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森鷗外《莎樂美》譯本的日本反應 |
顏涵銳 |
65 |
2 |
「大眾語」創作的試驗:陳子展《詩經》白話翻譯與大眾語運動之研究 |
史甄陶 |
62 |
3 |
不可譯之道、不可道之名:雷慕沙與《道德經》翻譯 |
潘鳳娟 |
61 |
4 |
Exploiting Literary Fame?: A Study of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Virginia Woolf’s To the Lighthouse |
李根芳 |
57 |
5 |
從hermeneuein至文本理解之義理生成發展:辯證性——系統性及體系性詮釋學理論基本網絡 |
陸敬忠 |
34 |
6 |
心象考: 臺灣攝影中的「心象」概念源起和挪用 |
陳佳琦 |
33 |
7 |
1930 年代東亞超現實繪畫的共相與生變 ——以臺灣、中國畫會為主的比較考察 |
蔡家丘 |
25 |
8 |
狄培理的亞洲「核心課程」著作 |
鄭文泉 |
23 |
9 |
劉鄂培《孟子選講》述評 |
劉德明 |
16 |
10 |
Les Trois Criteres de YAN Fu (嚴復):Traduction Libre Ou Traduction Directe |
CHIN DAY HSI |
14 |
11 |
論宮布理希對中國繪畫的看法 |
|
6 |
12 |
在英雄殞落之後的英雄:Gericault 的《梅杜莎之筏》 |
Gregor Wedekind |
1 |
13 |
作為英雄的藝術家─ 作為英雄史的藝術史 |
Hubert Locher |
1 |
14 |
重新評估媚俗──文化他者 |
金嬉英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