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From Virginia Woolf to Hortensia Papadat- Bengescu: Adaptation, Intertextuality or Zeitgeist? |
Arleen Ionescu |
70 |
2 |
論《瑪麗安娜的一生》中嬌媚之態的策略 |
朱鴻洲 |
69 |
3 |
從「場域」概念看宋詩壇的運作──以文學總集為中心的考察 |
凌頌榮 |
68 |
4 |
從《臺北人》到《父親與民國》看白先勇的離散情懷 |
林桶法 |
63 |
5 |
「大眾語」創作的試驗:陳子展《詩經》白話翻譯與大眾語運動之研究 |
史甄陶 |
62 |
6 |
「知音」涵蘊新探——從兩路傳統詮釋到現代認知神經科學的詮釋 |
廖啟宏 |
62 |
7 |
從敘事學談醫學倫理教育之 人性化改革 |
林慧如 |
61 |
8 |
音樂創作的記憶與遺忘——從創作筆記重探陳其鋼作品《源》的音樂語言 |
連憲升 |
60 |
9 |
論瑞秋卡森海洋三書裡的幾個哲學問題 |
徐佐銘 |
60 |
10 |
真文學及假書寫:博蘭,布朗肖的先驅者 |
潘怡帆 |
59 |
11 |
L’Empereur de Chine ouvrant le premier sillon: réception et exploitation politique de l’image dans la culture française du XVIIIe siècle |
Jacques Marx |
58 |
12 |
Exploiting Literary Fame?: A Study of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Virginia Woolf’s To the Lighthouse |
李根芳 |
57 |
13 |
語用學的應用——以錢鍾書《圍城》的對話為例 |
譚志明 |
57 |
14 |
作為「結構化」與「整體性」的自然 — 羅姆巴赫「自然觀」導論 |
李德材 |
54 |
15 |
愛生、自然凝觀與道:以孟祥森的文學/哲學的環境書寫作為接點 |
江⽇新 |
53 |
16 |
在波詭雲譎的歷史中叩問人性——評王鼎鈞的《文學江湖》 |
黃雅莉 |
53 |
17 |
鯨豚、返家與宗教性探求——廖鴻基海洋歷程下的鯨豚書寫與文化意義 |
蕭義玲 |
52 |
18 |
從貴族問題看《紅樓夢》與《人間喜劇》 的異與同 |
甘佳平 |
51 |
19 |
論克洛德‧西蒙的小說藝術 |
楊令飛 |
50 |
20 |
論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小說的「電影視覺化表述」 |
梁慕靈 |
50 |
21 |
漢樂府〈薤露〉、〈蒿里〉之原型與流變 |
劉德玲 |
47 |
22 |
桃源夢魘──論莫應豐《桃源夢》的 「惡托邦」書寫 |
鄒文律 |
47 |
23 |
六○年代香港現代主義迷思——以〈長廊的短調〉、〈攜風的姑娘〉和〈化石〉為例 |
鄭蕾 |
47 |
24 |
從「不分唐宋」到「詩學晚唐」:清代臺灣文人對唐宋詩的審美態度 |
余育婷 |
45 |
25 |
「辨體」與「破體」異流同歸於「尊體」──論清代詞體觀的建構歷程 |
黃雅莉 |
40 |
26 |
The World and Japan: Animated Anxiety in a Global Age |
John Lance Griffith |
39 |
27 |
從「講故事」到「小說」─ 論張愛玲小說中的記憶變化 |
梁慕靈 |
39 |
28 |
「新音樂學」的價值觀轉向 ──由「目標導向」到「非目標導向」 |
王育雯 |
38 |
29 |
自我追尋與他人認同 ──從「自律作家」論七等生的寫作風格及其意義 |
蕭義玲 |
37 |
30 |
“Some Unheard of Thing”: How Incest Became Convention in Southern Women’s Drama |
Liz Thompson |
37 |
31 |
書寫自然史:庫柏對於庫柏鎮地域之探究 |
盧莉茹 |
36 |
32 |
張岱《四書遇》註解四書之特色 |
鄧克銘 |
35 |
33 |
Henry Miller's Painterly Eye |
Katy Masuga |
34 |
34 |
從風景到地方: 1970年代臺灣攝影中的風土與寓居視野 |
曾少千 |
33 |
35 |
巴特寫攝影:從《明室》讀《巴特寫巴特》 |
許綺玲 |
33 |
36 |
Interpreting Emblems, Emblems Interpreting: Love's mortal battle in Maurice Sceve's Delie |
Brooke Donaldson |
33 |
37 |
葉適經史之學與記體關係研究 |
鄭芳祥 |
33 |
38 |
穿越「理論」之間:「後理論時代」的理論思潮和文化建構 |
王寧 |
32 |
39 |
After (the Death of) Theory Some Reflections, Some Recollections, a Repetition |
張錦忠 |
32 |
40 |
Time English Center |
白大維 |
32 |
41 |
Recoding the Marvelous: The Medieval Vision Paradigm and Dante’s Commedia |
Matt Horn |
32 |
42 |
Footprints of Fanon in Gillo Pontecorvo’s The Battle of Algiers and Sembene Ousamne’s Xala |
Haidar Eid、Khaled Ghazel |
32 |
43 |
《文心雕龍》的通變論 |
朱曉海 |
31 |
44 |
漢語詩律學研究的新材料與新問題——論唐代碑志銘詞韻式之新變 |
程章燦 |
31 |
45 |
細讀與嘲謔——《柳如是別傳》讀後隅記 |
毛文芳 |
30 |
46 |
從朱子學到「古道論」:十八世紀日本國學文論的形成及其影響 |
王小林 |
30 |
47 |
龔自珍散文的諷刺藝術 |
陳德錦 |
28 |
48 |
日治時期臺灣的書籍裝幀藝術——以西川滿為例 |
林素幸 |
27 |
49 |
女性復仇與母性回歸:1970年代後期臺灣新女性主義與社會寫實女星的形象轉變 |
卓庭伍 |
23 |
50 |
複製與諧仿的界線:十九世紀法國「漫畫版沙龍」源起之探討 |
楊尹瑄 |
22 |
51 |
近五十年來(1960~2016)「明鄭至戰後初期台灣儒學」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
李威寰 |
22 |
52 |
知識的建構與典範的創新:論「幼學雜字」在傳統蒙學教育上之意義與價值 |
周安邦 |
20 |
53 |
L'IDEE DE CRISE DANS LA LITTERATURE FRANÇAISE DU XVIII SIECLE |
賴軍維 |
19 |
54 |
文學改編、媒介特質與自我解構: 〈蘋果的滋味〉的比較敘事學研究 |
謝世宗 |
17 |
55 |
儒學慧命與人文德業 |
戴璉璋 |
13 |
56 |
《上海畫報》(1925-1933)與 上海的現代視覺文化之創造 |
安雅蘭 |
12 |
57 |
附錄「人文學報第一期至第十一期」目錄一覽表 |
|
12 |
58 |
清末民初桐城派《孟子》文法論 ──以姚永概《孟子講義》、吳闓生《孟子文法讀本》為核心 |
丁亞傑 |
9 |
59 |
試探日治時期與1970年代鄉土運動的巷弄美學 |
盛鎧 |
9 |
60 |
魯東的自然意象與精神演化論 |
曾少千 |
8 |
61 |
顏氏家訓思想探究?論讀書、文學、避諱觀 |
姚振黎 |
8 |
62 |
寄生在日常生活中:《一個睡覺的人》苟活(無)經驗的如歌寫照 |
許綺玲 |
7 |
63 |
由「情」至「幻」─明刊本《西廂記》版畫插圖探究 |
徐文琴 |
6 |
64 |
《意外的春天》與《珈琲時光》的 「套層密藏」詩學 |
林文淇 |
5 |
65 |
尋找《明室》中的〈未來的文盲〉… |
許綺玲 |
4 |
66 |
法國十九世紀後期對於中國陶瓷的書寫與鑑賞研究 |
張婉真 |
3 |
67 |
古人會的推手-林內爾 |
李淑卿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