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福禍相倚的台灣後疫情挑戰:一個比較歷史的生命倫理學視角 |
蔡篤堅 |
74 |
2 |
攸關新冠病毒疫情之治人醫心生命文化反思 |
蔡篤堅 |
71 |
3 |
日治時期川合真永臺灣語著作的幾點觀察 |
林香薇 |
68 |
4 |
五四民主、科學革新中的中正之道── 由李玉階對民主自由及宗教科學之實踐談起 |
黃崇修 |
67 |
5 |
唐君毅的感通論述:對《易》、二程與孔子的詮釋性理解 |
林維杰 |
66 |
6 |
論徐冰作品中的動物符號與生態關懷 |
黃宗潔 |
62 |
7 |
超越破立修辭,回歸關鍵爭議 — 回應何思瑩 |
郭彥伯 |
62 |
8 |
愛的圈養: 晚近臺灣社會「毛小孩主義」的興起 |
洪凌 |
62 |
9 |
手稿解讀與盧炎的和聲 |
饒韻華 |
60 |
10 |
音樂創作的記憶與遺忘——從創作筆記重探陳其鋼作品《源》的音樂語言 |
連憲升 |
60 |
11 |
黃宗羲的南明史學 |
吳振漢 |
56 |
12 |
王船山對於《孟子·盡其心者章》的詮釋 |
蔡家和 |
54 |
13 |
熊十力疏釋《禮記‧儒行》意義探析 |
孫致文 |
53 |
14 |
李慈銘〈讀國語簡端記〉補箋 |
郭萬青 |
52 |
15 |
林俊穎小說中的時間想像與神話辯證 |
陳孟君 |
49 |
16 |
海上‧奇觀——論晚清上海「水龍會」對城市文化的視覺性建構 |
趙家琦 |
48 |
17 |
黄宗羲氣論之重新定位 |
陳榮灼 |
44 |
18 |
電力技術者的知識來源與實踐──以《臺電社報》為主的探討(1919-1944) |
林蘭芳 |
43 |
19 |
清季臺灣地區疾病的治療與觀察──外國海關醫員的觀點 |
蘇芳玉 |
40 |
20 |
明儒高攀龍的思想與殉節 |
吳振漢 |
37 |
21 |
幼蒙、幼慧與幼學:近世中國童年論述之轉折起伏 |
熊秉真 |
36 |
22 |
王廷相與戴震人性論比較 |
陳政揚 |
34 |
23 |
從hermeneuein至文本理解之義理生成發展:辯證性——系統性及體系性詮釋學理論基本網絡 |
陸敬忠 |
34 |
24 |
藝術史與視覺研究的交界:神話、科學與意識形態 |
丹尼爾.杜畢松、蘇菲.侯爾 著,王瑞婷 譯 |
33 |
25 |
台灣電影(小)歷史——從「百代—寶貝」勾勒戰前業餘者電影初期發展 |
史惟筑 |
32 |
26 |
羅整菴、李栗谷理氣論的涵義 |
楊祖漢 |
31 |
27 |
明代塘報的軍事功能與史料價值 |
吳振漢 |
30 |
28 |
明代邸報的政治功能與史料價值 |
吳振漢 |
28 |
29 |
中國版畫的荷蘭範本:韓懷德的《牧林特立圖》研究 |
王靜靈著 洪楷晴譯 |
26 |
30 |
藤島武二的中國服飾女性像 |
兒島薰 著 林怡利 譯 |
25 |
31 |
「選擇」及「轉譯」: 全球史視野下的「西洋」多層木套杯 |
施靜菲 |
21 |
32 |
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英文著作中的東亞畫史建構: 以對宋代與室町宗教人物畫評價為例 |
巫佩蓉 |
21 |
33 |
打造馬來亞:論馬來亞製片組的冷戰影像 |
許維賢 |
19 |
34 |
熒輝映照,心之昕昕── 初探艾伯特‧威德爾(Albert Wider)的公東高工聖堂彩窗系列 |
于禮本 |
18 |
35 |
《莊子》與《呂氏春秋》寓言題材之比較研究 |
吳福相 |
17 |
36 |
文學改編、媒介特質與自我解構: 〈蘋果的滋味〉的比較敘事學研究 |
謝世宗 |
17 |
37 |
《上海畫報》(1925-1933)與 上海的現代視覺文化之創造 |
安雅蘭 |
12 |
38 |
日治臺展新南畫與地方色彩:大東亞框架下的臺灣文化認同 |
謝世英 |
10 |
39 |
陳澄波圖片收藏與陳澄波繪畫 |
李淑珠 |
7 |
40 |
法國十九世紀後期對於中國陶瓷的書寫與鑑賞研究 |
張婉真 |
3 |
41 |
從舞劇《香妃》探討江文也融合中西音樂之手法 |
宮筱筠 |
2 |
42 |
中國西畫家的「東方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國少數民族的形象 |
周芳美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