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宗教場域內之詮釋學的實踐 ──Brian Gregor 之呂格爾之宗教詮釋學 |
黃筱慧 |
70 |
2 |
羞恥的(偽)樣貌: 王爾德的《深淵書簡》 |
鄧宜菁 |
67 |
3 |
二戰後「馬來亞華人公會」的成立與馬來亞華人的政治發展(1946-1957) |
張曉威 |
63 |
4 |
以差異原則分析長期照護之健康照護需求與實踐 |
蕭玉霜 |
61 |
5 |
德語歌劇歷史的空白與先機——馮‧索登與E.T.A.霍夫曼《長生藥酒》之早期浪漫的探討 |
沈雕龍 |
60 |
6 |
為何同性戀平權不是同婚的有效理由?— 兼論剩餘認可 |
甯應斌(卡維波) |
58 |
7 |
東漢知識份子的流離與認同——以班彪、王粲、蔡琰為例 |
何雅雯 |
53 |
8 |
臺灣與香港生活與婚姻幸福感的比較研究 |
楊⽂⼭、王乃琳 |
52 |
9 |
經典與意義建構——從《論語》「甚矣章」的說解論「詮釋脈絡」在經典闡釋中的作用 |
張錫輝 |
44 |
10 |
《歷程》中的食慾、身體與都市空間 |
葉雅茹 |
41 |
11 |
主體的重構:論賈誼憑弔屈原的深層意涵 |
許又方 |
37 |
12 |
自我追尋與他人認同 ──從「自律作家」論七等生的寫作風格及其意義 |
蕭義玲 |
37 |
13 |
日治時期霧峰水利組織與地域社會的演變 |
劉素芬 |
31 |
14 |
建構新「祖國」——鄭彥棻時期(民國39-47年)的僑務工作 |
李道緝 |
31 |
15 |
專號序 |
吳方正 (專號客座主編) |
29 |
16 |
美術史、展示與認同——在時代中載浮載沉的「臺灣美術」 |
邱函妮 |
29 |
17 |
魅力四射的敢曝: 南.戈丁1970年代初期的變裝皇后攝影 |
劉瑞琪 |
29 |
18 |
專號序 |
林文淇 (專號客座主編) |
28 |
19 |
藝術的進程:十八世紀下半葉英國藝術、製造業、商業勵進會對文雅藝術的提倡 |
謝佳娟 |
26 |
20 |
簡評《客家研究核心 認同漢族民系》 |
倪孟安 |
25 |
21 |
打造馬來亞:論馬來亞製片組的冷戰影像 |
許維賢 |
19 |
22 |
「無聲」(Silence)的音樂詮釋:以武滿徹《十一月的腳步》為例 |
楊小華 |
14 |
23 |
侯俊明《亞洲人的父親》中的檔案藝術與對話美學 |
盛鎧 |
14 |
24 |
混搭現代性與傳統價值:日治時期臺灣美術中的女性形象1927–1945 |
謝世英 |
13 |
25 |
日治臺展新南畫與地方色彩:大東亞框架下的臺灣文化認同 |
謝世英 |
10 |
26 |
綠建築--人類迷思或永續願景? |
李永展 |
10 |
27 |
王船山論華夷之辨 |
劉毅鳴 |
9 |
28 |
從追逐現代化到反思文化現代性:日治文人 魏清德的文化認同與對臺灣美術的期許 |
謝世英 |
8 |
29 |
自畫像、家族像與文化認同問題──試析日治時期三位畫家 |
顏娟英 |
7 |
30 |
在英雄殞落之後的英雄:Gericault 的《梅杜莎之筏》 |
Gregor Wedekind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