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性哲學及其不滿──論高德曼的簡性 |
甯應斌 |
74 |
2 |
二戰後「馬來亞華人公會」的成立與馬來亞華人的政治發展(1946-1957) |
張曉威 |
63 |
3 |
性運2.0:歷史與當下的雙向運動 |
王顥中 |
62 |
4 |
東漢知識份子的流離與認同——以班彪、王粲、蔡琰為例 |
何雅雯 |
53 |
5 |
由「經子平等」而「婢作夫人」——近代學術觀的變遷與子學身份的重構 |
許朝陽 |
48 |
6 |
敘事重心的轉移:從《再生緣》到《筆生花》 |
張思靜 |
46 |
7 |
「一理」或「分理」?──戴震對程朱理學的反省 |
劉滄龍 |
44 |
8 |
《歷程》中的食慾、身體與都市空間 |
葉雅茹 |
41 |
9 |
The World and Japan: Animated Anxiety in a Global Age |
John Lance Griffith |
39 |
10 |
主體的重構:論賈誼憑弔屈原的深層意涵 |
許又方 |
37 |
11 |
懷舊音軌.變奏影像 |
談玉儀 |
33 |
12 |
從「南島」到「泛.南.島」: 談高雄市立美術館南方論述轉向 |
呂佩怡 |
33 |
13 |
國族主義與現代性的交涉:翁倩玉冷戰時期之明星形塑 |
江美萱 |
32 |
14 |
全球莎士比亞與在地哈姆雷特:兩部莎士比亞電影改編 |
吳怡芬 |
32 |
15 |
Footprints of Fanon in Gillo Pontecorvo’s The Battle of Algiers and Sembene Ousamne’s Xala |
Haidar Eid、Khaled Ghazel |
32 |
16 |
美術史、展示與認同——在時代中載浮載沉的「臺灣美術」 |
邱函妮 |
29 |
17 |
身份的建構與消逝—— 《花山牆》與《回程列車》的靜、動態影像美學策略 |
史惟筑 |
28 |
18 |
對陽明神秘經驗問題的重新思考 ——以湯浅泰雄哲學為參照 |
陳廷嘉 |
27 |
19 |
論張純甫「消極退守」的文化觀與修養論 |
游騰達 |
24 |
20 |
打造馬來亞:論馬來亞製片組的冷戰影像 |
許維賢 |
19 |
21 |
混搭現代性與傳統價值:日治時期臺灣美術中的女性形象1927–1945 |
謝世英 |
13 |
22 |
Commodity, Performance, and Social Identity in Theodore Dreiser's Sister Carrie |
林文淇 |
12 |
23 |
Outcast as Protagonist: The Identity Problem in Joseph Conrad's Almayer's Folly |
梁立堅 |
11 |
24 |
日治臺展新南畫與地方色彩:大東亞框架下的臺灣文化認同 |
謝世英 |
10 |
25 |
從追逐現代化到反思文化現代性:日治文人 魏清德的文化認同與對臺灣美術的期許 |
謝世英 |
8 |
26 |
自畫像、家族像與文化認同問題──試析日治時期三位畫家 |
顏娟英 |
7 |
27 |
重新評估媚俗──文化他者 |
金嬉英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