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通過他者的注視在 covid-19 疫情下如何回應 |
宋松山 |
75 |
2 |
從救生艇倫理學反思COVID-19大流行時期的資源援助問題 |
林恩志 |
74 |
3 |
尊重自主的現象學探討—臨床倫理的主體或他者? |
王心運 |
73 |
4 |
「念死」到「慈悲」的轉化:自我覺知 與饒益他者的倫理轉化與超越性 |
嚴瑋泓 |
70 |
5 |
幫助受苦者 ──對關懷倫理學中理想關懷行動之分析 |
王嬿翔 |
69 |
6 |
羞恥的(偽)樣貌: 王爾德的《深淵書簡》 |
鄧宜菁 |
67 |
7 |
由「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歷程論生命自主權之限制 |
陳俊志 |
67 |
8 |
將人與動物作「平等考量」的理據 — 與效益主義哲學家Peter Singer的對話 |
釋昭慧 |
66 |
9 |
山林倫理是公民倫理 — 由「無痕山林」與〈失去山林的孩子〉 談起 |
劉久清 |
64 |
10 |
字化成宇:從象徵到真實 |
林耀盛 |
61 |
11 |
「藏天下於天下」的安命與任化: 《莊子》「以不解解之」的死生智慧 |
賴錫三 |
59 |
12 |
隱喻與建築——柄谷行人與德希達的解構思想對話 |
黃雅嫺 |
56 |
13 |
自然作為他者:列維納斯與環境哲學的交會 |
鄧元尉 |
55 |
14 |
六○年代香港現代主義迷思——以〈長廊的短調〉、〈攜風的姑娘〉和〈化石〉為例 |
鄭蕾 |
47 |
15 |
從hermeneuein至文本理解之義理生成發展:辯證性——系統性及體系性詮釋學理論基本網絡 |
陸敬忠 |
34 |
16 |
陽明心學實有諸己的精一之論 |
白宛仙 |
26 |
17 |
重新評估媚俗──文化他者 |
金嬉英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