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宗教場域內之詮釋學的實踐 ──Brian Gregor 之呂格爾之宗教詮釋學 |
黃筱慧 |
70 |
2 |
大學通識音樂教育的推廣與實踐 |
簡山根 |
65 |
3 |
對Callicott非人類中心主觀內在價值論的反思 |
林恩志 |
63 |
4 |
論徐冰作品中的動物符號與生態關懷 |
黃宗潔 |
62 |
5 |
Étude comparative franco-chinoise du processus de création des caractères/ mots nouveaux : l’exemple des noms des éléments chimiques |
Huei-chen Li |
62 |
6 |
Reflections on Maurice Ravel’s Creativity |
Arbie Orenstein |
61 |
7 |
真文學及假書寫:博蘭,布朗肖的先驅者 |
潘怡帆 |
59 |
8 |
荀子哲學之價值規範根源問題:兼論孟荀之孔門承傳之取向 |
李瑞全 |
50 |
9 |
論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小說的「電影視覺化表述」 |
梁慕靈 |
50 |
10 |
淺談中國(魏晉)山水審美中的自然觀照方式 |
劉秀春 |
49 |
11 |
全球氣候政治與歐盟角色初探 - 歐盟為何扮演領導之角色? |
林子倫 |
48 |
12 |
從「不分唐宋」到「詩學晚唐」:清代臺灣文人對唐宋詩的審美態度 |
余育婷 |
45 |
13 |
自我追尋與他人認同 ──從「自律作家」論七等生的寫作風格及其意義 |
蕭義玲 |
37 |
14 |
“Some Unheard of Thing”: How Incest Became Convention in Southern Women’s Drama |
Liz Thompson |
37 |
15 |
地域社會中的文化運動:霧峰一新會讀書會個案分析(1934-1936) |
鄭麗榕 |
36 |
16 |
Henry Miller's Painterly Eye |
Katy Masuga |
34 |
17 |
The First and Second Attentions of Dramaturgy: A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
David Pendery |
33 |
18 |
「莊子:魏晉玄學的關鍵」兼論戴璉璋先生對魏晉玄學的貢獻與商榷 |
謝大寧 |
32 |
19 |
細讀與嘲謔——《柳如是別傳》讀後隅記 |
毛文芳 |
30 |
20 |
營建防災管理與都市環境倫理 |
文祖湘、蕭玥涓 |
29 |
21 |
專號序 |
林文淇 (專號客座主編) |
28 |
22 |
臺灣錄像藝術的電影性: 論袁廣鳴與王俊傑作品自八〇年代迄今的三個創作時期及轉變 |
孫松榮 |
25 |
23 |
龍成于野──1970 年代末香港功夫電影中的城鄉對立與 日常微觀 |
黃猷欽 |
22 |
24 |
亞洲極簡主義的詩學: 小津安二郎、侯孝賢、是枝裕和電影的長鏡遠景美學 |
吳怡芬 |
21 |
25 |
《上海畫報》(1925-1933)與 上海的現代視覺文化之創造 |
安雅蘭 |
12 |
26 |
大眾文化中的圖像詮釋──從一幅表現魯迅論戰精神的漫畫說起 |
陳德馨 |
10 |
27 |
法語的新詞創造 |
黃景星 |
8 |
28 |
牟宗三先生論儒家道體義 |
鄧秀梅 |
8 |
29 |
江文也第四號鋼琴奏鳴曲《狂歡日》中的傳統與創新 |
宮筱筠 |
6 |
30 |
伊蘇瑪影像:《冰原快跑人》的因紐特運動 |
洪敏秀 |
5 |
31 |
妥協的現代性:日治時期台灣傳統廟宇彩繪師潘春源 |
謝世英 |
3 |
32 |
從舞劇《香妃》探討江文也融合中西音樂之手法 |
宮筱筠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