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傾聽女聲╱身 ──女性藝術家的傳記劇場 |
高禎臨 |
67 |
2 |
Hot Wars on Screen during the Cold War:Philosophical Situations in King Hu’s Martial Arts Films |
James Wicks |
64 |
3 |
「尊天而保真」— 論《淮南子》的道論及 其精神修養之義涵 |
周貞余 |
64 |
4 |
「知音」涵蘊新探——從兩路傳統詮釋到現代認知神經科學的詮釋 |
廖啟宏 |
62 |
5 |
語用學的應用——以錢鍾書《圍城》的對話為例 |
譚志明 |
57 |
6 |
「前隱逸」與「後仕宦」的視野遞換——陶淵明宦遊主題中出處記憶的造現 |
葉常泓 |
49 |
7 |
身後傷害可能性之探討 |
李凱恩 |
48 |
8 |
漢樂府〈薤露〉、〈蒿里〉之原型與流變 |
劉德玲 |
47 |
9 |
敘事重心的轉移:從《再生緣》到《筆生花》 |
張思靜 |
46 |
10 |
風俗、地方與帝國:《太平歡樂圖》的製作及其對「熙皞之象」的呈現 |
馬雅貞 |
45 |
11 |
〈環法自行車大賽一如史詩〉──試論羅蘭巴特的神話解析書寫 |
許綺玲 |
41 |
12 |
The World and Japan: Animated Anxiety in a Global Age |
John Lance Griffith |
39 |
13 |
從羅蘭巴特《明室》的「現代私密主體」看 安東尼奧尼的《春光乍洩》 |
萬胥亭 |
38 |
14 |
Henry Miller's Painterly Eye |
Katy Masuga |
34 |
15 |
2046 de Wong Kar-wai:Topologie d'un secret ou piege psychanalytique? |
Erik Bordeleau |
34 |
16 |
懷舊音軌.變奏影像 |
談玉儀 |
33 |
17 |
從歷史記憶到懷舊想像——論劉以鬯小說與王家衛電影的互文轉換 |
莊宜文 |
33 |
18 |
戴璉璋先生對屈萬里先生《易》說之繼承、發展與轉化 |
羅聖堡 |
33 |
19 |
Interpreting Emblems, Emblems Interpreting: Love's mortal battle in Maurice Sceve's Delie |
Brooke Donaldson |
33 |
20 |
從構圖、書法、鈐印來鑑別六件署款梅清的黃山畫作 |
李淑卿 |
31 |
21 |
寫生與勤學:圓山應舉與日本戰前、戰時的道德教育 |
曹嗣衡 |
31 |
22 |
Literati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Drinking Games Using Cards |
Andrew Lo |
31 |
23 |
風雨交加——David Cox的天空 |
李淑卿 |
30 |
24 |
藤島武二的中國服飾女性像 |
兒島薰 著 林怡利 譯 |
25 |
25 |
新王后和她的西班牙式禮服 : 雅客柏.安波里所繪《瑪麗亞.梅迪奇和法王亨利四世的婚禮》(1600)中的服裝描繪與其意涵 |
葉嘉華 |
24 |
26 |
閱讀威廉.霍加斯的《賈里克扮演理查三世》圖像: 作為劇場文件與社會文本 |
林雯玲 |
24 |
27 |
華人藝術的在地性與普遍性—— 以林學大為中心的考察 |
呂采芷 |
20 |
28 |
跨越文化與時空的宗教符號──魔羯魚 |
洪莫愁 |
17 |
29 |
塵埃迷濛了你的眼:黃明川、陳芯宜與臺灣電影中的墟形魅景 |
孫松榮 |
13 |
30 |
鄉村城市:侯孝賢與陳坤厚城市喜劇中的臺北 |
林文淇 |
11 |
31 |
City People: Youth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in Hou Hsiao-Hsien's Later Films |
葉蓁 |
11 |
32 |
日治臺展新南畫與地方色彩:大東亞框架下的臺灣文化認同 |
謝世英 |
10 |
33 |
從媒介到建築──楊德昌如何利用多重媒介來呈現《一一》裡的台北 |
江凌青 |
9 |
34 |
自畫像、家族像與文化認同問題──試析日治時期三位畫家 |
顏娟英 |
7 |
35 |
由「情」至「幻」─明刊本《西廂記》版畫插圖探究 |
徐文琴 |
6 |
36 |
二十世紀初中國醫療廣告圖像與身體描繪 |
吳方正 |
4 |
37 |
中國西畫家的「東方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國少數民族的形象 |
周芳美 |
1 |
38 |
在英雄殞落之後的英雄:Gericault 的《梅杜莎之筏》 |
Gregor Wedekind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