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攸關新冠病毒疫情之治人醫心生命文化反思 |
蔡篤堅 |
71 |
2 |
新冠病毒疫情的倫理反思與公共衛生倫理學的建構 |
李瑞全 |
70 |
3 |
羞恥的(偽)樣貌: 王爾德的《深淵書簡》 |
鄧宜菁 |
67 |
4 |
臺灣山林哲學的行動與建構 |
蔡智豪 |
64 |
5 |
Étude comparative franco-chinoise du processus de création des caractères/ mots nouveaux : l’exemple des noms des éléments chimiques |
Huei-chen Li |
62 |
6 |
只破不立,無以為繼 — 談毀家廢婚派的幾點問題 |
何思瑩 |
58 |
7 |
隱喻與建築——柄谷行人與德希達的解構思想對話 |
黃雅嫺 |
56 |
8 |
自然書寫與《孟子》的「超能力」 |
蕭振邦、曾安國 |
49 |
9 |
由「經子平等」而「婢作夫人」——近代學術觀的變遷與子學身份的重構 |
許朝陽 |
48 |
10 |
海上‧奇觀——論晚清上海「水龍會」對城市文化的視覺性建構 |
趙家琦 |
48 |
11 |
Derrida et psychanalyse — Spéculer sur une lecture de Derrida |
Shenchung Shen |
48 |
12 |
六○年代香港現代主義迷思——以〈長廊的短調〉、〈攜風的姑娘〉和〈化石〉為例 |
鄭蕾 |
47 |
13 |
女性空間的召魂想像與題詠編織──論陳文述的「美人西湖」 |
王學玲 |
46 |
14 |
風俗、地方與帝國:《太平歡樂圖》的製作及其對「熙皞之象」的呈現 |
馬雅貞 |
45 |
15 |
經典與意義建構——從《論語》「甚矣章」的說解論「詮釋脈絡」在經典闡釋中的作用 |
張錫輝 |
44 |
16 |
嘉靖朝錦衣衛首長之職權與活動──以陸炳(1510-1560)為例 |
吳振漢 |
42 |
17 |
「辨體」與「破體」異流同歸於「尊體」──論清代詞體觀的建構歷程 |
黃雅莉 |
40 |
18 |
直觀自然的遺忘:胡塞爾對現代科學的解構 |
劉國英 |
38 |
19 |
主體的重構:論賈誼憑弔屈原的深層意涵 |
許又方 |
37 |
20 |
朱子春秋學的衍異:方苞春秋學的創作意圖與意義解釋 |
丁亞傑 |
35 |
21 |
心象考: 臺灣攝影中的「心象」概念源起和挪用 |
陳佳琦 |
33 |
22 |
台灣電影(小)歷史——從「百代—寶貝」勾勒戰前業餘者電影初期發展 |
史惟筑 |
32 |
23 |
穿越「理論」之間:「後理論時代」的理論思潮和文化建構 |
王寧 |
32 |
24 |
國族主義與現代性的交涉:翁倩玉冷戰時期之明星形塑 |
江美萱 |
32 |
25 |
日治時期霧峰水利組織與地域社會的演變 |
劉素芬 |
31 |
26 |
建構新「祖國」——鄭彥棻時期(民國39-47年)的僑務工作 |
李道緝 |
31 |
27 |
委拉茲奎斯的晚期繪畫與十九世紀以降歐洲藝術史學書寫 |
王瑞婷 |
30 |
28 |
論王韜《瀛壖雜志》之權力象徵與時代性 |
余姒珉 |
30 |
29 |
道家環境倫理學之建構及其可能之限度 |
葉海煙 |
29 |
30 |
美術史、展示與認同——在時代中載浮載沉的「臺灣美術」 |
邱函妮 |
29 |
31 |
營建防災管理與都市環境倫理 |
文祖湘、蕭玥涓 |
29 |
32 |
宋代小學的建構及其影響 |
周揚波 |
28 |
33 |
身份的建構與消逝—— 《花山牆》與《回程列車》的靜、動態影像美學策略 |
史惟筑 |
28 |
34 |
知識的建構與典範的創新:論「幼學雜字」在傳統蒙學教育上之意義與價值 |
周安邦 |
20 |
35 |
文學改編、媒介特質與自我解構: 〈蘋果的滋味〉的比較敘事學研究 |
謝世宗 |
17 |
36 |
片場裡的隨創者——胡金銓與1960年代的邵氏新派武俠片 |
黃猷欽 |
14 |
37 |
混搭現代性與傳統價值:日治時期臺灣美術中的女性形象1927–1945 |
謝世英 |
13 |
38 |
儒家「家庭一體」之建構初探 |
謝居憲 |
12 |
39 |
Re-tracing The Frames, Borders, Edges and Margins of Derrida's Derrida's De-Construction(s) ( Part II ) |
方如凡 |
11 |
40 |
由管理哲學的分際論中國管理哲學之建構 |
朱建民 |
10 |
41 |
Re-tracing The Frames, Borders, Edges and Margins of Derrida's DeConstruction(s) ( Part I ) |
Robert E. Front |
10 |
42 |
1933-34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中華民國和日本藝品之展示 |
周芳美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