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ڭ
第 7  期

專題論文
Special Issue

  (198)
從人本心理學到超個人心理學的思索 --中西方心理治療之融合
作者 陳玉芳
Author
摘要 精神分析、行為學派與人本心理學派合稱心理學的三大學派,並且有人將精神分析(佛洛依德派)稱作心理學的第一勢力,行為學派稱作第二勢力,而Maslow稱人本心理學派為第三勢力。人本心理學派的興起主要是對於行為學派將人客體化到「完全否定有『內的自由人』的存在」之反動。從一九三○年代起,人本心理學家致力於典範的開拓,這一運動持續了約二十年之久,人本心理學派的組織日益完備,在這個派別中,以Abraham Maslow、Anthony Sutich及Carl Rogers為代表人物,他們與傳統的行為學派最大的不同,在於強調人的主體性和個人的尊嚴,認為心理學應該研究的對象是「人的整體經驗」──包括外在行為、內在的活動,如個人價值觀、思想、意向、目標等。





  一九五○至一九六○年代,在美國,人本心理學的思潮大受心理諮商界、甚至教育、社會工作、護理界的歡迎。本商界、甚至教育、社會工作、護理界的歡迎。本文主要是探討首度提倡「以受輔者為中心」治療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的Carl Rogers(註一)及Abraham Maslow 等人本心理學派的學者其思想進展至近三十年來新興的「超個人心理學」過程中,東方思想(尤指老子、莊子)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Abstract
網路上提供諮商服務的倫理考慮
/ 王智弘    
引言--變動中的議題:治療理念暨其可能整合
/ 蕭振邦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簡介
/ 夏允中    
關於「藝術治療」
/ 蕭素真 江學瀅 蕭賢瑋    
論儒家意義治療的兩重意義
/ 尉遲淦    
文化治療學的消極性特質
/ 高柏園    
急救治療與維生治療
/ 謝文祥    
代理孕母法規新探--由衛生署長之施政理念談起
/ 蔡篤堅    
© 2017 NCU Journal of Humaniti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