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導言:人格修養與靈性 |
李彥儀 |
76 |
2 |
邁向美善合一的人格理想:論孔子教育哲學中的靈性作用 |
何佳瑞 |
76 |
3 |
「禪定」與「智慧」的靈性修養:論《六祖壇經》之人格教育 |
王嘉陵 |
76 |
4 |
晚期風格的「憂鬱轉向」,或者其它⋯⋯余德慧的宗教療癒之旅 |
余安邦 |
73 |
5 |
唐君毅先生的愛情哲學 ──以《愛情之福音》為中心的展開 |
劉毅鳴 |
72 |
6 |
攸關新冠病毒疫情之治人醫心生命文化反思 |
蔡篤堅 |
71 |
7 |
COVID-19 大流行引發之醫療倫理議題 |
陳祖裕 |
71 |
8 |
以《論語》的觀點探討生命教育 |
蔡林樟 |
69 |
9 |
五四民主、科學革新中的中正之道── 由李玉階對民主自由及宗教科學之實踐談起 |
黃崇修 |
67 |
10 |
自主與善終 |
尉遲淦 |
67 |
11 |
森鷗外《莎樂美》譯本的日本反應 |
顏涵銳 |
65 |
12 |
「尊天而保真」— 論《淮南子》的道論及 其精神修養之義涵 |
周貞余 |
64 |
13 |
萍水不相逢?— 李安電影中「倫理」與「自由」 美學之衝突 |
曹予恩 |
60 |
14 |
覺之教育的環境倫理與環境美學 |
高柏園 |
60 |
15 |
從形似到傳神:中國繪畫藝術中所展現的人文真理 |
何佳瑞 |
58 |
16 |
黑格爾論上帝存在的證明 |
劉愛民 |
57 |
17 |
Maximalisme acédiaste dans Madame Bovary de Gustave Flaubert |
Katarzyna Stachura |
55 |
18 |
王船山對於《孟子·盡其心者章》的詮釋 |
蔡家和 |
54 |
19 |
林俊穎小說中的時間想像與神話辯證 |
陳孟君 |
49 |
20 |
女性空間的召魂想像與題詠編織──論陳文述的「美人西湖」 |
王學玲 |
46 |
21 |
《紅樓》解碼──小說敘事的隱喻象徵 |
林素玟 |
45 |
22 |
方苞禮學中的女性角色與地位:以冠、婚、喪、祭為核心 |
丁亞傑 |
44 |
23 |
王船山論「道、善、性」之說的涵義與其理論價值 |
陳祺助 |
43 |
24 |
「意識之經驗底知識學」之「實行方法」及問題:《精神現象學》〈導論〉部分第九段之文本釋義 |
陸敬忠 |
42 |
25 |
From the Graden to the Grove: Aemilia Lanyer,Andrew Marvell,and the Pursuit of Privary |
李慧玲 |
39 |
26 |
明儒高攀龍的思想與殉節 |
吳振漢 |
37 |
27 |
米開朗基羅藝術表現中的 未完成(non-finito)概念 |
蘇信恩 |
37 |
28 |
地域社會中的文化運動:霧峰一新會讀書會個案分析(1934-1936) |
鄭麗榕 |
36 |
29 |
張岱《四書遇》註解四書之特色 |
鄧克銘 |
35 |
30 |
「意識之經驗底科學」之對象問題: 《精神現象學》〈導論〉部分第十段之現象學性詮釋 |
陸敬忠 |
35 |
31 |
象徵與譬喻:儒家經典詮釋的兩條進路 |
林維杰 |
34 |
32 |
從hermeneuein至文本理解之義理生成發展:辯證性——系統性及體系性詮釋學理論基本網絡 |
陸敬忠 |
34 |
33 |
戴璉璋先生對屈萬里先生《易》說之繼承、發展與轉化 |
羅聖堡 |
33 |
34 |
《老子》與《管子》四篇「治」觀辨析 |
廖育正 |
33 |
35 |
Recoding the Marvelous: The Medieval Vision Paradigm and Dante’s Commedia |
Matt Horn |
32 |
36 |
日治時期臺灣文人的文化調和觀—從傳統文人 到新式知識份子張深切 |
簡素琤 |
32 |
37 |
余英時的精神鍛鍊與生命實踐 |
謝政諭 |
31 |
38 |
從澄清誤解的角度談《莊子》思想 |
蕭裕民 |
30 |
39 |
宋代小學的建構及其影響 |
周揚波 |
28 |
40 |
藤島武二的中國服飾女性像 |
兒島薰 著 林怡利 譯 |
25 |
41 |
真謬之間如如觀:凱吉音樂中的禪意解讀 |
彭宇薰 |
24 |
42 |
殊途與同歸──論羅念菴學術在王學中的定位問題 |
袁光儀 |
21 |
43 |
宗教、歷史與當代性: 重探布朗《耶穌為彼得滌足》(1852) |
黃桂瑩 |
17 |
44 |
王船山對《孟子‧莫非命也章》的詮釋── 「理氣合一」與「德福一致」之解決 |
蔡家和 |
14 |
45 |
十八世紀日本之「市民美術」?:由圓山應舉之評價探討江戶美術史觀 |
巫佩蓉 |
13 |
46 |
塵埃迷濛了你的眼:黃明川、陳芯宜與臺灣電影中的墟形魅景 |
孫松榮 |
13 |
47 |
日治臺展新南畫與地方色彩:大東亞框架下的臺灣文化認同 |
謝世英 |
10 |
48 |
大眾文化中的圖像詮釋──從一幅表現魯迅論戰精神的漫畫說起 |
陳德馨 |
10 |
49 |
湛甘泉「天理之心」與楊慈湖「精神之心」的差異 ──由《楊子折衷》論析 |
蘇子媖 |
9 |
50 |
魯東的自然意象與精神演化論 |
曾少千 |
8 |
51 |
理性與非理性?論近代知識份子的理性精神 |
龔鵬程 |
8 |
52 |
反思性主體的反思:侯俊明作品中的再現策略、主體觀與社會批判 |
盛鎧 |
7 |
53 |
伊蘇瑪影像:《冰原快跑人》的因紐特運動 |
洪敏秀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