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翻轉哲學傳播的可能性: 連結哲學與大眾的新媒體 |
邱獻儀、鄭凱元 |
77 |
2 |
全球化與世界主義──新冠疫情下對康德世界主義的反思 |
姜文斌 |
75 |
3 |
西藥製藥廠關鍵主管應具備的必要特質 — 從佛教「八正道」的「正見」與「正思惟」談起 |
陳昱萍 |
73 |
4 |
新冠肺炎蔓延期間告別的勇氣與意義 |
蕭玉霜 |
71 |
5 |
新冠肺炎疫苗研究倫理探討與公眾信任之建立 |
陳妤嘉 |
71 |
6 |
|
|
71 |
7 |
以技藝為中介來看倫理與宗教的連結: 從亞里斯多德出發反思中國哲學 |
汪文聖 |
70 |
8 |
羊皮紙的底層:《戴眼鏡的女孩》一書中的隱跡書寫 |
林待吟 |
69 |
9 |
由「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歷程論生命自主權之限制 |
陳俊志 |
67 |
10 |
唐牟二先生對華嚴天臺之詮釋的比較 |
陳榮灼 |
66 |
11 |
建置「禮樂」的完型 (Gestalt) 結構 — 禮樂文明的源流、原理與實踐 |
曾暐傑 |
65 |
12 |
聲音、音樂及其應用思考 |
蕭振邦 |
65 |
13 |
山林倫理是公民倫理 — 由「無痕山林」與〈失去山林的孩子〉 談起 |
劉久清 |
64 |
14 |
臺灣「中央財政」體制的轉型:日治初期(1898-1905)後藤新平總督府財政改革之歷史意義 |
林文凱 |
63 |
15 |
「大眾語」創作的試驗:陳子展《詩經》白話翻譯與大眾語運動之研究 |
史甄陶 |
62 |
16 |
困難的倫理:論護理人員的道德困擾 |
王心運、柯薰貴 |
61 |
17 |
蕅益《周易禪解》會通《易》理與如來藏的本體論詮釋 |
羅鈴沛 |
59 |
18 |
「婚姻平權」的反思 |
關啟文 |
58 |
19 |
韓愈祭文文體變革新探 |
姜龍翔 |
58 |
20 |
從形似到傳神:中國繪畫藝術中所展現的人文真理 |
何佳瑞 |
58 |
21 |
墨學方法於當代醫學倫理之應用 |
蕭宏恩 |
57 |
22 |
黃宗羲的南明史學 |
吳振漢 |
56 |
23 |
從〈聲無哀樂論〉引用《莊子》「三籟」典故探其「聲情關係」中 所蘊含的工夫向度 |
林修德 |
54 |
24 |
熊十力疏釋《禮記‧儒行》意義探析 |
孫致文 |
53 |
25 |
牟宗三與海德格 |
陳榮灼 |
51 |
26 |
論克洛德‧西蒙的小說藝術 |
楊令飛 |
50 |
27 |
崇禎時期四部詞選收錄姜夔詞探析 |
林淑華 |
49 |
28 |
論清儒毛奇齡「伸王抑朱」──以《大學》解為討論範圍 |
朱湘鈺 |
46 |
29 |
《紅樓》解碼──小說敘事的隱喻象徵 |
林素玟 |
45 |
30 |
Noddings, Nel. The Maternal Factor: Two Paths to Morality |
石致華 |
45 |
31 |
羅近溪圓教思想研究 |
謝居憲 |
43 |
32 |
十九世紀法國公娼制度之初探 |
王秋琪 |
42 |
33 |
先秦聖賢系譜論述與儒學歷史意識──朱熹道統觀之淵源考察 |
陳逢源 |
41 |
34 |
清季臺灣地區疾病的治療與觀察──外國海關醫員的觀點 |
蘇芳玉 |
40 |
35 |
「辨體」與「破體」異流同歸於「尊體」──論清代詞體觀的建構歷程 |
黃雅莉 |
40 |
36 |
直觀自然的遺忘:胡塞爾對現代科學的解構 |
劉國英 |
38 |
37 |
從十八世紀法國學院沙龍展看法國風景畫的崛起 |
黃淑玲 |
38 |
38 |
Disposition des lettrines et ses rapports avec la ponctuation dans les versions manuscrites et imprimée du Roman de Perceforest: des interprétations du texte |
李蕙珍 |
38 |
39 |
自我追尋與他人認同 ──從「自律作家」論七等生的寫作風格及其意義 |
蕭義玲 |
37 |
40 |
“Some Unheard of Thing”: How Incest Became Convention in Southern Women’s Drama |
Liz Thompson |
37 |
41 |
米開朗基羅藝術表現中的 未完成(non-finito)概念 |
蘇信恩 |
37 |
42 |
給我洲後村,我將翻轉全臺灣──試論二重疏洪道洲後村拆遷抗爭事件的歷史意義 |
陳君愷、賴建寰 |
36 |
43 |
研究型創作之交鋒與「藝術知識」初探 |
高俊宏 |
34 |
44 |
從hermeneuein至文本理解之義理生成發展:辯證性——系統性及體系性詮釋學理論基本網絡 |
陸敬忠 |
34 |
45 |
Henry Miller's Painterly Eye |
Katy Masuga |
34 |
46 |
藝術史與視覺研究的交界:神話、科學與意識形態 |
丹尼爾.杜畢松、蘇菲.侯爾 著,王瑞婷 譯 |
33 |
47 |
薩德侯爵小說中巴洛克風格的圖畫 |
賴軍維 |
33 |
48 |
台灣電影(小)歷史——從「百代—寶貝」勾勒戰前業餘者電影初期發展 |
史惟筑 |
32 |
49 |
余英時的精神鍛鍊與生命實踐 |
謝政諭 |
31 |
50 |
康熙朝宮廷「畫院」的運作與盛清院體的奠立:以蔣廷錫團隊為中心 |
賴毓芝 |
31 |
51 |
《文心雕龍》的通變論 |
朱曉海 |
31 |
52 |
「詩窮而後工」的歷史考察 |
鞏本棟 |
31 |
53 |
藝術文件與(不)可加速的生命:論謝德慶的身體—機器、時間性及其抵抗潛能 |
王聖閎 |
30 |
54 |
明代塘報的軍事功能與史料價值 |
吳振漢 |
30 |
55 |
從朱子學到「古道論」:十八世紀日本國學文論的形成及其影響 |
王小林 |
30 |
56 |
論老子思想中的可持續性 |
高柏園 |
29 |
57 |
從演化倫理學的立場談非人類中心主義的環境倫理如何可能? |
黃柏翰 |
29 |
58 |
從數位轉向到美學運算:論數位世代科技藝術的新美學 |
邱誌勇 |
27 |
59 |
論明代全真教隱微原因: 以萬曆年間嶗山釋道教產之爭為例 |
梁淑芳 |
26 |
60 |
藝術的進程:十八世紀下半葉英國藝術、製造業、商業勵進會對文雅藝術的提倡 |
謝佳娟 |
26 |
61 |
文創時代的藝術生產:陳界仁、曹斐與安迪·沃荷 |
蔡佩桂 |
26 |
62 |
複製與諧仿的界線:十九世紀法國「漫畫版沙龍」源起之探討 |
楊尹瑄 |
22 |
63 |
近五十年來(1960~2016)「明鄭至戰後初期台灣儒學」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
李威寰 |
22 |
64 |
殊途與同歸──論羅念菴學術在王學中的定位問題 |
袁光儀 |
21 |
65 |
事件之後的當代跨域影像:論陳界仁早期作品及《殘響世界》的概念生成與轉化 |
孫松榮 |
19 |
66 |
王世貞〈史乘考誤〉所論嘉、隆之際史事考釋 |
吳振漢 |
17 |
67 |
3D電影中的攝影眼:《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深度」探索 |
林克明 |
15 |
68 |
自畫像、家族像與文化認同問題──試析日治時期三位畫家 |
顏娟英 |
7 |
69 |
1933-34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中華民國和日本藝品之展示 |
周芳美 |
6 |
70 |
鞏固爾兄弟的中國藝術收藏 |
張婉真 |
2 |
71 |
中國西畫家的「東方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國少數民族的形象 |
周芳美 |
1 |
72 |
在英雄殞落之後的英雄:Gericault 的《梅杜莎之筏》 |
Gregor Wedekind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