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從試驗、研究到推廣: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的組織與功能(1917-1999) |
李力庸 |
69 |
2 |
日治時期川合真永臺灣語著作的幾點觀察 |
林香薇 |
68 |
3 |
臺灣「中央財政」體制的轉型:日治初期(1898-1905)後藤新平總督府財政改革之歷史意義 |
林文凱 |
63 |
4 |
臺灣‧朝鮮總督府專賣政策比較研究-社會經濟遺產與「國家」能力的差異- |
文明基 |
63 |
5 |
日治時期隘勇線推進與蕃界之內涵轉變 |
鄭安晞 |
50 |
6 |
林俊穎小說中的時間想像與神話辯證 |
陳孟君 |
49 |
7 |
電力技術者的知識來源與實踐──以《臺電社報》為主的探討(1919-1944) |
林蘭芳 |
43 |
8 |
台灣電影(小)歷史——從「百代—寶貝」勾勒戰前業餘者電影初期發展 |
史惟筑 |
32 |
9 |
日治時期臺灣文人的文化調和觀—從傳統文人 到新式知識份子張深切 |
簡素琤 |
32 |
10 |
日治時期霧峰水利組織與地域社會的演變 |
劉素芬 |
31 |
11 |
日治時期臺灣的書籍裝幀藝術——以西川滿為例 |
林素幸 |
27 |
12 |
日治時期花柳業問題(1895-1945) |
朱德蘭 |
27 |
13 |
取締與治療:日治時期臺灣嗎啡之使用探究 |
毛硯平 |
25 |
14 |
地方菁英的經濟生活-以林維龍(1870-1942)私帳為例 |
陳建宏 |
25 |
15 |
論張純甫「消極退守」的文化觀與修養論 |
游騰達 |
24 |
16 |
日治初期法屬印度支那調查(1896-1919)──以《臺灣日 日新報》、《臺灣時報》為例 |
王豫邦 |
24 |
17 |
《臺灣日日新報》中新竹州社會教化之觀察(1915-1945) |
程安鯖 |
24 |
18 |
日治時期臺灣與朝鮮的米作──生產體系的比較 |
李力庸 |
24 |
19 |
廟碑與地方社會——以大溪福仁宮為例 |
陳建宏 |
23 |
20 |
臺灣當代基督教會移轉之現象——以中原大學四C教會為例 |
張蘊淨 |
23 |
21 |
近五十年來(1960~2016)「明鄭至戰後初期台灣儒學」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
李威寰 |
22 |
22 |
第十九期 |
詳如內文 |
19 |
23 |
第十七期 |
詳如內文 |
17 |
24 |
第十五期 |
詳如內文 |
15 |
25 |
混搭現代性與傳統價值:日治時期臺灣美術中的女性形象1927–1945 |
謝世英 |
13 |
26 |
日治臺展新南畫與地方色彩:大東亞框架下的臺灣文化認同 |
謝世英 |
10 |
27 |
試探日治時期與1970年代鄉土運動的巷弄美學 |
盛鎧 |
9 |
28 |
從追逐現代化到反思文化現代性:日治文人 魏清德的文化認同與對臺灣美術的期許 |
謝世英 |
8 |
29 |
自畫像、家族像與文化認同問題──試析日治時期三位畫家 |
顏娟英 |
7 |
30 |
妥協的現代性:日治時期台灣傳統廟宇彩繪師潘春源 |
謝世英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