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關於期刊
About Us
編輯委員會
Editorial Board
投稿須知
For Authors
會員專區
Membership
前期出版
Archives
搜尋結果
查詢關鍵字
others
搜尋結果共
43
筆
No.
論文名稱
作 者
期 數
1
從救生艇倫理學反思COVID-19大流行時期的資源援助問題
林恩志
74
2
晚期風格的「憂鬱轉向」,或者其它⋯⋯余德慧的宗教療癒之旅
余安邦
73
3
西藥製藥廠關鍵主管應具備的必要特質 — 從佛教「八正道」的「正見」與「正思惟」談起
陳昱萍
73
4
唐君毅先生的愛情哲學 ──以《愛情之福音》為中心的展開
劉毅鳴
72
5
從《正蒙‧中正篇》看張載的德性教育思想
黃崇修
72
6
新冠肺炎蔓延期間告別的勇氣與意義
蕭玉霜
71
7
從儒家「人文關懷」的觀點反思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的衝擊
金美華
71
8
公共衛生倫理學之基本原則與全球流行病之實踐分析:儒家生命倫理學之效用與應用
李瑞全
71
9
「念死」到「慈悲」的轉化:自我覺知 與饒益他者的倫理轉化與超越性
嚴瑋泓
70
10
新冠病毒疫情的倫理反思與公共衛生倫理學的建構
李瑞全
70
11
幫助受苦者 ──對關懷倫理學中理想關懷行動之分析
王嬿翔
69
12
唐君毅的感通論述:對《易》、二程與孔子的詮釋性理解
林維杰
66
13
將人與動物作「平等考量」的理據 — 與效益主義哲學家Peter Singer的對話
釋昭慧
66
14
《莊子‧天運篇》「黃帝咸池論樂」 哲學義蘊新探 — 以鍾泰《莊子發微》 為核心的詮釋
李德材
65
15
山林倫理是公民倫理 — 由「無痕山林」與〈失去山林的孩子〉 談起
劉久清
64
16
古龍.楚原.變──1970年代港臺古龍武俠電影美術設計初探
黃猷欽
64
17
臺灣山林哲學的行動與建構
蔡智豪
64
18
留給「自然」半個地球 — 審美的體驗
林春銀
64
19
「大眾語」創作的試驗:陳子展《詩經》白話翻譯與大眾語運動之研究
史甄陶
62
20
愛的圈養: 晚近臺灣社會「毛小孩主義」的興起
洪凌
62
21
萍水不相逢?— 李安電影中「倫理」與「自由」 美學之衝突
曹予恩
60
22
(中譯題目)殺人的倫理學──從非道德觀點來看
蔡承志
59
23
《工作與時日》1-382
徐學庸
59
24
遼代劉六符兄弟與遼宋外交
蔣武雄
57
25
從康德的間接義務觀論動物權利
林永崇
56
26
隱喻與建築——柄谷行人與德希達的解構思想對話
黃雅嫺
56
27
王門中的游離者——黃綰學思歷程及其定位
朱湘鈺
55
28
李慈銘〈讀國語簡端記〉補箋
郭萬青
52
29
由「經子平等」而「婢作夫人」——近代學術觀的變遷與子學身份的重構
許朝陽
48
30
論道統──葉適與牟宗三之道統觀析論
楊自平
43
31
「辨體」與「破體」異流同歸於「尊體」──論清代詞體觀的建構歷程
黃雅莉
40
32
From the Graden to the Grove: Aemilia Lanyer,Andrew Marvell,and the Pursuit of Privary
李慧玲
39
33
自我追尋與他人認同 ──從「自律作家」論七等生的寫作風格及其意義
蕭義玲
37
34
我們可以溫柔地互看嗎?論梅洛龐蒂與伊希嘉黑的視覺觀
劉亞蘭
34
35
The First and Second Attentions of Dramaturgy: A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David Pendery
33
36
從構圖、書法、鈐印來鑑別六件署款梅清的黃山畫作
李淑卿
31
37
紛亂中的寧定──唐君毅先生的慎獨之學
趙敬邦
30
38
孟子論辯探究
林憶芝
29
39
日治時期臺灣的書籍裝幀藝術——以西川滿為例
林素幸
27
40
片場裡的隨創者——胡金銓與1960年代的邵氏新派武俠片
黃猷欽
14
41
何謂艾茉莉‧卡爾?:加拿大西岸藝術的共時代性
洪敏秀
14
42
反思性主體的反思:侯俊明作品中的再現策略、主體觀與社會批判
盛鎧
7
43
鞏固爾兄弟的中國藝術收藏
張婉真
2
No.69 2020 春季號
No.68 2019 秋季號
No.67 2019 春季號
No.66 2018 October
No.65 2018 April
© 2017 NCU Journal of Humaniti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