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查詢關鍵字 閱讀    搜尋結果共 34 筆
No. 論文名稱 作  者 期  數
1 論《瑪麗安娜的一生》中嬌媚之態的策略 朱鴻洲 69
2 森鷗外《莎樂美》譯本的日本反應 顏涵銳 65
3 字化成宇:從象徵到真實 林耀盛 61
4 不可譯之道、不可道之名:雷慕沙與《道德經》翻譯 潘鳳娟 61
5 La caricature de l'émotivité dans Bouvard et Pécuchet de Flaubert Katarzyna Stachura 61
6 Maximalisme acédiaste dans Madame Bovary de Gustave Flaubert Katarzyna Stachura 55
7 朝鮮時代女性詩文集編纂流傳的文化史考察 張伯偉 46
8 從「不分唐宋」到「詩學晚唐」:清代臺灣文人對唐宋詩的審美態度 余育婷 45
9 經典與意義建構——從《論語》「甚矣章」的說解論「詮釋脈絡」在經典闡釋中的作用 張錫輝 44
10 直觀自然的遺忘:胡塞爾對現代科學的解構 劉國英 38
11 明治時期以來候文史料判讀方法 伊藤桃子 35
12 象徵與譬喻:儒家經典詮釋的兩條進路 林維杰 34
13 從風景到地方: 1970年代臺灣攝影中的風土與寓居視野 曾少千 33
14 巴特寫攝影:從《明室》讀《巴特寫巴特》 許綺玲 33
15 Interpreting Emblems, Emblems Interpreting: Love's mortal battle in Maurice Sceve's Delie Brooke Donaldson 33
16 藝術史的跨領域教育 蔡佩桂 31
17 以重現/重演「現場」為方法的藝術史實踐和書寫 王聖閎 31
18 宋元論著徵引或評論衛湜《禮記集說》考述 楊晋龍 30
19 藝術文件與(不)可加速的生命:論謝德慶的身體—機器、時間性及其抵抗潛能 王聖閎 30
20 細讀與嘲謔——《柳如是別傳》讀後隅記 毛文芳 30
21 專號序 吳方正 (專號客座主編) 29
22 龔自珍散文的諷刺藝術 陳德錦 28
23 華人公民社會的典範: 讀黃進興等著,胡曉真主編:《閱讀余英時:著作與志業》 梁右典 26
24 清末民初溫州瑞安下層士紳的閱讀生活──以《張棡日記》為例 吳晶 24
25 閱讀威廉.霍加斯的《賈里克扮演理查三世》圖像: 作為劇場文件與社會文本 林雯玲 24
26 有緣千里來相會──臺北聖家堂彩繪玻璃的前世今生 于禮本 24
27 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的臺語片明星現象:「明星夢」與「香港熱」之探討 梁碧茹 23
28 狄培理的亞洲「核心課程」著作 鄭文泉 23
29 正續《道藏》收錄的鸞書及其引述《詩經》述論 楊晉龍 21
30 知識的建構與典範的創新:論「幼學雜字」在傳統蒙學教育上之意義與價值 周安邦 20
31 靈光,不靈光:數位媒介複製時代中的戲劇表演— 論「現場性」及「靈光」的消逝與轉化 蘇子中 19
32 「興於《詩》」──論朱熹讀《詩經》之法 史甄陶 17
33 《意外的春天》與《珈琲時光》的 「套層密藏」詩學 林文淇 5
34 尋找《明室》中的〈未來的文盲〉… 許綺玲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