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培養未來人才:兒童哲學教育的必要性與實踐 |
陳瓊霞 |
77 |
2 |
試析嵇康理想人格的宗教向度 |
陳佩君 |
70 |
3 |
高達美《真理與方法》之遊戲概念與音樂連結 |
華靜慈 |
65 |
4 |
山林倫理是公民倫理 — 由「無痕山林」與〈失去山林的孩子〉 談起 |
劉久清 |
64 |
5 |
愛的圈養: 晚近臺灣社會「毛小孩主義」的興起 |
洪凌 |
62 |
6 |
Reflections on Maurice Ravel’s Creativity |
Arbie Orenstein |
61 |
7 |
萍水不相逢?— 李安電影中「倫理」與「自由」 美學之衝突 |
曹予恩 |
60 |
8 |
身體如表現:波特萊爾的步態式書寫 |
齊嵩齡 |
59 |
9 |
晚清臺灣人李望洋宦遊甘肅的處境及心境 |
陳家煌 |
58 |
10 |
東石與布袋的賞景轉型: 自然、產業與保育思想的滄海桑田 |
徐佐銘 |
54 |
11 |
東漢知識份子的流離與認同——以班彪、王粲、蔡琰為例 |
何雅雯 |
53 |
12 |
臺灣民眾主觀快樂幸福感之樣貌與未來之發展方向 |
陳嘉鳳、周才忠 |
52 |
13 |
論國家公園與幸福人生的關聯: 以陽明山國家公園與台江國家公園為例 |
徐佐銘 |
52 |
14 |
「前隱逸」與「後仕宦」的視野遞換——陶淵明宦遊主題中出處記憶的造現 |
葉常泓 |
49 |
15 |
全球變遷下全球與台灣的永續發展願景 |
王從恕 |
48 |
16 |
女性空間的召魂想像與題詠編織──論陳文述的「美人西湖」 |
王學玲 |
46 |
17 |
「觀」「看」新視界:視覺現代性與晚清上海城市敘事 |
呂文翠 |
36 |
18 |
論旅遊產業特性及發展策略 |
周明智 |
36 |
19 |
給我洲後村,我將翻轉全臺灣──試論二重疏洪道洲後村拆遷抗爭事件的歷史意義 |
陳君愷、賴建寰 |
36 |
20 |
《莊子‧齊物論》中籟音的義理蘊涵 |
侯潔之 |
36 |
21 |
文本與詮釋:論高達美如何理解康德《判斷力批判》 |
張鼎國 |
34 |
22 |
由「天幣」盜竊看線上遊戲隱含的企業倫理難題 |
彭春翎 |
34 |
23 |
Time English Center |
白大維 |
32 |
24 |
風災過後的溫泉鄉悲歌 — 台灣溫泉旅遊業的經營倫理與社會責任 |
林雅萱 |
32 |
25 |
Literati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Drinking Games Using Cards |
Andrew Lo |
31 |
26 |
風雨交加——David Cox的天空 |
李淑卿 |
30 |
27 |
論王韜《瀛壖雜志》之權力象徵與時代性 |
余姒珉 |
30 |
28 |
細讀與嘲謔——《柳如是別傳》讀後隅記 |
毛文芳 |
30 |
29 |
船山莊學之研究:探析「凝神」之飽滿義涵 |
施盈佑 |
30 |
30 |
從西方環境倫理思想看「京都議定書」 |
廖耆煬 |
30 |
31 |
從朱子學到「古道論」:十八世紀日本國學文論的形成及其影響 |
王小林 |
30 |
32 |
康德的永續發展基礎 |
Martin Schonfeld |
29 |
33 |
SARS的涉利者模式分析 — 以和平醫院廢棄物處理為議題 |
釋修禪 |
28 |
34 |
台灣SARS疫情事件中媒體的商業倫理 |
林永崇 |
28 |
35 |
SARS對台灣交通與旅遊衝擊所產生的倫理議題 |
曾傳家 |
28 |
36 |
1880年代英文旅行手冊中的京都古寺:佛教美術史書出現之前的古寺遊賞 |
巫佩蓉 |
27 |
37 |
「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試論祭孔釋奠典禮之「文明」建構及其意義 |
宋惠如 |
27 |
38 |
不合時宜的儒教捍衛者── 從辜鴻銘在臺灣的演講說起 |
廖崇斐 |
26 |
39 |
雷阿樸與羅茲瑪電影中的女性空間與漫遊觀視 |
劉紀雯 |
26 |
40 |
「自然之美與藝術經典的國家品味」:十八至十九世紀初印刷文化對英國貴族鄉間別墅形象的塑造 |
謝佳娟 |
25 |
41 |
引言 — 生態旅遊:某種發生在人內部的活動 |
|
24 |
42 |
發展永續旅遊的途徑之一:生態旅遊 |
|
24 |
43 |
台灣生態旅遊之特性及其展望 |
|
24 |
44 |
生態旅遊地環境監測機制:動物生態監測 |
|
24 |
45 |
淺談生態旅遊 |
|
24 |
46 |
生態旅遊的基本主張與核心價值 |
|
24 |
47 |
建立生態旅遊點分級制之重要性暨可能之作法 |
|
24 |
48 |
生態旅遊的涉利者倫理分析模式 |
|
24 |
49 |
女性復仇與母性回歸:1970年代後期臺灣新女性主義與社會寫實女星的形象轉變 |
卓庭伍 |
23 |
50 |
遊園花王子︰楊凡的性別羅曼史 |
沈曉茵 |
23 |
51 |
生態旅遊的商業倫理:以南埔生態村案例來論 |
楊國鑫 |
23 |
52 |
「選擇」及「轉譯」: 全球史視野下的「西洋」多層木套杯 |
施靜菲 |
21 |
53 |
徐復觀先生論中國藝術精神:莊子的再發現 |
黃兆強 |
20 |
54 |
生態旅遊的環境影響評估 |
陳章波 |
20 |
55 |
玉山國家公園遊客人數及遊憩活動對設施承載量之分析 |
林文和 |
20 |
56 |
事件之後的當代跨域影像:論陳界仁早期作品及《殘響世界》的概念生成與轉化 |
孫松榮 |
19 |
57 |
第十八期 |
詳如內文 |
18 |
58 |
琉球畫家殷元良(座間味庸昌,1718-1767)的中國繪畫學習 |
黃立芸 |
16 |
59 |
森萬里子與日本「可愛」文化的全球化:一九九零年代的藝術與流行文化 |
李秀眞 |
16 |
60 |
片場裡的隨創者——胡金銓與1960年代的邵氏新派武俠片 |
黃猷欽 |
14 |
61 |
從山林天籟、遊湖娛樂到悲歌懷古——西湖詠詩在唐宋元時期發展的三個階段 |
侯迺慧 |
14 |
62 |
試探日治時期與1970年代鄉土運動的巷弄美學 |
盛鎧 |
9 |
63 |
從媒介到建築──楊德昌如何利用多重媒介來呈現《一一》裡的台北 |
江凌青 |
9 |
64 |
從追逐現代化到反思文化現代性:日治文人 魏清德的文化認同與對臺灣美術的期許 |
謝世英 |
8 |
65 |
1933-34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中華民國和日本藝品之展示 |
周芳美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