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翻轉哲學傳播的可能性: 連結哲學與大眾的新媒體 |
邱獻儀、鄭凱元 |
77 |
2 |
培養未來人才:兒童哲學教育的必要性與實踐 |
陳瓊霞 |
77 |
3 |
疫情之下的言論自由──自康德法權觀點出發的若干省思 |
陳欣白 |
75 |
4 |
福禍相倚的台灣後疫情挑戰:一個比較歷史的生命倫理學視角 |
蔡篤堅 |
74 |
5 |
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的倫理問題 |
孫雲平 |
73 |
6 |
氣候變遷課題中向未來世代負責:梅洛龐蒂時間性結構中的他人 |
林靜秀 |
73 |
7 |
二十一世紀新冠肺炎全球流行病之倫理法律社會與政策之意涵 (ELSPI) |
李瑞全 |
71 |
8 |
新冠病毒及疫情流行所產生之倫理爭議舉隅 |
釋昭慧 |
71 |
9 |
新冠肺炎疫苗研究倫理探討與公眾信任之建立 |
陳妤嘉 |
71 |
10 |
從儒家「人文關懷」的觀點反思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的衝擊 |
金美華 |
71 |
11 |
公共衛生倫理學之基本原則與全球流行病之實踐分析:儒家生命倫理學之效用與應用 |
李瑞全 |
71 |
12 |
看見寫實、聽見浪漫──李行導演電影歌曲析論 |
沈冬 |
70 |
13 |
意外的插曲與危機:周恩來對伍豪事件因應的研究 |
林威杰 |
70 |
14 |
山貓森林的省思:Singer 個體實踐的 整體論視野 |
彭春翎 |
69 |
15 |
羊皮紙的底層:《戴眼鏡的女孩》一書中的隱跡書寫 |
林待吟 |
69 |
16 |
從試驗、研究到推廣: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的組織與功能(1917-1999) |
李力庸 |
69 |
17 |
中國商業銀行綠色信貸在 企業環境倫理的應用 |
郝晉輝 |
69 |
18 |
疫中為易:夕惕若,厲无咎 |
瞿慎思 |
69 |
19 |
從佛教的觀點談病人自主權 |
釋照量 |
68 |
20 |
「趨生畏死」與「趨樂避苦」之兩難 抉擇──「自主意願」:流動且幽微的 心靈答案 |
釋昭慧 |
67 |
21 |
五四民主、科學革新中的中正之道── 由李玉階對民主自由及宗教科學之實踐談起 |
黃崇修 |
67 |
22 |
傾聽女聲╱身 ──女性藝術家的傳記劇場 |
高禎臨 |
67 |
23 |
羞恥的(偽)樣貌: 王爾德的《深淵書簡》 |
鄧宜菁 |
67 |
24 |
森鷗外《莎樂美》譯本的日本反應 |
顏涵銳 |
65 |
25 |
高達美《真理與方法》之遊戲概念與音樂連結 |
華靜慈 |
65 |
26 |
走出「樹文明」之倫理悖論 — 為 The Tree: Meaning and Myth 做中文版序所思 |
劉悅笛 |
64 |
27 |
如何黃梅?怎樣歌曲?──周藍萍黃梅調電影音樂初探 |
沈冬 |
64 |
28 |
古龍.楚原.變──1970年代港臺古龍武俠電影美術設計初探 |
黃猷欽 |
64 |
29 |
Hot Wars on Screen during the Cold War:Philosophical Situations in King Hu’s Martial Arts Films |
James Wicks |
64 |
30 |
山林倫理:體驗與推想 |
蕭振邦 |
64 |
31 |
有意義的自然及其價值 |
柯志明 |
63 |
32 |
臺灣「中央財政」體制的轉型:日治初期(1898-1905)後藤新平總督府財政改革之歷史意義 |
林文凱 |
63 |
33 |
論環境正義的多元涵義 |
石慧瑩 |
63 |
34 |
同性婚姻不是同性戀婚姻: 兼論傳統與個人主義化 |
寗應斌(卡維波) |
62 |
35 |
試論張愛玲「畫筆」對報刊仕女畫的受容與衍異 |
徐禎苓 |
62 |
36 |
Étude comparative franco-chinoise du processus de création des caractères/ mots nouveaux : l’exemple des noms des éléments chimiques |
Huei-chen Li |
62 |
37 |
不可譯之道、不可道之名:雷慕沙與《道德經》翻譯 |
潘鳳娟 |
61 |
38 |
唐傳奇女子復讎故事研究:從時空體及生命型態的角度 |
廖珮芸 |
61 |
39 |
困難的倫理:論護理人員的道德困擾 |
王心運、柯薰貴 |
61 |
40 |
環境德行倫理學的研究趨勢 |
程進發 |
60 |
41 |
從環境美學探討環境教育的場域概念 |
張育銘 |
60 |
42 |
死亡與超越 — 從蘇格拉底與莊子生命觀之差異談起 |
楊婉儀 |
59 |
43 |
真文學及假書寫:博蘭,布朗肖的先驅者 |
潘怡帆 |
59 |
44 |
「藏天下於天下」的安命與任化: 《莊子》「以不解解之」的死生智慧 |
賴錫三 |
59 |
45 |
韓愈祭文文體變革新探 |
姜龍翔 |
58 |
46 |
排除與補殘 — 從晚近同婚倡議探究臺灣性別政治鬥爭 |
洪凌 |
58 |
47 |
虛擬的懷古場所‧真實的身體經——上京紀行詩的李陵臺書寫 |
李嘉瑜 |
57 |
48 |
語用學的應用——以錢鍾書《圍城》的對話為例 |
譚志明 |
57 |
49 |
墨學方法於當代醫學倫理之應用 |
蕭宏恩 |
57 |
50 |
黃宗羲的南明史學 |
吳振漢 |
56 |
51 |
東石與布袋的賞景轉型: 自然、產業與保育思想的滄海桑田 |
徐佐銘 |
54 |
52 |
台灣民間信仰中的環境意識 |
楊劍豐 |
54 |
53 |
悖愛:從臺灣兩性暢銷書看親密關係的轉變 |
李根芳 |
53 |
54 |
東漢知識份子的流離與認同——以班彪、王粲、蔡琰為例 |
何雅雯 |
53 |
55 |
鯨豚、返家與宗教性探求——廖鴻基海洋歷程下的鯨豚書寫與文化意義 |
蕭義玲 |
52 |
56 |
臺灣與香港生活與婚姻幸福感的比較研究 |
楊⽂⼭、王乃琳 |
52 |
57 |
牟宗三與海德格 |
陳榮灼 |
51 |
58 |
Singer動物解放倫理學批判研究 |
李凱恩 |
51 |
59 |
檢視Tom Regan對Peter Singer的三個批判 |
張育銘 |
51 |
60 |
論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小說的「電影視覺化表述」 |
梁慕靈 |
50 |
61 |
日治時期隘勇線推進與蕃界之內涵轉變 |
鄭安晞 |
50 |
62 |
醫病關係=關懷關係? |
廖瑞琪 |
50 |
63 |
欣賞自然的三種模式:藝術、環境與生態 |
李慶本 |
49 |
64 |
「前隱逸」與「後仕宦」的視野遞換——陶淵明宦遊主題中出處記憶的造現 |
葉常泓 |
49 |
65 |
崇禎時期四部詞選收錄姜夔詞探析 |
林淑華 |
49 |
66 |
融入「生活美學」的當代「環境美學」 |
劉悅笛 |
49 |
67 |
試論環境美學與宗炳山水書論對自然鑒賞的會通 |
陳慶坤 |
49 |
68 |
由「經子平等」而「婢作夫人」——近代學術觀的變遷與子學身份的重構 |
許朝陽 |
48 |
69 |
海上‧奇觀——論晚清上海「水龍會」對城市文化的視覺性建構 |
趙家琦 |
48 |
70 |
流行語「殺很大」的複合化 |
黃金文、林鴻瑞 |
48 |
71 |
「氣候變遷」專題引言 |
葉保強 |
48 |
72 |
全球變遷下全球與台灣的永續發展願景 |
王從恕 |
48 |
73 |
結合社會創新與技術創新之綠色運輸策略 |
蕭再安 |
48 |
74 |
氣候變遷的幾個倫理切面 |
葉保強 |
48 |
75 |
公平有效的氣候條約如何可能 |
程進發 |
48 |
76 |
漢樂府〈薤露〉、〈蒿里〉之原型與流變 |
劉德玲 |
47 |
77 |
永續發展與行善的誘惑 |
徐佐銘 |
47 |
78 |
女性空間的召魂想像與題詠編織──論陳文述的「美人西湖」 |
王學玲 |
46 |
79 |
沈自晉《南詞新譜》集曲增訂論析──「備於今」的做法與價值 |
黃思超 |
46 |
80 |
自然的內在價值與環境倫理學的觀念變革 |
楊通進 |
46 |
81 |
《清詩話》中的比興觀 |
王妙純 |
44 |
82 |
方苞禮學中的女性角色與地位:以冠、婚、喪、祭為核心 |
丁亞傑 |
44 |
83 |
「一理」或「分理」?──戴震對程朱理學的反省 |
劉滄龍 |
44 |
84 |
距離的調節與情愛的回歸──《半生緣》影劇改編的修訂及超越 |
莊宜文 |
44 |
85 |
論道統──葉適與牟宗三之道統觀析論 |
楊自平 |
43 |
86 |
嘉靖朝錦衣衛首長之職權與活動──以陸炳(1510-1560)為例 |
吳振漢 |
42 |
87 |
〈環法自行車大賽一如史詩〉──試論羅蘭巴特的神話解析書寫 |
許綺玲 |
41 |
88 |
「辨體」與「破體」異流同歸於「尊體」──論清代詞體觀的建構歷程 |
黃雅莉 |
40 |
89 |
「反媚俗」:論張愛玲電影劇作對通俗劇模式的超越 |
梁慕靈 |
40 |
90 |
戰國中晚期「忠」觀念之演變與轉折暨其思想意義 |
佐藤將之 |
39 |
91 |
從「講故事」到「小說」─ 論張愛玲小說中的記憶變化 |
梁慕靈 |
39 |
92 |
From the Graden to the Grove: Aemilia Lanyer,Andrew Marvell,and the Pursuit of Privary |
李慧玲 |
39 |
93 |
直觀自然的遺忘:胡塞爾對現代科學的解構 |
劉國英 |
38 |
94 |
宋元明歷史與清代變局──順延抑或躍變? |
袁劍 |
38 |
95 |
變臉倫理的反思 |
葉保強 |
37 |
96 |
人心與人生──梁漱溟暮年對人性的觀察 |
陳一弘 |
37 |
97 |
幼蒙、幼慧與幼學:近世中國童年論述之轉折起伏 |
熊秉真 |
36 |
98 |
「觀」「看」新視界:視覺現代性與晚清上海城市敘事 |
呂文翠 |
36 |
99 |
朱子春秋學的衍異:方苞春秋學的創作意圖與意義解釋 |
丁亞傑 |
35 |
100 |
明治時期以來候文史料判讀方法 |
伊藤桃子 |
35 |
101 |
王廷相與戴震人性論比較 |
陳政揚 |
34 |
102 |
文本與詮釋:論高達美如何理解康德《判斷力批判》 |
張鼎國 |
34 |
103 |
懷舊音軌.變奏影像 |
談玉儀 |
33 |
104 |
戴璉璋先生對屈萬里先生《易》說之繼承、發展與轉化 |
羅聖堡 |
33 |
105 |
從「南島」到「泛.南.島」: 談高雄市立美術館南方論述轉向 |
呂佩怡 |
33 |
106 |
Interpreting Emblems, Emblems Interpreting: Love's mortal battle in Maurice Sceve's Delie |
Brooke Donaldson |
33 |
107 |
薩德侯爵小說中巴洛克風格的圖畫 |
賴軍維 |
33 |
108 |
中國大陸《公司法修正草案》評析 — 以立法理念和治理結構為視角的考察 |
范健 |
33 |
109 |
《老子》與《管子》四篇「治」觀辨析 |
廖育正 |
33 |
110 |
The First and Second Attentions of Dramaturgy: A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
David Pendery |
33 |
111 |
穿越「理論」之間:「後理論時代」的理論思潮和文化建構 |
王寧 |
32 |
112 |
全球莎士比亞與在地哈姆雷特:兩部莎士比亞電影改編 |
吳怡芬 |
32 |
113 |
康熙朝宮廷「畫院」的運作與盛清院體的奠立:以蔣廷錫團隊為中心 |
賴毓芝 |
31 |
114 |
《文心雕龍》的通變論 |
朱曉海 |
31 |
115 |
漢語詩律學研究的新材料與新問題——論唐代碑志銘詞韻式之新變 |
程章燦 |
31 |
116 |
「奪胎換骨」的新變——晏幾道《小山詞》「詩人句法」之借鑒詩句探析 |
卓清芬 |
31 |
117 |
日治時期霧峰水利組織與地域社會的演變 |
劉素芬 |
31 |
118 |
被改版的藝術史:創作系所中的藝術史學習與教學 |
張琳 |
31 |
119 |
風雨交加——David Cox的天空 |
李淑卿 |
30 |
120 |
明代塘報的軍事功能與史料價值 |
吳振漢 |
30 |
121 |
論王韜《瀛壖雜志》之權力象徵與時代性 |
余姒珉 |
30 |
122 |
細讀與嘲謔——《柳如是別傳》讀後隅記 |
毛文芳 |
30 |
123 |
從西方環境倫理思想看「京都議定書」 |
廖耆煬 |
30 |
124 |
專號序 |
吳方正 (專號客座主編) |
29 |
125 |
朱熹視角下的孟子聖賢定位探論 |
姜龍翔 |
29 |
126 |
諸橋轍次〈詩經總說〉對《詩經》學基本問題的觀點 |
張文朝 |
29 |
127 |
收藏、流通、展示與傳播:對二十世紀末以來西方藝術史 研究取徑的一些觀察 |
謝佳娟 |
29 |
128 |
魅力四射的敢曝: 南.戈丁1970年代初期的變裝皇后攝影 |
劉瑞琪 |
29 |
129 |
營建防災管理與都市環境倫理 |
文祖湘、蕭玥涓 |
29 |
130 |
宋代小學的建構及其影響 |
周揚波 |
28 |
131 |
在世紀末城市邊緣: 《南國再見,南國》與《千禧曼波》中的聲音新浪潮 |
王念英 |
28 |
132 |
煞死與官、醫、病、媒倫理疑義 |
林綺雲、徐明瀚 |
28 |
133 |
台灣齋堂個案研究——以大溪齋明寺為中心 |
吳學明 |
28 |
134 |
由時代變遷反思台灣機構倫理的發展可能 |
蔡篤堅 |
27 |
135 |
許衡「氣服於理」思想研究 |
史甄陶 |
27 |
136 |
「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試論祭孔釋奠典禮之「文明」建構及其意義 |
宋惠如 |
27 |
137 |
陽明心學實有諸己的精一之論 |
白宛仙 |
26 |
138 |
藝術的進程:十八世紀下半葉英國藝術、製造業、商業勵進會對文雅藝術的提倡 |
謝佳娟 |
26 |
139 |
二十世紀初中國繪畫中男性裸露形象的改變 |
周芳美 |
26 |
140 |
文革時期的「牛棚」之研究—— 以季羨林為例 |
邱香怡 |
26 |
141 |
由「辭讓之心」到「聖王之偽」──析論《荀子》對「禮」概念的變更 |
丘慧兒 |
26 |
142 |
臺灣的社會變遷——以《飲食男女》為例 |
鄭育瑜 |
26 |
143 |
取締與治療:日治時期臺灣嗎啡之使用探究 |
毛硯平 |
25 |
144 |
「自然之美與藝術經典的國家品味」:十八至十九世紀初印刷文化對英國貴族鄉間別墅形象的塑造 |
謝佳娟 |
25 |
145 |
1930 年代東亞超現實繪畫的共相與生變 ——以臺灣、中國畫會為主的比較考察 |
蔡家丘 |
25 |
146 |
朱子「《易》本卜筮之書」說之經過考論 |
呂欣 |
25 |
147 |
臺灣錄像藝術的電影性: 論袁廣鳴與王俊傑作品自八〇年代迄今的三個創作時期及轉變 |
孫松榮 |
25 |
148 |
慈愛與迷信—— 晚清仕紳的反教謠言對法國天主教育嬰堂的影響 (1840–1891) |
黃柏睿 |
25 |
149 |
朱元璋宗教政策演變之探究 |
張業祥 |
24 |
150 |
新王后和她的西班牙式禮服 : 雅客柏.安波里所繪《瑪麗亞.梅迪奇和法王亨利四世的婚禮》(1600)中的服裝描繪與其意涵 |
葉嘉華 |
24 |
151 |
有緣千里來相會──臺北聖家堂彩繪玻璃的前世今生 |
于禮本 |
24 |
152 |
經典詮釋與理論轉移——中國哲學經典詮釋之三大變例 |
馮耀明 |
24 |
153 |
從經典詮釋的角度論儒道《易》圖的類型與變異 |
鄭吉雄 |
24 |
154 |
女性復仇與母性回歸:1970年代後期臺灣新女性主義與社會寫實女星的形象轉變 |
卓庭伍 |
23 |
155 |
新女性的復仇: 社會寫實電影中的色情、越界與批判 |
江美萱 |
23 |
156 |
宋末元初「述朱」脈絡下的易學與術數學 ──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外篇.焦氏易林》芻議 |
陳詠琳 |
23 |
157 |
臺灣當代基督教會移轉之現象——以中原大學四C教會為例 |
張蘊淨 |
23 |
158 |
吳宓與毛彥文——鉅變時代下的兩性關係 |
吳振漢 |
23 |
159 |
乾嘉經典詮釋的方法與進路-以戴震、焦循為核心 |
王慧茹 |
22 |
160 |
龍成于野──1970 年代末香港功夫電影中的城鄉對立與 日常微觀 |
黃猷欽 |
22 |
161 |
微話語、語句戲局與布局機器: 即時演算生成剪接系統中的隨機函式美學 |
陳蕉 |
22 |
162 |
明代前期內閣與吏部主導人事權之變遷 |
吳振漢 |
22 |
163 |
論譚嗣同的變法與復古 |
賀廣如 |
22 |
164 |
展演女性氣質:海沃頓家庭相本與維多利亞少女形象 |
黃桂瑩 |
21 |
165 |
亞洲極簡主義的詩學: 小津安二郎、侯孝賢、是枝裕和電影的長鏡遠景美學 |
吳怡芬 |
21 |
166 |
從全民健保觀察醫病關係之變遷 |
|
21 |
167 |
華人藝術的在地性與普遍性—— 以林學大為中心的考察 |
呂采芷 |
20 |
168 |
錯戀台北青春: 從 1960 年代三部台語片的無能男談起 |
沈曉茵 |
20 |
169 |
世戒抑或世勸?—— 從《金瓶梅》家庭敘事看儒家倫理觀時代的挑戰與回應 |
康珮 |
20 |
170 |
第十九期 |
詳如內文 |
19 |
171 |
儒家聖人觀之發源:《論語》聖人觀探析 |
侯展捷 |
19 |
172 |
《漢書‧五行志》之董仲舒《春秋》災異說——以論弒為中心 |
宋惠如 |
19 |
173 |
事件之後的當代跨域影像:論陳界仁早期作品及《殘響世界》的概念生成與轉化 |
孫松榮 |
19 |
174 |
八仙的變身:狩野山雪《群仙圖襖》的相關問題 |
林聖智 |
18 |
175 |
陳玉勳的喜劇轉折:一種數位時代的思考 |
林克明 |
18 |
176 |
鄒東廓家學:以《鄒氏學脉》為主線之探究 |
黃繼立 |
18 |
177 |
當代臺灣客家三大調的美感經驗: 以竹東鎮客家山歌比賽與流行音樂為例 |
林子晴 |
18 |
178 |
跨越文化與時空的宗教符號──魔羯魚 |
洪莫愁 |
17 |
179 |
王陽明與黃宗羲關於性情善惡詮釋之探討 |
齊婉先 |
17 |
180 |
乾嘉學者《孟子》研究的貢獻 |
張曉生 |
17 |
181 |
第十六期 |
詳如內文 |
16 |
182 |
從Religion與「宗教」的碰撞看儒家思想的宗教性 |
李彥儀 |
16 |
183 |
從雕塑電影邁向論文電影:論動態影像藝術的敘事傾向 |
江凌青 |
16 |
184 |
燔詩書 明法令 ——略論秦制的經學影響 |
李若暉 |
15 |
185 |
論周濂溪哲學對《中庸》思想的承繼與發展 |
黃秋韻 |
15 |
186 |
3D電影中的攝影眼:《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深度」探索 |
林克明 |
15 |
187 |
電子商務如何改變企業發展並開新局 |
周宏明 |
15 |
188 |
唐君毅先生解朱子「太極動靜」評析 |
鄧秀梅 |
15 |
189 |
片場裡的隨創者——胡金銓與1960年代的邵氏新派武俠片 |
黃猷欽 |
14 |
190 |
陸象山孟子學之詮釋學意涵 |
黃信二 |
14 |
191 |
董仲舒的陰陽五行說的認知意義 |
岑溢成 |
13 |
192 |
塵埃迷濛了你的眼:黃明川、陳芯宜與臺灣電影中的墟形魅景 |
孫松榮 |
13 |
193 |
南北朝周弘正與盧氏《易》學析論 |
楊自平 |
13 |
194 |
「以自然的辯證來詮釋朱子學」的進一步討論 |
楊祖漢 |
13 |
195 |
康有為維新思想對基督教的汲納與排拒 |
李安澤 |
13 |
196 |
何真即為真:十三世紀畫家之眼 |
艾瑞慈 |
12 |
197 |
《上海畫報》(1925-1933)與 上海的現代視覺文化之創造 |
安雅蘭 |
12 |
198 |
多重媒材、地點與夢想世界: 1920至1930年代間上海畫報的面向 |
文以誠 |
12 |
199 |
試論張載「太虛即氣」意涵「體用」之義 |
莊元輔 |
10 |
200 |
九一八事變以來東北人士的流亡意識(下) |
吳振漢 |
10 |
201 |
由迷孃〈唯有知道渴望的人〉管窺舒伯特歌曲風格 |
易繼心 |
9 |
202 |
朱子的經權觀析論 |
蕭美齡 |
9 |
203 |
九一八事變以來東北人士的流亡意識 |
吳振漢 |
9 |
204 |
從〈論語學案〉論劉宗周早期理氣思想 |
許玉敏 |
9 |
205 |
魯東的自然意象與精神演化論 |
曾少千 |
8 |
206 |
創傷年代的美學感同與見證 |
葛莉賽達.波洛克(Griselda Pollock)著,倪明萃翻譯 |
8 |
207 |
從追逐現代化到反思文化現代性:日治文人 魏清德的文化認同與對臺灣美術的期許 |
謝世英 |
8 |
208 |
意大利畫家查農的中國古畫收藏及其在華的展覽與創作活動(1928–37年) |
洪再新 |
7 |
209 |
引言--變動中的議題:治療理念暨其可能整合 |
蕭振邦 |
7 |
210 |
由「情」至「幻」─明刊本《西廂記》版畫插圖探究 |
徐文琴 |
6 |
211 |
伊蘇瑪影像:《冰原快跑人》的因紐特運動 |
洪敏秀 |
5 |
212 |
五○年代至六○年代中共軍內衝突演變之研究 |
齊茂吉 |
5 |
213 |
文部省美術展覽會的開幕與觀眾 |
五十殿 利治 |
4 |
214 |
從舞劇《香妃》探討江文也融合中西音樂之手法 |
宮筱筠 |
2 |
215 |
評馬克尼爾所著《疾病與人類》 |
魏嘉弘 |
1 |
216 |
重新評估媚俗──文化他者 |
金嬉英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