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查詢關鍵字     搜尋結果共 73 筆
No. 論文名稱 作  者 期  數
1 唐君毅先生的愛情哲學 ──以《愛情之福音》為中心的展開 劉毅鳴 72
2 從《正蒙‧中正篇》看張載的德性教育思想 黃崇修 72
3 試析嵇康理想人格的宗教向度 陳佩君 70
4 美學教育:Arnold Berleant 對無關乎 利害美學的改造成功了嗎? 廖育正 69
5 羞恥的(偽)樣貌: 王爾德的《深淵書簡》 鄧宜菁 67
6 佛教生死觀在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應用 李明書 67
7 如何黃梅?怎樣歌曲?──周藍萍黃梅調電影音樂初探 沈冬 64
8 萍水不相逢?— 李安電影中「倫理」與「自由」 美學之衝突 曹予恩 60
9 《工作與時日》1-382 徐學庸 59
10 胡五峰與劉蕺山的思想型態之比較 陳佳銘 58
11 三唐兩宋攝其德——論《隨園詩話》中的唐宋詩調和論 王怡云 58
12 自然作為他者:列維納斯與環境哲學的交會 鄧元尉 55
13 On the 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East Asian Philosophy: Nishida Kitarō and Mou Zongsan ASAKURA Tomomi 54
14 醫藥之良好狀態(wellbeing)之分析: 生活品質、生活質量與生命質素 李瑞全 52
15 荀子哲學之價值規範根源問題:兼論孟荀之孔門承傳之取向 李瑞全 50
16 試論環境美學與宗炳山水書論對自然鑒賞的會通 陳慶坤 49
17 一種侷限的美? - 人與自然嵌給關係之省思 蘇怡華 49
18 沈德潛評選岑參五律之觀點探析 林宜靜 48
19 全球氣候政治與歐盟角色初探 - 歐盟為何扮演領導之角色? 林子倫 48
20 劉宗周與黃宗羲《春秋》學比較析論 劉德明 47
21 女性空間的召魂想像與題詠編織──論陳文述的「美人西湖」 王學玲 46
22 論道統──葉適與牟宗三之道統觀析論 楊自平 43
23 羅近溪圓教思想研究 謝居憲 43
24 〈環法自行車大賽一如史詩〉──試論羅蘭巴特的神話解析書寫 許綺玲 41
25 周亮工的「反流派」詩學 謝明陽 41
26 《歷程》中的食慾、身體與都市空間 葉雅茹 41
27 主體的重構:論賈誼憑弔屈原的深層意涵 許又方 37
28 給我洲後村,我將翻轉全臺灣──試論二重疏洪道洲後村拆遷抗爭事件的歷史意義 陳君愷、賴建寰 36
29 書寫自然史:庫柏對於庫柏鎮地域之探究 盧莉茹 36
30 朱子春秋學的衍異:方苞春秋學的創作意圖與意義解釋 丁亞傑 35
31 民初救世新教之《大學證釋》研究 鍾雲鶯 35
32 王廷相與戴震人性論比較 陳政揚 34
33 文本與詮釋:論高達美如何理解康德《判斷力批判》 張鼎國 34
34 從hermeneuein至文本理解之義理生成發展:辯證性——系統性及體系性詮釋學理論基本網絡 陸敬忠 34
35 巴特寫攝影:從《明室》讀《巴特寫巴特》 許綺玲 33
36 戴璉璋教授論著中的樂教與音樂思想 李美燕 33
37 葉適經史之學與記體關係研究 鄭芳祥 33
38 After (the Death of) Theory Some Reflections, Some Recollections, a Repetition 張錦忠 32
39 戴震「以理殺人」說兼義衍釋 鄭吉雄 31
40 論法家學派的「明主之道」 李庭緯 31
41 Literati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Drinking Games Using Cards Andrew Lo 31
42 藝術文件與(不)可加速的生命:論謝德慶的身體—機器、時間性及其抵抗潛能 王聖閎 30
43 船山莊學之研究:探析「凝神」之飽滿義涵 施盈佑 30
44 天理與人欲的省思——以《詩集傳》的淫詩為探討 黃麗娟 30
45 《理學字義通釋》人性觀論析 陳政揚 28
46 對方東美先生超越觀的方法學意義之反思 黃信二 27
47 陽明心學實有諸己的精一之論 白宛仙 26
48 文革時期的「牛棚」之研究—— 以季羨林為例 邱香怡 26
49 取締與治療:日治時期臺灣嗎啡之使用探究 毛硯平 25
50 宋儒論《大學》「至善」-以朱子學為中心的討論 翟奎鳳 25
51 慈愛與迷信—— 晚清仕紳的反教謠言對法國天主教育嬰堂的影響 (1840–1891) 黃柏睿 25
52 桃園陸籍新住民訪談分析 王力堅 25
53 閱讀威廉.霍加斯的《賈里克扮演理查三世》圖像: 作為劇場文件與社會文本 林雯玲 24
54 論張純甫「消極退守」的文化觀與修養論 游騰達 24
55 殊途與同歸──論羅念菴學術在王學中的定位問題 袁光儀 21
56 世戒抑或世勸?—— 從《金瓶梅》家庭敘事看儒家倫理觀時代的挑戰與回應 康珮 20
57 鄒東廓家學:以《鄒氏學脉》為主線之探究 黃繼立 18
58 論朱子晚年訓門人的有關問題 楊祖漢 17
59 「興於《詩》」──論朱熹讀《詩經》之法 史甄陶 17
60 王陽明與黃宗羲關於性情善惡詮釋之探討 齊婉先 17
61 論周濂溪哲學對《中庸》思想的承繼與發展 黃秋韻 15
62 陸象山孟子學之詮釋學意涵 黃信二 14
63 多重媒材、地點與夢想世界: 1920至1930年代間上海畫報的面向 文以誠 12
64 唐君毅的憂患意識及其學思關切點之開展 陳學然 10
65 朱子的經權觀析論 蕭美齡 9
66 康有為儒學國教化策略探析 許明珠 9
67 聶雙江主靜之學辨析 陳儀 9
68 湛甘泉「天理之心」與楊慈湖「精神之心」的差異 ──由《楊子折衷》論析 蘇子媖 9
69 黃道周《易象正》治《易》析論 楊自平 8
70 胡五峰哲學之圓教規模 李瑞全 8
71 牟宗三先生論儒家道體義 鄧秀梅 8
72 江文也第四號鋼琴奏鳴曲《狂歡日》中的傳統與創新 宮筱筠 6
73 中國西畫家的「東方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國少數民族的形象 周芳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