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通過他者的注視在 covid-19 疫情下如何回應 |
宋松山 |
75 |
2 |
晚期風格的「憂鬱轉向」,或者其它⋯⋯余德慧的宗教療癒之旅 |
余安邦 |
73 |
3 |
落身於家:人文臨床視野下的居家照顧倫理 |
陳薈雅、林雅萍、林耀盛 |
73 |
4 |
唐君毅先生的愛情哲學 ──以《愛情之福音》為中心的展開 |
劉毅鳴 |
72 |
5 |
從《正蒙‧中正篇》看張載的德性教育思想 |
黃崇修 |
72 |
6 |
攸關新冠病毒疫情之治人醫心生命文化反思 |
蔡篤堅 |
71 |
7 |
試析嵇康理想人格的宗教向度 |
陳佩君 |
70 |
8 |
宗教場域內之詮釋學的實踐 ──Brian Gregor 之呂格爾之宗教詮釋學 |
黃筱慧 |
70 |
9 |
以技藝為中介來看倫理與宗教的連結: 從亞里斯多德出發反思中國哲學 |
汪文聖 |
70 |
10 |
萊布尼茲哲學與十七世紀中國儒學的旁證確認關係 |
劉俊法 |
69 |
11 |
以《論語》的觀點探討生命教育 |
蔡林樟 |
69 |
12 |
天臺智顗對攝論宗思想的辯難與融會 |
聶 豪 |
69 |
13 |
《公羊傳》與《左傳》禮觀念之荀學義涵 |
謝君直 |
68 |
14 |
凌遲與救贖── 論魯迅小說中的「聲音」意象 |
朱芯儀 |
67 |
15 |
五四民主、科學革新中的中正之道── 由李玉階對民主自由及宗教科學之實踐談起 |
黃崇修 |
67 |
16 |
唐牟二先生對華嚴天臺之詮釋的比較 |
陳榮灼 |
66 |
17 |
論唐君毅對現代文化的省思 |
鄭宗義 |
66 |
18 |
老子性超善惡論評析 |
蕭振聲 |
65 |
19 |
德布西長笛音樂中的開創性 |
陳惠湄 |
65 |
20 |
奈斯的深層山林哲學 |
程進發 |
64 |
21 |
臺灣山林哲學的行動與建構 |
蔡智豪 |
64 |
22 |
「尊天而保真」— 論《淮南子》的道論及 其精神修養之義涵 |
周貞余 |
64 |
23 |
走路非常哲學 — Frédéric Gros《走路,也是一種哲學》 |
廖育正 |
64 |
24 |
山林自然的暴力與療癒 |
林淑文 |
64 |
25 |
論李奧波德的生態中心主義 — 以《沙郡年記》中的威斯康辛州和沙郡為例 |
徐佐銘 |
64 |
26 |
生態智慧T中的friluftsliv / 天地間自由地徜徉 |
程進發 |
63 |
27 |
繆爾的荒野沉思 |
徐佐銘 |
63 |
28 |
「知音」涵蘊新探——從兩路傳統詮釋到現代認知神經科學的詮釋 |
廖啟宏 |
62 |
29 |
生命倫理學:尊重和熱愛生命 — 對費茲‧雅爾思想的幾點思考 |
戴正德、[中]馬俊領 |
61 |
30 |
不可譯之道、不可道之名:雷慕沙與《道德經》翻譯 |
潘鳳娟 |
61 |
31 |
La caricature de l'émotivité dans Bouvard et Pécuchet de Flaubert |
Katarzyna Stachura |
61 |
32 |
萍水不相逢?— 李安電影中「倫理」與「自由」 美學之衝突 |
曹予恩 |
60 |
33 |
環境美學:東方與西方的對話 |
〔美〕荷姆斯‧羅斯頓Ⅲ(著)、〔中〕齊君(譯) |
60 |
34 |
覺之教育的環境倫理與環境美學 |
高柏園 |
60 |
35 |
以美攻美 — 《莊子》肯定「自然全美」嗎? |
廖育正 |
60 |
36 |
內在價值的反思 |
瞿慎思 |
60 |
37 |
論墨學在環境倫理學中的意義 |
趙敬邦 |
59 |
38 |
蕅益《周易禪解》會通《易》理與如來藏的本體論詮釋 |
羅鈴沛 |
59 |
39 |
胡五峰與劉蕺山的思想型態之比較 |
陳佳銘 |
58 |
40 |
三唐兩宋攝其德——論《隨園詩話》中的唐宋詩調和論 |
王怡云 |
58 |
41 |
從伴侶制重新思考共同生活的可能 |
郭彥伯 |
58 |
42 |
黑格爾論上帝存在的證明 |
劉愛民 |
57 |
43 |
儒家如何詮釋「氣具形而上之涵意」——以唐君毅先生論氣為例 |
鄧秀梅 |
56 |
44 |
隱喻與建築——柄谷行人與德希達的解構思想對話 |
黃雅嫺 |
56 |
45 |
以道家思想探討動物之權益 — 以老子、莊子思想為主 |
吳惠齡 |
55 |
46 |
王門中的游離者——黃綰學思歷程及其定位 |
朱湘鈺 |
55 |
47 |
《儀禮》對《唐律疏議》的影響——以「親屬名分」諸問題為探討核心 |
劉怡君 |
55 |
48 |
On the 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East Asian Philosophy: Nishida Kitarō and Mou Zongsan |
ASAKURA Tomomi |
54 |
49 |
王船山對於《孟子·盡其心者章》的詮釋 |
蔡家和 |
54 |
50 |
東石與布袋的賞景轉型: 自然、產業與保育思想的滄海桑田 |
徐佐銘 |
54 |
51 |
從〈聲無哀樂論〉引用《莊子》「三籟」典故探其「聲情關係」中 所蘊含的工夫向度 |
林修德 |
54 |
52 |
倫理關照下的人類幸福之概念研究: 以美感倫理為幸福底景, 兼談美學作為倫理學之母的可行性 |
劉秀春 |
54 |
53 |
斯賓諾莎與深層生態學之間 — 以自然、 自我實現的概念作為連結的論述 |
程進發 |
54 |
54 |
愛生、自然凝觀與道:以孟祥森的文學/哲學的環境書寫作為接點 |
江⽇新 |
53 |
55 |
「上以禮神明」:《管子‧君臣》與《荀子》之禮治思想 |
佐藤將之 |
53 |
56 |
從應用角度探討佛教「中道」思想 對環境倫理的啟示 |
趙敬邦 |
51 |
57 |
自然書寫與《孟子》的「超能力」 |
蕭振邦、曾安國 |
49 |
58 |
論焦竑會通三教思想——兼比較焦竑與林兆恩之會通思想 |
唐經欽 |
49 |
59 |
試論環境美學與宗炳山水書論對自然鑒賞的會通 |
陳慶坤 |
49 |
60 |
淺談中國(魏晉)山水審美中的自然觀照方式 |
劉秀春 |
49 |
61 |
由「經子平等」而「婢作夫人」——近代學術觀的變遷與子學身份的重構 |
許朝陽 |
48 |
62 |
論清儒毛奇齡「伸王抑朱」──以《大學》解為討論範圍 |
朱湘鈺 |
46 |
63 |
敘事重心的轉移:從《再生緣》到《筆生花》 |
張思靜 |
46 |
64 |
《紅樓》解碼──小說敘事的隱喻象徵 |
林素玟 |
45 |
65 |
經典與意義建構——從《論語》「甚矣章」的說解論「詮釋脈絡」在經典闡釋中的作用 |
張錫輝 |
44 |
66 |
論道統──葉適與牟宗三之道統觀析論 |
楊自平 |
43 |
67 |
羅近溪圓教思想研究 |
謝居憲 |
43 |
68 |
處於倫理內在性與宗教超越性之間:胡塞爾與海德格宗教現象學之比較 |
汪文聖 |
43 |
69 |
董仲舒「孝經義」考辨 |
莊兵 |
42 |
70 |
先秦聖賢系譜論述與儒學歷史意識──朱熹道統觀之淵源考察 |
陳逢源 |
41 |
71 |
周亮工的「反流派」詩學 |
謝明陽 |
41 |
72 |
戰國中晚期「忠」觀念之演變與轉折暨其思想意義 |
佐藤將之 |
39 |
73 |
「新音樂學」的價值觀轉向 ──由「目標導向」到「非目標導向」 |
王育雯 |
38 |
74 |
明儒高攀龍的思想與殉節 |
吳振漢 |
37 |
75 |
人心與人生──梁漱溟暮年對人性的觀察 |
陳一弘 |
37 |
76 |
米開朗基羅藝術表現中的 未完成(non-finito)概念 |
蘇信恩 |
37 |
77 |
張岱《四書遇》註解四書之特色 |
鄧克銘 |
35 |
78 |
因「存異」而「求同」-從《淮南子》論述「同/異」管窺漢初儒道關係 |
李宗定 |
35 |
79 |
王船山氣論系統的道德哲學之成立問題 |
陳佳銘 |
35 |
80 |
民初救世新教之《大學證釋》研究 |
鍾雲鶯 |
35 |
81 |
德國哲學界之新道家詮釋——海德格( Heidegger )與 沃爾法特( Wohlfart ) |
鍾振宇 |
34 |
82 |
論牟宗三先生對於別教與圓教之詮釋──兼論王陽明的工夫論的別教與圓教意義 |
陳志杰 |
34 |
83 |
文本與詮釋:論高達美如何理解康德《判斷力批判》 |
張鼎國 |
34 |
84 |
從hermeneuein至文本理解之義理生成發展:辯證性——系統性及體系性詮釋學理論基本網絡 |
陸敬忠 |
34 |
85 |
戴璉璋先生對屈萬里先生《易》說之繼承、發展與轉化 |
羅聖堡 |
33 |
86 |
戴璉璋教授論著中的樂教與音樂思想 |
李美燕 |
33 |
87 |
《老子》與《管子》四篇「治」觀辨析 |
廖育正 |
33 |
88 |
對《玄智、玄理與文化發展》的「存有論補充」 |
陳榮灼 |
32 |
89 |
「莊子:魏晉玄學的關鍵」兼論戴璉璋先生對魏晉玄學的貢獻與商榷 |
謝大寧 |
32 |
90 |
日治時期臺灣文人的文化調和觀—從傳統文人 到新式知識份子張深切 |
簡素琤 |
32 |
91 |
余英時與新儒家 |
李顯裕 |
31 |
92 |
藝術史的跨領域教育 |
蔡佩桂 |
31 |
93 |
戴震「以理殺人」說兼義衍釋 |
鄭吉雄 |
31 |
94 |
論法家學派的「明主之道」 |
李庭緯 |
31 |
95 |
羅整菴、李栗谷理氣論的涵義 |
楊祖漢 |
31 |
96 |
委拉茲奎斯的晚期繪畫與十九世紀以降歐洲藝術史學書寫 |
王瑞婷 |
30 |
97 |
儒家學者對佛家輪迴思想的回應與超越──以羅近溪和熊十力為考察中心 |
江一煥 |
30 |
98 |
從澄清誤解的角度談《莊子》思想 |
蕭裕民 |
30 |
99 |
從西方環境倫理思想看「京都議定書」 |
廖耆煬 |
30 |
100 |
從朱子學到「古道論」:十八世紀日本國學文論的形成及其影響 |
王小林 |
30 |
101 |
朱熹視角下的孟子聖賢定位探論 |
姜龍翔 |
29 |
102 |
從「心本於性」看韓儒田艮齋的儒家人文關懷 |
楊祖漢 |
29 |
103 |
論老子思想中的可持續性 |
高柏園 |
29 |
104 |
劉墉書學初探 |
張菀玲 |
28 |
105 |
《理學字義通釋》人性觀論析 |
陳政揚 |
28 |
106 |
方東美先生論周濂溪思想——兼答劉述先先生 |
高柏園 |
27 |
107 |
方東美之「王陽明」研究探微 ——兼論明中葉「重返程明道」的學術思潮 |
游騰達 |
27 |
108 |
許衡「氣服於理」思想研究 |
史甄陶 |
27 |
109 |
對陽明神秘經驗問題的重新思考 ——以湯浅泰雄哲學為參照 |
陳廷嘉 |
27 |
110 |
地緣與血緣的革命:方志敏與贛東北共產革命運動的興衰 |
林威杰 |
26 |
111 |
文革時期的「牛棚」之研究—— 以季羨林為例 |
邱香怡 |
26 |
112 |
由「辭讓之心」到「聖王之偽」──析論《荀子》對「禮」概念的變更 |
丘慧兒 |
26 |
113 |
臺灣的社會變遷——以《飲食男女》為例 |
鄭育瑜 |
26 |
114 |
朱子「《易》本卜筮之書」說之經過考論 |
呂欣 |
25 |
115 |
慈愛與迷信—— 晚清仕紳的反教謠言對法國天主教育嬰堂的影響 (1840–1891) |
黃柏睿 |
25 |
116 |
禪思想的解放與重構── 評葛兆光《中國禪思想史——從6世紀到9世紀》 |
釋明彗 |
25 |
117 |
清末民初溫州瑞安下層士紳的閱讀生活──以《張棡日記》為例 |
吳晶 |
24 |
118 |
抗戰時期浙江省國民黨婦運幹部訓練班述略 |
宋青紅 |
24 |
119 |
論張純甫「消極退守」的文化觀與修養論 |
游騰達 |
24 |
120 |
誤解與澄清:論楊澤波詮釋牟宗三之德行與幸福的合理性 |
賴柯助 |
24 |
121 |
朱子〈盡心章注〉與胡五峰思想之關係 |
楊祖漢 |
24 |
122 |
從程朱、陸王對韓愈的「接受」反思學術史對韓愈的評價 |
楊自平 |
23 |
123 |
乾嘉經典詮釋的方法與進路-以戴震、焦循為核心 |
王慧茹 |
22 |
124 |
戴君仁與唐君毅論陽明格致思想異同 |
陳政揚 |
22 |
125 |
近五十年來(1960~2016)「明鄭至戰後初期台灣儒學」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
李威寰 |
22 |
126 |
康德、牟宗三「物自身」問題之回顧與哲學省察 ――從「現象與物自身」到「目的與存在」 |
吳甿 |
21 |
127 |
歐西漢學者羅亞娜(Jana S. Rošker)宋明清儒知識論研究:化西宗「三款六式」框架之回應 |
錢爽 |
21 |
128 |
徐復觀先生論中國藝術精神:莊子的再發現 |
黃兆強 |
20 |
129 |
當代馬來西亞儒家思想的批判與反思 ──論「實存歷史性」的「解構」與「原初根源性」的「重啟」 |
關啟匡 |
20 |
130 |
儒家聖人觀之發源:《論語》聖人觀探析 |
侯展捷 |
19 |
131 |
事件之後的當代跨域影像:論陳界仁早期作品及《殘響世界》的概念生成與轉化 |
孫松榮 |
19 |
132 |
從受用角度考察唐君毅先生由疾病證悟人生 |
楊自平 |
19 |
133 |
理學「即寂即感」思想探源 |
許朝陽 |
18 |
134 |
鄒東廓家學:以《鄒氏學脉》為主線之探究 |
黃繼立 |
18 |
135 |
論何心隱的「講學」思想 |
韓曉華 |
18 |
136 |
Commentary as Pedagogical Guide: Scripture and Commentary in he Thoughts of Philo Judaeus |
Sze-kar Wan |
18 |
137 |
王陽明與黃宗羲關於性情善惡詮釋之探討 |
齊婉先 |
17 |
138 |
乾嘉學者《孟子》研究的貢獻 |
張曉生 |
17 |
139 |
心的無限性:唐君毅思想中的詮釋學意涵 |
林維杰 |
17 |
140 |
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試論 |
黃俊傑、蔡明田 |
16 |
141 |
從Religion與「宗教」的碰撞看儒家思想的宗教性 |
李彥儀 |
16 |
142 |
劉鄂培《孟子選講》述評 |
劉德明 |
16 |
143 |
雜文世界中的林連玉—— 論其内在的自我意識、價值觀念與思辨模式 |
關啓匡 |
16 |
144 |
論《禮記‧緇衣》的思維情境 |
侯展捷 |
16 |
145 |
分析王家衛的《花樣年華》從第275個鏡頭到第298個鏡頭:上下樓梯的女人、走廊與迷宮、電影與它的皺褶 |
劉永晧 |
15 |
146 |
論周濂溪哲學對《中庸》思想的承繼與發展 |
黃秋韻 |
15 |
147 |
王道《大學億》析論——晚明《大學》詮釋之一側寫 |
朱湘鈺 |
15 |
148 |
唐君毅先生解朱子「太極動靜」評析 |
鄧秀梅 |
15 |
149 |
論牟宗三先生對王塘南「透性研幾」的詮釋 |
韓曉華 |
15 |
150 |
興於詩終於易的成德之教 |
戴璉璋 |
14 |
151 |
儒佛會通下的佛教中國化 ──以覺浪道盛的苦諦概念為例 |
徐一智 |
14 |
152 |
黃宗羲《孟子師說》對劉蕺山思想之詮釋 |
齊婉先 |
14 |
153 |
董仲舒的陰陽五行說的認知意義 |
岑溢成 |
13 |
154 |
塵埃迷濛了你的眼:黃明川、陳芯宜與臺灣電影中的墟形魅景 |
孫松榮 |
13 |
155 |
系統美學建構之可能:以唐君毅美學思想為核心的考察 |
蕭振邦 |
13 |
156 |
從道家思想談動物權的觀念 |
陳德和 |
13 |
157 |
試論朱熹和弟子楊方學術觀點的差異 |
王奕然 |
13 |
158 |
康有為維新思想對基督教的汲納與排拒 |
李安澤 |
13 |
159 |
越儒黎貴惇的宗教思想 |
林維杰 |
12 |
160 |
從黃梨洲對良知學的理解以觀其在心學的定位 |
鄧秀梅 |
12 |
161 |
論朱子與孟子對「良心」概念的了解 |
賴柯助 |
12 |
162 |
《老子》的自然思想析論 ——以牟宗三先生的詮釋所做的探討 |
曾珮琦 |
11 |
163 |
論荀子思想的宗教性面向 |
梁右典 |
11 |
164 |
對近人研究朱子《知言疑義》「性無善惡,心以用盡」 之省察 |
李素楨 |
11 |
165 |
孟子哲學新探 |
陳榮灼 |
10 |
166 |
晚明李見羅的止脩學說 |
侯潔之 |
10 |
167 |
唐君毅的憂患意識及其學思關切點之開展 |
陳學然 |
10 |
168 |
從康德到海德格── 試論當代學者於孟子詮釋上的一項爭議 |
謝君讚 |
10 |
169 |
清末民初桐城派《孟子》文法論 ──以姚永概《孟子講義》、吳闓生《孟子文法讀本》為核心 |
丁亞傑 |
9 |
170 |
朱子的經權觀析論 |
蕭美齡 |
9 |
171 |
陳榮捷的中國哲學研究述評 |
沈享民 |
9 |
172 |
柳宗元散文思想及其造詣發微 |
姚振黎 |
9 |
173 |
從〈論語學案〉論劉宗周早期理氣思想 |
許玉敏 |
9 |
174 |
聶雙江主靜之學辨析 |
陳儀 |
9 |
175 |
湛甘泉「天理之心」與楊慈湖「精神之心」的差異 ──由《楊子折衷》論析 |
蘇子媖 |
9 |
176 |
魯東的自然意象與精神演化論 |
曾少千 |
8 |
177 |
計然其人其事及其思想 |
陳飛龍 |
8 |
178 |
從追逐現代化到反思文化現代性:日治文人 魏清德的文化認同與對臺灣美術的期許 |
謝世英 |
8 |
179 |
顏氏家訓思想探究?論讀書、文學、避諱觀 |
姚振黎 |
8 |
180 |
胡五峰哲學之圓教規模 |
李瑞全 |
8 |
181 |
牟宗三先生對劉蕺山「物即是知,非知之 所照」的詮釋 |
黃敏浩 |
8 |
182 |
從心性架構與格致工夫 看牟宗三先生詮釋朱子思想之特點 |
黃瑩暖 |
8 |
183 |
牟宗三先生對羅近溪哲學的詮釋 |
謝居憲 |
8 |
184 |
從人本心理學到超個人心理學的思索 --中西方心理治療之融合 |
陳玉芳 |
7 |
185 |
說般若思想以及其與魏晉老莊學關係的探討 |
鄭琳 |
6 |
186 |
先秦道家思想的產生與發展 |
陳飛龍 |
6 |
187 |
伊蘇瑪影像:《冰原快跑人》的因紐特運動 |
洪敏秀 |
5 |
188 |
沈約隱逸思想探原 |
姚振黎 |
5 |
189 |
法國十九世紀後期對於中國陶瓷的書寫與鑑賞研究 |
張婉真 |
3 |
190 |
國父五權憲法思想的背景 |
易本琛 |
3 |
191 |
從道家思想看器官移植 |
王邦雄 |
2 |
192 |
方孝孺正統論初探 |
陳淑媛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