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ڭ
搜尋結果
查詢關鍵字 reflection    搜尋結果共 61 筆
No. 論文名稱 作  者 期  數
1 由莊子「無用之用」談生命教育的意義 陳佩君 76
2 全球化與世界主義──新冠疫情下對康德世界主義的反思 姜文斌 75
3 效益主義的幽靈:大COVID時代的公共衛生倫理反思 葉明叡、李柏翰 74
4 福禍相倚的台灣後疫情挑戰:一個比較歷史的生命倫理學視角 蔡篤堅 74
5 落身於家:人文臨床視野下的居家照顧倫理 陳薈雅、林雅萍、林耀盛 73
6 唐君毅先生的愛情哲學 ──以《愛情之福音》為中心的展開 劉毅鳴 72
7 攸關新冠病毒疫情之治人醫心生命文化反思 蔡篤堅 71
8 從儒家「人文關懷」的觀點反思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的衝擊 金美華 71
9 From Virginia Woolf to Hortensia Papadat- Bengescu: Adaptation, Intertextuality or Zeitgeist? Arleen Ionescu 70
10 由休謨之「神蹟觀」反思基督教的 終極關懷倫理觀 楊雨青 70
11 以技藝為中介來看倫理與宗教的連結: 從亞里斯多德出發反思中國哲學 汪文聖 70
12 新冠病毒疫情的倫理反思與公共衛生倫理學的建構 李瑞全 70
13 論《瑪麗安娜的一生》中嬌媚之態的策略 朱鴻洲 69
14 山貓森林的省思:Singer 個體實踐的 整體論視野 彭春翎 69
15 《太一生水》水的機體論對 環境教育的啟發 蘇何誠 69
16 從儒家的觀點省察病人自主權利法的限制:以永久性植物人為例 黃漢忠 67
17 論唐君毅對現代文化的省思 鄭宗義 66
18 董真卿《易》學特色及重要性析論 楊自平 65
19 港臺電影文化新生力量的發源與互動──1960至1970年代 羅卡 64
20 走出「樹文明」之倫理悖論 — 為 The Tree: Meaning and Myth 做中文版序所思 劉悅笛 64
21 奈斯的深層山林哲學 程進發 64
22 關於 Shirin Abedinirad 招喚 (Evocation) 系列作品的自然反思 蘇子媖 64
23 從隱喻看山林:一種環境觀 瞿慎思 64
24 重新審視牟宗三的〈道德判斷與歷史判斷〉——從現象學的觀點來看 汪文聖 62
25 超越破立修辭,回歸關鍵爭議 — 回應何思瑩 郭彥伯 62
26 生命倫理學:尊重和熱愛生命 — 對費茲‧雅爾思想的幾點思考 戴正德、[中]馬俊領 61
27 對自主的再思考:關係取向 林雅萍 61
28 Reflections on Maurice Ravel’s Creativity Arbie Orenstein 61
29 內在價值的反思 瞿慎思 60
30 「婚姻平權」的反思 關啟文 58
31 從Hardwig的「死亡義務」觀點論家庭與醫療決策 林雅萍 57
32 鯨豚、返家與宗教性探求——廖鴻基海洋歷程下的鯨豚書寫與文化意義 蕭義玲 52
33 論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小說的「電影視覺化表述」 梁慕靈 50
34 從人工流產醫療決策難題反思醫病關係的影響力 李玉嬋 50
35 自然書寫與《孟子》的「超能力」 蕭振邦、曾安國 49
36 一種侷限的美? - 人與自然嵌給關係之省思 蘇怡華 49
37 桃源夢魘──論莫應豐《桃源夢》的 「惡托邦」書寫 鄒文律 47
38 處於倫理內在性與宗教超越性之間:胡塞爾與海德格宗教現象學之比較 汪文聖 43
39 「反媚俗」:論張愛玲電影劇作對通俗劇模式的超越 梁慕靈 40
40 直觀自然的遺忘:胡塞爾對現代科學的解構 劉國英 38
41 從羅蘭巴特《明室》的「現代私密主體」看 安東尼奧尼的《春光乍洩》 萬胥亭 38
42 Lee, Shui Chuen, ed. The Family, Medical Decision-Making, and Biotechnology: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Asian Moral Perspectives. 蔡篤堅 35
43 巴特寫攝影:從《明室》讀《巴特寫巴特》 許綺玲 33
44 從「南島」到「泛.南.島」: 談高雄市立美術館南方論述轉向 呂佩怡 33
45 After (the Death of) Theory Some Reflections, Some Recollections, a Repetition 張錦忠 32
46 策展、圖錄編寫與中國繪畫史研究、教學 何嘉誼 31
47 委拉茲奎斯的晚期繪畫與十九世紀以降歐洲藝術史學書寫 王瑞婷 30
48 紛亂中的寧定──唐君毅先生的慎獨之學 趙敬邦 30
49 收藏、流通、展示與傳播:對二十世紀末以來西方藝術史 研究取徑的一些觀察 謝佳娟 29
50 身份的建構與消逝—— 《花山牆》與《回程列車》的靜、動態影像美學策略 史惟筑 28
51 對方東美先生超越觀的方法學意義之反思 黃信二 27
52 臺灣錄像藝術的電影性: 論袁廣鳴與王俊傑作品自八〇年代迄今的三個創作時期及轉變 孫松榮 25
53 人類如何對待自然:一個環境倫理學的反思 蕭振邦 23
54 《大學》「止於至善」詮解 侯展捷 22
55 殊途與同歸──論羅念菴學術在王學中的定位問題 袁光儀 21
56 當代馬來西亞儒家思想的批判與反思 ──論「實存歷史性」的「解構」與「原初根源性」的「重啟」 關啟匡 20
57 從媒介到建築──楊德昌如何利用多重媒介來呈現《一一》裡的台北 江凌青 9
58 寄生在日常生活中:《一個睡覺的人》苟活(無)經驗的如歌寫照 許綺玲 7
59 反思性主體的反思:侯俊明作品中的再現策略、主體觀與社會批判 盛鎧 7
60 The Tiny and Grotesque Vision in Carson McCullers' Reflections in a Golden Eye 曾安國 7
61 樂種觀念及其理論思考 曾瀚霈 1
No.69  2020 春季號
No.68  2019 秋季號
No.67  2019 春季號
No.66  2018 October
No.65  2018 April
© 2017 NCU Journal of Humaniti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