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查詢關鍵字 time    搜尋結果共 160 筆
No. 論文名稱 作  者 期  數
1 翻轉哲學傳播的可能性: 連結哲學與大眾的新媒體 邱獻儀、鄭凱元 77
2 疫情之下的言論自由──自康德法權觀點出發的若干省思 陳欣白 75
3 從救生艇倫理學反思COVID-19大流行時期的資源援助問題 林恩志 74
4 福禍相倚的台灣後疫情挑戰:一個比較歷史的生命倫理學視角 蔡篤堅 74
5 性哲學及其不滿──論高德曼的簡性 甯應斌 74
6 晚期風格的「憂鬱轉向」,或者其它⋯⋯余德慧的宗教療癒之旅 余安邦 73
7 西藥製藥廠關鍵主管應具備的必要特質 — 從佛教「八正道」的「正見」與「正思惟」談起 陳昱萍 73
8 氣候變遷課題中向未來世代負責:梅洛龐蒂時間性結構中的他人 林靜秀 73
9 唐君毅先生的愛情哲學 ──以《愛情之福音》為中心的展開 劉毅鳴 72
10 從《正蒙‧中正篇》看張載的德性教育思想 黃崇修 72
11 攸關新冠病毒疫情之治人醫心生命文化反思 蔡篤堅 71
12 COVID-19 大流行引發之醫療倫理議題 陳祖裕 71
13 大 COVID 時代的疫苗分配與接種政策倫理考量 葉明叡 71
14 71
15 意外的插曲與危機:周恩來對伍豪事件因應的研究 林威杰 70
16 王陽明哲學的內在化 林維杰 70
17 新冠病毒疫情的倫理反思與公共衛生倫理學的建構 李瑞全 70
18 從儒家視角檢視突發疫情期間以年齡作為醫療資源配置的道德基礎與疑慮 周琬琳 70
19 論《瑪麗安娜的一生》中嬌媚之態的策略 朱鴻洲 69
20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與諮商倫理 李岳庭 69
21 幫助受苦者 ──對關懷倫理學中理想關懷行動之分析 王嬿翔 69
22 「趨生畏死」與「趨樂避苦」之兩難 抉擇──「自主意願」:流動且幽微的 心靈答案 釋昭慧 67
23 傾聽女聲╱身 ──女性藝術家的傳記劇場 高禎臨 67
24 羞恥的(偽)樣貌: 王爾德的《深淵書簡》 鄧宜菁 67
25 德布西長笛音樂中的開創性 陳惠湄 65
26 從朱熹理解的古琴聲韻論其音樂美學 劉振維 65
27 如何黃梅?怎樣歌曲?──周藍萍黃梅調電影音樂初探 沈冬 64
28 Hot Wars on Screen during the Cold War:Philosophical Situations in King Hu’s Martial Arts Films James Wicks 64
29 奈斯的深層山林哲學 程進發 64
30 臺灣山林哲學的行動與建構 蔡智豪 64
31 走路非常哲學 — Frédéric Gros《走路,也是一種哲學》 廖育正 64
32 留給「自然」半個地球 — 審美的體驗 林春銀 64
33 臺灣「中央財政」體制的轉型:日治初期(1898-1905)後藤新平總督府財政改革之歷史意義 林文凱 63
34 臺灣‧朝鮮總督府專賣政策比較研究-社會經濟遺產與「國家」能力的差異- 文明基 63
35 從《臺北人》到《父親與民國》看白先勇的離散情懷 林桶法 63
36 繆爾的荒野沉思 徐佐銘 63
37 「大眾語」創作的試驗:陳子展《詩經》白話翻譯與大眾語運動之研究 史甄陶 62
38 論徐冰作品中的動物符號與生態關懷 黃宗潔 62
39 孝與代間關照關係轉化的現象學 陳奕傑、許樹珍 61
40 Reflections on Maurice Ravel’s Creativity Arbie Orenstein 61
41 理查‧史特勞斯〈七紗舞〉的創作歷史與其意義 蔡永凱 60
42 環境倫理學與環境美學的東西差異 — 與Holmes Rolston, III商榷 〔中〕劉悅笛 60
43 晚清臺灣人李望洋宦遊甘肅的處境及心境 陳家煌 58
44 只破不立,無以為繼 — 談毀家廢婚派的幾點問題 何思瑩 58
45 酷兒左翼「超英趕美」?「同性戀正典化」的偏執及臺灣同志運動的修復詮釋 劉文 58
46 從形似到傳神:中國繪畫藝術中所展現的人文真理 何佳瑞 58
47 三唐兩宋攝其德——論《隨園詩話》中的唐宋詩調和論 王怡云 58
48 虛擬的懷古場所‧真實的身體經——上京紀行詩的李陵臺書寫 李嘉瑜 57
49 從納斯邦、丹尼爾斯之健康照護需求觀點論長期照護之實踐與挑戰 蕭玉霜 57
50 墨學方法於當代醫學倫理之應用 蕭宏恩 57
51 論荀子「自然、人性與道德根源」的關係 何淑靜 56
52 黃宗羲的南明史學 吳振漢 56
53 白先勇小說改編電影中的1949年和離散 經驗——以《最後的貴族》、《花橋榮記》 和《青春蝴蝶孤戀花》為例 莊宜文 54
54 東漢知識份子的流離與認同——以班彪、王粲、蔡琰為例 何雅雯 53
55 牟宗三與海德格 陳榮灼 51
56 51
57 林俊穎小說中的時間想像與神話辯證 陳孟君 49
58 「前隱逸」與「後仕宦」的視野遞換——陶淵明宦遊主題中出處記憶的造現 葉常泓 49
59 由「經子平等」而「婢作夫人」——近代學術觀的變遷與子學身份的重構 許朝陽 48
60 王船山論《大學》的格物致知 ──以《讀四書大全說》為中心 蔡家和 47
61 漢樂府〈薤露〉、〈蒿里〉之原型與流變 劉德玲 47
62 六○年代香港現代主義迷思——以〈長廊的短調〉、〈攜風的姑娘〉和〈化石〉為例 鄭蕾 47
63 朝鮮時代女性詩文集編纂流傳的文化史考察 張伯偉 46
64 沈自晉《南詞新譜》集曲增訂論析──「備於今」的做法與價值 黃思超 46
65 讀一切書之法──金聖嘆評《水滸傳》之文法術語及其敘事意涵 楊清惠 45
66 風俗、地方與帝國:《太平歡樂圖》的製作及其對「熙皞之象」的呈現 馬雅貞 45
67 從「不分唐宋」到「詩學晚唐」:清代臺灣文人對唐宋詩的審美態度 余育婷 45
68 方苞禮學中的女性角色與地位:以冠、婚、喪、祭為核心 丁亞傑 44
69 距離的調節與情愛的回歸──《半生緣》影劇改編的修訂及超越 莊宜文 44
70 跨海演出:近代臺灣的馬戲團表演史(1900-1940年代) 鄭麗榕 43
71 電力技術者的知識來源與實踐──以《臺電社報》為主的探討(1919-1944) 林蘭芳 43
72 羅近溪圓教思想研究 謝居憲 43
73 嘉靖朝錦衣衛首長之職權與活動──以陸炳(1510-1560)為例 吳振漢 42
74 「意識之經驗底知識學」之「實行方法」及問題:《精神現象學》〈導論〉部分第九段之文本釋義 陸敬忠 42
75 〈環法自行車大賽一如史詩〉──試論羅蘭巴特的神話解析書寫 許綺玲 41
76 《歷程》中的食慾、身體與都市空間 葉雅茹 41
77 清季臺灣地區疾病的治療與觀察──外國海關醫員的觀點 蘇芳玉 40
78 音樂中獨特的身體實踐:古琴傳統的審美與身體理想之結合 王育雯 40
79 從「講故事」到「小說」─ 論張愛玲小說中的記憶變化 梁慕靈 39
80 Disposition des lettrines et ses rapports avec la ponctuation dans les versions manuscrites et imprimée du Roman de Perceforest: des interprétations du texte 李蕙珍 38
81 主體的重構:論賈誼憑弔屈原的深層意涵 許又方 37
82 明儒高攀龍的思想與殉節 吳振漢 37
83 幼蒙、幼慧與幼學:近世中國童年論述之轉折起伏 熊秉真 36
84 給我洲後村,我將翻轉全臺灣──試論二重疏洪道洲後村拆遷抗爭事件的歷史意義 陳君愷、賴建寰 36
85 莊子本性論研究法芻議 許宗興 36
86 王船山氣論系統的道德哲學之成立問題 陳佳銘 35
87 明治時期以來候文史料判讀方法 伊藤桃子 35
88 「意識之經驗底科學」之對象問題: 《精神現象學》〈導論〉部分第十段之現象學性詮釋 陸敬忠 35
89 台北的流動、溝通與再脈絡化︰以《台北四非》、《徵婚啟事》和《愛情來了》為例 劉紀雯 35
90 如候鳥般飛翔——戰前往返東亞各地的西畫家呂基正 邱函妮 34
91 返質修文,文質往復──〈論語.八佾〉章序讀析 劉雅 34
92 懷舊音軌.變奏影像 談玉儀 33
93 國族主義與現代性的交涉:翁倩玉冷戰時期之明星形塑 江美萱 32
94 Time English Center 白大維 32
95 戴璉璋先生王弼《易》學體系的建立與反省 涂藍云 32
96 日治時期臺灣文人的文化調和觀—從傳統文人 到新式知識份子張深切 簡素琤 32
97 《文心雕龍》的通變論 朱曉海 31
98 余英時與新儒家 李顯裕 31
99 寫生與勤學:圓山應舉與日本戰前、戰時的道德教育 曹嗣衡 31
100 台灣「幼曲」【大小牌】與崑曲、明清小曲的關係 洪惟助 30
101 委拉茲奎斯的晚期繪畫與十九世紀以降歐洲藝術史學書寫 王瑞婷 30
102 藝術文件與(不)可加速的生命:論謝德慶的身體—機器、時間性及其抵抗潛能 王聖閎 30
103 明代塘報的軍事功能與史料價值 吳振漢 30
104 論王韜《瀛壖雜志》之權力象徵與時代性 余姒珉 30
105 船山莊學之研究:探析「凝神」之飽滿義涵 施盈佑 30
106 收藏、流通、展示與傳播:對二十世紀末以來西方藝術史 研究取徑的一些觀察 謝佳娟 29
107 美術史、展示與認同——在時代中載浮載沉的「臺灣美術」 邱函妮 29
108 營建防災管理與都市環境倫理 文祖湘、蕭玥涓 29
109 明代邸報的政治功能與史料價值 吳振漢 28
110 劉墉書學初探 張菀玲 28
111 身份的建構與消逝—— 《花山牆》與《回程列車》的靜、動態影像美學策略 史惟筑 28
112 論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之定位 賀廣如 28
113 台灣齋堂個案研究——以大溪齋明寺為中心 吳學明 28
114 方東美與劉述先的道統與學統之辨 曾春海 27
115 陽明心學實有諸己的精一之論 白宛仙 26
116 論明代全真教隱微原因: 以萬曆年間嶗山釋道教產之爭為例 梁淑芳 26
117 不合時宜的儒教捍衛者── 從辜鴻銘在臺灣的演講說起 廖崇斐 26
118 藤島武二的中國服飾女性像 兒島薰 著 林怡利 譯 25
119 論張純甫「消極退守」的文化觀與修養論 游騰達 24
120 誤解與澄清:論楊澤波詮釋牟宗三之德行與幸福的合理性 賴柯助 24
121 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的臺語片明星現象:「明星夢」與「香港熱」之探討 梁碧茹 23
122 狄培理的亞洲「核心課程」著作 鄭文泉 23
123 宋末元初「述朱」脈絡下的易學與術數學 ──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外篇.焦氏易林》芻議 陳詠琳 23
124 近五十年來(1960~2016)「明鄭至戰後初期台灣儒學」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李威寰 22
125 微話語、語句戲局與布局機器: 即時演算生成剪接系統中的隨機函式美學 陳蕉 22
126 「選擇」及「轉譯」: 全球史視野下的「西洋」多層木套杯 施靜菲 21
127 實踐進路的哲學:儒學之工夫論與哲學詮釋 李瑞全 21
128 華人藝術的在地性與普遍性—— 以林學大為中心的考察 呂采芷 20
129 光明與真情的瞬間: 鄧南光與《台灣攝影》雜誌(1963-1971) 陳德馨 20
130 事件之後的當代跨域影像:論陳界仁早期作品及《殘響世界》的概念生成與轉化 孫松榮 19
131 靈光,不靈光:數位媒介複製時代中的戲劇表演— 論「現場性」及「靈光」的消逝與轉化 蘇子中 19
132 跨越文化與時空的宗教符號──魔羯魚 洪莫愁 17
133 關愛何事:三部1970年代的瓊瑤片 沈曉茵 17
134 王世貞〈史乘考誤〉所論嘉、隆之際史事考釋 吳振漢 17
135 文學改編、媒介特質與自我解構: 〈蘋果的滋味〉的比較敘事學研究 謝世宗 17
136 何謂艾茉莉‧卡爾?:加拿大西岸藝術的共時代性 洪敏秀 14
137 十八世紀日本之「市民美術」?:由圓山應舉之評價探討江戶美術史觀 巫佩蓉 13
138 混搭現代性與傳統價值:日治時期臺灣美術中的女性形象1927–1945 謝世英 13
139 何真即為真:十三世紀畫家之眼 艾瑞慈 12
140 《上海畫報》(1925-1933)與 上海的現代視覺文化之創造 安雅蘭 12
141 一個現代的展示櫥窗: 1930年代上海的《時代畫報》 (Modern Miscellany) 沈揆一 12
142 City People: Youth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in Hou Hsiao-Hsien's Later Films 葉蓁 11
143 作偽的剖析——濟汀偽作帕麥爾畫作事件 李淑卿 10
144 大眾文化中的圖像詮釋──從一幅表現魯迅論戰精神的漫畫說起 陳德馨 10
145 由迷孃〈唯有知道渴望的人〉管窺舒伯特歌曲風格 易繼心 9
146 試探日治時期與1970年代鄉土運動的巷弄美學 盛鎧 9
147 自畫像、家族像與文化認同問題──試析日治時期三位畫家 顏娟英 7
148 Reason, Passion, and Sentiment in Hume's Moral Theory 朱建民 7
149 由「情」至「幻」─明刊本《西廂記》版畫插圖探究 徐文琴 6
150 1933-34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中華民國和日本藝品之展示 周芳美 6
151 伊蘇瑪影像:《冰原快跑人》的因紐特運動 洪敏秀 5
152 水鐘:《你那邊幾點?》的液態憂鬱 白大維 5
153 文部省美術展覽會的開幕與觀眾 五十殿 利治 4
154 尋找《明室》中的〈未來的文盲〉… 許綺玲 4
155 二十世紀初中國醫療廣告圖像與身體描繪 吳方正 4
156 法國十九世紀後期對於中國陶瓷的書寫與鑑賞研究 張婉真 3
157 妥協的現代性:日治時期台灣傳統廟宇彩繪師潘春源 謝世英 3
158 鞏固爾兄弟的中國藝術收藏 張婉真 2
159 中國西畫家的「東方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國少數民族的形象 周芳美 1
160 在英雄殞落之後的英雄:Gericault 的《梅杜莎之筏》 Gregor Wedekind 1