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我覺察:宋明新儒家實踐哲學與當代諮商心理學的觀點 |
吳美瑤 |
76 |
2 |
從儒家「人文關懷」的觀點反思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的衝擊 |
金美華 |
71 |
3 |
萊布尼茲哲學與十七世紀中國儒學的旁證確認關係 |
劉俊法 |
69 |
4 |
從「場域」概念看宋詩壇的運作──以文學總集為中心的考察 |
凌頌榮 |
68 |
5 |
董真卿《易》學特色及重要性析論 |
楊自平 |
65 |
6 |
從朱熹理解的古琴聲韻論其音樂美學 |
劉振維 |
65 |
7 |
王船山與朱子工夫論比較 |
陳祺助 |
62 |
8 |
胡五峰與劉蕺山的思想型態之比較 |
陳佳銘 |
58 |
9 |
三唐兩宋攝其德——論《隨園詩話》中的唐宋詩調和論 |
王怡云 |
58 |
10 |
遼代劉六符兄弟與遼宋外交 |
蔣武雄 |
57 |
11 |
儒家如何詮釋「氣具形而上之涵意」——以唐君毅先生論氣為例 |
鄧秀梅 |
56 |
12 |
程伊川與朱子之基本分歧——一希臘哲學的視點 |
陳榮灼 |
55 |
13 |
熊十力疏釋《禮記‧儒行》意義探析 |
孫致文 |
53 |
14 |
牟宗三與海德格 |
陳榮灼 |
51 |
15 |
論焦竑會通三教思想——兼比較焦竑與林兆恩之會通思想 |
唐經欽 |
49 |
16 |
崇禎時期四部詞選收錄姜夔詞探析 |
林淑華 |
49 |
17 |
由「經子平等」而「婢作夫人」——近代學術觀的變遷與子學身份的重構 |
許朝陽 |
48 |
18 |
論清儒毛奇齡「伸王抑朱」──以《大學》解為討論範圍 |
朱湘鈺 |
46 |
19 |
從「不分唐宋」到「詩學晚唐」:清代臺灣文人對唐宋詩的審美態度 |
余育婷 |
45 |
20 |
論道統──葉適與牟宗三之道統觀析論 |
楊自平 |
43 |
21 |
羅近溪圓教思想研究 |
謝居憲 |
43 |
22 |
王船山論「道、善、性」之說的涵義與其理論價值 |
陳祺助 |
43 |
23 |
先秦聖賢系譜論述與儒學歷史意識──朱熹道統觀之淵源考察 |
陳逢源 |
41 |
24 |
宋元明歷史與清代變局──順延抑或躍變? |
袁劍 |
38 |
25 |
宋遺民福建大儒熊禾及其詩歌作品析論─兼述詩歌內容之區域文化觀照 |
王次澄 |
36 |
26 |
王廷相與戴震人性論比較 |
陳政揚 |
34 |
27 |
葉適經史之學與記體關係研究 |
鄭芳祥 |
33 |
28 |
「奪胎換骨」的新變——晏幾道《小山詞》「詩人句法」之借鑒詩句探析 |
卓清芬 |
31 |
29 |
「詩窮而後工」的歷史考察 |
鞏本棟 |
31 |
30 |
朱熹的孟子學──從詮釋到發展的進路 |
陳榮灼 |
30 |
31 |
宋元論著徵引或評論衛湜《禮記集說》考述 |
楊晋龍 |
30 |
32 |
朱熹視角下的孟子聖賢定位探論 |
姜龍翔 |
29 |
33 |
孟子論辯探究 |
林憶芝 |
29 |
34 |
宋代小學的建構及其影響 |
周揚波 |
28 |
35 |
《理學字義通釋》人性觀論析 |
陳政揚 |
28 |
36 |
宋端儀《立齋閒錄》研析 |
吳振漢 |
27 |
37 |
方東美先生論周濂溪思想——兼答劉述先先生 |
高柏園 |
27 |
38 |
方東美之「王陽明」研究探微 ——兼論明中葉「重返程明道」的學術思潮 |
游騰達 |
27 |
39 |
文革時期的「牛棚」之研究—— 以季羨林為例 |
邱香怡 |
26 |
40 |
宋儒論《大學》「至善」-以朱子學為中心的討論 |
翟奎鳳 |
25 |
41 |
船山繼善成性觀的當代省察:以唐君毅與勞思光之異詮為中心 |
陳政揚 |
25 |
42 |
朱元璋宗教政策演變之探究 |
張業祥 |
24 |
43 |
狄培理與經典教育 |
鍾彩鈞 |
23 |
44 |
北宋「老人」的食療與養生內涵——以《奉親養老書》為核心的文獻分析 |
皮國立 |
23 |
45 |
宋末元初「述朱」脈絡下的易學與術數學 ──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外篇.焦氏易林》芻議 |
陳詠琳 |
23 |
46 |
從程朱、陸王對韓愈的「接受」反思學術史對韓愈的評價 |
楊自平 |
23 |
47 |
《四庫全書總目》對宋、元之際「《尚書》學」的評述 |
許華峰 |
22 |
48 |
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英文著作中的東亞畫史建構: 以對宋代與室町宗教人物畫評價為例 |
巫佩蓉 |
21 |
49 |
歐西漢學者羅亞娜(Jana S. Rošker)宋明清儒知識論研究:化西宗「三款六式」框架之回應 |
錢爽 |
21 |
50 |
知識的建構與典範的創新:論「幼學雜字」在傳統蒙學教育上之意義與價值 |
周安邦 |
20 |
51 |
越儒黎貴惇的中國想像 |
林維杰 |
19 |
52 |
理學「即寂即感」思想探源 |
許朝陽 |
18 |
53 |
「興於《詩》」──論朱熹讀《詩經》之法 |
史甄陶 |
17 |
54 |
漢宋之間――程朱、船山、程樹德 詮釋《論語‧漆雕章》之比較 |
蔡家和 |
17 |
55 |
關愛何事:三部1970年代的瓊瑤片 |
沈曉茵 |
17 |
56 |
王陽明與黃宗羲關於性情善惡詮釋之探討 |
齊婉先 |
17 |
57 |
劉鄂培《孟子選講》述評 |
劉德明 |
16 |
58 |
第十五期 |
詳如內文 |
15 |
59 |
論周濂溪哲學對《中庸》思想的承繼與發展 |
黃秋韻 |
15 |
60 |
楊時對二程理論的詮釋 |
朱雪芳 |
15 |
61 |
Chinese Hermeneutics as Politics: The Sung Debates Over the Mencius |
黃俊傑 |
15 |
62 |
從山林天籟、遊湖娛樂到悲歌懷古——西湖詠詩在唐宋元時期發展的三個階段 |
侯迺慧 |
14 |
63 |
黃宗羲《孟子師說》對劉蕺山思想之詮釋 |
齊婉先 |
14 |
64 |
南北朝周弘正與盧氏《易》學析論 |
楊自平 |
13 |
65 |
越儒黎貴惇的宗教思想 |
林維杰 |
12 |
66 |
何真即為真:十三世紀畫家之眼 |
艾瑞慈 |
12 |
67 |
論宋明儒之內在張力: 以宋明理學家對楊慈湖之批判為例之分析 |
黃信二 |
12 |
68 |
南宋宮廷繪畫的普世價值: 讀艾瑞慈《馬遠的心:尋覓南宋美學》 |
洪再新 |
12 |
69 |
試論張載「太虛即氣」意涵「體用」之義 |
莊元輔 |
10 |
70 |
越儒黎貴惇《芸臺類語》中的朱子學線索 |
林維杰 |
10 |
71 |
從《御纂周易述義》論乾隆殿堂《易》學特色 |
楊自平 |
10 |
72 |
夏炘《述朱》「敬」義論述 |
楊錦富 |
9 |
73 |
陳榮捷的中國哲學研究述評 |
沈享民 |
9 |
74 |
胡五峰哲學之圓教規模 |
李瑞全 |
8 |
75 |
牟宗三先生對劉蕺山「物即是知,非知之 所照」的詮釋 |
黃敏浩 |
8 |
76 |
「人禽之辨」之本體宇宙論的說明──關 於牟宗三先生詮釋明道此一理論的一些 討論 |
陳祺助 |
8 |
77 |
牟宗三先生論儒家道體義 |
鄧秀梅 |
8 |
78 |
中國戲劇何以遲至宋金之際方始成熟 |
洪惟助 |
6 |
79 |
從二程之當分證宋明理學之三系說 |
張德麟 |
2 |
80 |
方孝孺正統論初探 |
陳淑媛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