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查詢關鍵字     搜尋結果共 146 筆
No. 論文名稱 作  者 期  數
1 由莊子「無用之用」談生命教育的意義 陳佩君 76
2 防疫之倫理觀察:以德國倫理委員會建議書為中心 林佳和 75
3 晚期風格的「憂鬱轉向」,或者其它⋯⋯余德慧的宗教療癒之旅 余安邦 73
4 西藥製藥廠關鍵主管應具備的必要特質 — 從佛教「八正道」的「正見」與「正思惟」談起 陳昱萍 73
5 新冠病毒及疫情流行所產生之倫理爭議舉隅 釋昭慧 71
6 看見寫實、聽見浪漫──李行導演電影歌曲析論 沈冬 70
7 意外的插曲與危機:周恩來對伍豪事件因應的研究 林威杰 70
8 從儒家視角檢視突發疫情期間以年齡作為醫療資源配置的道德基礎與疑慮 周琬琳 70
9 論《瑪麗安娜的一生》中嬌媚之態的策略 朱鴻洲 69
10 羊皮紙的底層:《戴眼鏡的女孩》一書中的隱跡書寫 林待吟 69
11 從「場域」概念看宋詩壇的運作──以文學總集為中心的考察 凌頌榮 68
12 「趨生畏死」與「趨樂避苦」之兩難 抉擇──「自主意願」:流動且幽微的 心靈答案 釋昭慧 67
13 如何黃梅?怎樣歌曲?──周藍萍黃梅調電影音樂初探 沈冬 64
14 古龍.楚原.變──1970年代港臺古龍武俠電影美術設計初探 黃猷欽 64
15 走路非常哲學 — Frédéric Gros《走路,也是一種哲學》 廖育正 64
16 「大眾語」創作的試驗:陳子展《詩經》白話翻譯與大眾語運動之研究 史甄陶 62
17 試論張愛玲「畫筆」對報刊仕女畫的受容與衍異 徐禎苓 62
18 性運2.0:歷史與當下的雙向運動 王顥中 62
19 手稿解讀與盧炎的和聲 饒韻華 60
20 音樂創作的記憶與遺忘——從創作筆記重探陳其鋼作品《源》的音樂語言 連憲升 60
21 德語歌劇歷史的空白與先機——馮‧索登與E.T.A.霍夫曼《長生藥酒》之早期浪漫的探討 沈雕龍 60
22 以美攻美 — 《莊子》肯定「自然全美」嗎? 廖育正 60
23 論瑞秋卡森海洋三書裡的幾個哲學問題 徐佐銘 60
24 韓愈祭文文體變革新探 姜龍翔 58
25 三唐兩宋攝其德——論《隨園詩話》中的唐宋詩調和論 王怡云 58
26 Exploiting Literary Fame?: A Study of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Virginia Woolf’s To the Lighthouse 李根芳 57
27 東石與布袋的賞景轉型: 自然、產業與保育思想的滄海桑田 徐佐銘 54
28 白先勇小說改編電影中的1949年和離散 經驗——以《最後的貴族》、《花橋榮記》 和《青春蝴蝶孤戀花》為例 莊宜文 54
29 台灣民間信仰中的環境意識 楊劍豐 54
30 愛生、自然凝觀與道:以孟祥森的文學/哲學的環境書寫作為接點 江⽇新 53
31 醫病關係中的癌末真相告知 — 從權力倫理原則到臨床專精的展現 許樹珍、林明慧、歐美、陳祖裕、黃淑鶴 50
32 論焦竑會通三教思想——兼比較焦竑與林兆恩之會通思想 唐經欽 49
33 試論環境美學與宗炳山水書論對自然鑒賞的會通 陳慶坤 49
34 氣候變遷的幾個倫理切面 葉保強 48
35 六○年代香港現代主義迷思——以〈長廊的短調〉、〈攜風的姑娘〉和〈化石〉為例 鄭蕾 47
36 《紅樓》解碼──小說敘事的隱喻象徵 林素玟 45
37 風俗、地方與帝國:《太平歡樂圖》的製作及其對「熙皞之象」的呈現 馬雅貞 45
38 從「不分唐宋」到「詩學晚唐」:清代臺灣文人對唐宋詩的審美態度 余育婷 45
39 距離的調節與情愛的回歸──《半生緣》影劇改編的修訂及超越 莊宜文 44
40 電力技術者的知識來源與實踐──以《臺電社報》為主的探討(1919-1944) 林蘭芳 43
41 羅近溪圓教思想研究 謝居憲 43
42 香港報業 — 風起雲湧 楊華照 42
43 周亮工的「反流派」詩學 謝明陽 41
44 「辨體」與「破體」異流同歸於「尊體」──論清代詞體觀的建構歷程 黃雅莉 40
45 從「講故事」到「小說」─ 論張愛玲小說中的記憶變化 梁慕靈 39
46 從十八世紀法國學院沙龍展看法國風景畫的崛起 黃淑玲 38
47 「新音樂學」的價值觀轉向 ──由「目標導向」到「非目標導向」 王育雯 38
48 自我追尋與他人認同 ──從「自律作家」論七等生的寫作風格及其意義 蕭義玲 37
49 張岱《四書遇》註解四書之特色 鄧克銘 35
50 Henry Miller's Painterly Eye Katy Masuga 34
51 懷舊音軌.變奏影像 談玉儀 33
52 心象考: 臺灣攝影中的「心象」概念源起和挪用 陳佳琦 33
53 《左傳》、《國語》中引詩、書的套式-兼論《詩經》的成書過程 魏培泉 33
54 從風景到地方: 1970年代臺灣攝影中的風土與寓居視野 曾少千 33
55 葉適經史之學與記體關係研究 鄭芳祥 33
56 薩德侯爵小說中巴洛克風格的圖畫 賴軍維 33
57 從《大胡笳》的記憶演奏探尋古琴樂譜與詮釋 張雅婷 33
58 風災過後的溫泉鄉悲歌 — 台灣溫泉旅遊業的經營倫理與社會責任 林雅萱 32
59 《文心雕龍》的通變論 朱曉海 31
60 康熙朝宮廷「畫院」的運作與盛清院體的奠立:以蔣廷錫團隊為中心 賴毓芝 31
61 從構圖、書法、鈐印來鑑別六件署款梅清的黃山畫作 李淑卿 31
62 「奪胎換骨」的新變——晏幾道《小山詞》「詩人句法」之借鑒詩句探析 卓清芬 31
63 台灣「幼曲」【大小牌】與崑曲、明清小曲的關係 洪惟助 30
64 從沈銓到南蘋風: 以沈銓《老圃秋容圖》(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為例 黃立芸 30
65 風雨交加——David Cox的天空 李淑卿 30
66 從西方環境倫理思想看「京都議定書」 廖耆煬 30
67 從朱子學到「古道論」:十八世紀日本國學文論的形成及其影響 王小林 30
68 收藏、流通、展示與傳播:對二十世紀末以來西方藝術史 研究取徑的一些觀察 謝佳娟 29
69 專號序 林文淇 (專號客座主編) 28
70 明代邸報的政治功能與史料價值 吳振漢 28
71 劉墉書學初探 張菀玲 28
72 龔自珍散文的諷刺藝術 陳德錦 28
73 身份的建構與消逝—— 《花山牆》與《回程列車》的靜、動態影像美學策略 史惟筑 28
74 在世紀末城市邊緣: 《南國再見,南國》與《千禧曼波》中的聲音新浪潮 王念英 28
75 SARS風險管理大崩盤 葉保強 28
76 從高雄長庚SARS院內感染事件論醫院的風險溝通問題 黃漢忠 28
77 SARS的涉利者模式分析 — 以和平醫院廢棄物處理為議題 釋修禪 28
78 日治時期臺灣的書籍裝幀藝術——以西川滿為例 林素幸 27
79 試析況周頤《蕙風詞話》之重拙大理論 卓清芬 27
80 「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試論祭孔釋奠典禮之「文明」建構及其意義 宋惠如 27
81 20 世紀初期澳洲報刊中的排華運動與社會輿論 王光輝 26
82 英國農業主題風景畫中的收成季節 楊永源 26
83 「自然之美與藝術經典的國家品味」:十八至十九世紀初印刷文化對英國貴族鄉間別墅形象的塑造 謝佳娟 25
84 1930 年代東亞超現實繪畫的共相與生變 ——以臺灣、中國畫會為主的比較考察 蔡家丘 25
85 新王后和她的西班牙式禮服 : 雅客柏.安波里所繪《瑪麗亞.梅迪奇和法王亨利四世的婚禮》(1600)中的服裝描繪與其意涵 葉嘉華 24
86 朱元璋宗教政策演變之探究 張業祥 24
87 中唐士人的南方教化: 以韓愈、柳宗元為考察中心 王志浩 24
88 有緣千里來相會──臺北聖家堂彩繪玻璃的前世今生 于禮本 24
89 日治初期法屬印度支那調查(1896-1919)──以《臺灣日 日新報》、《臺灣時報》為例 王豫邦 24
90 廟碑與地方社會——以大溪福仁宮為例 陳建宏 23
91 女性復仇與母性回歸:1970年代後期臺灣新女性主義與社會寫實女星的形象轉變 卓庭伍 23
92 遊園花王子︰楊凡的性別羅曼史 沈曉茵 23
93 十七世紀法國銅板插畫中的中國意象——中國風貌溯源 李明明 23
94 乾嘉經典詮釋的方法與進路-以戴震、焦循為核心 王慧茹 22
95 龍成于野──1970 年代末香港功夫電影中的城鄉對立與 日常微觀 黃猷欽 22
96 正續《道藏》收錄的鸞書及其引述《詩經》述論 楊晉龍 21
97 展演女性氣質:海沃頓家庭相本與維多利亞少女形象 黃桂瑩 21
98 亞洲極簡主義的詩學: 小津安二郎、侯孝賢、是枝裕和電影的長鏡遠景美學 吳怡芬 21
99 華人藝術的在地性與普遍性—— 以林學大為中心的考察 呂采芷 20
100 錯戀台北青春: 從 1960 年代三部台語片的無能男談起 沈曉茵 20
101 世戒抑或世勸?—— 從《金瓶梅》家庭敘事看儒家倫理觀時代的挑戰與回應 康珮 20
102 光明與真情的瞬間: 鄧南光與《台灣攝影》雜誌(1963-1971) 陳德馨 20
103 靈光,不靈光:數位媒介複製時代中的戲劇表演— 論「現場性」及「靈光」的消逝與轉化 蘇子中 19
104 自 Lorraine 地區陶瓷紋飾考察中國風貌在十九世紀法國陶瓷藝術中的發展 李明明 19
105 越儒黎貴惇的中國想像 林維杰 19
106 熒輝映照,心之昕昕── 初探艾伯特‧威德爾(Albert Wider)的公東高工聖堂彩窗系列 于禮本 18
107 宗教、歷史與當代性: 重探布朗《耶穌為彼得滌足》(1852) 黃桂瑩 17
108 關愛何事:三部1970年代的瓊瑤片 沈曉茵 17
109 乾嘉學者《孟子》研究的貢獻 張曉生 17
110 琉球畫家殷元良(座間味庸昌,1718-1767)的中國繪畫學習 黃立芸 16
111 德國與臺灣的相會:1950-1970德國科倫方濟會省在臺南新營教區的教堂建築 于禮本 16
112 德萊葉的「白」──從顏色作為減法影像到至上主義繪畫之異度空間 李佩盈 15
113 讓子彈飛:論高重黎幻燈簡報電影《人肉的滋味》之影像藝術實踐 孫松榮 15
114 3D電影中的攝影眼:《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深度」探索 林克明 15
115 王道《大學億》析論——晚明《大學》詮釋之一側寫 朱湘鈺 15
116 「無聲」(Silence)的音樂詮釋:以武滿徹《十一月的腳步》為例 楊小華 14
117 十九世紀象徵藝術的言說世界與批判意識——透視藝術風格的另一種途徑 李明明 14
118 十八世紀日本之「市民美術」?:由圓山應舉之評價探討江戶美術史觀 巫佩蓉 13
119 塵埃迷濛了你的眼:黃明川、陳芯宜與臺灣電影中的墟形魅景 孫松榮 13
120 何真即為真:十三世紀畫家之眼 艾瑞慈 12
121 越儒黎貴惇的宗教思想 林維杰 12
122 從黃梨洲對良知學的理解以觀其在心學的定位 鄧秀梅 12
123 鄉村城市:侯孝賢與陳坤厚城市喜劇中的臺北 林文淇 11
124 《南國再見,南國》: 另一波電影風格的開始 沈曉茵 11
125 作偽的剖析——濟汀偽作帕麥爾畫作事件 李淑卿 10
126 二十世紀初西洋眼光中的文人畫:費諾羅沙的理解與誤解 巫佩蓉 10
127 日治臺展新南畫與地方色彩:大東亞框架下的臺灣文化認同 謝世英 10
128 大眾文化中的圖像詮釋──從一幅表現魯迅論戰精神的漫畫說起 陳德馨 10
129 由迷孃〈唯有知道渴望的人〉管窺舒伯特歌曲風格 易繼心 9
130 儒家的生命倫理學結構 李瑞全 9
131 試探日治時期與1970年代鄉土運動的巷弄美學 盛鎧 9
132 魯東的自然意象與精神演化論 曾少千 8
133 從追逐現代化到反思文化現代性:日治文人 魏清德的文化認同與對臺灣美術的期許 謝世英 8
134 牟宗三先生對羅近溪哲學的詮釋 謝居憲 8
135 意大利畫家查農的中國古畫收藏及其在華的展覽與創作活動(1928–37年) 洪再新 7
136 陳澄波圖片收藏與陳澄波繪畫 李淑珠 7
137 反思性主體的反思:侯俊明作品中的再現策略、主體觀與社會批判 盛鎧 7
138 江文也第四號鋼琴奏鳴曲《狂歡日》中的傳統與創新 宮筱筠 6
139 石川欽一郎台灣風景畫中「地方色彩」概念的建構 楊永源 3
140 妥協的現代性:日治時期台灣傳統廟宇彩繪師潘春源 謝世英 3
141 從舞劇《香妃》探討江文也融合中西音樂之手法 宮筱筠 2
142 古人會的推手-林內爾 李淑卿 2
143 中國西畫家的「東方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國少數民族的形象 周芳美 1
144 在英雄殞落之後的英雄:Gericault 的《梅杜莎之筏》 Gregor Wedekind 1
145 作為英雄的藝術家─ 作為英雄史的藝術史 Hubert Locher 1
146 愛滋病的建構與解構 文思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