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視覺思維的魔力:《妳一生的預言》與《異星入境》 |
陳佩筠 |
70 |
2 |
From Virginia Woolf to Hortensia Papadat- Bengescu: Adaptation, Intertextuality or Zeitgeist? |
Arleen Ionescu |
70 |
3 |
論《瑪麗安娜的一生》中嬌媚之態的策略 |
朱鴻洲 |
69 |
4 |
魯迅、現代性與中國小說現代化的考察 |
陳俊啟 |
67 |
5 |
凌遲與救贖── 論魯迅小說中的「聲音」意象 |
朱芯儀 |
67 |
6 |
古龍.楚原.變──1970年代港臺古龍武俠電影美術設計初探 |
黃猷欽 |
64 |
7 |
「大眾語」創作的試驗:陳子展《詩經》白話翻譯與大眾語運動之研究 |
史甄陶 |
62 |
8 |
音樂創作的記憶與遺忘——從創作筆記重探陳其鋼作品《源》的音樂語言 |
連憲升 |
60 |
9 |
從史傳考索到文類美學:《紅樓夢》作者研究中的「作者」概念進程檢視 |
蕭鳳嫻 |
58 |
10 |
語用學的應用——以錢鍾書《圍城》的對話為例 |
譚志明 |
57 |
11 |
白先勇小說改編電影中的1949年和離散 經驗——以《最後的貴族》、《花橋榮記》 和《青春蝴蝶孤戀花》為例 |
莊宜文 |
54 |
12 |
從貴族問題看《紅樓夢》與《人間喜劇》 的異與同 |
甘佳平 |
51 |
13 |
論克洛德‧西蒙的小說藝術 |
楊令飛 |
50 |
14 |
論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小說的「電影視覺化表述」 |
梁慕靈 |
50 |
15 |
林俊穎小說中的時間想像與神話辯證 |
陳孟君 |
49 |
16 |
桃源夢魘──論莫應豐《桃源夢》的 「惡托邦」書寫 |
鄒文律 |
47 |
17 |
六○年代香港現代主義迷思——以〈長廊的短調〉、〈攜風的姑娘〉和〈化石〉為例 |
鄭蕾 |
47 |
18 |
敘事重心的轉移:從《再生緣》到《筆生花》 |
張思靜 |
46 |
19 |
讀一切書之法──金聖嘆評《水滸傳》之文法術語及其敘事意涵 |
楊清惠 |
45 |
20 |
《紅樓》解碼──小說敘事的隱喻象徵 |
林素玟 |
45 |
21 |
距離的調節與情愛的回歸──《半生緣》影劇改編的修訂及超越 |
莊宜文 |
44 |
22 |
The World and Japan: Animated Anxiety in a Global Age |
John Lance Griffith |
39 |
23 |
從「講故事」到「小說」─ 論張愛玲小說中的記憶變化 |
梁慕靈 |
39 |
24 |
自我追尋與他人認同 ──從「自律作家」論七等生的寫作風格及其意義 |
蕭義玲 |
37 |
25 |
從歷史記憶到懷舊想像——論劉以鬯小說與王家衛電影的互文轉換 |
莊宜文 |
33 |
26 |
薩德侯爵小說中巴洛克風格的圖畫 |
賴軍維 |
33 |
27 |
細讀與嘲謔——《柳如是別傳》讀後隅記 |
毛文芳 |
30 |
28 |
中國版畫的荷蘭範本:韓懷德的《牧林特立圖》研究 |
王靜靈著 洪楷晴譯 |
26 |
29 |
龍成于野──1970 年代末香港功夫電影中的城鄉對立與 日常微觀 |
黃猷欽 |
22 |
30 |
光明與真情的瞬間: 鄧南光與《台灣攝影》雜誌(1963-1971) |
陳德馨 |
20 |
31 |
狄德侯〈修女傳〉(序言/附錄)的研究 |
金戴熹 |
19 |
32 |
關愛何事:三部1970年代的瓊瑤片 |
沈曉茵 |
17 |
33 |
世說、晉書韓壽偷香與鶯鶯傳、西廂記的傳承關係 |
詹秀惠 |
11 |
34 |
寄生在日常生活中:《一個睡覺的人》苟活(無)經驗的如歌寫照 |
許綺玲 |
7 |
35 |
The Weltanschauung in Chinese Folk Novel: A Tentative Analysis |
陳曉林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