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陷溺或救贖? ──論愛情關係中的依賴問題 |
霍晉明 |
72 |
2 |
新冠肺炎蔓延期間告別的勇氣與意義 |
蕭玉霜 |
71 |
3 |
魯迅、現代性與中國小說現代化的考察 |
陳俊啟 |
67 |
4 |
傾聽女聲╱身 ──女性藝術家的傳記劇場 |
高禎臨 |
67 |
5 |
唐君毅的感通論述:對《易》、二程與孔子的詮釋性理解 |
林維杰 |
66 |
6 |
大學通識音樂教育的推廣與實踐 |
簡山根 |
65 |
7 |
東野主人不善聽嗎?〈聲無哀樂論〉的 兩種聆聽 |
廖育正 |
65 |
8 |
音樂表現的意義和情感 — 從「分析美學」的視角所做的解析 |
劉悅笛 |
65 |
9 |
生態智慧T中的friluftsliv / 天地間自由地徜徉 |
程進發 |
63 |
10 |
性運2.0:歷史與當下的雙向運動 |
王顥中 |
62 |
11 |
論徐冰作品中的動物符號與生態關懷 |
黃宗潔 |
62 |
12 |
萍水不相逢?— 李安電影中「倫理」與「自由」 美學之衝突 |
曹予恩 |
60 |
13 |
蕅益《周易禪解》會通《易》理與如來藏的本體論詮釋 |
羅鈴沛 |
59 |
14 |
身體如表現:波特萊爾的步態式書寫 |
齊嵩齡 |
59 |
15 |
晚清臺灣人李望洋宦遊甘肅的處境及心境 |
陳家煌 |
58 |
16 |
遼代劉六符兄弟與遼宋外交 |
蔣武雄 |
57 |
17 |
Maximalisme acédiaste dans Madame Bovary de Gustave Flaubert |
Katarzyna Stachura |
55 |
18 |
愛生、自然凝觀與道:以孟祥森的文學/哲學的環境書寫作為接點 |
江⽇新 |
53 |
19 |
東漢知識份子的流離與認同——以班彪、王粲、蔡琰為例 |
何雅雯 |
53 |
20 |
醫藥之良好狀態(wellbeing)之分析: 生活品質、生活質量與生命質素 |
李瑞全 |
52 |
21 |
論克洛德‧西蒙的小說藝術 |
楊令飛 |
50 |
22 |
論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小說的「電影視覺化表述」 |
梁慕靈 |
50 |
23 |
由「經子平等」而「婢作夫人」——近代學術觀的變遷與子學身份的重構 |
許朝陽 |
48 |
24 |
流行語「殺很大」的複合化 |
黃金文、林鴻瑞 |
48 |
25 |
漢樂府〈薤露〉、〈蒿里〉之原型與流變 |
劉德玲 |
47 |
26 |
六○年代香港現代主義迷思——以〈長廊的短調〉、〈攜風的姑娘〉和〈化石〉為例 |
鄭蕾 |
47 |
27 |
風俗、地方與帝國:《太平歡樂圖》的製作及其對「熙皞之象」的呈現 |
馬雅貞 |
45 |
28 |
《清詩話》中的比興觀 |
王妙純 |
44 |
29 |
音樂中獨特的身體實踐:古琴傳統的審美與身體理想之結合 |
王育雯 |
40 |
30 |
The World and Japan: Animated Anxiety in a Global Age |
John Lance Griffith |
39 |
31 |
從「講故事」到「小說」─ 論張愛玲小說中的記憶變化 |
梁慕靈 |
39 |
32 |
從十八世紀法國學院沙龍展看法國風景畫的崛起 |
黃淑玲 |
38 |
33 |
自我追尋與他人認同 ──從「自律作家」論七等生的寫作風格及其意義 |
蕭義玲 |
37 |
34 |
米開朗基羅藝術表現中的 未完成(non-finito)概念 |
蘇信恩 |
37 |
35 |
明治時期以來候文史料判讀方法 |
伊藤桃子 |
35 |
36 |
象徵與譬喻:儒家經典詮釋的兩條進路 |
林維杰 |
34 |
37 |
文本與詮釋:論高達美如何理解康德《判斷力批判》 |
張鼎國 |
34 |
38 |
從《易經蒙引》論蔡清疏解《周易本義》的作法及太極義理的轉折 |
楊自平 |
32 |
39 |
漢語詩律學研究的新材料與新問題——論唐代碑志銘詞韻式之新變 |
程章燦 |
31 |
40 |
論永續發展及人與天地萬物之關係: 儒家之論述 |
李瑞全 |
29 |
41 |
劉墉書學初探 |
張菀玲 |
28 |
42 |
京狩野與江戶儒者----以狩野山雪的聖賢圖為例 |
林聖智 |
26 |
43 |
臺灣錄像藝術的電影性: 論袁廣鳴與王俊傑作品自八〇年代迄今的三個創作時期及轉變 |
孫松榮 |
25 |
44 |
乾嘉經典詮釋的方法與進路-以戴震、焦循為核心 |
王慧茹 |
22 |
45 |
實踐進路的哲學:儒學之工夫論與哲學詮釋 |
李瑞全 |
21 |
46 |
亞洲極簡主義的詩學: 小津安二郎、侯孝賢、是枝裕和電影的長鏡遠景美學 |
吳怡芬 |
21 |
47 |
世戒抑或世勸?—— 從《金瓶梅》家庭敘事看儒家倫理觀時代的挑戰與回應 |
康珮 |
20 |
48 |
熒輝映照,心之昕昕── 初探艾伯特‧威德爾(Albert Wider)的公東高工聖堂彩窗系列 |
于禮本 |
18 |
49 |
陳玉勳的喜劇轉折:一種數位時代的思考 |
林克明 |
18 |
50 |
鄒東廓家學:以《鄒氏學脉》為主線之探究 |
黃繼立 |
18 |
51 |
當代臺灣客家三大調的美感經驗: 以竹東鎮客家山歌比賽與流行音樂為例 |
林子晴 |
18 |
52 |
跨越文化與時空的宗教符號──魔羯魚 |
洪莫愁 |
17 |
53 |
雜文世界中的林連玉—— 論其内在的自我意識、價值觀念與思辨模式 |
關啓匡 |
16 |
54 |
戴震以血氣心知詮釋《孟子》的生命哲學 |
蔡家和 |
16 |
55 |
讓子彈飛:論高重黎幻燈簡報電影《人肉的滋味》之影像藝術實踐 |
孫松榮 |
15 |
56 |
片場裡的隨創者——胡金銓與1960年代的邵氏新派武俠片 |
黃猷欽 |
14 |
57 |
從「君子之射」思考習射的現代意義 |
廖崇斐 |
14 |
58 |
何謂艾茉莉‧卡爾?:加拿大西岸藝術的共時代性 |
洪敏秀 |
14 |
59 |
多重媒材、地點與夢想世界: 1920至1930年代間上海畫報的面向 |
文以誠 |
12 |
60 |
大眾文化中的圖像詮釋──從一幅表現魯迅論戰精神的漫畫說起 |
陳德馨 |
10 |
61 |
由迷孃〈唯有知道渴望的人〉管窺舒伯特歌曲風格 |
易繼心 |
9 |
62 |
儒家的生命倫理學結構 |
李瑞全 |
9 |
63 |
試探日治時期與1970年代鄉土運動的巷弄美學 |
盛鎧 |
9 |
64 |
從媒介到建築──楊德昌如何利用多重媒介來呈現《一一》裡的台北 |
江凌青 |
9 |
65 |
魯東的自然意象與精神演化論 |
曾少千 |
8 |
66 |
自畫像、家族像與文化認同問題──試析日治時期三位畫家 |
顏娟英 |
7 |
67 |
由「情」至「幻」─明刊本《西廂記》版畫插圖探究 |
徐文琴 |
6 |
68 |
石川欽一郎台灣風景畫中「地方色彩」概念的建構 |
楊永源 |
3 |
69 |
中國西畫家的「東方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國少數民族的形象 |
周芳美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