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福禍相倚的台灣後疫情挑戰:一個比較歷史的生命倫理學視角 | 
							  蔡篤堅 | 
							  74 | 
							
						
							
							
							
							  | 2 | 
							  Hot Wars on Screen during the Cold War:Philosophical Situations in King Hu’s Martial Arts Films | 
							  James Wicks | 
							  64 | 
							
						
							
							
							
							  | 3 | 
							  三唐兩宋攝其德——論《隨園詩話》中的唐宋詩調和論 | 
							  王怡云 | 
							  58 | 
							
						
							
							
							
							  | 4 | 
							  黃宗羲的南明史學 | 
							  吳振漢 | 
							  56 | 
							
						
							
							
							
							  | 5 | 
							  日治時期隘勇線推進與蕃界之內涵轉變 | 
							  鄭安晞 | 
							  50 | 
							
						
							
							
							
							  | 6 | 
							  崇禎時期四部詞選收錄姜夔詞探析 | 
							  林淑華 | 
							  49 | 
							
						
							
							
							
							  | 7 | 
							  風俗、地方與帝國:《太平歡樂圖》的製作及其對「熙皞之象」的呈現 | 
							  馬雅貞 | 
							  45 | 
							
						
							
							
							
							  | 8 | 
							  電力技術者的知識來源與實踐──以《臺電社報》為主的探討(1919-1944) | 
							  林蘭芳 | 
							  43 | 
							
						
							
							
							
							  | 9 | 
							  論道統──葉適與牟宗三之道統觀析論 | 
							  楊自平 | 
							  43 | 
							
						
							
							
							
							  | 10 | 
							  “Some Unheard of Thing”: How Incest Became Convention in Southern Women’s Drama | 
							  Liz Thompson | 
							  37 | 
							
						
							
							
							
							  | 11 | 
							  宋遺民福建大儒熊禾及其詩歌作品析論─兼述詩歌內容之區域文化觀照 | 
							  王次澄 | 
							  36 | 
							
						
							
							
							
							  | 12 | 
							  想像的東方:錢納利繪畫中的蜑家女子圖像探究 | 
							  蔡伊婷 | 
							  36 | 
							
						
							
							
							
							  | 13 | 
							  二戰時期台灣茶宣傳海報的製作與意義 | 
							  陳德馨 | 
							  35 | 
							
						
							
							
							
							  | 14 | 
							  從「南島」到「泛.南.島」: 談高雄市立美術館南方論述轉向 | 
							  呂佩怡 | 
							  33 | 
							
						
							
							
							
							  | 15 | 
							  宋元論著徵引或評論衛湜《禮記集說》考述 | 
							  楊晋龍 | 
							  30 | 
							
						
							
							
							
							  | 16 | 
							  在世紀末城市邊緣: 《南國再見,南國》與《千禧曼波》中的聲音新浪潮 | 
							  王念英 | 
							  28 | 
							
						
							
							
							
							  | 17 | 
							  「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試論祭孔釋奠典禮之「文明」建構及其意義 | 
							  宋惠如 | 
							  27 | 
							
						
							
							
							
							  | 18 | 
							  中唐士人的南方教化: 以韓愈、柳宗元為考察中心 | 
							  王志浩 | 
							  24 | 
							
						
							
							
							
							  | 19 | 
							  宋末元初「述朱」脈絡下的易學與術數學 ──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外篇.焦氏易林》芻議 | 
							  陳詠琳 | 
							  23 | 
							
						
							
							
							
							  | 20 | 
							  「選擇」及「轉譯」: 全球史視野下的「西洋」多層木套杯 | 
							  施靜菲 | 
							  21 | 
							
						
							
							
							
							  | 21 | 
							  華人藝術的在地性與普遍性—— 以林學大為中心的考察 | 
							  呂采芷 | 
							  20 | 
							
						
							
							
							
							  | 22 | 
							  八仙的變身:狩野山雪《群仙圖襖》的相關問題 | 
							  林聖智 | 
							  18 | 
							
						
							
							
							
							  | 23 | 
							  南北朝周弘正與盧氏《易》學析論 | 
							  楊自平 | 
							  13 | 
							
						
							
							
							
							  | 24 | 
							  《南國再見,南國》: 另一波電影風格的開始 | 
							  沈曉茵 | 
							  11 | 
							
						
							
							
							
							  | 25 | 
							  日治臺展新南畫與地方色彩:大東亞框架下的臺灣文化認同 | 
							  謝世英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