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邁向美善合一的人格理想:論孔子教育哲學中的靈性作用 |
何佳瑞 |
76 |
2 |
疫情之下的言論自由──自康德法權觀點出發的若干省思 |
陳欣白 |
75 |
3 |
重新評估亞倫‧高文的性平實論──再思性的定義 |
關啟文 |
75 |
4 |
晚期風格的「憂鬱轉向」,或者其它⋯⋯余德慧的宗教療癒之旅 |
余安邦 |
73 |
5 |
定靜工夫視野下的愛情與神聖 |
黃崇修 |
72 |
6 |
唐君毅先生的愛情哲學 ──以《愛情之福音》為中心的展開 |
劉毅鳴 |
72 |
7 |
二十一世紀新冠肺炎全球流行病之倫理法律社會與政策之意涵 (ELSPI) |
李瑞全 |
71 |
8 |
From Virginia Woolf to Hortensia Papadat- Bengescu: Adaptation, Intertextuality or Zeitgeist? |
Arleen Ionescu |
70 |
9 |
由休謨之「神蹟觀」反思基督教的 終極關懷倫理觀 |
楊雨青 |
70 |
10 |
萊布尼茲哲學與十七世紀中國儒學的旁證確認關係 |
劉俊法 |
69 |
11 |
五四民主、科學革新中的中正之道── 由李玉階對民主自由及宗教科學之實踐談起 |
黃崇修 |
67 |
12 |
將人與動物作「平等考量」的理據 — 與效益主義哲學家Peter Singer的對話 |
釋昭慧 |
66 |
13 |
森鷗外《莎樂美》譯本的日本反應 |
顏涵銳 |
65 |
14 |
德布西長笛音樂中的開創性 |
陳惠湄 |
65 |
15 |
「尊天而保真」— 論《淮南子》的道論及 其精神修養之義涵 |
周貞余 |
64 |
16 |
同性婚姻不是同性戀婚姻: 兼論傳統與個人主義化 |
寗應斌(卡維波) |
62 |
17 |
「知音」涵蘊新探——從兩路傳統詮釋到現代認知神經科學的詮釋 |
廖啟宏 |
62 |
18 |
字化成宇:從象徵到真實 |
林耀盛 |
61 |
19 |
不可譯之道、不可道之名:雷慕沙與《道德經》翻譯 |
潘鳳娟 |
61 |
20 |
唐傳奇女子復讎故事研究:從時空體及生命型態的角度 |
廖珮芸 |
61 |
21 |
從敘事學談醫學倫理教育之 人性化改革 |
林慧如 |
61 |
22 |
萍水不相逢?— 李安電影中「倫理」與「自由」 美學之衝突 |
曹予恩 |
60 |
23 |
覺之教育的環境倫理與環境美學 |
高柏園 |
60 |
24 |
《工作與時日》1-382 |
徐學庸 |
59 |
25 |
死亡與超越 — 從蘇格拉底與莊子生命觀之差異談起 |
楊婉儀 |
59 |
26 |
「婚姻平權」的反思 |
關啟文 |
58 |
27 |
韓愈祭文文體變革新探 |
姜龍翔 |
58 |
28 |
從形似到傳神:中國繪畫藝術中所展現的人文真理 |
何佳瑞 |
58 |
29 |
以信任機制探討伴侶契約對同志親密關係的平等保障 |
邱子安 |
58 |
30 |
黑格爾論上帝存在的證明 |
劉愛民 |
57 |
31 |
黃宗羲的南明史學 |
吳振漢 |
56 |
32 |
Maximalisme acédiaste dans Madame Bovary de Gustave Flaubert |
Katarzyna Stachura |
55 |
33 |
台灣民間信仰中的環境意識 |
楊劍豐 |
54 |
34 |
「上以禮神明」:《管子‧君臣》與《荀子》之禮治思想 |
佐藤將之 |
53 |
35 |
鯨豚、返家與宗教性探求——廖鴻基海洋歷程下的鯨豚書寫與文化意義 |
蕭義玲 |
52 |
36 |
臺灣民眾主觀快樂幸福感之樣貌與未來之發展方向 |
陳嘉鳳、周才忠 |
52 |
37 |
醫藥之良好狀態(wellbeing)之分析: 生活品質、生活質量與生命質素 |
李瑞全 |
52 |
38 |
論克洛德‧西蒙的小說藝術 |
楊令飛 |
50 |
39 |
林俊穎小說中的時間想像與神話辯證 |
陳孟君 |
49 |
40 |
試論環境美學與宗炳山水書論對自然鑒賞的會通 |
陳慶坤 |
49 |
41 |
淺談中國(魏晉)山水審美中的自然觀照方式 |
劉秀春 |
49 |
42 |
女性空間的召魂想像與題詠編織──論陳文述的「美人西湖」 |
王學玲 |
46 |
43 |
錢德明的《聖樂經譜》:本地化策略下的明清天主教聖樂 |
洪力行 |
45 |
44 |
《紅樓》解碼──小說敘事的隱喻象徵 |
林素玟 |
45 |
45 |
方苞禮學中的女性角色與地位:以冠、婚、喪、祭為核心 |
丁亞傑 |
44 |
46 |
董仲舒「孝經義」考辨 |
莊兵 |
42 |
47 |
「意識之經驗底知識學」之「實行方法」及問題:《精神現象學》〈導論〉部分第九段之文本釋義 |
陸敬忠 |
42 |
48 |
精神障礙者的網路諮商倫理之探討 |
才頌潔 |
42 |
49 |
〈環法自行車大賽一如史詩〉──試論羅蘭巴特的神話解析書寫 |
許綺玲 |
41 |
50 |
神聖與觸摸──對「勿觸我」的現象學反思 |
黃冠閔 |
38 |
51 |
從十八世紀法國學院沙龍展看法國風景畫的崛起 |
黃淑玲 |
38 |
52 |
主體的重構:論賈誼憑弔屈原的深層意涵 |
許又方 |
37 |
53 |
明儒高攀龍的思想與殉節 |
吳振漢 |
37 |
54 |
幼蒙、幼慧與幼學:近世中國童年論述之轉折起伏 |
熊秉真 |
36 |
55 |
地域社會中的文化運動:霧峰一新會讀書會個案分析(1934-1936) |
鄭麗榕 |
36 |
56 |
偶然和棲蘭神木相遇雜感 |
徐佐銘 |
36 |
57 |
張岱《四書遇》註解四書之特色 |
鄧克銘 |
35 |
58 |
「意識之經驗底科學」之對象問題: 《精神現象學》〈導論〉部分第十段之現象學性詮釋 |
陸敬忠 |
35 |
59 |
象徵與譬喻:儒家經典詮釋的兩條進路 |
林維杰 |
34 |
60 |
如候鳥般飛翔——戰前往返東亞各地的西畫家呂基正 |
邱函妮 |
34 |
61 |
從hermeneuein至文本理解之義理生成發展:辯證性——系統性及體系性詮釋學理論基本網絡 |
陸敬忠 |
34 |
62 |
動物精神解放論 |
譚宇權 |
34 |
63 |
從歷史記憶到懷舊想像——論劉以鬯小說與王家衛電影的互文轉換 |
莊宜文 |
33 |
64 |
戴璉璋先生對屈萬里先生《易》說之繼承、發展與轉化 |
羅聖堡 |
33 |
65 |
藝術史與視覺研究的交界:神話、科學與意識形態 |
丹尼爾.杜畢松、蘇菲.侯爾 著,王瑞婷 譯 |
33 |
66 |
以玄智觀照玄理:成玄英重玄老學中「玄聖」的內在義路 |
江淑君 |
32 |
67 |
Recoding the Marvelous: The Medieval Vision Paradigm and Dante’s Commedia |
Matt Horn |
32 |
68 |
日治時期臺灣文人的文化調和觀—從傳統文人 到新式知識份子張深切 |
簡素琤 |
32 |
69 |
二階堂善弘,《道教‧民間信仰における元帥神の𠮟容》 |
高致華 |
32 |
70 |
余英時的精神鍛鍊與生命實踐 |
謝政諭 |
31 |
71 |
寫生與勤學:圓山應舉與日本戰前、戰時的道德教育 |
曹嗣衡 |
31 |
72 |
戴震「以理殺人」說兼義衍釋 |
鄭吉雄 |
31 |
73 |
船山莊學之研究:探析「凝神」之飽滿義涵 |
施盈佑 |
30 |
74 |
輔仁大學「專業倫理」課程的推行與展望 |
詹德隆、廖湧祥 |
29 |
75 |
孟子論辯探究 |
林憶芝 |
29 |
76 |
專號序 |
林文淇 (專號客座主編) |
28 |
77 |
宋代小學的建構及其影響 |
周揚波 |
28 |
78 |
當代臺灣遷移電影: 論陳界仁《殘響世界》與高俊宏《博愛》中的 空間、歷史、觀眾 |
孫松榮 |
28 |
79 |
在世紀末城市邊緣: 《南國再見,南國》與《千禧曼波》中的聲音新浪潮 |
王念英 |
28 |
80 |
煞死與官、醫、病、媒倫理疑義 |
林綺雲、徐明瀚 |
28 |
81 |
從數位轉向到美學運算:論數位世代科技藝術的新美學 |
邱誌勇 |
27 |
82 |
方東美之「王陽明」研究探微 ——兼論明中葉「重返程明道」的學術思潮 |
游騰達 |
27 |
83 |
對陽明神秘經驗問題的重新思考 ——以湯浅泰雄哲學為參照 |
陳廷嘉 |
27 |
84 |
論明代全真教隱微原因: 以萬曆年間嶗山釋道教產之爭為例 |
梁淑芳 |
26 |
85 |
藝術的進程:十八世紀下半葉英國藝術、製造業、商業勵進會對文雅藝術的提倡 |
謝佳娟 |
26 |
86 |
文革時期的「牛棚」之研究—— 以季羨林為例 |
邱香怡 |
26 |
87 |
藤島武二的中國服飾女性像 |
兒島薰 著 林怡利 譯 |
25 |
88 |
論張純甫「消極退守」的文化觀與修養論 |
游騰達 |
24 |
89 |
狄培理的亞洲「核心課程」著作 |
鄭文泉 |
23 |
90 |
廟碑與地方社會——以大溪福仁宮為例 |
陳建宏 |
23 |
91 |
「黃埔精神」的內涵與體現——以1950年李彌將軍領導滇緬邊區作戰為例 |
鄒琮隆 |
23 |
92 |
臺灣當代基督教會移轉之現象——以中原大學四C教會為例 |
張蘊淨 |
23 |
93 |
正續《道藏》收錄的鸞書及其引述《詩經》述論 |
楊晉龍 |
21 |
94 |
殊途與同歸──論羅念菴學術在王學中的定位問題 |
袁光儀 |
21 |
95 |
徐復觀先生論中國藝術精神:莊子的再發現 |
黃兆強 |
20 |
96 |
當代馬來西亞儒家思想的批判與反思 ──論「實存歷史性」的「解構」與「原初根源性」的「重啟」 |
關啟匡 |
20 |
97 |
靈光,不靈光:數位媒介複製時代中的戲劇表演— 論「現場性」及「靈光」的消逝與轉化 |
蘇子中 |
19 |
98 |
八仙的變身:狩野山雪《群仙圖襖》的相關問題 |
林聖智 |
18 |
99 |
論何心隱的「講學」思想 |
韓曉華 |
18 |
100 |
跨越文化與時空的宗教符號──魔羯魚 |
洪莫愁 |
17 |
101 |
宗教、歷史與當代性: 重探布朗《耶穌為彼得滌足》(1852) |
黃桂瑩 |
17 |
102 |
德國與臺灣的相會:1950-1970德國科倫方濟會省在臺南新營教區的教堂建築 |
于禮本 |
16 |
103 |
從Religion與「宗教」的碰撞看儒家思想的宗教性 |
李彥儀 |
16 |
104 |
第十五期 |
詳如內文 |
15 |
105 |
讓子彈飛:論高重黎幻燈簡報電影《人肉的滋味》之影像藝術實踐 |
孫松榮 |
15 |
106 |
從「君子之射」思考習射的現代意義 |
廖崇斐 |
14 |
107 |
何謂艾茉莉‧卡爾?:加拿大西岸藝術的共時代性 |
洪敏秀 |
14 |
108 |
陸象山孟子學之詮釋學意涵 |
黃信二 |
14 |
109 |
江右王門學者鄒東廓之戒懼說論析 |
張衛紅 |
14 |
110 |
王船山對《孟子‧莫非命也章》的詮釋── 「理氣合一」與「德福一致」之解決 |
蔡家和 |
14 |
111 |
十八世紀日本之「市民美術」?:由圓山應舉之評價探討江戶美術史觀 |
巫佩蓉 |
13 |
112 |
《論語》「君子不器」新詮 ──從傳統詮釋與康德目的論談起 |
連育平 |
13 |
113 |
塵埃迷濛了你的眼:黃明川、陳芯宜與臺灣電影中的墟形魅景 |
孫松榮 |
13 |
114 |
越儒黎貴惇的宗教思想 |
林維杰 |
12 |
115 |
多重媒材、地點與夢想世界: 1920至1930年代間上海畫報的面向 |
文以誠 |
12 |
116 |
從黃梨洲對良知學的理解以觀其在心學的定位 |
鄧秀梅 |
12 |
117 |
論張橫渠之「太虛即氣」說——對諸哲學史家之詮釋的考察 |
王林偉 |
11 |
118 |
試論張載「太虛即氣」意涵「體用」之義 |
莊元輔 |
10 |
119 |
日治臺展新南畫與地方色彩:大東亞框架下的臺灣文化認同 |
謝世英 |
10 |
120 |
大眾文化中的圖像詮釋──從一幅表現魯迅論戰精神的漫畫說起 |
陳德馨 |
10 |
121 |
唐君毅的憂患意識及其學思關切點之開展 |
陳學然 |
10 |
122 |
從康德到海德格── 試論當代學者於孟子詮釋上的一項爭議 |
謝君讚 |
10 |
123 |
陳榮捷的中國哲學研究述評 |
沈享民 |
9 |
124 |
康有為儒學國教化策略探析 |
許明珠 |
9 |
125 |
湛甘泉「天理之心」與楊慈湖「精神之心」的差異 ──由《楊子折衷》論析 |
蘇子媖 |
9 |
126 |
魯東的自然意象與精神演化論 |
曾少千 |
8 |
127 |
創傷年代的美學感同與見證 |
葛莉賽達.波洛克(Griselda Pollock)著,倪明萃翻譯 |
8 |
128 |
理性與非理性?論近代知識份子的理性精神 |
龔鵬程 |
8 |
129 |
牟宗三先生對羅近溪哲學的詮釋 |
謝居憲 |
8 |
130 |
反思性主體的反思:侯俊明作品中的再現策略、主體觀與社會批判 |
盛鎧 |
7 |
131 |
從人本心理學到超個人心理學的思索 --中西方心理治療之融合 |
陳玉芳 |
7 |
132 |
道德的理想主義、積極向上之精神、產業組織與管制 |
張明宗 |
6 |
133 |
伊蘇瑪影像:《冰原快跑人》的因紐特運動 |
洪敏秀 |
5 |
134 |
艾拉妮斯.奧柏莎溫的奧卡四部曲 |
葉玉慧 著,林承翰 譯 |
5 |
135 |
妥協的現代性:日治時期台灣傳統廟宇彩繪師潘春源 |
謝世英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