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公羊傳》與《左傳》禮觀念之荀學義涵 |
謝君直 |
68 |
2 |
臺灣「中央財政」體制的轉型:日治初期(1898-1905)後藤新平總督府財政改革之歷史意義 |
林文凱 |
63 |
3 |
論徐冰作品中的動物符號與生態關懷 |
黃宗潔 |
62 |
4 |
程伊川與朱子之基本分歧——一希臘哲學的視點 |
陳榮灼 |
55 |
5 |
「前隱逸」與「後仕宦」的視野遞換——陶淵明宦遊主題中出處記憶的造現 |
葉常泓 |
49 |
6 |
女性空間的召魂想像與題詠編織──論陳文述的「美人西湖」 |
王學玲 |
46 |
7 |
讀一切書之法──金聖嘆評《水滸傳》之文法術語及其敘事意涵 |
楊清惠 |
45 |
8 |
先秦聖賢系譜論述與儒學歷史意識──朱熹道統觀之淵源考察 |
陳逢源 |
41 |
9 |
周亮工的「反流派」詩學 |
謝明陽 |
41 |
10 |
From the Graden to the Grove: Aemilia Lanyer,Andrew Marvell,and the Pursuit of Privary |
李慧玲 |
39 |
11 |
朱子春秋學的衍異:方苞春秋學的創作意圖與意義解釋 |
丁亞傑 |
35 |
12 |
王廷相與戴震人性論比較 |
陳政揚 |
34 |
13 |
我們可以溫柔地互看嗎?論梅洛龐蒂與伊希嘉黑的視覺觀 |
劉亞蘭 |
34 |
14 |
懷舊音軌.變奏影像 |
談玉儀 |
33 |
15 |
從風景到地方: 1970年代臺灣攝影中的風土與寓居視野 |
曾少千 |
33 |
16 |
Time English Center |
白大維 |
32 |
17 |
台灣「幼曲」【大小牌】與崑曲、明清小曲的關係 |
洪惟助 |
30 |
18 |
朱熹的孟子學──從詮釋到發展的進路 |
陳榮灼 |
30 |
19 |
孟子論辯探究 |
林憶芝 |
29 |
20 |
龔自珍散文的諷刺藝術 |
陳德錦 |
28 |
21 |
龍成于野──1970 年代末香港功夫電影中的城鄉對立與 日常微觀 |
黃猷欽 |
22 |
22 |
展演女性氣質:海沃頓家庭相本與維多利亞少女形象 |
黃桂瑩 |
21 |
23 |
從雕塑電影邁向論文電影:論動態影像藝術的敘事傾向 |
江凌青 |
16 |
24 |
日治臺展新南畫與地方色彩:大東亞框架下的臺灣文化認同 |
謝世英 |
10 |
25 |
妥協的現代性:日治時期台灣傳統廟宇彩繪師潘春源 |
謝世英 |
3 |
26 |
從舞劇《香妃》探討江文也融合中西音樂之手法 |
宮筱筠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