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公共哲學在臺灣: 以「哲學星期五」為個案的考察 |
吳豐維 |
77 |
2 |
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中的政策透明度 |
陳嘉新 |
74 |
3 |
福禍相倚的台灣後疫情挑戰:一個比較歷史的生命倫理學視角 |
蔡篤堅 |
74 |
4 |
性哲學及其不滿──論高德曼的簡性 |
甯應斌 |
74 |
5 |
晚期風格的「憂鬱轉向」,或者其它⋯⋯余德慧的宗教療癒之旅 |
余安邦 |
73 |
6 |
西藥製藥廠關鍵主管應具備的必要特質 — 從佛教「八正道」的「正見」與「正思惟」談起 |
陳昱萍 |
73 |
7 |
二十一世紀新冠肺炎全球流行病之倫理法律社會與政策之意涵 (ELSPI) |
李瑞全 |
71 |
8 |
攸關新冠病毒疫情之治人醫心生命文化反思 |
蔡篤堅 |
71 |
9 |
公共衛生倫理學之基本原則與全球流行病之實踐分析:儒家生命倫理學之效用與應用 |
李瑞全 |
71 |
10 |
體系性宗教(際)詮釋學之宗教倫理及 價值規範向度基本問題初探 |
陸敬忠 |
70 |
11 |
從儒家視角檢視突發疫情期間以年齡作為醫療資源配置的道德基礎與疑慮 |
周琬琳 |
70 |
12 |
「間距」詩學 ──遙遠異質的美感經驗探索 |
翁文嫻 |
69 |
13 |
以《論語》的觀點探討生命教育 |
蔡林樟 |
69 |
14 |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與諮商倫理 |
李岳庭 |
69 |
15 |
從臨終死亡的概念與儒家親子關係反省 病人自主權利法之意涵1 |
李瑞全 |
68 |
16 |
論台灣病人自主法: 家庭干涉如何刺激病人自律 |
許文鳳 |
67 |
17 |
論唐君毅對現代文化的省思 |
鄭宗義 |
66 |
18 |
大學通識音樂教育的推廣與實踐 |
簡山根 |
65 |
19 |
森鷗外《莎樂美》譯本的日本反應 |
顏涵銳 |
65 |
20 |
建置「禮樂」的完型 (Gestalt) 結構 — 禮樂文明的源流、原理與實踐 |
曾暐傑 |
65 |
21 |
聲音、音樂及其應用思考 |
蕭振邦 |
65 |
22 |
港臺電影文化新生力量的發源與互動──1960至1970年代 |
羅卡 |
64 |
23 |
「尊天而保真」— 論《淮南子》的道論及 其精神修養之義涵 |
周貞余 |
64 |
24 |
山林自然的暴力與療癒 |
林淑文 |
64 |
25 |
戰後臺日交流下的中日文化經濟協會(1952-1972) |
洪紹洋 |
63 |
26 |
試論張愛玲「畫筆」對報刊仕女畫的受容與衍異 |
徐禎苓 |
62 |
27 |
論徐冰作品中的動物符號與生態關懷 |
黃宗潔 |
62 |
28 |
字化成宇:從象徵到真實 |
林耀盛 |
61 |
29 |
孝與代間關照關係轉化的現象學 |
陳奕傑、許樹珍 |
61 |
30 |
對自主的再思考:關係取向 |
林雅萍 |
61 |
31 |
從敘事學談醫學倫理教育之 人性化改革 |
林慧如 |
61 |
32 |
手稿解讀與盧炎的和聲 |
饒韻華 |
60 |
33 |
萍水不相逢?— 李安電影中「倫理」與「自由」 美學之衝突 |
曹予恩 |
60 |
34 |
環境倫理學與環境美學的東西差異 — 與Holmes Rolston, III商榷 |
〔中〕劉悅笛 |
60 |
35 |
以美攻美 — 《莊子》肯定「自然全美」嗎? |
廖育正 |
60 |
36 |
L’Empereur de Chine ouvrant le premier sillon: réception et exploitation politique de l’image dans la culture française du XVIIIe siècle |
Jacques Marx |
58 |
37 |
只破不立,無以為繼 — 談毀家廢婚派的幾點問題 |
何思瑩 |
58 |
38 |
虛擬的懷古場所‧真實的身體經——上京紀行詩的李陵臺書寫 |
李嘉瑜 |
57 |
39 |
Exploiting Literary Fame?: A Study of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Virginia Woolf’s To the Lighthouse |
李根芳 |
57 |
40 |
《儀禮》對《唐律疏議》的影響——以「親屬名分」諸問題為探討核心 |
劉怡君 |
55 |
41 |
倫理關照下的人類幸福之概念研究: 以美感倫理為幸福底景, 兼談美學作為倫理學之母的可行性 |
劉秀春 |
54 |
42 |
作為「結構化」與「整體性」的自然 — 羅姆巴赫「自然觀」導論 |
李德材 |
54 |
43 |
也斯的跨文化飲食地圖——以其詩作為研究核心 |
蕭欣浩 |
53 |
44 |
鯨豚、返家與宗教性探求——廖鴻基海洋歷程下的鯨豚書寫與文化意義 |
蕭義玲 |
52 |
45 |
醫藥之良好狀態(wellbeing)之分析: 生活品質、生活質量與生命質素 |
李瑞全 |
52 |
46 |
醫病關係中的癌末真相告知 — 從權力倫理原則到臨床專精的展現 |
許樹珍、林明慧、歐美、陳祖裕、黃淑鶴 |
50 |
47 |
融入「生活美學」的當代「環境美學」 |
劉悅笛 |
49 |
48 |
淺談中國(魏晉)山水審美中的自然觀照方式 |
劉秀春 |
49 |
49 |
海上‧奇觀——論晚清上海「水龍會」對城市文化的視覺性建構 |
趙家琦 |
48 |
50 |
全球變遷下全球與台灣的永續發展願景 |
王從恕 |
48 |
51 |
漢樂府〈薤露〉、〈蒿里〉之原型與流變 |
劉德玲 |
47 |
52 |
桃源夢魘──論莫應豐《桃源夢》的 「惡托邦」書寫 |
鄒文律 |
47 |
53 |
六○年代香港現代主義迷思——以〈長廊的短調〉、〈攜風的姑娘〉和〈化石〉為例 |
鄭蕾 |
47 |
54 |
朝鮮時代女性詩文集編纂流傳的文化史考察 |
張伯偉 |
46 |
55 |
錢德明的《聖樂經譜》:本地化策略下的明清天主教聖樂 |
洪力行 |
45 |
56 |
《紅樓》解碼──小說敘事的隱喻象徵 |
林素玟 |
45 |
57 |
從「不分唐宋」到「詩學晚唐」:清代臺灣文人對唐宋詩的審美態度 |
余育婷 |
45 |
58 |
跨海演出:近代臺灣的馬戲團表演史(1900-1940年代) |
鄭麗榕 |
43 |
59 |
電力技術者的知識來源與實踐──以《臺電社報》為主的探討(1919-1944) |
林蘭芳 |
43 |
60 |
論道統──葉適與牟宗三之道統觀析論 |
楊自平 |
43 |
61 |
處於倫理內在性與宗教超越性之間:胡塞爾與海德格宗教現象學之比較 |
汪文聖 |
43 |
62 |
The World and Japan: Animated Anxiety in a Global Age |
John Lance Griffith |
39 |
63 |
From the Graden to the Grove: Aemilia Lanyer,Andrew Marvell,and the Pursuit of Privary |
李慧玲 |
39 |
64 |
從羅蘭巴特《明室》的「現代私密主體」看 安東尼奧尼的《春光乍洩》 |
萬胥亭 |
38 |
65 |
「新音樂學」的價值觀轉向 ──由「目標導向」到「非目標導向」 |
王育雯 |
38 |
66 |
「自然」的文化建構 — 爭議馬告 國家公園預定地的「森林」 |
林益仁 |
37 |
67 |
“Some Unheard of Thing”: How Incest Became Convention in Southern Women’s Drama |
Liz Thompson |
37 |
68 |
宋遺民福建大儒熊禾及其詩歌作品析論─兼述詩歌內容之區域文化觀照 |
王次澄 |
36 |
69 |
幼蒙、幼慧與幼學:近世中國童年論述之轉折起伏 |
熊秉真 |
36 |
70 |
「觀」「看」新視界:視覺現代性與晚清上海城市敘事 |
呂文翠 |
36 |
71 |
地域社會中的文化運動:霧峰一新會讀書會個案分析(1934-1936) |
鄭麗榕 |
36 |
72 |
民初救世新教之《大學證釋》研究 |
鍾雲鶯 |
35 |
73 |
德國哲學界之新道家詮釋——海德格( Heidegger )與 沃爾法特( Wohlfart ) |
鍾振宇 |
34 |
74 |
返向世界:塔琳.賽蒙的調查改寫 |
莊憶萱 |
34 |
75 |
Henry Miller's Painterly Eye |
Katy Masuga |
34 |
76 |
懷舊音軌.變奏影像 |
談玉儀 |
33 |
77 |
從風景到地方: 1970年代臺灣攝影中的風土與寓居視野 |
曾少千 |
33 |
78 |
巴特寫攝影:從《明室》讀《巴特寫巴特》 |
許綺玲 |
33 |
79 |
藝術史與視覺研究的交界:神話、科學與意識形態 |
丹尼爾.杜畢松、蘇菲.侯爾 著,王瑞婷 譯 |
33 |
80 |
從《大胡笳》的記憶演奏探尋古琴樂譜與詮釋 |
張雅婷 |
33 |
81 |
穿越「理論」之間:「後理論時代」的理論思潮和文化建構 |
王寧 |
32 |
82 |
台灣電影(小)歷史——從「百代—寶貝」勾勒戰前業餘者電影初期發展 |
史惟筑 |
32 |
83 |
對《玄智、玄理與文化發展》的「存有論補充」 |
陳榮灼 |
32 |
84 |
國族主義與現代性的交涉:翁倩玉冷戰時期之明星形塑 |
江美萱 |
32 |
85 |
全球莎士比亞與在地哈姆雷特:兩部莎士比亞電影改編 |
吳怡芬 |
32 |
86 |
日治時期臺灣文人的文化調和觀—從傳統文人 到新式知識份子張深切 |
簡素琤 |
32 |
87 |
余英時的精神鍛鍊與生命實踐 |
謝政諭 |
31 |
88 |
唐君毅由重氣所闡發的船山人文化成論 |
陳政揚 |
31 |
89 |
論法家學派的「明主之道」 |
李庭緯 |
31 |
90 |
日治時期霧峰水利組織與地域社會的演變 |
劉素芬 |
31 |
91 |
被改版的藝術史:創作系所中的藝術史學習與教學 |
張琳 |
31 |
92 |
Literati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Drinking Games Using Cards |
Andrew Lo |
31 |
93 |
從沈銓到南蘋風: 以沈銓《老圃秋容圖》(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為例 |
黃立芸 |
30 |
94 |
委拉茲奎斯的晚期繪畫與十九世紀以降歐洲藝術史學書寫 |
王瑞婷 |
30 |
95 |
藝術文件與(不)可加速的生命:論謝德慶的身體—機器、時間性及其抵抗潛能 |
王聖閎 |
30 |
96 |
紛亂中的寧定──唐君毅先生的慎獨之學 |
趙敬邦 |
30 |
97 |
從朱子學到「古道論」:十八世紀日本國學文論的形成及其影響 |
王小林 |
30 |
98 |
專號序 |
吳方正 (專號客座主編) |
29 |
99 |
收藏、流通、展示與傳播:對二十世紀末以來西方藝術史 研究取徑的一些觀察 |
謝佳娟 |
29 |
100 |
魅力四射的敢曝: 南.戈丁1970年代初期的變裝皇后攝影 |
劉瑞琪 |
29 |
101 |
專號序 |
林文淇 (專號客座主編) |
28 |
102 |
宋代小學的建構及其影響 |
周揚波 |
28 |
103 |
龔自珍散文的諷刺藝術 |
陳德錦 |
28 |
104 |
在世紀末城市邊緣: 《南國再見,南國》與《千禧曼波》中的聲音新浪潮 |
王念英 |
28 |
105 |
冷戰玉女:張美瑤明星形象的生成軌跡 |
王萬睿 |
28 |
106 |
南特船商杜勃亥的中國之行(1817-1827) 及其中國工藝收藏: 一個法中經濟文化交流的見證 |
李明明 |
28 |
107 |
方東美與劉述先的道統與學統之辨 |
曾春海 |
27 |
108 |
1880年代英文旅行手冊中的京都古寺:佛教美術史書出現之前的古寺遊賞 |
巫佩蓉 |
27 |
109 |
日治時期臺灣的書籍裝幀藝術——以西川滿為例 |
林素幸 |
27 |
110 |
從數位轉向到美學運算:論數位世代科技藝術的新美學 |
邱誌勇 |
27 |
111 |
方東美先生論周濂溪思想——兼答劉述先先生 |
高柏園 |
27 |
112 |
「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試論祭孔釋奠典禮之「文明」建構及其意義 |
宋惠如 |
27 |
113 |
晚清四十年上海視覺文化的幾個面向——以申報資料為主看圖像的機械複製 |
吳方正 |
26 |
114 |
不合時宜的儒教捍衛者── 從辜鴻銘在臺灣的演講說起 |
廖崇斐 |
26 |
115 |
文創時代的藝術生產:陳界仁、曹斐與安迪·沃荷 |
蔡佩桂 |
26 |
116 |
臺灣的社會變遷——以《飲食男女》為例 |
鄭育瑜 |
26 |
117 |
「自然之美與藝術經典的國家品味」:十八至十九世紀初印刷文化對英國貴族鄉間別墅形象的塑造 |
謝佳娟 |
25 |
118 |
臺灣錄像藝術的電影性: 論袁廣鳴與王俊傑作品自八〇年代迄今的三個創作時期及轉變 |
孫松榮 |
25 |
119 |
藤島武二的中國服飾女性像 |
兒島薰 著 林怡利 譯 |
25 |
120 |
慈愛與迷信—— 晚清仕紳的反教謠言對法國天主教育嬰堂的影響 (1840–1891) |
黃柏睿 |
25 |
121 |
新王后和她的西班牙式禮服 : 雅客柏.安波里所繪《瑪麗亞.梅迪奇和法王亨利四世的婚禮》(1600)中的服裝描繪與其意涵 |
葉嘉華 |
24 |
122 |
閱讀威廉.霍加斯的《賈里克扮演理查三世》圖像: 作為劇場文件與社會文本 |
林雯玲 |
24 |
123 |
有緣千里來相會──臺北聖家堂彩繪玻璃的前世今生 |
于禮本 |
24 |
124 |
論張純甫「消極退守」的文化觀與修養論 |
游騰達 |
24 |
125 |
真謬之間如如觀:凱吉音樂中的禪意解讀 |
彭宇薰 |
24 |
126 |
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的臺語片明星現象:「明星夢」與「香港熱」之探討 |
梁碧茹 |
23 |
127 |
狄培理與經典教育 |
鍾彩鈞 |
23 |
128 |
廟碑與地方社會——以大溪福仁宮為例 |
陳建宏 |
23 |
129 |
女性復仇與母性回歸:1970年代後期臺灣新女性主義與社會寫實女星的形象轉變 |
卓庭伍 |
23 |
130 |
性騷擾與國際企業:文化多元性與文化霸權主義 |
李春旺 |
23 |
131 |
近五十年來(1960~2016)「明鄭至戰後初期台灣儒學」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
李威寰 |
22 |
132 |
「選擇」及「轉譯」: 全球史視野下的「西洋」多層木套杯 |
施靜菲 |
21 |
133 |
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英文著作中的東亞畫史建構: 以對宋代與室町宗教人物畫評價為例 |
巫佩蓉 |
21 |
134 |
展演女性氣質:海沃頓家庭相本與維多利亞少女形象 |
黃桂瑩 |
21 |
135 |
亞洲極簡主義的詩學: 小津安二郎、侯孝賢、是枝裕和電影的長鏡遠景美學 |
吳怡芬 |
21 |
136 |
華人藝術的在地性與普遍性—— 以林學大為中心的考察 |
呂采芷 |
20 |
137 |
世戒抑或世勸?—— 從《金瓶梅》家庭敘事看儒家倫理觀時代的挑戰與回應 |
康珮 |
20 |
138 |
校園網路倫理的三個建構層面--網頁專業倫理、使用者行為規範與優質網路文化的建立 |
王智弘、楊淳斐 |
20 |
139 |
第十八期 |
詳如內文 |
18 |
140 |
當代臺灣客家三大調的美感經驗: 以竹東鎮客家山歌比賽與流行音樂為例 |
林子晴 |
18 |
141 |
Reconstituting a Classical Heritage:The Civic Cul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 |
Richard R. Johnson |
18 |
142 |
Disparity and Continuum between Ancient Classics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A Historicist Review |
陳啟雲 |
18 |
143 |
唐君毅先生對孝的當代闡釋 |
趙敬邦 |
18 |
144 |
跨越文化與時空的宗教符號──魔羯魚 |
洪莫愁 |
17 |
145 |
第十七期 |
詳如內文 |
17 |
146 |
宗教、歷史與當代性: 重探布朗《耶穌為彼得滌足》(1852) |
黃桂瑩 |
17 |
147 |
琉球畫家殷元良(座間味庸昌,1718-1767)的中國繪畫學習 |
黃立芸 |
16 |
148 |
德國與臺灣的相會:1950-1970德國科倫方濟會省在臺南新營教區的教堂建築 |
于禮本 |
16 |
149 |
森萬里子與日本「可愛」文化的全球化:一九九零年代的藝術與流行文化 |
李秀眞 |
16 |
150 |
雜文世界中的林連玉—— 論其内在的自我意識、價值觀念與思辨模式 |
關啓匡 |
16 |
151 |
第十五期 |
詳如內文 |
15 |
152 |
興於詩終於易的成德之教 |
戴璉璋 |
14 |
153 |
「無聲」(Silence)的音樂詮釋:以武滿徹《十一月的腳步》為例 |
楊小華 |
14 |
154 |
侯俊明《亞洲人的父親》中的檔案藝術與對話美學 |
盛鎧 |
14 |
155 |
何謂艾茉莉‧卡爾?:加拿大西岸藝術的共時代性 |
洪敏秀 |
14 |
156 |
儒學慧命與人文德業 |
戴璉璋 |
13 |
157 |
《論語》「君子不器」新詮 ──從傳統詮釋與康德目的論談起 |
連育平 |
13 |
158 |
混搭現代性與傳統價值:日治時期臺灣美術中的女性形象1927–1945 |
謝世英 |
13 |
159 |
康有為維新思想對基督教的汲納與排拒 |
李安澤 |
13 |
160 |
《上海畫報》(1925-1933)與 上海的現代視覺文化之創造 |
安雅蘭 |
12 |
161 |
一個現代的展示櫥窗: 1930年代上海的《時代畫報》 (Modern Miscellany) |
沈揆一 |
12 |
162 |
作偽的剖析——濟汀偽作帕麥爾畫作事件 |
李淑卿 |
10 |
163 |
二十世紀初西洋眼光中的文人畫:費諾羅沙的理解與誤解 |
巫佩蓉 |
10 |
164 |
日治臺展新南畫與地方色彩:大東亞框架下的臺灣文化認同 |
謝世英 |
10 |
165 |
大眾文化中的圖像詮釋──從一幅表現魯迅論戰精神的漫畫說起 |
陳德馨 |
10 |
166 |
越儒黎貴惇《芸臺類語》中的朱子學線索 |
林維杰 |
10 |
167 |
唐君毅的憂患意識及其學思關切點之開展 |
陳學然 |
10 |
168 |
綠建築--人類迷思或永續願景? |
李永展 |
10 |
169 |
試探日治時期與1970年代鄉土運動的巷弄美學 |
盛鎧 |
9 |
170 |
康有為儒學國教化策略探析 |
許明珠 |
9 |
171 |
王船山論華夷之辨 |
劉毅鳴 |
9 |
172 |
創傷年代的美學感同與見證 |
葛莉賽達.波洛克(Griselda Pollock)著,倪明萃翻譯 |
8 |
173 |
從追逐現代化到反思文化現代性:日治文人 魏清德的文化認同與對臺灣美術的期許 |
謝世英 |
8 |
174 |
自畫像、家族像與文化認同問題──試析日治時期三位畫家 |
顏娟英 |
7 |
175 |
陳澄波圖片收藏與陳澄波繪畫 |
李淑珠 |
7 |
176 |
文化治療學的消極性特質 |
高柏園 |
7 |
177 |
論宮布理希對中國繪畫的看法 |
|
6 |
178 |
1933-34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中華民國和日本藝品之展示 |
周芳美 |
6 |
179 |
網際網路規範與文化 |
尹建中 |
6 |
180 |
不再無禮:克萊蒙‧維哥影片中的情感第三空間 |
劉紀雯 |
5 |
181 |
中國文化發展中義理開創的十大諍辯 |
牟宗三 |
5 |
182 |
伊蘇瑪影像:《冰原快跑人》的因紐特運動 |
洪敏秀 |
5 |
183 |
《意外的春天》與《珈琲時光》的 「套層密藏」詩學 |
林文淇 |
5 |
184 |
水鐘:《你那邊幾點?》的液態憂鬱 |
白大維 |
5 |
185 |
文部省美術展覽會的開幕與觀眾 |
五十殿 利治 |
4 |
186 |
二十世紀初中國醫療廣告圖像與身體描繪 |
吳方正 |
4 |
187 |
妥協的現代性:日治時期台灣傳統廟宇彩繪師潘春源 |
謝世英 |
3 |
188 |
從舞劇《香妃》探討江文也融合中西音樂之手法 |
宮筱筠 |
2 |
189 |
樂種觀念及其理論思考 |
曾瀚霈 |
1 |
190 |
中國西畫家的「東方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國少數民族的形象 |
周芳美 |
1 |
191 |
重新評估媚俗──文化他者 |
金嬉英 |
1 |
192 |
On the Inventing of AIDS ---- 專訪 Cindy Patton |
出 席 者 : 李瑞全、甯應斌、吳秀瑾 / 錄 音 整 理 : 吳秀瑾 / 校 定 : 李瑞全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