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論徐冰作品中的動物符號與生態關懷 |
黃宗潔 |
62 |
2 |
手稿解讀與盧炎的和聲 |
饒韻華 |
60 |
3 |
台北的流動、溝通與再脈絡化︰以《台北四非》、《徵婚啟事》和《愛情來了》為例 |
劉紀雯 |
35 |
4 |
從hermeneuein至文本理解之義理生成發展:辯證性——系統性及體系性詮釋學理論基本網絡 |
陸敬忠 |
34 |
5 |
Henry Miller's Painterly Eye |
Katy Masuga |
34 |
6 |
從歷史記憶到懷舊想像——論劉以鬯小說與王家衛電影的互文轉換 |
莊宜文 |
33 |
7 |
從風景到地方: 1970年代臺灣攝影中的風土與寓居視野 |
曾少千 |
33 |
8 |
以重現/重演「現場」為方法的藝術史實踐和書寫 |
王聖閎 |
31 |
9 |
專號序 |
吳方正 (專號客座主編) |
29 |
10 |
魅力四射的敢曝: 南.戈丁1970年代初期的變裝皇后攝影 |
劉瑞琪 |
29 |
11 |
專號序 |
林文淇 (專號客座主編) |
28 |
12 |
身份的建構與消逝—— 《花山牆》與《回程列車》的靜、動態影像美學策略 |
史惟筑 |
28 |
13 |
臺灣錄像藝術的電影性: 論袁廣鳴與王俊傑作品自八〇年代迄今的三個創作時期及轉變 |
孫松榮 |
25 |
14 |
以「媒介的醫病關係為核心」的生物醫學科技與人文對話課程規劃構想 |
|
21 |
15 |
靈光,不靈光:數位媒介複製時代中的戲劇表演— 論「現場性」及「靈光」的消逝與轉化 |
蘇子中 |
19 |
16 |
文學改編、媒介特質與自我解構: 〈蘋果的滋味〉的比較敘事學研究 |
謝世宗 |
17 |
17 |
從雕塑電影邁向論文電影:論動態影像藝術的敘事傾向 |
江凌青 |
16 |
18 |
從媒介到建築──楊德昌如何利用多重媒介來呈現《一一》裡的台北 |
江凌青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