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從《正蒙‧中正篇》看張載的德性教育思想 |
黃崇修 |
72 |
2 |
攸關新冠病毒疫情之治人醫心生命文化反思 |
蔡篤堅 |
71 |
3 |
羞恥的(偽)樣貌: 王爾德的《深淵書簡》 |
鄧宜菁 |
67 |
4 |
留給「自然」半個地球 — 審美的體驗 |
林春銀 |
64 |
5 |
愛的圈養: 晚近臺灣社會「毛小孩主義」的興起 |
洪凌 |
62 |
6 |
萍水不相逢?— 李安電影中「倫理」與「自由」 美學之衝突 |
曹予恩 |
60 |
7 |
羅近溪圓教思想研究 |
謝居憲 |
43 |
8 |
自我追尋與他人認同 ──從「自律作家」論七等生的寫作風格及其意義 |
蕭義玲 |
37 |
9 |
民初救世新教之《大學證釋》研究 |
鍾雲鶯 |
35 |
10 |
王廷相與戴震人性論比較 |
陳政揚 |
34 |
11 |
從「南島」到「泛.南.島」: 談高雄市立美術館南方論述轉向 |
呂佩怡 |
33 |
12 |
Interpreting Emblems, Emblems Interpreting: Love's mortal battle in Maurice Sceve's Delie |
Brooke Donaldson |
33 |
13 |
The First and Second Attentions of Dramaturgy: A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
David Pendery |
33 |
14 |
戴震「以理殺人」說兼義衍釋 |
鄭吉雄 |
31 |
15 |
論法家學派的「明主之道」 |
李庭緯 |
31 |
16 |
《理學字義通釋》人性觀論析 |
陳政揚 |
28 |
17 |
La comtesse de Mortsauf ou la vertu condamnee |
陳維玲 |
28 |
18 |
陽明心學實有諸己的精一之論 |
白宛仙 |
26 |
19 |
宋儒論《大學》「至善」-以朱子學為中心的討論 |
翟奎鳳 |
25 |
20 |
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的臺語片明星現象:「明星夢」與「香港熱」之探討 |
梁碧茹 |
23 |
21 |
殊途與同歸──論羅念菴學術在王學中的定位問題 |
袁光儀 |
21 |
22 |
多重媒材、地點與夢想世界: 1920至1930年代間上海畫報的面向 |
文以誠 |
12 |
23 |
尋找臺灣當代酷兒電影中《梁山伯與祝英台》 及「凌波熱」論述之遺緒 |
王君琦 |
11 |
24 |
在英雄殞落之後的英雄:Gericault 的《梅杜莎之筏》 |
Gregor Wedekind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