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氣候變遷課題中向未來世代負責:梅洛龐蒂時間性結構中的他人 |
林靜秀 |
73 |
2 |
二十一世紀新冠肺炎全球流行病之倫理法律社會與政策之意涵 (ELSPI) |
李瑞全 |
71 |
3 |
臺灣山林哲學的行動與建構 |
蔡智豪 |
64 |
4 |
孝與代間關照關係轉化的現象學 |
陳奕傑、許樹珍 |
61 |
5 |
晚清臺灣人李望洋宦遊甘肅的處境及心境 |
陳家煌 |
58 |
6 |
Maximalisme acédiaste dans Madame Bovary de Gustave Flaubert |
Katarzyna Stachura |
55 |
7 |
東漢知識份子的流離與認同——以班彪、王粲、蔡琰為例 |
何雅雯 |
53 |
8 |
鯨豚、返家與宗教性探求——廖鴻基海洋歷程下的鯨豚書寫與文化意義 |
蕭義玲 |
52 |
9 |
論國家公園與幸福人生的關聯: 以陽明山國家公園與台江國家公園為例 |
徐佐銘 |
52 |
10 |
牟宗三與海德格 |
陳榮灼 |
51 |
11 |
林俊穎小說中的時間想像與神話辯證 |
陳孟君 |
49 |
12 |
六○年代香港現代主義迷思——以〈長廊的短調〉、〈攜風的姑娘〉和〈化石〉為例 |
鄭蕾 |
47 |
13 |
朝鮮時代女性詩文集編纂流傳的文化史考察 |
張伯偉 |
46 |
14 |
從「不分唐宋」到「詩學晚唐」:清代臺灣文人對唐宋詩的審美態度 |
余育婷 |
45 |
15 |
跨海演出:近代臺灣的馬戲團表演史(1900-1940年代) |
鄭麗榕 |
43 |
16 |
從「講故事」到「小說」─ 論張愛玲小說中的記憶變化 |
梁慕靈 |
39 |
17 |
明儒高攀龍的思想與殉節 |
吳振漢 |
37 |
18 |
明治時期以來候文史料判讀方法 |
伊藤桃子 |
35 |
19 |
戴璉璋先生王弼《易》學體系的建立與反省 |
涂藍云 |
32 |
20 |
第三十一期附刊 主編序 |
謝佳娟 |
31 |
21 |
藝術文件與(不)可加速的生命:論謝德慶的身體—機器、時間性及其抵抗潛能 |
王聖閎 |
30 |
22 |
細讀與嘲謔——《柳如是別傳》讀後隅記 |
毛文芳 |
30 |
23 |
專號序 |
吳方正 (專號客座主編) |
29 |
24 |
應用倫理教學課程在台灣公私立大學中的發展概況 |
黃柏翰 |
29 |
25 |
專號序 |
林文淇 (專號客座主編) |
28 |
26 |
身份的建構與消逝—— 《花山牆》與《回程列車》的靜、動態影像美學策略 |
史惟筑 |
28 |
27 |
20 世紀初期澳洲報刊中的排華運動與社會輿論 |
王光輝 |
26 |
28 |
朱子「《易》本卜筮之書」說之經過考論 |
呂欣 |
25 |
29 |
清末民初溫州瑞安下層士紳的閱讀生活──以《張棡日記》為例 |
吳晶 |
24 |
30 |
日治初期法屬印度支那調查(1896-1919)──以《臺灣日 日新報》、《臺灣時報》為例 |
王豫邦 |
24 |
31 |
《朱熹集》卷六十五與《尚書》相關諸篇的寫作時間 |
許華峰 |
23 |
32 |
LE TEMPS DANS LA TRILOGIE SUDISTE DE JULJEN GREEN |
陳仙蘭 |
22 |
33 |
亞洲極簡主義的詩學: 小津安二郎、侯孝賢、是枝裕和電影的長鏡遠景美學 |
吳怡芬 |
21 |
34 |
當代馬來西亞儒家思想的批判與反思 ──論「實存歷史性」的「解構」與「原初根源性」的「重啟」 |
關啟匡 |
20 |
35 |
當代臺灣客家三大調的美感經驗: 以竹東鎮客家山歌比賽與流行音樂為例 |
林子晴 |
18 |
36 |
「無聲」(Silence)的音樂詮釋:以武滿徹《十一月的腳步》為例 |
楊小華 |
14 |
37 |
《上海畫報》(1925-1933)與 上海的現代視覺文化之創造 |
安雅蘭 |
12 |
38 |
康有為儒學國教化策略探析 |
許明珠 |
9 |
39 |
當下呈現之自由是美的 ——牟宗三美學之基礎命題 |
唐聖 |
8 |
40 |
道德的理想主義、積極向上之精神、產業組織與管制 |
張明宗 |
6 |
41 |
水鐘:《你那邊幾點?》的液態憂鬱 |
白大維 |
5 |
42 |
尋找《明室》中的〈未來的文盲〉… |
許綺玲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