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關鍵字 Qi    搜尋結果共 109 筆
No. 論文名稱 作  者 期  數
1 唐君毅先生的愛情哲學 ──以《愛情之福音》為中心的展開 劉毅鳴 72
2 王陽明哲學的內在化 林維杰 70
3 《公羊傳》與《左傳》禮觀念之荀學義涵 謝君直 68
4 魯迅、現代性與中國小說現代化的考察 陳俊啟 67
5 董真卿《易》學特色及重要性析論 楊自平 65
6 東野主人不善聽嗎?〈聲無哀樂論〉的 兩種聆聽 廖育正 65
7 從朱熹理解的古琴聲韻論其音樂美學 劉振維 65
8 「尊天而保真」— 論《淮南子》的道論及 其精神修養之義涵 周貞余 64
9 臺灣「中央財政」體制的轉型:日治初期(1898-1905)後藤新平總督府財政改革之歷史意義 林文凱 63
10 「大眾語」創作的試驗:陳子展《詩經》白話翻譯與大眾語運動之研究 史甄陶 62
11 「知音」涵蘊新探——從兩路傳統詮釋到現代認知神經科學的詮釋 廖啟宏 62
12 唐傳奇女子復讎故事研究:從時空體及生命型態的角度 廖珮芸 61
13 音樂創作的記憶與遺忘——從創作筆記重探陳其鋼作品《源》的音樂語言 連憲升 60
14 L’Empereur de Chine ouvrant le premier sillon: réception et exploitation politique de l’image dans la culture française du XVIIIe siècle Jacques Marx 58
15 晚清臺灣人李望洋宦遊甘肅的處境及心境 陳家煌 58
16 從史傳考索到文類美學:《紅樓夢》作者研究中的「作者」概念進程檢視 蕭鳳嫻 58
17 三唐兩宋攝其德——論《隨園詩話》中的唐宋詩調和論 王怡云 58
18 語用學的應用——以錢鍾書《圍城》的對話為例 譚志明 57
19 墨學方法於當代醫學倫理之應用 蕭宏恩 57
20 王門中的游離者——黃綰學思歷程及其定位 朱湘鈺 55
21 王船山對於《孟子·盡其心者章》的詮釋 蔡家和 54
22 李慈銘〈讀國語簡端記〉補箋 郭萬青 52
23 從貴族問題看《紅樓夢》與《人間喜劇》 的異與同 甘佳平 51
24 論人性向善論——一個分析哲學的觀點 蕭振聲 51
25 由「經子平等」而「婢作夫人」——近代學術觀的變遷與子學身份的重構 許朝陽 48
26 沈德潛評選岑參五律之觀點探析 林宜靜 48
27 海上‧奇觀——論晚清上海「水龍會」對城市文化的視覺性建構 趙家琦 48
28 劉宗周與黃宗羲《春秋》學比較析論 劉德明 47
29 論清儒毛奇齡「伸王抑朱」──以《大學》解為討論範圍 朱湘鈺 46
30 沈自晉《南詞新譜》集曲增訂論析──「備於今」的做法與價值 黃思超 46
31 敘事重心的轉移:從《再生緣》到《筆生花》 張思靜 46
32 錢德明的《聖樂經譜》:本地化策略下的明清天主教聖樂 洪力行 45
33 讀一切書之法──金聖嘆評《水滸傳》之文法術語及其敘事意涵 楊清惠 45
34 《紅樓》解碼──小說敘事的隱喻象徵 林素玟 45
35 風俗、地方與帝國:《太平歡樂圖》的製作及其對「熙皞之象」的呈現 馬雅貞 45
36 從「不分唐宋」到「詩學晚唐」:清代臺灣文人對唐宋詩的審美態度 余育婷 45
37 黄宗羲氣論之重新定位 陳榮灼 44
38 《清詩話》中的比興觀 王妙純 44
39 「一理」或「分理」?──戴震對程朱理學的反省 劉滄龍 44
40 距離的調節與情愛的回歸──《半生緣》影劇改編的修訂及超越 莊宜文 44
41 董仲舒「孝經義」考辨 莊兵 42
42 先秦聖賢系譜論述與儒學歷史意識──朱熹道統觀之淵源考察 陳逢源 41
43 周亮工的「反流派」詩學 謝明陽 41
44 清季臺灣地區疾病的治療與觀察──外國海關醫員的觀點 蘇芳玉 40
45 音樂中獨特的身體實踐:古琴傳統的審美與身體理想之結合 王育雯 40
46 戰國中晚期「忠」觀念之演變與轉折暨其思想意義 佐藤將之 39
47 自我追尋與他人認同 ──從「自律作家」論七等生的寫作風格及其意義 蕭義玲 37
48 「觀」「看」新視界:視覺現代性與晚清上海城市敘事 呂文翠 36
49 因「存異」而「求同」-從《淮南子》論述「同/異」管窺漢初儒道關係 李宗定 35
50 楊東明「氣質外無性」論析 陳政揚 35
51 朱子春秋學的衍異:方苞春秋學的創作意圖與意義解釋 丁亞傑 35
52 民初救世新教之《大學證釋》研究 鍾雲鶯 35
53 王船山氣論系統的道德哲學之成立問題 陳佳銘 35
54 王廷相與戴震人性論比較 陳政揚 34
55 戴璉璋先生對屈萬里先生《易》說之繼承、發展與轉化 羅聖堡 33
56 從《大胡笳》的記憶演奏探尋古琴樂譜與詮釋 張雅婷 33
57 從《易經蒙引》論蔡清疏解《周易本義》的作法及太極義理的轉折 楊自平 32
58 戴璉璋先生王弼《易》學體系的建立與反省 涂藍云 32
59 日治時期臺灣文人的文化調和觀—從傳統文人 到新式知識份子張深切 簡素琤 32
60 康熙朝宮廷「畫院」的運作與盛清院體的奠立:以蔣廷錫團隊為中心 賴毓芝 31
61 從構圖、書法、鈐印來鑑別六件署款梅清的黃山畫作 李淑卿 31
62 余英時與新儒家 李顯裕 31
63 唐君毅由重氣所闡發的船山人文化成論 陳政揚 31
64 「詩窮而後工」的歷史考察 鞏本棟 31
65 羅整菴、李栗谷理氣論的涵義 楊祖漢 31
66 台灣「幼曲」【大小牌】與崑曲、明清小曲的關係 洪惟助 30
67 從沈銓到南蘋風: 以沈銓《老圃秋容圖》(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為例 黃立芸 30
68 徐渭題畫作品中別號與閒章義涵初探——兼探款署「金罍」與鈐印「金畾」 徐瑞香 30
69 論王韜《瀛壖雜志》之權力象徵與時代性 余姒珉 30
70 船山莊學之研究:探析「凝神」之飽滿義涵 施盈佑 30
71 劉墉書學初探 張菀玲 28
72 龔自珍散文的諷刺藝術 陳德錦 28
73 《理學字義通釋》人性觀論析 陳政揚 28
74 身份的建構與消逝—— 《花山牆》與《回程列車》的靜、動態影像美學策略 史惟筑 28
75 論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之定位 賀廣如 28
76 南特船商杜勃亥的中國之行(1817-1827) 及其中國工藝收藏: 一個法中經濟文化交流的見證 李明明 28
77 方東美之「王陽明」研究探微 ——兼論明中葉「重返程明道」的學術思潮 游騰達 27
78 許衡「氣服於理」思想研究 史甄陶 27
79 董作賓先生的甲骨文書法試論——兼探《集契集》一書 張菀玲 27
80 晚清四十年上海視覺文化的幾個面向——以申報資料為主看圖像的機械複製 吳方正 26
81 論明代全真教隱微原因: 以萬曆年間嶗山釋道教產之爭為例 梁淑芳 26
82 船山繼善成性觀的當代省察:以唐君毅與勞思光之異詮為中心 陳政揚 25
83 程伊川《春秋傳》初探 劉德明 23
84 宋末元初「述朱」脈絡下的易學與術數學 ──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外篇.焦氏易林》芻議 陳詠琳 23
85 乾嘉經典詮釋的方法與進路-以戴震、焦循為核心 王慧茹 22
86 近五十年來(1960~2016)「明鄭至戰後初期台灣儒學」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李威寰 22
87 「選擇」及「轉譯」: 全球史視野下的「西洋」多層木套杯 施靜菲 21
88 正續《道藏》收錄的鸞書及其引述《詩經》述論 楊晉龍 21
89 論江聲、王鳴盛、孫星衍三家輯校〈太誓〉的共識、要點及其細部差異 陳威睿 21
90 歐西漢學者羅亞娜(Jana S. Rošker)宋明清儒知識論研究:化西宗「三款六式」框架之回應 錢爽 21
91 獨特視角下的章學誠研究 ——《章學誠研究述評(1920-1985)》之述評 賈慶軍 21
92 錯戀台北青春: 從 1960 年代三部台語片的無能男談起 沈曉茵 20
93 乾坤道家易詮釋 陳鼓應 20
94 春秋末期孔門私學團體形成原因考論 張循 19
95 八仙的變身:狩野山雪《群仙圖襖》的相關問題 林聖智 18
96 關愛何事:三部1970年代的瓊瑤片 沈曉茵 17
97 漢宋之間――程朱、船山、程樹德 詮釋《論語‧漆雕章》之比較 蔡家和 17
98 乾嘉學者《孟子》研究的貢獻 張曉生 17
99 戴震以血氣心知詮釋《孟子》的生命哲學 蔡家和 16
100 第十五期 詳如內文 15
101 燔詩書 明法令 ——略論秦制的經學影響 李若暉 15
102 從《易說》看惠士奇的治《易》作法 楊自平 11
103 尋找臺灣當代酷兒電影中《梁山伯與祝英台》 及「凌波熱」論述之遺緒 王君琦 11
104 論張橫渠之「太虛即氣」說——對諸哲學史家之詮釋的考察 王林偉 11
105 試論張載「太虛即氣」意涵「體用」之義 莊元輔 10
106 從〈論語學案〉論劉宗周早期理氣思想 許玉敏 9
107 從追逐現代化到反思文化現代性:日治文人 魏清德的文化認同與對臺灣美術的期許 謝世英 8
108 1933-34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中華民國和日本藝品之展示 周芳美 6
109 中國西畫家的「東方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國少數民族的形象 周芳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