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試由「鼓盆而歌」談莊子的情感轉化機制 | 陳佩君 | 78 | 
						
							
							
							
							  | 2 | 疫情之下的言論自由──自康德法權觀點出發的若干省思 | 陳欣白 | 75 | 
						
							
							
							
							  | 3 | 防疫之倫理觀察:以德國倫理委員會建議書為中心 | 林佳和 | 75 | 
						
							
							
							
							  | 4 | 陷溺或救贖? ──論愛情關係中的依賴問題 | 霍晉明 | 72 | 
						
							
							
							
							  | 5 | 攸關新冠病毒疫情之治人醫心生命文化反思 | 蔡篤堅 | 71 | 
						
							
							
							
							  | 6 | 「趨生畏死」與「趨樂避苦」之兩難 抉擇──「自主意願」:流動且幽微的 心靈答案 | 釋昭慧 | 67 | 
						
							
							
							
							  | 7 | 萍水不相逢?— 李安電影中「倫理」與「自由」 美學之衝突 | 曹予恩 | 60 | 
						
							
							
							
							  | 8 | 公園之美:環境經濟理論的解題探究 | 彭春翎 | 60 | 
						
							
							
							
							  | 9 | 從十八世紀法國學院沙龍展看法國風景畫的崛起 | 黃淑玲 | 38 | 
						
							
							
							
							  | 10 | 戴震「以理殺人」說兼義衍釋 | 鄭吉雄 | 31 | 
						
							
							
							
							  | 11 | 從「心本於性」看韓儒田艮齋的儒家人文關懷 | 楊祖漢 | 29 | 
						
							
							
							
							  | 12 | 程朱、陸王二系的會通 | 楊祖漢 | 24 | 
						
							
							
							
							  | 13 | 真謬之間如如觀:凱吉音樂中的禪意解讀 | 彭宇薰 | 24 | 
						
							
							
							
							  | 14 | 當代臺灣客家三大調的美感經驗: 以竹東鎮客家山歌比賽與流行音樂為例 | 林子晴 | 18 | 
						
							
							
							
							  | 15 | 當下呈現之自由是美的   ——牟宗三美學之基礎命題 | 唐聖 | 8 | 
						
							
							
							
							  | 16 | 不再無禮:克萊蒙‧維哥影片中的情感第三空間 | 劉紀雯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