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查詢關鍵字 Xu    搜尋結果共 75 筆
No. 論文名稱 作  者 期  數
1 從儒家和基督宗教的人學視野交會處思 索以「人工智慧」為主導的科技時代裡 人的圖像的形塑之道 李彥儀 78
2 王船山「盡心成性」、「心統性情」的道 德義涵與宗教向度 陳振崑 78
3 重新評估亞倫‧高文的性平實論──再思性的定義 關啟文 75
4 性哲學及其不滿──論高德曼的簡性 甯應斌 74
5 陷溺或救贖? ──論愛情關係中的依賴問題 霍晉明 72
6 王陽明哲學的內在化 林維杰 70
7 《公羊傳》與《左傳》禮觀念之荀學義涵 謝君直 68
8 魯迅、現代性與中國小說現代化的考察 陳俊啟 67
9 凌遲與救贖── 論魯迅小說中的「聲音」意象 朱芯儀 67
10 病人自主決定權與「涉艾信息」告知規則的建構 胡曉翔 67
11 森鷗外《莎樂美》譯本的日本反應 顏涵銳 65
12 山水自然與生命的整體觀照 — 譚家哲對於謝靈運 「山水行旅詩作」的解析 李德材 64
13 性平治理與友善校園: 兒少保護主義的含蓄政治 賴麗芳 62
14 「大眾語」創作的試驗:陳子展《詩經》白話翻譯與大眾語運動之研究 史甄陶 62
15 性運2.0:歷史與當下的雙向運動 王顥中 62
16 論徐冰作品中的動物符號與生態關懷 黃宗潔 62
17 愛的圈養: 晚近臺灣社會「毛小孩主義」的興起 洪凌 62
18 徐冰與祖態:由《天書》到《背後的故事》 廖朝陽 61
19 字化成宇:從象徵到真實 林耀盛 61
20 蕅益《周易禪解》會通《易》理與如來藏的本體論詮釋 羅鈴沛 59
21 「婚姻平權」的反思 關啟文 58
22 酷兒左翼「超英趕美」?「同性戀正典化」的偏執及臺灣同志運動的修復詮釋 劉文 58
23 排除與補殘 — 從晚近同婚倡議探究臺灣性別政治鬥爭 洪凌 58
24 論荀子「自然、人性與道德根源」的關係 何淑靜 56
25 王門中的游離者——黃綰學思歷程及其定位 朱湘鈺 55
26 「上以禮神明」:《管子‧君臣》與《荀子》之禮治思想 佐藤將之 53
27 熊十力疏釋《禮記‧儒行》意義探析 孫致文 53
28 李慈銘〈讀國語簡端記〉補箋 郭萬青 52
29 從貴族問題看《紅樓夢》與《人間喜劇》 的異與同 甘佳平 51
30 日治時期隘勇線推進與蕃界之內涵轉變 鄭安晞 50
31 崇禎時期四部詞選收錄姜夔詞探析 林淑華 49
32 由「經子平等」而「婢作夫人」——近代學術觀的變遷與子學身份的重構 許朝陽 48
33 王船山論《大學》的格物致知 ──以《讀四書大全說》為中心 蔡家和 47
34 論清儒毛奇齡「伸王抑朱」──以《大學》解為討論範圍 朱湘鈺 46
35 沈自晉《南詞新譜》集曲增訂論析──「備於今」的做法與價值 黃思超 46
36 《紅樓》解碼──小說敘事的隱喻象徵 林素玟 45
37 風俗、地方與帝國:《太平歡樂圖》的製作及其對「熙皞之象」的呈現 馬雅貞 45
38 先秦聖賢系譜論述與儒學歷史意識──朱熹道統觀之淵源考察 陳逢源 41
39 From the Graden to the Grove: Aemilia Lanyer,Andrew Marvell,and the Pursuit of Privary 李慧玲 39
40 魏校《大學指歸》的思想體系 何威萱 37
41 論楊時喬《易》學圖說的先天成卦之推衍 陳睿宏 37
42 “Some Unheard of Thing”: How Incest Became Convention in Southern Women’s Drama Liz Thompson 37
43 宋遺民福建大儒熊禾及其詩歌作品析論─兼述詩歌內容之區域文化觀照 王次澄 36
44 心體與證道:林希元《四書存疑》之學脈思考 陳逢源 36
45 試析《韓非子》之「內聖外王」的詮釋可能:並以《管子》為參照 李中文 36
46 王船山氣論系統的道德哲學之成立問題 陳佳銘 35
47 台北的流動、溝通與再脈絡化︰以《台北四非》、《徵婚啟事》和《愛情來了》為例 劉紀雯 35
48 從hermeneuein至文本理解之義理生成發展:辯證性——系統性及體系性詮釋學理論基本網絡 陸敬忠 34
49 葉適經史之學與記體關係研究 鄭芳祥 33
50 以玄智觀照玄理:成玄英重玄老學中「玄聖」的內在義路 江淑君 32
51 徐渭題畫作品中別號與閒章義涵初探——兼探款署「金罍」與鈐印「金畾」 徐瑞香 30
52 魅力四射的敢曝: 南.戈丁1970年代初期的變裝皇后攝影 劉瑞琪 29
53 La comtesse de Mortsauf ou la vertu condamnee 陳維玲 28
54 許衡「氣服於理」思想研究 史甄陶 27
55 京狩野與江戶儒者----以狩野山雪的聖賢圖為例 林聖智 26
56 由「辭讓之心」到「聖王之偽」──析論《荀子》對「禮」概念的變更 丘慧兒 26
57 宋儒論《大學》「至善」-以朱子學為中心的討論 翟奎鳳 25
58 新女性的復仇: 社會寫實電影中的色情、越界與批判 江美萱 23
59 吳宓與毛彥文——鉅變時代下的兩性關係 吳振漢 23
60 乾嘉經典詮釋的方法與進路-以戴震、焦循為核心 王慧茹 22
61 戴君仁與唐君毅論陽明格致思想異同 陳政揚 22
62 SADE OU LA POLITIQUE DANS LE BOUDOIR: DE LA SEXUALISATION DE LA POLITIQUE A LA POLITISATION DE LA SEXUALITE 賴軍維 22
63 獨特視角下的章學誠研究 ——《章學誠研究述評(1920-1985)》之述評 賈慶軍 21
64 徐復觀先生論中國藝術精神:莊子的再發現 黃兆強 20
65 八仙的變身:狩野山雪《群仙圖襖》的相關問題 林聖智 18
66 鄒東廓家學:以《鄒氏學脉》為主線之探究 黃繼立 18
67 論何心隱的「講學」思想 韓曉華 18
68 王道《大學億》析論——晚明《大學》詮釋之一側寫 朱湘鈺 15
69 片場裡的隨創者——胡金銓與1960年代的邵氏新派武俠片 黃猷欽 14
70 論荀子思想的宗教性面向 梁右典 11
71 大眾文化中的圖像詮釋──從一幅表現魯迅論戰精神的漫畫說起 陳德馨 10
72 就牟宗三對陽明後學的流弊的看法提出省思 許惠敏 9
73 創傷年代的美學感同與見證 葛莉賽達.波洛克(Griselda Pollock)著,倪明萃翻譯 8
74 反思性主體的反思:侯俊明作品中的再現策略、主體觀與社會批判 盛鎧 7
75 中國西畫家的「東方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國少數民族的形象 周芳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