 |
連育平 |
13 |
130 |
「以自然的辯證來詮釋朱子學」的進一步討論 |
楊祖漢 |
13 |
131 |
馬一浮對卜筮吉凶之理解與詮釋 |
楊淑瓊 |
12 |
132 |
王船山對朱子《孟子‧浩然章》詮釋之批評──以《讀孟子大全說》為據 |
蔡家和 |
12 |
133 |
《老子》的自然思想析論 ——以牟宗三先生的詮釋所做的探討 |
曾珮琦 |
11 |
134 |
詮釋學之為倫理學? 高達美《真理與方法》中應用概念之簡介 |
陸敬忠 |
11 |
135 |
論張橫渠之「太虛即氣」說——對諸哲學史家之詮釋的考察 |
王林偉 |
11 |
136 |
大眾文化中的圖像詮釋──從一幅表現魯迅論戰精神的漫畫說起 |
陳德馨 |
10 |
137 |
越儒黎貴惇《芸臺類語》中的朱子學線索 |
林維杰 |
10 |
138 |
從康德到海德格── 試論當代學者於孟子詮釋上的一項爭議 |
謝君讚 |
10 |
139 |
由迷孃〈唯有知道渴望的人〉管窺舒伯特歌曲風格 |
易繼心 |
9 |
140 |
朱子的經權觀析論 |
蕭美齡 |
9 |
141 |
康有為儒學國教化策略探析 |
許明珠 |
9 |
142 |
聶雙江主靜之學辨析 |
陳儀 |
9 |
143 |
魯東的自然意象與精神演化論 |
曾少千 |
8 |
144 |
牟宗三先生對劉蕺山「物即是知,非知之 所照」的詮釋 |
黃敏浩 |
8 |
145 |
從心性架構與格致工夫 看牟宗三先生詮釋朱子思想之特點 |
黃瑩暖 |
8 |
146 |
「人禽之辨」之本體宇宙論的說明──關 於牟宗三先生詮釋明道此一理論的一些 討論 |
陳祺助 |
8 |
147 |
牟宗三先生對羅近溪哲學的詮釋 |
謝居憲 |
8 |
148 |
自畫像、家族像與文化認同問題──試析日治時期三位畫家 |
顏娟英 |
7 |
149 |
寄生在日常生活中:《一個睡覺的人》苟活(無)經驗的如歌寫照 |
許綺玲 |
7 |
150 |
不再無禮:克萊蒙‧維哥影片中的情感第三空間 |
劉紀雯 |
5 |
151 |
書評:《英國藝術史1600-1870》 |
謝佳娟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