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ڭ
第 64  期

六、七〇年代臺港電影
Taiwan and Hong Kong Cinema of the 60s and 70s

本學報第64期因編務調整緣故,出刊稍有延遲,敬請讀者見諒。自本期起,學報的紙本封面一改過去素樸的雙色印刷,有了色彩比較鮮明活潑的樣貌。同時在網站上也一併修改,不僅重新設計,讓網站在外觀與使用上都對於訪客更友善,也陸續將學報歷年刊載的論文全文上網,以便於讀者下載,擴大論文的閱讀率。

本期收錄三篇論文主題均與80年代以前的臺港電影有關:沈冬的〈如何黃梅?怎樣歌曲?──周藍萍黃梅調電影音樂初探〉、黃猶欽的〈古龍.楚原.變──1970 年代港臺古龍武俠電影美術設計初探〉以及James Wicks的英文論文〈Hot Wars on Screen during the Cold War: Philosophical Situations in King Hu’s Martial Arts Films〉(冷戰時期的銀幕熱戰:胡金銓武俠片中的哲學情境)。學報向香港知名影評人羅卡先生邀稿〈港臺電影文化新生力量的發源與互動──1960 至1970 年代〉,與三篇論文共同組成本期專號:「80年代前臺港電影。」

羅卡的專文細數1960至1970年代臺灣與香港熱愛電影的青年人,受西方文化新思潮的激勵,以有限的資源在兩地發起影響遠的電影與文化活動。他們發行刊物,拍攝影片、推出劇場表演,也帶動香港與臺灣兩地的文化交流。羅卡當年即參與其中,如今將個人回憶、觀察與訪談內容整理出港臺兩地文化新生力量發展的記述,也提供私人收集的照片與當年史料,彌足珍貴。

〈如何黃梅?怎樣歌曲?──周藍萍黃梅調電影音樂初探〉討論戲曲電影與黃梅調電影的關係,聚焦音樂大師周藍萍為轟動港臺的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所作的配樂。香港邵氏公司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年在臺北上演,連映62 天,掀起黃梅調戲曲電影的流行狂潮,周藍萍的電影配樂居功厥偉。沈冬的論文以周藍萍親筆手稿為證,提出周藍萍黃梅調音樂作曲策略,是以向「南腔北調」的傳統汲取滋養,進行「傳統樂曲現代化」的編配,成就其「新變之聲」的黃梅調歌曲。

〈古龍.楚原.變──1970 年代港臺古龍武俠電影美術設計初探〉處理1976 至1984 年間的三十部古龍小說改編電影的美術設計之分析。論文探討同時期香港與臺灣古龍電影美術設計的差異以及兩地美術設計如何彼此影響,討論古龍小說文本與美術設計視覺再現的關聯,探究楚原同時期的古龍與金庸電影美術設計的異同。

〈Hot Wars on Screen during the Cold War: Philosophical Situations in King Hu’s Martial Arts Films〉從冷戰的社會政治和歷史脈絡檢視胡金銓幾部重要作品,分析胡金銓《龍門客棧》、《俠女》與《忠烈圖》中的哲學情境。論文認為胡金銓電影中所刻畫的災難映射出銀幕外的冷戰衝突,折射冷戰時期的想像,讓銀幕上的恐懼和幻想也是觀眾能夠深刻感之的現實寫照。

本期學報另有一篇電影訪問,是日本獨立學者川瀨健一對魏德聖導演所做的訪談。在川瀨先生的提問下,魏德聖導演暢談自己與電影結緣的生平,並回顧《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與《KANO》幾部電影的創作初心。透過這篇訪談,讀者可以直擊魏德聖導演,在提升台灣電影工業規格這條艱困道路上的心路歷程。

本學報持續徵求跨領域的人文議題論文,歡迎各界踴躍投稿!

編輯室報告
港臺電影文化新生力量的發源與互動──1960至1970年代
/ 羅卡    Law Kar
1
如何黃梅?怎樣歌曲?──周藍萍黃梅調電影音樂初探
/ 沈冬    Tung Shen
37
古龍.楚原.變──1970年代港臺古龍武俠電影美術設計初探
/ 黃猷欽    Yu-chin Huang
87
Hot Wars on Screen during the Cold War:Philosophical Situations in King Hu’s Martial Arts Films
/ James Wicks    
131
訪魏德聖
/ 川瀬健一    Kawase Kenichi
161
© 2017 NCU Journal of Humaniti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