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從儒家的觀點省察病人自主權利法的限制:以永久性植物人為例 | 
							  黃漢忠 | 
							  67 | 
							
						
							
							
							
							  | 2 | 
							  老子性超善惡論評析 | 
							  蕭振聲 | 
							  65 | 
							
						
							
							
							
							  | 3 | 
							  韓愈祭文文體變革新探 | 
							  姜龍翔 | 
							  58 | 
							
						
							
							
							
							  | 4 | 
							  當政治遇上動物 — 多元政治意識形態下的動物保護觀點 | 
							  吳宗憲 | 
							  56 | 
							
						
							
							
							
							  | 5 | 
							  周亮工的「反流派」詩學 | 
							  謝明陽 | 
							  41 | 
							
						
							
							
							
							  | 6 | 
							  幼蒙、幼慧與幼學:近世中國童年論述之轉折起伏 | 
							  熊秉真 | 
							  36 | 
							
						
							
							
							
							  | 7 | 
							  「藝術式研究」的知識與認識政治初論 | 
							  梁廷毓 | 
							  36 | 
							
						
							
							
							
							  | 8 | 
							  The First and Second Attentions of Dramaturgy: A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 
							  David Pendery | 
							  33 | 
							
						
							
							
							
							  | 9 | 
							  以玄智觀照玄理:成玄英重玄老學中「玄聖」的內在義路 | 
							  江淑君 | 
							  32 | 
							
						
							
							
							
							  | 10 | 
							  藝術文件與(不)可加速的生命:論謝德慶的身體—機器、時間性及其抵抗潛能 | 
							  王聖閎 | 
							  30 | 
							
						
							
							
							
							  | 11 | 
							  當代臺灣遷移電影: 論陳界仁《殘響世界》與高俊宏《博愛》中的      空間、歷史、觀眾 | 
							  孫松榮 | 
							  28 | 
							
						
							
							
							
							  | 12 | 
							  身份的建構與消逝—— 《花山牆》與《回程列車》的靜、動態影像美學策略 | 
							  史惟筑 | 
							  28 | 
							
						
							
							
							
							  | 13 | 
							  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英文著作中的東亞畫史建構: 以對宋代與室町宗教人物畫評價為例 | 
							  巫佩蓉 | 
							  21 | 
							
						
							
							
							
							  | 14 | 
							  獨特視角下的章學誠研究 ——《章學誠研究述評(1920-1985)》之述評 | 
							  賈慶軍 | 
							  21 | 
							
						
							
							
							
							  | 15 | 
							  何真即為真:十三世紀畫家之眼 | 
							  艾瑞慈 | 
							  12 | 
							
						
							
							
							
							  | 16 | 
							  從《易說》看惠士奇的治《易》作法 | 
							  楊自平 | 
							  11 | 
							
						
							
							
							
							  | 17 | 
							  二十世紀初西洋眼光中的文人畫:費諾羅沙的理解與誤解 | 
							  巫佩蓉 | 
							  10 | 
							
						
							
							
							
							  | 18 | 
							  伊蘇瑪影像:《冰原快跑人》的因紐特運動 | 
							  洪敏秀 | 
							  5 | 
							
						
							
							
							
							  | 19 | 
							  文部省美術展覽會的開幕與觀眾 | 
							  五十殿 利治 | 
							  4 | 
							
						
							
							
							
							  | 20 | 
							  二十世紀初中國醫療廣告圖像與身體描繪 | 
							  吳方正 | 
							  4 | 
							
						
							
							
							
							  | 21 | 
							  中國西畫家的「東方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國少數民族的形象 | 
							  周芳美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