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福禍相倚的台灣後疫情挑戰:一個比較歷史的生命倫理學視角 |
蔡篤堅 |
74 |
2 |
性哲學及其不滿──論高德曼的簡性 |
甯應斌 |
74 |
3 |
晚期風格的「憂鬱轉向」,或者其它⋯⋯余德慧的宗教療癒之旅 |
余安邦 |
73 |
4 |
氣候變遷課題中向未來世代負責:梅洛龐蒂時間性結構中的他人 |
林靜秀 |
73 |
5 |
《公羊傳》與《左傳》禮觀念之荀學義涵 |
謝君直 |
68 |
6 |
日治時期川合真永臺灣語著作的幾點觀察 |
林香薇 |
68 |
7 |
Hot Wars on Screen during the Cold War:Philosophical Situations in King Hu’s Martial Arts Films |
James Wicks |
64 |
8 |
山林自然的暴力與療癒 |
林淑文 |
64 |
9 |
臺灣「中央財政」體制的轉型:日治初期(1898-1905)後藤新平總督府財政改革之歷史意義 |
林文凱 |
63 |
10 |
生態智慧T中的friluftsliv / 天地間自由地徜徉 |
程進發 |
63 |
11 |
從《臺北人》到《父親與民國》看白先勇的離散情懷 |
林桶法 |
63 |
12 |
重新審視牟宗三的〈道德判斷與歷史判斷〉——從現象學的觀點來看 |
汪文聖 |
62 |
13 |
同性婚姻不是同性戀婚姻: 兼論傳統與個人主義化 |
寗應斌(卡維波) |
62 |
14 |
「大眾語」創作的試驗:陳子展《詩經》白話翻譯與大眾語運動之研究 |
史甄陶 |
62 |
15 |
性運2.0:歷史與當下的雙向運動 |
王顥中 |
62 |
16 |
生命倫理學:尊重和熱愛生命 — 對費茲‧雅爾思想的幾點思考 |
戴正德、[中]馬俊領 |
61 |
17 |
手稿解讀與盧炎的和聲 |
饒韻華 |
60 |
18 |
理查‧史特勞斯〈七紗舞〉的創作歷史與其意義 |
蔡永凱 |
60 |
19 |
德語歌劇歷史的空白與先機——馮‧索登與E.T.A.霍夫曼《長生藥酒》之早期浪漫的探討 |
沈雕龍 |
60 |
20 |
蕅益《周易禪解》會通《易》理與如來藏的本體論詮釋 |
羅鈴沛 |
59 |
21 |
為何同性戀平權不是同婚的有效理由?— 兼論剩餘認可 |
甯應斌(卡維波) |
58 |
22 |
酷兒左翼「超英趕美」?「同性戀正典化」的偏執及臺灣同志運動的修復詮釋 |
劉文 |
58 |
23 |
虛擬的懷古場所‧真實的身體經——上京紀行詩的李陵臺書寫 |
李嘉瑜 |
57 |
24 |
Maximalisme acédiaste dans Madame Bovary de Gustave Flaubert |
Katarzyna Stachura |
55 |
25 |
在波詭雲譎的歷史中叩問人性——評王鼎鈞的《文學江湖》 |
黃雅莉 |
53 |
26 |
日治時期隘勇線推進與蕃界之內涵轉變 |
鄭安晞 |
50 |
27 |
臨床試驗所蘊含的醫病關係新視野-癌症專科醫師的口述訪談剪影 |
蔡篤堅、梁妃儀、陳妤嘉 |
50 |
28 |
由「經子平等」而「婢作夫人」——近代學術觀的變遷與子學身份的重構 |
許朝陽 |
48 |
29 |
海上‧奇觀——論晚清上海「水龍會」對城市文化的視覺性建構 |
趙家琦 |
48 |
30 |
女性空間的召魂想像與題詠編織──論陳文述的「美人西湖」 |
王學玲 |
46 |
31 |
風俗、地方與帝國:《太平歡樂圖》的製作及其對「熙皞之象」的呈現 |
馬雅貞 |
45 |
32 |
「一理」或「分理」?──戴震對程朱理學的反省 |
劉滄龍 |
44 |
33 |
距離的調節與情愛的回歸──《半生緣》影劇改編的修訂及超越 |
莊宜文 |
44 |
34 |
跨海演出:近代臺灣的馬戲團表演史(1900-1940年代) |
鄭麗榕 |
43 |
35 |
論道統──葉適與牟宗三之道統觀析論 |
楊自平 |
43 |
36 |
先秦聖賢系譜論述與儒學歷史意識──朱熹道統觀之淵源考察 |
陳逢源 |
41 |
37 |
〈環法自行車大賽一如史詩〉──試論羅蘭巴特的神話解析書寫 |
許綺玲 |
41 |
38 |
「辨體」與「破體」異流同歸於「尊體」──論清代詞體觀的建構歷程 |
黃雅莉 |
40 |
39 |
從「講故事」到「小說」─ 論張愛玲小說中的記憶變化 |
梁慕靈 |
39 |
40 |
From the Graden to the Grove: Aemilia Lanyer,Andrew Marvell,and the Pursuit of Privary |
李慧玲 |
39 |
41 |
直觀自然的遺忘:胡塞爾對現代科學的解構 |
劉國英 |
38 |
42 |
從十八世紀法國學院沙龍展看法國風景畫的崛起 |
黃淑玲 |
38 |
43 |
宋元明歷史與清代變局──順延抑或躍變? |
袁劍 |
38 |
44 |
“Some Unheard of Thing”: How Incest Became Convention in Southern Women’s Drama |
Liz Thompson |
37 |
45 |
宋遺民福建大儒熊禾及其詩歌作品析論─兼述詩歌內容之區域文化觀照 |
王次澄 |
36 |
46 |
幼蒙、幼慧與幼學:近世中國童年論述之轉折起伏 |
熊秉真 |
36 |
47 |
環境正義、環境人權和治理的歷史淵源與關係 |
鄭先佑 |
36 |
48 |
給我洲後村,我將翻轉全臺灣──試論二重疏洪道洲後村拆遷抗爭事件的歷史意義 |
陳君愷、賴建寰 |
36 |
49 |
朱子春秋學的衍異:方苞春秋學的創作意圖與意義解釋 |
丁亞傑 |
35 |
50 |
文本與詮釋:論高達美如何理解康德《判斷力批判》 |
張鼎國 |
34 |
51 |
從hermeneuein至文本理解之義理生成發展:辯證性——系統性及體系性詮釋學理論基本網絡 |
陸敬忠 |
34 |
52 |
懷舊音軌.變奏影像 |
談玉儀 |
33 |
53 |
心象考: 臺灣攝影中的「心象」概念源起和挪用 |
陳佳琦 |
33 |
54 |
戴璉璋先生對屈萬里先生《易》說之繼承、發展與轉化 |
羅聖堡 |
33 |
55 |
從歷史記憶到懷舊想像——論劉以鬯小說與王家衛電影的互文轉換 |
莊宜文 |
33 |
56 |
葉適經史之學與記體關係研究 |
鄭芳祥 |
33 |
57 |
藝術史與視覺研究的交界:神話、科學與意識形態 |
丹尼爾.杜畢松、蘇菲.侯爾 著,王瑞婷 譯 |
33 |
58 |
The First and Second Attentions of Dramaturgy: A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
David Pendery |
33 |
59 |
台灣電影(小)歷史——從「百代—寶貝」勾勒戰前業餘者電影初期發展 |
史惟筑 |
32 |
60 |
全球莎士比亞與在地哈姆雷特:兩部莎士比亞電影改編 |
吳怡芬 |
32 |
61 |
Time English Center |
白大維 |
32 |
62 |
Recoding the Marvelous: The Medieval Vision Paradigm and Dante’s Commedia |
Matt Horn |
32 |
63 |
Footprints of Fanon in Gillo Pontecorvo’s The Battle of Algiers and Sembene Ousamne’s Xala |
Haidar Eid、Khaled Ghazel |
32 |
64 |
唐君毅由重氣所闡發的船山人文化成論 |
陳政揚 |
31 |
65 |
藝術史的跨領域教育 |
蔡佩桂 |
31 |
66 |
以重現/重演「現場」為方法的藝術史實踐和書寫 |
王聖閎 |
31 |
67 |
「詩窮而後工」的歷史考察 |
鞏本棟 |
31 |
68 |
大師名作在哪裡?關於西方藝術史教學中的觀看、知識與理解 |
楊尹瑄 |
31 |
69 |
Literati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Drinking Games Using Cards |
Andrew Lo |
31 |
70 |
細讀與嘲謔——《柳如是別傳》讀後隅記 |
毛文芳 |
30 |
71 |
從朱子學到「古道論」:十八世紀日本國學文論的形成及其影響 |
王小林 |
30 |
72 |
專號序 |
吳方正 (專號客座主編) |
29 |
73 |
魅力四射的敢曝: 南.戈丁1970年代初期的變裝皇后攝影 |
劉瑞琪 |
29 |
74 |
專號序 |
林文淇 (專號客座主編) |
28 |
75 |
當代臺灣遷移電影: 論陳界仁《殘響世界》與高俊宏《博愛》中的 空間、歷史、觀眾 |
孫松榮 |
28 |
76 |
身份的建構與消逝—— 《花山牆》與《回程列車》的靜、動態影像美學策略 |
史惟筑 |
28 |
77 |
論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之定位 |
賀廣如 |
28 |
78 |
台灣齋堂個案研究——以大溪齋明寺為中心 |
吳學明 |
28 |
79 |
不合時宜的儒教捍衛者── 從辜鴻銘在臺灣的演講說起 |
廖崇斐 |
26 |
80 |
文革時期的「牛棚」之研究—— 以季羨林為例 |
邱香怡 |
26 |
81 |
取締與治療:日治時期臺灣嗎啡之使用探究 |
毛硯平 |
25 |
82 |
臺灣錄像藝術的電影性: 論袁廣鳴與王俊傑作品自八〇年代迄今的三個創作時期及轉變 |
孫松榮 |
25 |
83 |
評介皮國立著《全球大流感在近代中國的真相:一段抗疫歷史與中西醫學的奮鬥》 |
鄭育瑜 |
25 |
84 |
新王后和她的西班牙式禮服 : 雅客柏.安波里所繪《瑪麗亞.梅迪奇和法王亨利四世的婚禮》(1600)中的服裝描繪與其意涵 |
葉嘉華 |
24 |
85 |
閱讀威廉.霍加斯的《賈里克扮演理查三世》圖像: 作為劇場文件與社會文本 |
林雯玲 |
24 |
86 |
有緣千里來相會──臺北聖家堂彩繪玻璃的前世今生 |
于禮本 |
24 |
87 |
日治時期臺灣與朝鮮的米作──生產體系的比較 |
李力庸 |
24 |
88 |
The Ch'in Unification i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
Chun-chieh Huang |
24 |
89 |
北宋「老人」的食療與養生內涵——以《奉親養老書》為核心的文獻分析 |
皮國立 |
23 |
90 |
狄培理與經典教育 |
鍾彩鈞 |
23 |
91 |
女性復仇與母性回歸:1970年代後期臺灣新女性主義與社會寫實女星的形象轉變 |
卓庭伍 |
23 |
92 |
臺灣當代基督教會移轉之現象——以中原大學四C教會為例 |
張蘊淨 |
23 |
93 |
近五十年來(1960~2016)「明鄭至戰後初期台灣儒學」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
李威寰 |
22 |
94 |
亞洲極簡主義的詩學: 小津安二郎、侯孝賢、是枝裕和電影的長鏡遠景美學 |
吳怡芬 |
21 |
95 |
歐西漢學者羅亞娜(Jana S. Rošker)宋明清儒知識論研究:化西宗「三款六式」框架之回應 |
錢爽 |
21 |
96 |
光明與真情的瞬間: 鄧南光與《台灣攝影》雜誌(1963-1971) |
陳德馨 |
20 |
97 |
當代馬來西亞儒家思想的批判與反思 ──論「實存歷史性」的「解構」與「原初根源性」的「重啟」 |
關啟匡 |
20 |
98 |
儒家聖人觀之發源:《論語》聖人觀探析 |
侯展捷 |
19 |
99 |
打造馬來亞:論馬來亞製片組的冷戰影像 |
許維賢 |
19 |
100 |
事件之後的當代跨域影像:論陳界仁早期作品及《殘響世界》的概念生成與轉化 |
孫松榮 |
19 |
101 |
人體試驗之國際倫理規範:歷史的考察 |
時國銘 |
19 |
102 |
第十八期 |
詳如內文 |
18 |
103 |
當代臺灣客家三大調的美感經驗: 以竹東鎮客家山歌比賽與流行音樂為例 |
林子晴 |
18 |
104 |
唐君毅先生對孝的當代闡釋 |
趙敬邦 |
18 |
105 |
Disparity and Continuum between Ancient Classics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A Historicist Review |
陳啟雲 |
18 |
106 |
第十七期 |
詳如內文 |
17 |
107 |
跨越文化與時空的宗教符號──魔羯魚 |
洪莫愁 |
17 |
108 |
宗教、歷史與當代性: 重探布朗《耶穌為彼得滌足》(1852) |
黃桂瑩 |
17 |
109 |
王陽明與黃宗羲關於性情善惡詮釋之探討 |
齊婉先 |
17 |
110 |
第十六期 |
詳如內文 |
16 |
111 |
森萬里子與日本「可愛」文化的全球化:一九九零年代的藝術與流行文化 |
李秀眞 |
16 |
112 |
第十五期 |
詳如內文 |
15 |
113 |
讓子彈飛:論高重黎幻燈簡報電影《人肉的滋味》之影像藝術實踐 |
孫松榮 |
15 |
114 |
何謂艾茉莉‧卡爾?:加拿大西岸藝術的共時代性 |
洪敏秀 |
14 |
115 |
論宋明儒之內在張力: 以宋明理學家對楊慈湖之批判為例之分析 |
黃信二 |
12 |
116 |
《南國再見,南國》: 另一波電影風格的開始 |
沈曉茵 |
11 |
117 |
作偽的剖析——濟汀偽作帕麥爾畫作事件 |
李淑卿 |
10 |
118 |
試論張載「太虛即氣」意涵「體用」之義 |
莊元輔 |
10 |
119 |
日治臺展新南畫與地方色彩:大東亞框架下的臺灣文化認同 |
謝世英 |
10 |
120 |
從康德到海德格── 試論當代學者於孟子詮釋上的一項爭議 |
謝君讚 |
10 |
121 |
從媒介到建築──楊德昌如何利用多重媒介來呈現《一一》裡的台北 |
江凌青 |
9 |
122 |
黃道周《易象正》治《易》析論 |
楊自平 |
8 |
123 |
牟宗三先生論儒家道體義 |
鄧秀梅 |
8 |
124 |
水鐘:《你那邊幾點?》的液態憂鬱 |
白大維 |
5 |
125 |
文部省美術展覽會的開幕與觀眾 |
五十殿 利治 |
4 |
126 |
石川欽一郎台灣風景畫中「地方色彩」概念的建構 |
楊永源 |
3 |
127 |
第二期 |
詳如內文 |
2 |
128 |
鞏固爾兄弟的中國藝術收藏 |
張婉真 |
2 |
129 |
方孝孺正統論初探 |
陳淑媛 |
1 |
130 |
評馬克尼爾所著《疾病與人類》 |
魏嘉弘 |
1 |
131 |
在英雄殞落之後的英雄:Gericault 的《梅杜莎之筏》 |
Gregor Wedekind |
1 |
132 |
作為英雄的藝術家─ 作為英雄史的藝術史 |
Hubert Locher |
1 |
133 |
On the Inventing of AIDS ---- 專訪 Cindy Patton |
出 席 者 : 李瑞全、甯應斌、吳秀瑾 / 錄 音 整 理 : 吳秀瑾 / 校 定 : 李瑞全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